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了解宁夏2014年中小学生肥胖超重流行特征,为该地区制定有效的预防儿童肥胖与超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4年宁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方案选择了7~17岁11 371名回、汉族儿童,利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BMI标准选择肥胖与超重儿童,分析性别、年龄、民族、城乡、地区超重肥胖率.结果 2014年宁夏7~17岁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4%,5.2%;城男、乡男、城女、乡女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6.1%,9.2%,8.8%,7.2%,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8%,5.2%,4.6%,2.4%.10~12岁组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2%和6.4%,为各年龄段中最高;经济发展水平好和中等地区儿童的超重与肥胖率分别为10.9%,6.4%和10.8%,6.4%,高于经济发展差地区的8.8%,3.5%(x2=30.14,P<0.01).回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0.5%,肥胖检出率为4.8%;汉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0.4%,肥胖检出率为5.5%,回、汉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3,P>0.05).结论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肥胖超重率表现出年龄、城乡、性别、地区的分布差异,需及时采取干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了解宁夏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宁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根据相关筛查标准,共调查分析12 211名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和贫血的流行特征.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8%,超重检出率为14.3%,肥胖检出率为5.1%.7~9岁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10~12岁年龄段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最高.7~9岁年龄段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低于女生,7~ 18岁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不同片区间比较,银川地区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最高,3个片区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702,20.737,19.991,P值均<0.01).测定3 747名儿童青少年的血红蛋白,贫血检出率为8.1%.男生边缘性贫血检出率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692,P<0.05).银川地区贫血检出率最高(10.34%),3个片区的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12,P=0.000).结论 宁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较高,贫血检出率与其他地区还有差距,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还需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宁夏吴忠地区回汉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流行现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吴忠地区1 728例回汉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进行超重、肥胖的筛查。结果:吴忠地区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6.1%和2.6%,且汉族学生高于回族学生(P<0.05),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0.01),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应以城市男生为重点,加强中小学生预防肥胖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4.
了解天津市儿童青少年的贫血现况与营养状况,为制定中小学生健康干预工作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7,9,12,14岁儿童青少年共2438名,测量血红蛋白含量、身高和体重等.使用方差分析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贫血检出率为10.6%,男生为9.2%,女生为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1,P=0.024).城市学生贫血检出率为8.2%,乡村学生为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99,P<0.01).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0.5%,11.7%,9.3%,8.4%,不同营养状况学生贫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4.742,P=0.192).结论 与2010年相比,天津市儿童青少年的贫血状况有所改善,但超重肥胖问题仍然存在.应继续重视天津市中小学生贫血和超重肥胖的同时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曾婕  卢旭  陈剑宇  张丽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9):1299-1302
了解四川省汉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四川省经济水平好、中、差的3个片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7 200名7~18岁在校中小学生,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的检测方法测量学生身高、体重并计算人体质量指数(BMI)评价超重肥胖,对四年级以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四川省汉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9.2%(664/7 200),3.8%(270/7 200),超重肥胖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的趋势(x2趋势=66.591,P<0.05).男生、城市、社会经济水平好、小学生、体育课感觉很累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OR值95%CI)分别为1.613(1.376~1.890),1.818(1.538~2.151),1.307(1.075~ 1.588),1.703(1.365~2.124),1.490(1.019~2.179).结论 四川省汉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地区差异明显.社会经济水平、体育课感觉等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比较青岛市2004年和2014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04年和2014年分别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获取青岛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校学生有效数据3 573份和5278份,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超重肥胖比较分析.结果 青岛市2004年到2014年中小学男生超重检出率由14.65%升至17.79%(χ2=7.387,P<0.05),女生超重检出率由6.49%升至12.60%(χ2=40.221,P<0.05).男生肥胖检出率由9.38%升至14.80%χ2=27.414,P<0.05),女生肥胖检出率由5.08%升至7.03%(χ2=6.410,P<0.05).青岛市2004年到2014年城市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由14.58%增至15.76%(χ2=3.369,P>0.05);农村学生超重检出率由6.94%增至14.68%(χ2=50.203,P<0.05);城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由11.49%增至13.43% (χ2=6.515,P<0.05),农村学生肥胖检出率由3.34%增至8.40%(χ2=39.406,P<0.05).结论 青岛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处于增长趋势,且低年龄以及农村的学生超重肥胖增长显著.应将防治重点放在低年龄组学生及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7.
赵婵娟  易聪  张帆  周静  刘玉梅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694-1696
了解海南省贫困地区2016-2017年汉族黎族学生的贫血现况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联,为进一步制定中小学生贫血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抽取2016年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的初中和小学各4所,汉族黎族学生1 324人,收集基本信息,并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分别采用氰化高铁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血红蛋白含量、维生素A(视黄醇)水平和血清25-(OH)D水平.结果 贫血检出率为6.6%(87人),黎族(9.6%)高于汉族(3.1%)(x2=22.810,P<0.0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03,P=0.438).汉族男生、汉族女生、黎族男生、黎族女生4类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3.7%,2.5%,8.0%,11.3%.小学生与初中生贫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瘦组和维生素A缺乏组与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更高的罹患贫血的风险(OR值分别为1.847,1.701).结论 海南省贫困地区汉族黎族中小学生的贫血检出率较低,BMI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发生存在关联性,未来贫血防治重点应向黎族学生倾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以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法收集辖区3所监测点学校6~18周岁学生2010-2014学年的体检资料,采用WS/T 456-2014《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和GB/T 26343-2010《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评价学生营养状况。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不同学段间营养状况的比较采用趋势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下城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8%、15.0%、8.3%,营养不良(χ2=23.815,P0.001)检出率从小学到高中均呈增长趋势,超重(χ2=8.520,P=0.004)、肥胖(χ2=44.583,P0.001)检出率则呈递减趋势,男生营养不良(χ2=7.155,P=0.008)、超重(χ2=102.595,P0.001)、肥胖(χ2=102.887,P0.001)检出率均高于女生。结论下城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状况同时存在,重点应关注小学生的超重肥胖、中学生的营养不良、男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了解北京市京籍与流动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851名京籍和2 461名流动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3 312名学生中,超重学生341名(10.3%),肥胖学生265名(8.0%);京籍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为15.2%,高于流动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8.6%,5.5%)(x2=119.89,P<0.01);流动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由最初流动时间<5 a的6.5%及3.8%,在流动时间≥9 a时达到10.0%及5.7%(χ2=14.60,P<0.05).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教育程度、独生子女状况、父母超重肥胖情况及计算机使用情况的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47,14.97,22.28,33.00,54.02,98.40,31.57,P值均<0.01).京籍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学生(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及肥胖,京籍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高于流动学生.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和降低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钰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5):733-735
了解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及“6~18岁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对贵州省2010年20 412名7~18岁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中小学生总的营养不良率为33.69%,超重率为5.21%,肥胖率为2.33%.营养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x2=18.87,P<0.01),少数民族学生高于汉族学生(x2=1 105.54,P<0.01),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P>0.05).营养过剩率男生高于女生,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P值均<0.01).结论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并存,应根据民族、年龄、性别、城乡等特点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2005-2010年回族与汉族不同群体学生超重、肥胖流行趋势,为制定学生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05和2010年宁夏地区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的数据,利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质量指数(BMI)筛查标准,对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超重、肥胖筛查。结果汉族男生超重率2005年为7.9%,2010年为10.1%;肥胖率2005年为3.8%,2010年为5.1%。回族男生超重率2005年为4.0%,2010年为7.4%;肥胖率2005年为1.9%,2010年为4.7%。汉族女生超重率2005年为5.4%,2010年为5.7%;肥胖率2005年为1.8%,2010年为2.9%。回族女生超重率2005年为4.7%,2010年为5.9%;肥胖率2005年为1.3%,2010年为2.6%。城乡回、汉族7~12岁小学生是超重、肥胖高流行的群体。在控制了年龄、城乡、性别的影响后,2010年学生超重肥胖率高于2005年,汉族学生的超重、肥胖率高于回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宁夏地区城市和农村回、汉族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均已逐渐进入流行增长期,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学生肥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宁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的民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宁夏学生贫血的干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宁夏回、汉族7、9、12、14岁四个年龄段3 7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贫血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 宁夏中小学生总体贫血患病率为8.1%,回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8.7%(140/1 615),略高于汉族学生的7.7%(165/2 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1)。回族学生轻度贫血检出率为7.2%,中重度贫血检出率为1.4%,汉族学生分别为6.4%、1.3%。在低年龄组中,回、汉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汉族学生中,年龄(9岁OR=0.53,95%CI:0.33~0.85,P<0.05;12岁OR=0.51, 95%CI:0.32~0.82,P<0.05)、营养不良(OR=0.63,95%CI:0.45~0.87,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回族学生中,性别(OR=1.65,95%CI:1.15~2.36,P<0.05)、年龄(9岁OR=0.35,95%CI:0.21~0.58,P<0.05;12岁OR=0.54, 95%CI:0.32~0.92,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民族与女生、乡村、12岁、14岁学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针对回、汉族的不同民族差异制定贫血防治措施,建议增加回族学生饮食中含铁食物的摄入,关注贫血间的性别、城乡差异,进而提高宁夏回、汉族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00—2019年宁夏7~18岁汉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00—2019年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宁夏地区数据,选取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体重、身高等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结果  2019年宁夏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4%(1 181/8 855),9.19%(814/8 855),男生2000—2019年超重增长率为11.68%,肥胖增长率为10.07%(χ2=27.60,P<0.01)。女生2000—2019年超重增长率为6.95%,肥胖增长率为5.77%(χ2=33.82,P<0.01)。城市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总体增长率均最高,为11.38%和10.45%。农村男生的超重和肥胖增长率在2010年之后均高于城市男生(χ2值分别为13.90,17.09,P值均<0.05),女生肥胖增长率在2014年之后农村均高于城市(χ2值分别为9.94,33.39,P值均<0.05)。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片区由好到差时,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由高到低(χ2值分别为35.19,35.35,P值均<0.01)。  结论  2000—2019年宁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及体质量指数趋于持续性增长趋势,且农村超重和肥胖增长率逐渐超过城市。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具体措施应尽快制定,降低因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了解宁夏南部山区6~12岁回、汉族学生患龋状况,为有效开展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夏南部山区6个区县12所小学2 907名6~ 12岁小学生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6~12岁学生总患龋率为60.7%,龋均为(1.76±2.08),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6%;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26.8%,龋均为(0.45±0.86),龋齿充填构成比为2.4%,窝沟封闭率为6.7%;乳牙患龋率为47.0%,龋均为(1.31±1.87),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3%.以上各指标不同民族、年龄、地区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城乡、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学生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率为10.2%,乡镇学校的窝沟封闭率为0.结论 宁夏南部山区6~12岁回、汉族学生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构成比、窝沟封闭率较低,应加强综合干预防龋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宁夏地区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宁夏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及肥胖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学生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宁夏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13977名7~22岁回汉族学生资料进行营养状况统计分析。结果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28%,8.86%和3.91%;汉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率分别为3.59%,9.38%和4.44%,回族学生分别为2.72%,7.92%和2.96%;城市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率分别为3.78%,10.34%和5.99%,乡村学生分别为2.91%。7.76%和2.36%。学生超重、肥胖总检出率为12.78%,较1995年(7.17%)、1991年(2.71%)明显增高。结论宁夏地区学生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应加强学校、家庭健康教育,积极防治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16.
了解宁夏儿童低血红蛋白变化趋势,并探索其与体质量指数(BMI) 之间的关系,为宁夏儿童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方法 从2005年和2014年宁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抽取7,9, 12和14岁儿童7671名,分析9年间儿童低血红蛋白流行趋势,并分析低血红蛋白与BMI 的关系.结果 中小学生总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从 2005年的6.7%增加到2014年的8.8%,定基比增长速度为31.3%,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男、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分别为6.4%,6.9%,2014年分别为8.1%,9.4%,仅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31,P = 0.00),2014年高于2005年.2005年和2014年城乡和片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不同经济片区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由高到低2005年为差>中>好(好片: 2.1%,中片: 3.0%,差片: 12.5%),2014年为好>中>差(好片: 10.8%,中片: 8.7%,差片: 5.9%).不同BMI 水平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女生肥胖与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OR = 2.05, 95%CI = 1.14~ 3.67).结论 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女生高于男生,乡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回族学生高于汉族学生,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了解宁夏7~17岁回族儿童2005和2014年高血压及血压值变化情况,为宁夏回族儿童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利用2005和2014年宁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提取回族儿童血压资料,对高血压及血压值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宁夏7~ 17岁回族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15.2%,比2005年增加了11.4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0.53,P<0.05),增速最大的年龄段为17岁组,增加了16.2百分点.舒张压从2005年的(65.8±8.3) mmHg增长至2014年的(69.0±9.8) mmHg,收缩压从(98.6+ 11.6) mmHg增至(107.4±11.9)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3,-18.02,P值均<0.01),并且血压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生高血压检出率从2005年的3.4%增加至2014年的14.2%,女生从4.2%增加至16.2%,9年间分别增加了10.8和12.0百分点,虽然2个年份高血压检出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从2005年的5.1%增至2014年的15.7%;乡村儿童从3.3%增加到14.9%,分别增加了10.6和11.6百分点,乡村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增速虽高于城市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P=0.271).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2005为15.3%,2014为42.1%,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x2=29.48,392.38,P值均<0.01).结论 宁夏7~ 17岁回族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从2005年至2014年出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可通过控制儿童肥胖超重遏制儿童高血压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学生贫血状况的动态变化及营养状况与贫血的关联,为贫血的防治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比较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贫血状况,对象为7、9、12、14、17岁汉族学生。利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标准筛查贫血,营养状况分别使用体质指数(BMI)和皮褶厚度之和进行评价。分析比较2000-2010年间贫血患病率的变化,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状况对学生贫血的影响。结果 10年来,中国学生贫血患病率整体大幅度下降(P<0.001)。2010年我国学生贫血患病率女生高于男生,乡村高于城市,城男、城女、乡男、乡女4类学生患病率分别为6.9%、11.2%、8.8%、12.7%。7~9岁无论男、女、城、乡均呈下降趋势。9~17岁男性学生各年龄段贫血患病率无趋势性变化,但女性学生,随年龄的增加,贫血患病率呈逐步增高趋势。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皮褶厚度组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更高的罹患贫血的风险(OR=1.18,95%CI:1.09~1.26),性别分层后该因素仍然显著。而以BMI作为营养状况分类方法,贫血患病率在消瘦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5,95%CI:0.88~1.03)。结论 我国汉族学生贫血防治正进入“瓶颈”阶段。贫血状况随着营养状况的提高而改善,“皮褶厚度之和”比BMI在预测是否存在贫血方面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describe sociodemographic differences in nutritional status among school adolescents aged 12 to 15 years in north Gaza Strip.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2002 comprising 1022 students from 10 schools in Gaza city, Jabalia village, and Jabalia refugee camp. Height, weight, and hemoglobin levels were measured to assess nutritional status.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students and parents to obtain data on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stunting, and anemia in the total sample was 17.9%, 9.7%, and 49.6%, respectively. More overweight/obese girls than boys were found (20.2% vs 15.4%). In girls, being from a low-income residential area, having employed fathers, and having reached puberty had highest risk of overweight/obesity, whereas in boys, those with medium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had the lowest risk of overweight. The mean height-for-age percentile was generally low for both sexes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ference, but stunting was more common in boys than girls (13.7% vs 6.2%). Age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stunting in boys, whereas in girls, SES and mother's education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tunting. Anemia prevalence was high in both girls and boys (51.3% vs 47.9%). Age and onset of puberty had an independent negative effect on anemia among boys. Girls from nuclear families and from Jabalia village had higher risk of being anemic. In conclusion, undernutrition and overnutrition coexisted in the study area. Anemia, stunting, and overweight among the adolescents are public health problems, especially among low SES groups that merit attention.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学龄儿童BMI值分布及超重和肥胖状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状况及人体质量指数值分布情况,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深圳市2所小学7~12岁学龄儿童3 008名作为观察对象,以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颁布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对深圳市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进行筛查。结果与WGOC采用P85和P95作为超重和肥胖筛查标准相比,深圳市学龄儿童BMI值P85和P95相对较高。以WGOC标准筛查,深圳市学龄男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7.6%和12.3%,女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1%和6.1%。结论采用WGOC标准能较准确地筛查学龄儿童超重和肥胖。深圳市学龄儿童肥胖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