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了解江门市中学生心理求助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使用自填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江门市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3 66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在3 669名中学生中,共检出有抑郁症状者877名,检出率为23.90%.60.10%的中学生曾寻求过心理援助,女生高于男生(x2=13.19,P<0.05);不同年级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49,P<0.01),高三学生曾寻求心理援助比例最高达73.0%,其次为高一和初二学生.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中学生寻求过心理援助比例为70.70%,其中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比例为7.30%,且不同抑郁得分等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589,P=0.557).结论 中学生存在大量心理服务需求,但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服务不足.应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中学生对心理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某校高中生抑郁症状及求助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某高中生的抑郁状况及求助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5月对北京某高中413名15~18岁高中生进行了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98份.结果 使用BDI-Ⅱ筛查抑郁症状阳性者共140人(35.2%),其中中度抑郁及以上者占28.6%;不同性别、民族、年级的高中生抑郁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抑郁得分分级的提高,寻求心理援助的比例增加(P<0.05),女生寻求心理援助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但总体而言,有抑郁症状的中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15.0%)和非专业心理援助(54.3%)的比例均较低,中学生更倾向于寻求非专业心理援助.结论 高中生存在抑郁问题,但寻求心理援助行为不足.应针对高中生群体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对心理服务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心理污名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心理疾病污名感受量表(短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赣南地区3所院校6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施测.结果 心理污名感受量表总分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8,P<0.01),不同院校类型大学生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总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76,7.321,P值均<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9,P<0.05);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与心理污名呈正相关(r=0.367,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污名呈负相关(r=-0.19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污名、社会支持、院校类型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有一定预测作用(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心理污名可以预测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探讨父母心理控制、行为控制与中学生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蚌埠市初高中在校学生1 046名,使用父母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量表及攻击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女生愤怒得分高于男生,男生攻击总分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6.28,2.56,P值均<0.01);两两比较显示,初二学生攻击行为得分高于初三、高一和高二的学生(P值均<0.05).男、女生在父母控制总分、父亲行为和心理控制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2,4.07,3.01,P值均<0.05);父母控制存在年级差异,两两比较显示,初中生父母控制水平高于高中生(P值均<0.05).父母控制与男女中学生的攻击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0.29),其中父母的心理控制与男生的攻击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0.23),父母的行为控制和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女生的攻击性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9,0.13,0.29,0.35)(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OR=0.50,95%CI=0.21~0.79)和母亲(OR=0.32,95%CI=0.02~ 0.62)的心理控制对男生的攻击行为具有预测性;对于女生而言,母亲的心理控制(OR=0.55,95%CI=0.23~0.87)和父母控制(OR=0.17,95%CI=0.01~0.33)可以预测女生的攻击行为(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不容忽视,对父母控制进行有效干预可以预防和控制中学生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情景剧对高中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影响,为提高高中生的对专业心理帮助的求助态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0-12月选取上海市3所中学的高一学生,观看心理情景剧演出,利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量表在干预前后进行数据收集。结果共抽取学生599人,观演前后,中学生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信任性、忍受性、需要性得分和总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信任性:t=-4.78,P0.01;忍受性:t=2.73,P0.05;需要性:t=-7.20,P0.01;总得分:t=4.00,P0.01)。在控制了学校、年龄、独生子女等情况后,与不和父母同住的中学男生相比,和父母同住的高中男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可能性更大(OR=0.51,95%CI:0.28~0.93)。结论心理情景剧演出增强了高中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意向。相比只与父母一方父母同住的高中生,该心理情景剧干预对与父母双方同住的高中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了解中学生童年期虐待经历和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某城乡初、高中1 894名在校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调查.结果 中学生童年期虐待总发生率为98.3%.除情感虐待外,虐待经历的其他维度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除躯体虐待外,农村地区中学生虐待经历的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城市(P值均<0.05).中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较好,其中男生的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得分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P值均<0.05).除性虐待仅与韧性维度呈负相关外,其他虐待经历与心理资本各维度间均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均能负向预测心理资本的各维度(P值均<0.05);情感虐待能负向预测心理资本的韧性、希望及乐观维度(P值均<0.01).结论 虐待经历与心理资本关联密切,虐待的发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与安全感及社会领悟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状况及影响因素以及与个体安全感和社会领悟支持的关系,为指导大学生有效化解心理危机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河北某高校695名大学生,使用安全感量表、社会领悟支持量表及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在专业求助态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显著高于男生(P0.01);一年级学生专业求助态度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四年级。在性别和是否班干部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女生班干部和非班干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表明,家外支持和人际安全是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受性别及是否班干部的影响,家外支持和人际安全对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究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心理弹性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为中学生自伤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4所中学的2 065名学生,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进行测量.结果 中学生自伤行为报告率为40.34%,是否有留守经历、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学习压力学生自伤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66,29.45,12.48,P值均<0.01).在家庭亲密度得分、心理弹性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上,有无自伤行为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3,-12.08,-7.29,-11.53,-3.38,-7.37,-7.68,P值均<0.01).家庭亲密度总分和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27~0.56,P值均<0.01),与自伤行为呈负相关(r=-0.18,P<0.01);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与自伤行为均呈负相关(r=-0.24~-0.14,P值均<0.01).心理弹性在家庭亲密度和自伤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1.11%.结论 心理弹性在家庭亲密度和自伤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可通过促进家庭亲密度、提升心理弹性,预防中学生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9.
孙崇勇  杨忠君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72-1675
了解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资本现状及二者间关系,以便进一步探讨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方法 采用具有较高信、效度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与“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量表”(PCQAS),随机整群抽取的对吉林省3所中学1 140名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平均得分为(26.8±24.0)分,不同性别(t=8.85)、年级(F=9.78)学生运动量平均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中等、大运动量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70%,20.38%,20.92%.中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平均为(86.5±7.7)分,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4,P<0.01),高二年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87.9±7.4)最高,其次是高三年级学生(86.0±7.9)、高一年级学生(85.6±7.6);不同运动量的中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及希望、乐观、自信、韧性维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88,7.56,11.30,21.34,47.67,P值均<0.01),均表现为运动量越大,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希望、自信、韧性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27,0.35,P值均<0.01).运动量对心理资本的希望、自信、韧性维度及总分均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分别为0.08,0.12,0.22,0.19,t值分别为2.80,4.11,7.50,6.52,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偏低,心理资本水平中上;体育锻炼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4所中学共5 781名学生使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中学生学习压力源量表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学校类型、学段和父母文化程度的学生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2.24,4.59,4.17,3.29,P值均<0.05),男生生活环境状况得分高于女生(P值均<0.05);女生社会心理功能得分高于男生(P值均<0.05);重点中学学生得分高于普通中学学生(P值均<0.01);初中生比高中生得分高(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压力源总分及各维度、年龄、性别等因素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应采取相关策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探究社会支持对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影响自伤行为的中介效应,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师范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对分层抽取的辽宁省4所师范院校的1 502名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 21.0和AMO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虐待总分、责骂和恐吓、情感和身体忽视得分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城市生忽视总分及各维度、自伤行为得分均低于农村学生(P值均<0.05);非独生子女忽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独生子女(P值均<0.05).师范生童年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与自伤行为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师范生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忽视与自伤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占总效应的28.62%,33.42%.结论 师范生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忽视与自伤行为间均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宁博  周典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7):1026-1028
调查大学毕业生状态与特质焦虑、寻求心理帮助态度及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从安徽省随机抽取20所高校800名大学毕业生,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寻求心理帮助态度、睡眠质量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寻求心理帮助态度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状态与特质焦虑检出率分别为48.63%,49.50%;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状态焦虑、特征焦虑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乡镇学生的状态焦虑、特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56.90%,56.18%,高于城市的36.78%,3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39,22.29,P值均<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寻求帮助态度各维度评价结果及总分均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负关联(OR=0.66 ~0.90,P值均<0.05),睡眠质量各维度评价结果及总分均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呈正关联(OR=1.71~3.67,P值均<0.05).结论 大学毕业生存在状态与特质焦虑,来自乡镇的学生状态与特质焦虑检出率明显偏高,均与寻求心理帮助态度及睡眠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心理困扰未求助组和主动求助组在心理求助行为“阶段—决策模型”中的差异,分析阻碍医学生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原因,为使医学生能够进行心理求助行为提供有效措施.方法 用方便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某医学院的731名学生,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以及自编的医学生心理求助行为调查表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筛出存在心理问题但不愿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15名作为未求助组,另选取该校主动前往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求助学生作为求助组,并分为轻症求助组57名和重症求助组51名.结果 在心理问题的知觉阶段,未求助组生理失调影响心理状态的选择率(48.89%)与轻症求助组(2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89,P=0.013).在自助性评估阶段,未求助组(40.00%)与轻症求助组(21.64%)在心情不好时采取回避的选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58,P<0.01).在他助性评估阶段,关于何种情况应进行心理咨询,未求助组(13.33%)比轻症求助组(61.40%)更少的选择“想要探索和完善自己”(x2=10.984,P<0.01);另外,相对于2个求助组,未求助组更多的选择希望心理咨询师提供“托付和拯救”(x2轻=10.777×x2重=4.086,P值均<0.05),更多的选择“不了解心理咨询,不明白如何启步”(x2轻=33.805,x2重=8.656,P值均<0.01).结论 心理求助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有困扰但未求助者与主动求助者相比更倾向于被动、回避、抱有侥幸态度的应对方式,表现出更多与他人的隔离、对他人评判的担忧和介意,以及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和不切实际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了解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水平及其相关性,为特殊家庭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辽宁省6个城市小学三~六年级、初中一~三年级5 38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问卷调查,筛选出1 473名离异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P<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权威型与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7.58,P值均<0.05).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5),女生高于男生.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39,P值均<0.05);专制型教养方式分别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12,P值均<0.05);放任型教养方式分别与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得分和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5~ 0.15,P值均<0.05).多元回归显示,心理韧性总分的影响因素有权威型、专制型、是否是学生干部、年龄、父母文化程度.结论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学校与社会应加强对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提高学生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5.
医学新生成就动机及竞争态度与应对方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学新生的成就动机及竞争态度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竞争态度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山西医科大学1 023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过度竞争态度得分(39.81±6.10)明显高于女生(38.99±5.67)(t=2.04,P=0.04);男生自责得分(4.0±2.05)明显高于女生(3.65±2.05)(t=3.07,P=0.00),而求助得分(5.53±2.14)明显低于女生(6.07±2.15)(t=-3.64,P=0.00);良性竞争态度对成熟应对方式的预测力为15.7%,避免失败动机对不成熟应对方式和应对方式倾向的预测力分别为15.1%和13.9%.结论 成就动机和竞争态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新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6.
金秋  韩慧  程耀慧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40-1343
  目的  了解蚌埠市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情绪管理的现状及其关系,为减少和预防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4—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式,随机抽取蚌埠市1 046名中学生,使用悲伤情绪管理量表、愤怒情绪管理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以及相关人口学因素共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男生悲伤情绪管理与愤怒情绪管理得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4.06,4.29,P值均 < 0.01),初二学生愤怒情绪管理得分低于初三、高一和高二学生(F=3.53,P < 0.01);男生攻击行为总分高于女生(t=2.55,P < 0.01),而女生愤怒维度得分高于男生(t=6.27,P < 0.01);初二学生攻击行为总分高于初三、高一和高二学生(H=25.16,P < 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悲伤情绪管理与躯体攻击、愤怒、敌意以及攻击行为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0,-0.18,-0.08,-0.12,P值均 < 0.01),愤怒情绪管理与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以及攻击行为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5,-0.09,-0.36,-0.15,-0.29,P值均 < 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愤怒情绪管理对男生(B=-2.48,95%CI=-3.17~-1.79)和女生(B=-2.93,95%CI=-3.67~-2.20)的攻击行为均有预测作用,悲伤情绪管理对女生的敌意有负向预测作用(B=-0.26,95%CI=-0.54~0.01)(P值均 < 0.01)。  结论  中学生对自身情绪的管理能力越强,攻击性行为相对越少。提高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了解中学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基本心理需要与幸福感的关系,为维护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和中学生多元幸福感问卷,对随机抽取的云南省芒市1 41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女生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得分分别为(3.67±0.74)(3.85±0.65)分,明显高于男生的(2.73±0.35)(2.82±0.36)分(t值分别为-4.55,-4.37,P值均<0.01);初中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得分分别为(3.83±0.67)(3.72±0.71)分,明显高于高中生的(2.82±0.39)(2.74±0.31)分(t值分别为2.75,3.91,P值均<0.01).中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基本心理需要和幸福感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3 ~0.643,P值均<0.01).领悟社会支持可直接对中学生的幸福感产生正向预测作用(β=0.27,t=11.93,P<0.01),也可通过社会适应、基本心理需要的部分中介对幸福感产生影响,3个变量可累积解释幸福感变异的51.3%.结论 中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基本心理需要与幸福感具有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社会适应和基本心理需要对中学生的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饮酒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为制定限制青少年饮酒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4个城区的初中学校25所、高中学校11所、职业中学10所共4 801名学生,采用问卷进行饮酒KAP调查.结果 中学生饮酒知识得分平均为(7.42± 3.18)分,态度为(4.69±2.65)分,行为为(2.83士1.63)分.饮酒KAP分数相加综合评价,仅20%的学生为“好”,评分为“差”的学生人数比例为39%.女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均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6.892,11.604,6.679,P值均<0.01);职业中学学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分数均为最低,初中生知识得分低于高中生,但态度和行为得分初中生均高于高中生(F值分别为20.893,177.893,130.353,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饮酒KAP水平均不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饮酒知识水平,重点为职业学校学生;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法规的严格执行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唐玲  郑舒 《中国校医》2021,35(7):501-504
目的 了解西双版纳州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高校普及营养知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西双版纳州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率57.44%,饮食行为得分率为51.8%,营养态度得分率为92.6%;食品专业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为(34.7±6.05)和(18.09±4.15),高于其他专业得分:(30.83±6.73)和(15.42±4.21),(t=4.185、-4.555,P值均<0.001),汉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为(32.49±6.45)和(16.36±4.31),高于其他民族得分(29.99±6.77)和(14.98±4.10),(t=6.333、5.482,P值均<0.001),高年级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为(31.10±6.81)和(17.33±4.55),高于一年级得分(28.91±4.86)和(15.47±4.21),(t=-2.158、-2.912,P值均=0.031),女生营养知识得分为(31.36±6.75),高于男生(29.50±6.55),(t=-3.641,P<0.001),女生饮食行为得分为(15.22±4.18),低于男生(16.97±4.24)(t=5.483,P<0.001);营养知识、营养态度与饮食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西双版纳州大学生营养知识欠缺,饮食习惯较差,但营养态度积极,应在高校开展营养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郴州市不同背景大学生感觉寻求水平现状和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设计,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郴州市某高校实施学生的感觉寻求问卷调查.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609份,回收率为98.2%.高感觉寻求学生检出比例为33.0%,男生感觉寻求水平高于女生(感觉寻求总量表得分t=-6.346,P<0.05;兴奋与冒险寻求得分t=5.216,P<0.05;去抑制得分t=-12.572,P<0.01).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去抑制分量表得分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t=-2.631,P<0.01).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感觉寻求总分(t=-2.573,P<0.05)和去抑制分量表得分(t=2.234,P<0.05)均高于来自双亲家庭的大学生.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去抑制分量表得分高于无留守儿童经历的大学生(t=-2.642,P<0.01). 结论 性别、生源地、家庭类型(单亲/双亲)和有无留守儿童经历是郴州市大学生感觉寻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