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岩藻糖转移酶9(alpha( 1,3) fucosyltransferase 9,FUT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宫颈癌(其中21例合并转移淋巴结,39例无转移淋巴结)和10例子宫颈炎组织中FUT9的表达.结果 FUT9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7%(46/60),其中在转移的淋巴灶中阳性表达率为100%(21/21),而在子宫颈炎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仅为10%(1/10).子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宫颈病变组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7%(18/2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71.8%(28/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FUT9表达与TNM分期以及转移的淋巴结个数相关(P<0.05).结论 FUT9在子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明显增高,FUT9可能与子宫颈癌淋巴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黏附分子Integrin α5β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腺癌分化、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2例子宫内膜腺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黏附因子Integrin α5β1半定量检测。结果有71例(77.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Integrin α5β1表达减弱或消失,高分化癌的Integrin α5β1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P<0.05)。Integrin α5β1阳性率在子宫内膜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Integrin α5β1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率(78.4%)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19.2%,P<0.05)。结论 Integrin α5β1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Integrin α5β1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组织中hMLHl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错配修复蛋白hMLH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发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5例大肠癌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大肠癌旁正常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癌组织hMLH1的表达阳性率49.2%(0.01<P<0.05);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组织中hMLH1的表达率分别为68.2%、44.1%和22.2%,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hMLH1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0.01<P<0.05),但高分化腺癌与中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之间hMLH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大肠癌组织中hMLH1表达的阳性率(23.5%)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8.3%)(0.01<P<0.05);临床Ⅲ~Ⅳ期大肠癌组织中hMLH1表达的阳性率(26.3%)低于临床Ⅰ~Ⅱ期(58.7%)(0.01<P<0.05).结论 hMLH1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以及59例宫颈癌组织MMP-2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38.1%、80.0%,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TIMP-2在正常宫颈组织、GIN、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3.3%、57.6%,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在宫颈癌中,MMP-2表达阳性率在FIGO分期Ⅱb~Ⅳ期高于Ⅰ~Ⅱa期(x2=5.848,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4.461,P<0.05);TIMP-2表达率在FIGO分期Ⅱb~Ⅳ期低于Ⅰ~Ⅱa期(x2-4.544,P<0.05),低分化组低于中高分化组(x2=5.281,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16.368,P<0.05);MMP-2表达与TIMP-2表达存在负相关性(rs=-0.332,P<0.05).结论:MMP-2和TIMP-2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转移有关,有可能作为预测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域1(NOD1)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07例宫颈癌、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5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NOD1的表达。结果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宫颈癌组NOD1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增高[91.59%比62.00%,P0.01;(0.18±0.05)比(0.16±0.04),P0.05];宫颈癌组NOD1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91.59%比76.00%,P0.05),但两组间NOD1的阳性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8±0.05)比(0.18±0.04),P0.05]。宫颈癌组中,淋巴结转移者NOD1阳性率和阳性表达强度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44%比84.21%,P0.05;(0.18±0.05)比(0.19±0.05),P0.05]。结论 NOD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卵巢腺癌、黏液性和浆液性囊腺瘤及正常组织中IL-8mRNA,MCP-1mRNA和MIP-1a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43例卵巢腺癌、15例黏液性囊腺瘤、15例浆液性囊腺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IL-8mRNA,MCP-1mRNA和MIP-1amRNA染色方法均为原位杂交染色法.结果 卵巢腺癌IL-8mRNA,MCP-1mRNA和MIP-1a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黏液性或浆液性囊腺瘤及正常组织(P<0.05或P<0.01);组织学分级G1、临床分期I Ⅱ、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的卵巢腺癌病例IL-8mRNA,MCP-1mRNA和MIP-1a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G,、临床分期Ⅲ Ⅳ、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P<0.05或P<0.01);卵巢腺癌中IL-8mRNA,MCP-1mRNA和MIP-1amRNAM之间呈高度一致性(P<0.01).结论 IL-8mRNA,MCP-1mRNA和M1P-1amRNA表达可能是反映卵巢腺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重要化学趋化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M(α))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60例CIN,4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MCP-1和巨噬细胞的表达.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CINⅢ组相比,正常宫颈组MCP-1阳性评分升高(P<0.05),CINⅠ、CINⅡ、宫颈癌组中的MCP-1阳性评分升高(P<0.01);并且MCP-1阳性评分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血管转移、淋巴转移均呈正相关(P<0.01),但与分化呈负相关(P<0.01).(2)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巨噬细胞在CINⅠ、CINⅡ中的表达降低(P<0.05),在CINⅢ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CINⅢ组相比,巨噬细胞在CINⅠ、CINⅡ、宫颈鳞癌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CINⅡ组相比,巨噬细胞在宫颈癌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并且巨噬细胞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均呈正相关(P<0.01),与血管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与分化呈负相关(P<0.0l).(3)在宫颈临床病理分期中,经Spearma相关性分析,MCP-1与巨噬细胞存在正相关(r=0.560,P=0.00).结论 MCP-1和巨噬细胞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癌组织中浸润的MCP-1和巨噬细胞可以促进肿瘤血管、淋巴管的形成和肿瘤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P16、P1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选择宫颈癌标本82份为宫颈癌组,并选择50份正常宫颈组织为正常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组织P15和P16的表达,分析宫颈癌组P15和P16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癌栓的关系.结果 P15、P16在正常组和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00%和50.00%、96.00%和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组织P15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癌栓有关,其中组织学分级Ⅲ级<Ⅱ级<Ⅰ级(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无淋巴结转移(P<0.05),有癌栓者<无癌栓者(P<0.05).结论 P16、P15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缺失越严重其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和癌栓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宫颈癌组织进行P15、P16蛋白检测对宫颈癌预后的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 目的 观测EPB41L3和骨膜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70例宫颈癌及5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EPB41L3和骨膜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EPB41L3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慢性宫颈炎组(74.29% VS 92.00%;0.18±0.03 VS 0.24±0.04 OD值)(均P<0.01),宫颈癌组骨膜蛋白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84.29% VS 54.00%;0.27±0.05 VS 0.17±0.04 OD值)(均P<0.01)。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骨膜蛋白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96.77% VS 74.36%;0.29±0.04 VS 0.26±0.06 OD值)(P<0.05或P<0.01),EPB41L3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在伴有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74% VS 79.49%;0.19±0.04 VS 0.18±0.03 OD值)(均P >0.05)。结论 在宫颈癌组织中EPB41L3的表达下降,骨膜蛋白的表达却增强,它们可能与宫颈癌的恶性分化相关,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趋化因子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IL-8,MCP-1和MIP-1α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50例甲状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染色方法均为ABC免疫组化法.结果IL-8,MCP-1和MIP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0%,56.0%和48.0%,其评分值分别是2.9±1.6,3.0±1.8和2.7±15;乳头状腺癌及颈淋巴结未转移病例三者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未分化癌和颈淋巴结转移病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三者表达评分均呈密切正相关(IL-8 vs MCP-1,r=0.58,P<0.01;IL-8 vs MIP-1α,r=0.53,P<0.01;MCP-1vsMIP-1α,r=0.48,P<0.01).结论三者表达均为反映甲状腺癌进展、转移发生及预后的重要化学趋化因子,三者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共同调控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WT-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子宫颈癌患者80例(转移癌40例、未转移癌40例),正常宫颈组织40例,以GAPDH作为内参基因,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转移抑制基因WT-1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抑癌基因WT-1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量(0.0183±0.0074)高于子宫颈癌未转移组(0.0035±0.0015)、子宫颈癌转移组(0.0030±0.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T-1基因在转移组Ⅰa、Ⅰb、Ⅱa期中的表达分别为(0.0030±0.0002)、(0.0029±0.0001)和(0.0029±0.0004),在未转移组Ⅰa、Ⅰb、Ⅱa期中的表达分别为(0.0037±0.0016)、(0.0031±0.0016)和(0.0034±0.0003)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WT-1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但与子宫颈癌转移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王国平  朱莉 《医学综述》2013,19(18):3386-3387,F0003
目的 探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患者宫颈中神经钙黏素(N-cad)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宫颈癌38例、CIN 25例和12例正常宫颈组织中N-cad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中N-cad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中N-cad的表达在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以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ad在宫颈癌组织中均存在明显过度表达现象,可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潜在靶分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IF1α和MMP-2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及MMP-2的表达。结果HIF1α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因素有关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亦与临床分期有差异性(P〈0.05),与年龄等因素无关;MMP-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显著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也呈显著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及病理分级无关。结论HIF1α及MMP-2在乳腺癌中的过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转移几率增加、预后不良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EN与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TEN基因在46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6例宫颈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36.9%,其中在高、中、低分化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41.7%和25.0%,PTEN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病理学类型和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临床分期I期和Ⅱ期及以上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24.1%(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和42.4%(P〈0.01);在直径〈4cm或≥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和55.0%(P〈0.05);结论PTEN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HIF-1α在58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相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HLA-G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都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G和HIF-1α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69,P<0.05),HLA-G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结论:HLA-G和HIF-1α在卵巢癌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可作为判断卵巢组织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Pv(16/18)E6、蛋白激酶R(PKR)、磷酸化型PKR(p—PKR)、磷酸化型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在各级别宫颈病变组织的表达差异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及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18)E6、PKR、p-PKR、p-EIF2a在63例宫颈癌、11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CINⅡ、CINⅢ)、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朵:HPV(16/18)E6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15-4%、22.9%、27.5%、39.7%,宫颈癌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及CINI组(P〈0.01,P〈0.05);PKR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17.9%、25.7%、30.0%、46.O%,宫颈癌组明显高于正常及CINI-Ⅱ组(P〈0.01,P〈0.01,P〈0.05);p-PKR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6.7%、15.4%、20.0%、15.0%、15。9%)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P2α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23.1%、31.4%、40.O%、30.2%,CINⅢ组高于正常宫颈组(P〈0.05);HPV(16/18)E6、PKR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成正相关(P〈0.05.P〈0.05);在宫颈癌组,PK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PKR(P〈0.01);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晚者病情进展快(P〈0.01),p-PKR、P—EIF2a阴性表达者病情进展快(P〈0.05,P〈0.05)。结论:HPV(16/18)E6使p-PKR、P—EIF2a失活,促进宫颈病变进展,导致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p-PKR、p-EIF2a能抑制病情进展,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亚型α、δ、θ和ζ在宫颈鳞状上皮组织癌变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1)Western blot法检测PKC在12例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⑵免疫组化法检测另外43例宫颈鳞癌、31例上皮内瘤变(CIN)、32例癌旁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PKC α、δ、θ和ζ的表达.结果 (1)PKC蛋白仅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癌旁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PKC蛋白未见表达.(2)PKCα、δ、θ和ζ在癌旁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CIN、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3)PKCα在中低分化宫颈鳞癌的阳性表达率比高分化宫颈鳞癌组织高(P<0.05).PKC δ在II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I期高(P<0.05).PKC ζ在无淋巴转移的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比有淋巴转移的宫颈鳞癌高(P <0.05).结论 PKC在宫颈鳞状上皮组织的癌变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亚型α、δ、θ和ζ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在肺癌患者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免法检测肺癌组织及血浆中ADM的表达情况,并回顾性分析ADM基因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的ADM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P<0.01),而癌旁组织的ADM阳性表达率与正常肺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中ADM蛋白的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肺癌组血浆中ADM含量均高于非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和P<0.01),且血浆中ADM的表达与TNM分期有一定关系(P<0.05),与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肺癌患者中ADM表达明显增强,其表达水平与肺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ADM基因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84例宫颈癌组织中VDR的表达。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VDR在这三种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①VDR表达于细胞核,VDR阳性细胞的细胞核被染成棕黄色。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组织中VDR的表达率分别为5.0%、46.7%、95.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Ⅲ各组中VDR表达率分别为20.0%、26.7%、93.3%,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组织中VDR的表达率高于CINⅠ和CIN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VDR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P〈0.01),在临床期别越早、分化程度越高、淋巴结未转移者的癌组织中表达较低,而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VDR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类似物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癌药用于宫颈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YB-1在中晚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YB-1在宫颈癌侵袭、转移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中、晚期宫颈癌组织微阵列芯片78例组织标本中YB-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淋巴转移、FIGO分期、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1)78例宫颈癌组织中YB-1的阳性表达率为24/78(30.8%);(2)YB-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FIGO分期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FIGO分期的变晚、分化程度的降低其表达逐渐增高(P〈O.05);YB-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淋巴转移无关,有淋巴转移组和无淋巴转移组YB-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YB-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局部侵袭、转移和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