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家省 《中外医疗》2010,29(22):187-188
由于四肢恶性骨肿瘤手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以往均采取截肢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患者生存率不高,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70年代以前,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为主,治疗方法包括广泛切除,截肢或放射治疗等,患者生存率只有10%~20%。80年代以来,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应用,外科重建技术的进步、新影像诊断技术的出现,四肢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不断发展,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已显著提高到50%~60%[1]。治疗目的从单纯挽救生命,转向重视患者生存后的保留肢体功能问题。恶性肿瘤的治疗经过20余年的临床研究实践,在各个方面均有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CT引导微波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恶性骨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3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原发性骨肿瘤10例,转移性骨肿瘤21例。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20~80W,持续时间5~30分钟。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肢体功能改善,血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均下降。CT复查肿块均缩小,治疗有效率(CR+PR)10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45.2%,32.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恶性骨肿瘤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王臻  郭征  栗向东 《医学争鸣》2008,29(4):289-291
由于先进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治疗,使恶性骨肿瘤患者的5 a预期生存率已达到70%,骨科医生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能合理地实施保肢手术.  相似文献   

4.
骨肿瘤多发于肢体骨,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截肢为主,随着新辅助化疗和特制人工假体个体化研制和保肢技术的完善,骨肿瘤生存率由过去的10%~20%提高到50%~70%[1].但保肢治疗的效果不仅取决与手术操作是否成功,术后功能锻炼全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脊柱肿瘤外科治疗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来,骨肿瘤治疗取得长足进展。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的发展与进步,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技术的进展与应用,外科分期系统不断完善等使外科治疗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恶性骨肿瘤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总生存率与功能改善的效果显著提高。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由以前的15%左右提高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后 ,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随着材料学及近代外科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化疗的开展 ,使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目前保肢治疗成为恶性骨肿瘤的常规外科治疗。骨肿瘤保肢治疗重建方法主要有 :同种异体骨移植、瘤段灭活再植和人工假体置换 ,由于肿瘤假体可以早期负重、肢体功能恢复理想、假体发展的多样化和个体化 ,人工假体置换已成为保肢重建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假体植入术后主要动力肌腱与假体的可靠连接不仅对保留肢体的关节功能活动的恢复是重要的 ,同时对减少假体的负荷 ,降低植入物的松动下沉与折断也…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其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包括术前和术后辅助化疗及肿瘤根治切除、肢体功能重建方案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18例。结果:本组随访2~12年,平均5.2年。2年生存率达72%,3年生存率为61%,5年生存率为56%。结论:(1)肢体恶性骨肿瘤必须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其中大剂量联合用药化疗在确保保肢手术成功、提高手术后的成活时间方面起着十分重要作用。(2)保肢手术必须遵循肿瘤根治原则,同时提出了保肢手术的5条适应证。(3)保肢手术的方法很多,必须根据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及恶性程度、病期的早晚、全身条件等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恶性骨肿瘤患者,病骨发育成熟(14~16岁)是选择保肢手术的适应证之一。因为儿童患者实施保肢手术后,骨骺的损伤迟早会导致肢体明显不等长,引起下腰部疼痛及代偿性脊柱侧弯,步态异常等,加上患儿一般难以配合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所以保肢手术的效果多不能接受。传统上,这部分患者需要选择截肢治疗。 随着现代化疗、影像学诊断技术、病理诊断水平、外科分期、手术技巧以及手术后康复疗法的提高,现在90%的肢体恶性骨肿瘤可以选择保肢手术治疗,其长期生存率应该能够达到70%~8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恶性骨肿瘤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恶性骨肿瘤患者15例,给予膝关节置换术或肱骨置换术,并在治疗期间给予恶性骨肿瘤患者护理干预,治疗护理结束后观察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一般指标情况以及满意程度。结果15例恶性肿骨瘤患者的切口全部愈合良好,占总例数的100%,关节功能良好的患者有13例,占总例数的86.7%,无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发生感染;15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中有13例患者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有2例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无1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恶性骨肿瘤中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有效降低感染情况,值得临床的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影响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肿瘤型膝关节假体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行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的恶性骨肿瘤患者的假体预后及功能评分。对患者的生存率、假体的生存率与病变部位、性别、年龄、截骨长度、病理性骨折、假体类型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部位、不同假体类型以及手术次数与肢体功能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64.9个月(4~156个月), 30例患者无瘤生存,15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发生假体相关并发症,其中7例行翻修手术,1例截肢。无瘤生存患者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的1年生存率为96.67%,5年生存率为86.40%, 10年生存率为62.7%。生存患者膝关节周围肿瘤型假体的平均评分为20.23分(7~27分),优良率为76.7%。肿瘤假体置换术后的肢体功能与病变部位、假体的类型有关;与是否行翻修手术无相关性。结论 采用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对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和理想的假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蒲公英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骨肿瘤,呈高度侵袭性。系统性化疗发明前,患者的预后很差,2-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不足20%,即使进行手术扩大切除并辅助放疗,也不能很好改善预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Rosen和Jaffe的化疗为骨肉瘤的治疗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0%。自20世纪70年代采用有效的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以来,特别是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术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5年生存率可达60%[1]。随着化疗药物的研发,影像学、外科技术、生物医学材料学的发展,骨肉瘤保肢手术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并发症逐渐降低,保留肢体的功能也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3.
骨肉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骨肿瘤,常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虽然传统外科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当骨肉瘤发生复发和转移时,患者往往会面临死亡的威胁。约10%~20%患者被确诊为骨肉瘤时已伴随肿瘤肺部转移。此外,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存在副作用,给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而学者们提出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研究方向。该文就骨肉瘤的诱导分化疗法、骨肉瘤干细胞及其成骨分化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欧阳兰飞  左丹  张余  张涛  景芳 《现代医学》2010,38(4):424-426
目的:探讨微波原位灭活病灶清除结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骨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接受微波原位灭活病灶清除结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骨肿瘤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所给予的护理措施及术后的康复锻炼进行分析。结果:2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在行微波原位灭活病灶清除结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后,术后无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在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了 5 6例健康对照组、2 8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 ,并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骨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的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 (P <0 0 1) ,恶性骨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含量水平下降 (P <0 0 5 ) ,对恶性骨肿瘤诊断灵敏度 89 2 9% ,特异度 91 0 7%。结论 TSGF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好 ,对恶性骨肿瘤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同时其操作简便、快速、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 ,对恶性骨肿瘤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截肢术是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的常规方法,但在骨肉瘤的远期疗效尚欠满意,5年生存率在5~20%。现总结我院1964~1978年经作截肢术的恶性骨肿瘤84例,均经随访5年以上的治疗效果,其中骨肉瘤59例,恶性巨细胞瘤(病理Ⅱ~Ⅲ级,有骨皮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11例,软骨肉瘤3例,骨纤维肉瘤4例,尤文氏肉瘤2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84例中,男65例,女19例,男女之比3.4:1。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为最多(66例),占78.6%。病程在1年以内来诊者  相似文献   

17.
张健烽  刘云霞 《浙江医学》2019,41(7):723-727,730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其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手术联合化疗模式,开启了骨肉瘤治疗的新时代。然而,近几十年来,骨肉瘤患者的整体预后仍不容乐观,5年生存率约为60%。笔者就近年来骨肉瘤新的治疗方法及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5例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行骨肿瘤的广泛切除和人工假体置换术 ,对其中 7例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同时行腓肠肌、比目鱼肌肌瓣移植。结果  18例患者术后随访 13~ 99个月 (平均为 35个月 ) ,按Enneking法评定功能 ,≥ 2 3分9例 ,15~ 2 2分 7例 ,<15分 2例 ,优良率达到 89%。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伸 0°、屈 90°~ 15 0°。 1例于术中发生主要血管损伤 ,1例发生肌瓣坏死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结论 人工假体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较好的保肢方法 ,能降低局部并发症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邓文斌 《重庆医学》2012,41(11):1085-1088
骨肉瘤是一种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骨肿瘤。在骨肉瘤患者中肿瘤局限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0%,而发生了肿瘤转移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却只有20%~30%[1]。超过90%的肿瘤患者的死亡都归因于肿瘤转移[2]。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可以成为一个治疗的靶点。在过去的10年间,对于骨肉瘤的转移机制已经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而近来发现Ezrin与骨肉瘤转移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深入研究Ezrin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机制对骨肉瘤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宾尧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0):479-482
骨肉瘤是人类恶性骨肿瘤中极具代表性的骨肿瘤 ,其发病率和恶性程度殊高 ,转移尤早 ,当作出骨肉瘤诊断时 ,超过 80 %患者已经发生肺或 /和其他部位转移〔1〕。因此 ,骨肉瘤是一种全身性病变〔1,2〕,这在学界已经形成共识。历经百十年传统的“早期诊断 ,高位截肢”的原则治疗骨肉瘤 ,5年生存率仅约 15 % 〔2〕。确诊越晚 ,转移的比率越高 ,彻底的“根治”可能性趋低〔1,2〕。现代的早期诊断手段依赖于X线早期筛选、CT和MRⅠ结合应用、ECT追踪、血管造影与血管减影显示法 ,获得确诊〔1,3〕。近 2 0~ 30年 ,骨肉瘤的治疗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