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5岁,平素体健,无特殊家族病史。因发热4天、伴头痛、厌食、恶心,住某医院。初诊为上感,注青霉素治疗。因Bil 50/20umol/L、ALT 1878u/l、HBsAg(-)以急性黄疸性肝炎转入我院。患者重病容、精神萎靡,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脏轻度肿大。尿呈酱油色,可疑贫血貌。复查Bil 595umol/L、D/T65%、ALT>500u、Hb 84g/L、RBC 225万、有核占15%、网织红10.5%、WBC  相似文献   
2.
老年庚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96年以来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3例老年庚型肝炎(包括11例单纯庚肝及22例重叠其它病毒感染的重叠庚肝)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依  相似文献   
3.
肝靶向基因给药系统AsOR-PL+PEG-PEI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制含有靶向配基、DNA聚合亚基、溶酶体活性成分及聚乙二醇等多种组分的肝靶向的DNA给药系统。 方法:分别制备AsOR-PL偶合物及PEG-PEI偶合物,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先后与报告基因DNA形成复合物,再进行Huh-7细胞的体外转染试验和静脉给药后小鼠体内的表达试验。 结果:AsOR-PL/PEG-PEI/DNA复合物对受体阳性的Huh-7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小鼠尾静脉给药后能够在肝脏特异性表达。 结论:含有靶向配基、DNA聚合亚基、溶酶体活性成分及聚乙二醇等多种组分的载体系统能将DNA选择性的投放于小鼠肝脏,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将我院1995年1月至1995年12月住院的55例病毒性戊肝患者与同期住院的174名甲肝患者随机抽出49人做一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55例戊型肝炎中男性4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TAHCCP1编码蛋白对NS3TP6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方法以我室前期克隆的TAHCCP1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NS3TP6基因的启动子区域(NS3TP6-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重组报告质粒pCAT3-NS3TP6-p;以该质粒单独或与pcDNA3.1(-)-TAHCCP1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观察细胞中表达的TAHCCP1蛋白对NS3TP6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CAT3-NS3TP6-P在HepG2细胞中能够启动报告基因CAT表达,表明克隆的NS3TP6启动子有指导下游基因转录表达的活性;共转染实验中pCAT3-NS3TP6-p与pcDNA3.1(-)-TAHCCP1组CAT的表达活性是对照组的3.1倍,说明TAHCCP1蛋白能够在转录水平反式激活NS3TP6基因启动子活性。结论本实验验证了基因芯片的实验结果准确性,进一步完善了新基因TAHCCP1的生物学功能,为深入理解HCV核心蛋白的反式激活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岛叶梗死部位及严重程度对梗死后心电图(ECG)改变及心血管负性事件(cardiovascular events,CVE)的影响.方法:连续登记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从发病到入院小于48 h的首次诊断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患者99例,排除既往心脏病等病史.根据磁共振上岛叶累及范围,分大面积岛叶梗死、微小岛叶梗死和对照组,对比左右侧梗死的临床特征和梗死后48 h内ECG及6个月内CVE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CG异常和CVE的危险因素.结果:急性岛叶梗死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占71.8%,其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左侧岛叶梗死患者窦性心动过缓(P<0.01)和心脏猝死(P<0.05)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右侧岛叶梗死后房颤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P=0.079).随着岛叶梗死范围的扩大,梗死后窦性心动过缓(P<0.01)、新发房颤(P<0.05)和心脏猝死(P<0.05)的发生率随之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岛叶梗死明显增加梗死后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OR=4.660,95%CI:1.646~13.195;P=0.004).结论:急性岛叶梗死易引起ECG异常改变和心脏猝死,左侧岛叶梗死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提示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岛叶梗死的受累范围越大,其心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发生越多,需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颅内静脉系统在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日益受重视,已观察到许多静脉征象,如同侧颅内静脉发育不全或闭塞、早期静脉充盈、皮层静脉充盈缺损、晚期出现的皮层静脉充盈、皮层静脉不对称征、毛刷征、治疗后大脑内静脉不对称等,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相关。基于神经血管网络的概念,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目的应该是恢复动脉和静脉循环的平衡,而不是简单地强调再通或再灌注治疗。因此,未来需要更好地理解静脉循环在急性脑梗死中发挥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卒中组织化管理涵盖了卒中的院前急救系统、卒中中心的院内急诊快速诊治、卒中单元和卒中门诊的组织化管理、各级卒中中心之间的区域协同网络建设,及涉及前述各个环节的卒中医疗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1院前急救系统的组织化管理1.1院前迅速识别卒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新技术的发展,颅内微出血的检出率大 幅提高,近来相关研究呈爆发式增长,成为脑血管病和痴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涉及微出血影像 学与病理表现关系及机制的研究并不多。本综述将从微出血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研究这两个方面,总 结文献中颅内微出血的影像学诊断、影像-病理联系、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旨在为微出血相关的缺 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