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化血红素(heroin)对大鼠肝脏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诱导表达作用,并探讨HO-1对大鼠急性乙醇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10只),予白酒连续灌胃10d制造急性乙醇性肝损害模型;hemin处理组(10只),在hemin腹腔注射基础上予白酒灌胃;正常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灌胃。第10d处死大鼠后检测血清ALT、AST、SOD、MDA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HO-1mRNA表达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HO-1的表达。结果hemin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ALT、AST、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模型组肝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等形态学改变比hemin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明显。hemin处理组HO-1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结论hemin能诱导大鼠肝组织HO-1表达增加,提高HO-1表达对大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中毒大鼠肝、肾、脑组织抗氧化酶类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以及维生素 C、E 单独和联合干预以及不同剂量干预对高氟状态下大鼠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方法将120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9绀,饮水染氟建立氟中毒大鼠模型,并灌胃给予维生素 C 和/或维生素 E;9月后处死大鼠取肝、肾、腑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氧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染氟组大鼠肝、肾、脑组织 MDA 含量显著增加,肝和腑绀织 SOD、GSH-Px 和 CAT 活性以及肾组织 GSH-Px 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肾组织 SOD、CAT 活性无明显变化;维生素 C、E 可不同程度地增强 SOD、GSH-Px 和 CAT 活性,降低 MDA 水平;联合干预维生素 C、E 可明显拮抗氟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显著增强大鼠肝组织 SOD、GSH-Px 和 CAT活性;维生素 C 低制量干预对肾脏 SOD 和 CAT 以及脑 GSH-Px 和 CAT 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维生素 E 高剂量干预显著增加脑 SOD 活性。结论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有效拮抗过量氟导敛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对氟中毒大鼠肝、肾、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松果菊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松果菊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急性肝损伤组、药物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药物干预组大鼠给予松果菊苷连续灌胃7d,然后再进行四氯化碳染毒.染毒24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MDA浓度和SOD活性以及肝组织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急性肝损伤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以及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伴SOD活性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同时肝组织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预先给予松果菊苷能显著改善大鼠肝损伤,降低血清ALT、AST、MDA和caspase-3、TNF-α水平,并升高组织SOD活性.结论 松果菊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效应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肝脂清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脂清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血脂及脂质过氧化几项指标及肝组织乙醇诱导性细胞色素酶(CYP2E1)的影响,揭示其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以60%酒精给大鼠灌胃,并以10%酒精作为唯一饮料,复制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中药肝脂清治疗,测定大鼠血清血脂、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观察肝组织CYP2E1免疫组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及MDA较模型组含量下降,SOD升高,肝组织CYP2E1表达分布发生变化。结论:肝脂清能减轻肝脏炎症及过氧化损伤,改善肝内脂肪蓄积,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肪肝大鼠线粒体膜流动性改变及活血化瘀法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辅以乙醇和CCl4复制脂肪肝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肝脏线粒体膜的流动性,肝组织中SOD、MDA含量及肝脂,血清肝功能,血脂等变化,并以活血化瘀法进行防治,观察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肝线粒体膜流动性、SOD活性明显降低、而肝组织MDA含量、肝脂及血清ALT、AST、TG、TC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活血化瘀法能明显改善肝线粒体膜流动性,增强SOD活性,降低血脂、肝脂、MDA含量,改善肝功能(P<0.05或P<0.01).结论: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增强,线粒体膜流动性降低;活血化瘀法可通过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并修复线粒体膜流动性,从而达到减轻肝脂变、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益心酮片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心酮低、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以56°北京二锅头白酒连续灌胃4 w建立大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每天按剂量(100、200 mg/kg)给予益心酮干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进行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益心酮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提高肝组织SOD、GSH、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并能减轻酒精引起的肝组织病理损伤。结论益心酮可能通过提高内源性抗氧化能酶活性,抑制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保护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锌制剂拮抗慢性砷中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充锌制剂、维生素C对染砷小鼠肝脏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比较这两种物质针对砷染毒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的强弱.方法昆明种小鼠饮用含砷水同时通过灌胃给予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剂,8周后,测定小鼠肝脏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干预8周后,测定小鼠肝脏组织的SOD活性及MDA的含量,可见维生素C组的小鼠肝SOD活性上升、MDA含量下降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锌制剂组仅小鼠肝SOD活性上升,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而MDA含量与染毒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补充一定剂量的锌制剂、维生素C对染砷小鼠的脂质过氧化有拮抗作用,维生素C对慢性砷中毒的防治效果要优于锌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提取物抗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以过氧化损伤为主要发病机理的CCl_4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设立低、中2种不同剂量的丹参提取物组,以维生素E为对照。观察项目包括:肝脏大体变化;肝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蜂胶提取物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四氯化碳(CCl4)等复合因素诱导的肝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取9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A:正常对照组;B: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橄榄油、腹腔注射10%乙醇,纯水灌胃;C:单纯模型组,腹腔注射10%乙醇;D:维生素E组,10mg/kg,腹腔注射,1次/d;E~I:CAPE(10%乙醇溶液)干预组:腹腔注射,3mg/kg、6mg/kg和12rag/kg;灌胃,12mg/kg和24mg/kg,1次/d。C—I组均予以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30%乙醇灌胃,高脂饲料作为单一饲料。同时每组给予对应药物处理10周。实验第10周处死大鼠。测定肝组织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肝组织标本行常规HE、Van Gieson染色。结果与单纯模型组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相比较,腹腔注射CAPE6、12mg/kg两剂量组的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GSH水平升高、CAT和SOD活力增加(P〈0.05)。腹腔注射CAPE12mg/kg组对肝脏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程度比灌胃给药两个剂量组好(P〈0.05)。腹腔注射CAPE12mg/kg组经HE和VG染色观察可见小部分区域肝细胞炎症坏死,少量纤维增生,较单纯模型组肝损伤程度轻。结论CAPE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在本课题观察的剂量范围内,CAPE腹腔给药的抗氧化作用好于灌胃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叶下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小鼠每日以常规饲料和自来水喂养;酒精损伤组小鼠每日以白酒连续灌胃,常规饲料中拌有白酒;叶下珠保护组小鼠将白酒加浓度70%的叶下珠提取液按酒精损伤组动物灌胃。4周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血清和肝脏测定ALT、AST、MDA、SOD等指标。结果叶下珠处理能够抑制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肝脏的丙二醛(MDA)上升,其AST、ALT和MDA值比酒精损伤组分别下降了52.5%、41.4%和29.3%。同时叶下珠也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处理后SOD值上升了16.3%。结论叶下珠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血症( endotoxemia,ETM)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5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内毒素注射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和解毒化瘀方6小时、12小时、24小时组.眼眶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同时取肝组织分离线粒体,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在注射内毒素6小时后,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及线粒体MDA的含量升高,线粒体SOD、GSH-Px活性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进一步升高,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与对应的内毒素组比较,经解毒化瘀方处理后,TNF-α水平及MDA的含量均降低,SOD、GSH-Px活性均升高.结论:解毒化瘀方对内毒素刺激Kupffer细胞释放TNF-α有抑制作用,同时减少内源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损伤能力,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桃叶珊瑚苷对糖尿病大鼠线粒体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桃叶珊瑚苷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通过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糖尿病组、STZ低剂量组和STZ高剂量组,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桃叶珊瑚苷治疗前后糖尿病大鼠的形态、体质量、血糖、线粒体内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体系的变化.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糖、MDA显著升高,CAT、GSH-Px、SOD活力显著下降;桃叶珊瑚苷治疗后血糖、MDA显著降低,CAT、GSH-Px、SOD活力显著升高. 结论 桃叶珊瑚苷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改善线粒体的抗氧化水平,是一种潜在的防治糖尿病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七总甙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 2E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脂肪乳剂灌胃法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给予三七总甙干预,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 2E1的表达,酶标仪法测定肝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甙干预组肝细胞的脂肪变程度明显减轻,脂滴减少,CYP 2E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肝内SOD活性升高,MDA、FFA显著降低。结论三七总甙能显著抑制大鼠脂肪肝CYP 2E1的表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因而具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大鼠肝脏、心肌及膈肌线粒体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L-Arg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用药4 w末测定三组大鼠肝脏、心肌及膈肌细胞线粒体中Mn-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及膈肌线粒体内GSH含量.结果糖尿病组较正常组,大鼠肝、心肌、膈肌线粒体内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P<0.05,P<0.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P<0.01),肝、膈肌线粒体Mn-SOD活性(均P<0.01)及膈肌线粒体GSH含量(P<0.05)也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L-Arg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肝、心肌、膈肌线粒体GSH-Px活性(P<0.05,P<0.05,P<0.001)及肝、膈肌线粒体Mn-SOD活性(均P<0.001),并使膈肌线粒体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GSH含量明显升高(P<0.001). 结论糖尿病大鼠肝、心肌、膈肌线粒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多;L-Arg可通过提高肝、心肌、膈肌细胞线粒体中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来加速自由基的清除,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保护机体功能免受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表达及与氧化抗氧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的表达,同时检测肝组织中雨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维生素E(VitE)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在腺泡3区的表达增强,并从3区弥散至2区,与正常组相比,脂肪肝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SOD、GSH、VitE的含量显著下降(P值分别小于0.01、0.05、0.01)。相关分析表明,肝CYPHEI的表达与MDA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SOD、GSH、VitE呈显著的负相关u值分别小于0.05、0.05、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色素P450ⅡE1在腺泡3区的表达增强,并呈弥散性的分布,与酒精性脂肪肝的表达相似,并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辅酶Q10对老化模型小鼠大脑皮层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辅酶Q10 对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大脑皮层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辅酶Q10 组。腹腔注射D 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 ,为衰老模型小鼠分别补充维生素E、辅酶Q10 。 8周后测定大脑皮层中丙二醛 (MDA)、脂褐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结果  与衰老模型组比较 ,辅酶Q10 组SOD活性升高 ,MDA和脂褐素含量下降。  结论 辅酶Q10 能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其作用与维生素E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大剂量维生素D3作为条件因素建立动物心肌损伤模型,观察维生素E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大剂量维生素D3能降低大鼠心肌呼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降低血清维生素E含量,使大鼠血清、心肌、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升高。而预先给维生素E,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维生素E含量,提高呼吸酶活性.增强大鼠血清。心肌、肝脏组织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值。使大鼠心肌坏死面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L-Arg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用药4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肝组织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Na -K -ATPase、Ca2 -ATPase活性以及NO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Mn-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细胞内NOS、Na -K -ATPase、Ca2 -ATPase活性明显降低;与糖尿病组比较,L-Arg治疗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Mn-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且肝组织细胞内NOS、Na -K -ATPase、Ca2 -ATPase活性及NO含量显著升高。结论L-Arg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