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小蠊抗药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对德国小蠊两种常用抗性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以了解不同方法在抗性系数 (RR)上的差异 ,为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抗性检测方法提供帮助。方法 分别参照WHO和Atkinson等 (1991)及Zhai等 (1992 )的方法。结果 用药膜法测定KT50 ,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是 6.93、13 .85和 5 .60倍 ;而用点滴法测定LD50 ,德国小蠊对上述 3种药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 2 2 .17、64 .3 2和 2 7.0 3倍。可见 ,用点滴法比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要高出 3 .2 0倍、4.64倍和 4.83倍。结论 点滴法较药膜法更为灵敏 ,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德国小蠊的实际抗性水平 ,而药膜法相对简单易行 ,适于现场抗性检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梧州口岸美洲大蠊及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及DDVP的敏感性,认为两种蜚蠊对杀虫剂末产生抗性,探究了其原因并对延缓蜚蠊抗性产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旅客列车德国小蠊抗药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的抗药性。方法:点滴法。结果:旅客列车上采集的5个品系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对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6.2-37.6、4.0-15.7和4.5-21.3,对敌敌畏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0-32.7、1.3-12.4。所有品系对二氯苯醚菊酯均产生了抗药性,尤其南方品系(SD)对5种杀虫剂已产生程序不同的抗性。结论: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敏感性和抗药性不一,化学防制须合理选择药物、浓度及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4.
苏萍 《应用预防医学》1995,1(4):235-236
1992年4月至10月,按全国防制蟑螂臭虫协作组规定的药膜法测定了南宁市美洲大蠊的抗性,结果显示美洲大蠊成虫对滇氰菊酯的敏感性KT50为8.72分,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敏感性KT50为22.83分,分别是1988年建立的抗性基线的1.04倍(溴氰菊酯KT50)和1.3倍(二氯苯醚菊酯KT50)。美洲大蠊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高于二氯苯醚菊酯。  相似文献   

5.
诸暨市蚊、蝇、蟑螂对7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诸暨市蚊、蝇、蟑螂对二氯苯醚菊酯等7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杀虫剂使用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指导灭蚊、蝇、蟑螂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药液浸渍法,测定IV龄期蚊幼虫半数致死浓度;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量;三角烧瓶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半数击倒时间。结果现场品系对二氯苯醚菊酯等7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倍数分别为:淡色库蚊对敌敌畏7.21、仲丁威1.81、三氯杀虫酯1.39、高效氯氰菊酯3.53、二氯苯醚菊酯5.98;家蝇对敌敌畏11.20、氯氰菊酯25.77、二氯苯醚菊酯14.72;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1.68、高效氯氰菊酯2.40、二氯苯醚菊酯2.18。结论现场品系对7种常用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集贸市场蜚蠊侵害情况、种群分布及德国小蠊的抗药性,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测法调查蜚蠊侵害情况,用粘蟑板测定其密度,用药膜接触法测定抗药性,采用敏感和低抗的药物进行综合防制.结果 集贸市场蜚蠊侵害率为86.67%,密度为4.19只/(张·夜);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毒死蜱、敌敌畏、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甲基吡(嗯)磷9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分别为2.65、3.82、1.77、3.51、11.19、5.21、6.51、12.00和2.11倍;用敏感和低抗药物进行防制,杀灭率达96.19%.结论 武汉市集贸市场蜚蠊侵害率较高,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对敌敌畏、胺菊酯已产生高抗性;应采取环境治理及化学药物杀灭等综合防制措施,将蜚蠊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铜陵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指导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接触法,计算抗性系数(R)。结果铜陵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敌敌畏5种杀虫剂的KT50分别为17.50、5.66、15.69、13.95、14.23 min,其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德国小蠊的4.48、1.19、3.14、4.02、1.31倍。结论铜陵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胺菊酯产生了抗药性,其中以溴氰菊酯抗性系数为最高。对顺式氯氰菊酯和敌敌畏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胺菊酯和敌敌畏的抗药性现状,为指导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敌敌畏6种杀虫剂的KT50分别为9.01、7.20、7.32、15.14、8.41、19.57min,其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德国小蠊的2.30、1.51、1.20、3.03、2.42、1.80倍。结论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胺菊酯产生了抗药性,以氯菊酯抗性为最高。对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敌敌畏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蜚蠊抗性调查在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境卫生检疫自1979年首次介绍杀虫新药氯菊酯应用于船舶除虫,到1982年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已被广泛用于船舶上对蜚蠊的防治。1986年这两种杀虫剂对蜚蠊的杀灭效果每况愈下,国内已有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和氯菊酯产生抗性的报道。如何延缓、降低和解决蜚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海市淡色库蚊、家蝇、德国小蠊现场品系(自然品系)对7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杀虫剂使用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指导灭蚊、蝇、蜚蠊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药液浸渍法,测定4龄期蚊幼虫半数致死浓度;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量;三角烧瓶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半数击倒时间。结果淡色库蚊自然品系对仲丁威、三氯杀虫酯、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倍数在1.89~8.93倍之间,属低抗水平(RR〈10),而敌敌畏的抗性倍数为10.16倍,属中抗水平(RR〉10);家蝇自然品系对三氯杀虫酯和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26和5.32倍,属低抗水平(RR〈10),敌敌畏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7.44和12.64倍,属中抗水平(RR〉10),溴氰菊酯抗性倍数为37.86倍,属高抗水平(RR〉30);德国小蠊自然品系对4种杀虫剂抗性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性水平在2.53~4.12倍之间。结论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自然品系对7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马德珍 《现代预防医学》2015,(13):2429-2431
摘要:目的 了解泰安城区重要病媒种类淡色库蚊及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淡色库蚊采用浸渍法,德国小蠊采用药膜接触法。结果 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42、5.00和2.38倍。实验室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对高效氯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KT50分别为3.95、7.33、5.02和10.99 min。而现场品系(R)对上述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54、8.71、1.40和0.84倍。结论 泰安城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敏感的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产生抗药性的是溴氰菊酯。德国小蠊现场品系(R)对乙酰甲胺磷已产生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敏感。建议采取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提高灭杀效果,并继续加强抗药性监测,根据抗性变化科学合理地停用/选用杀虫剂,把淡色库蚊及德国小蠊密度控制在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台州市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对7种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指导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浸渍法,测定4龄期蚊幼虫半数致死浓度;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剂量;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半数击倒时间.结果 致倦库蚊自然种群对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仲丁威抗性倍数依次为9.0、6.8、5.6、4.8、2.7倍;家蝇自然种群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胺菊酯的抗性倍数依次为31.9、24.8、15.6、9.5、9.2、4.4倍;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的抗性倍数依次为5.1、3.5、3.2、2.8倍.结论 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7种化学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室内常见蜚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杀虫剂对蜚蠊药效下降的原因。方法:瓶膜法(500ml果酱瓶)测KT_(50)。结果: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KT_(50)为45.34min,氯菊酯KT_(50)为78.69min,DDVP KT_(50)>120min;黑胸大蠊对溴氰菊酯KT_(50)为5.08min,氯菊酯KT_(50)为3.42min,DDVP KT_(50)为22.80min;澳洲大蠊对溴氰菊酯KT_(50)为3.43min~9.96min,氯菊酯KT_(50)为3.42min~5.87min,DDVP KT_(50)>120min;褐斑大蠊对溴氰菊酯KT_(50)为4.63min~8.82min,氯菊酯KT_(50)为2.34min~5.88min,马拉硫磷KT_(50)为58.15min,DDVP KT_(50)>120min;美洲大蠊对溴氰菊酯KT_(50)为4.30min~5.37min,氯菊酯KT_(50)为5.26min~7.24min,马拉硫磷KT_(50)为34.46min~92.07min,DDVP KT_(50)>120min。结论: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DDVP产生抗性;美洲大蠊对常用杀虫剂有耐药性,对DDVP产生抗性;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和黑陶大蠊为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贵阳市德国小蠊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贵阳市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C1、C2、C3)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以便通过抗性水平来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贵阳市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残杀威和DDVP等7种杀虫剂的平均抗性倍数分别为4.20、6.31、3.22、2.31、18.42、1.03和5.11倍。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已产生高抗,抗性倍数在13.63~22.11之间;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敌敌畏已不同程度地产生抗性,抗性倍数在1.52~8.28之间;对残杀威敏感,抗性倍数在0.92~1.13Z间。结论3个野外种群德国小蠊对6种杀虫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对1种杀虫剂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台湾地区德国小蠊及美洲大蠊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为其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局部滴定法检测高雄大学实验室敏感性品系蟑螂、2个台湾北部、1个台湾中部及2个台湾南部地区共5个野外品系蟑螂对10种杀虫剂(有效成分氯氰菊酯、胺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毒死蜱、杀螟硫磷、甲基嘧啶磷、残杀威、氟虫腈及吡虫啉)的抗性,计算其抗药性比值,判定其抗药性程度,并以高雄大学实验室敏感性品系蟑螂LD99的2倍剂量建立区分剂量;再以区分剂量采用局部滴定法检测高雄市区5处野外品系(大寮区、小港区、鼓山区、冈山区及三民区品系)的德国小蠊及美洲大蠊的抗药性。结果发现采集自台湾南部地区的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呈现中度抗性,各品系德国小蠊对其余9种杀虫剂均呈现低度抗性;采集自台湾地区的美洲大蠊对10种检测的杀虫剂皆呈现低度抗性;以建立区分剂量检测结果,高雄市区5处野外品系的德国小蠊及美洲大蠊对氯氰菊酯、毒死蜱及杀螟硫磷,皆未呈现抗性,但小港区及冈山区品系德国小蠊、大寮区及三民区品系美洲大蠊对氯菊酯呈现抗性;冈山区品系德国小蠊及鼓山区品系美洲大蠊对溴氰菊酯亦呈现抗性。结论德国小蠊同时对氯菊酯及溴氰菊酯杀虫剂呈现抗性,显示有交互抗性呈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为指导全区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和提高德国小蠊杀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粘捕法捕捉蜚蠊,分类鉴定后通过广口瓶药膜接触法检测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共捕获蜚蠊1026只,其中德国小蠊占97.95%,为优势种;龙岗区德国小蠊自然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残杀威和仲丁威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抗性系数依次为25.27、10.65、12.73、4.55和14.59,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最为突出(抗性系数>20)。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和仲丁威已产生高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常熟市淡色库蚊幼虫、家蝇、德国小蠊对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指导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点滴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结果淡色库蚊幼虫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和双硫磷抗性倍数分别为1.33、4.92、5.23、9.02、78.25倍;家蝇对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仲丁威和敌敌畏抗性倍数分别为9.29、9.76、12.33、15.96、43.34倍;德国小蠊对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残杀威、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倍数分别为1.57、2.10、2.42、4.30、5.73倍。结论淡色库蚊幼虫、家蝇和德国小蠊对测试的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区德国小蠊抗药性及增效剂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了解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和4个杭州品系(ZAU、JC、DH和HZ)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和残杀威5种药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点滴法进行测定。结果:杭州市区德国小蠊品系对供试的3种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已产生抗药性,以二氯苯醚菊酯的抗药性尤为突出,4个杭州品系对该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6.6、59.4、38.6和67.1倍;对毒死蜱和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2、2.4、2.1和2.0倍以及8.1、5.4、5.3和4.5倍。对德国小蠊HZ品系,分别用氧化胡椒基丁醚(PB)、三磷酸苯酯(TPP)和顺丁烯酸二乙酯(DEM)3种抑制剂,测定对二氯苯醚菊酯的增效作用。活体增效作用研究表明,三种增效剂对HZ种群可分别增效3.69、1.76和1.16倍。结论:HZ品系抗性可能涉及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羧酸酯酶(CarE)的变化,但与谷胱甘转移酶(GST)的关系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北省不同地区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分别在湖北省武汉、咸宁、黄石、荆州、宜昌、荆门、襄阳、十堰、鄂州和仙桃市采集德国小蠊,带回实验室饲养;采用WHO推荐的药膜法,测定经实验室饲养1代的试虫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DDVP、残杀威和乙酰甲胺磷5种常用杀虫剂的半数击倒时间及其95%CI、击倒率和抗性倍数,评价其抗药性情况。结果武汉、宜昌和黄石市德国小蠊野外种群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较高,分别为8.16、7.71和6.48倍;荆门、武汉和宜昌市德国小蠊野外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程度较高,分别为19.75、7.06和6.75倍;武汉、十堰和荆门市德国小蠊野外种群对DDVP的抗性倍数较高,分别为61.22、9.13和8.35倍;襄阳市德国小蠊野外种群对残杀威的抗性最高,为6.71倍,其他地区均较低;荆州市德国小蠊野外种群对乙酰甲胺磷的抗性最高,为4.88倍,其他地区均较低。结论湖北省大部分城市德国小蠊野外种群对DDVP、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抗性问题非常严重;建议尽量采用环境治理方法,清除蜚蠊赖以栖息的生存条件,尽量减少滞留喷洒。  相似文献   

20.
德国小蠊抗药性及其抗性衰退情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的抗药性及抗药性衰退情况.方法以点滴法测定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敌敌畏、二氯苯醚菊酯、残杀威等的抗药性及抗药性衰退情况.结果现场品系分别为0.098、0.490、5.612、0.741ug/虫,正常饲养1年后抗性分别为0.086、0.232、3.412、0.317ug/虫,5年后抗性分别为0.008、0.123、0.410、0.0811ug/虫,LD50最高为二氯苯醚菊酯,1年后抗性衰退倍数范围为1.14~2.39,5年后抗性衰退倍数范围为3.98~13.69.结论具有高等抗性德国小蠊经实验室饲养5年后抗性基本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