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L)的根中分得12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推定晶Ⅷ是新化合物,为7-甲氧基西瑞香素(7-methoxydaphnoritin),命名为异西瑞香素(isodaphnoretin),晶Ⅶ为西瑞香素(daphnoretin),晶Ⅱ为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晶Ⅴ为胡萝卜甙,晶Ⅲ为β-谷甾醇,晶Ⅱ、Ⅴ和Ⅷ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瑞香Daphne giraldi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以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齐墩果酸(Ⅲ)、十八碳酸单甘油酯(Ⅳ)、十八烷基咖啡酸酯(Ⅴ)、白桦酸(Ⅵ)、瑞香毒素(Ⅶ)、齐墩果瑞香醛(oleodaphnal,Ⅷ)、紫丁香苷(Ⅸ)、sinapylalcohol 1,3′-di-O-β-D-glucopyranoside(Ⅹ)。结论化合物Ⅲ、Ⅳ、Ⅵ、Ⅶ和Ⅹ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从瑞香科植物Daphneodorasp.的根中分得4个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双白瑞香素(daphnoretin)、daphneticin和D(一)-lariciresinol。  相似文献   

4.
唐古特瑞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民间草药唐古特瑞香的茎皮中分离出10种成分,分别鉴定为: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Ⅰ)、7-羟基香豆素(Ⅱ)、西瑞香素(Ⅲ)、瑞香素(Ⅳ)、大黄素甲醚(V)、7-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Ⅵ)、β-谷甾醇(Ⅶ)、三硬脂酸甘油酯(Ⅷ)、∝-香树脂醇醋酸酯(Ⅸ)和瑞香甙(Ⅹ)。其中Ⅱ、Ⅴ、Ⅵ、Ⅶ、Ⅷ、Ⅸ、Ⅹ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Ⅴ是首次从瑞香科中分得。Ⅰ、Ⅱ、Ⅳ、Ⅵ、为抗炎有效成分,Ⅳ具有止痛和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又名断肠草,为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等地。该植物的根部应用历史悠久,为中药“狼毒”的正品。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中医认为,其性味苦平,有大毒,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有报道证实其有抗肿瘤作用,以及抗菌、抗结  相似文献   

6.
部分纯化的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在体外分别与瑞香素温育。瑞香素浓度达0.56×10-8mol/L时,显著抑制Ⅱ型蛋白激酶A的活力,大于0.56×10-5mol/L时,抑制Ⅰ型蛋白激酶A的活力,而高至0.56×10-4mol/L时,才能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力。结果表明,瑞香素对Ⅱ型蛋白激酶A有较高的特异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瑞香狼毒的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国产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色谱的方法系统分离单体成分,利用光谱方法鉴定各单体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从瑞香狼毒的根中分离得到多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中4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拉帕酚F(Lappaol F,1)、Clemastanin B(2),牛蒂甙(Arctiin,3),罗汉松树脂酚(Matairesinol,4)。结论:化合物1,2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本文报道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并对文献报道的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归属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的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得到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和3个双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ursehernin(I),狼毒宁B(chamaejasmeninB,Ⅱ),异新狼毒素A(isoneochamaejasminA,Ⅲ)和( )-狼毒素[( )-chamaejasmin,Ⅳ]。结论 化合物Ⅲ和Ⅳ为新旋光异构体,化合物I为首次从狼毒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香狼毒为传统中药,性味苦平,有杀菌、杀虫、散结、逐水、止痛、祛痰等功效。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综述了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这味传统中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长白瑞香全草、果实、叶中瑞香素、伞形花内酯、瑞香苷、柚皮素、紫丁香苷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测定条件如下:以甲醇-0.05%(体积分数)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动速度为1.0 mL/min,色谱柱C_(18),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10 nm.[结果]长白瑞香全草、果实、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间具有差异,瑞香素在长白瑞香叶中含量最高,为62.574 mg/g,伞形花内酯及瑞香苷均在果实中含量最高,分别为3.650、26.068 mg/g,柚皮素在长白瑞香叶中含量最高,为0.307 mg/g,紫丁香苷在长白瑞香果实中含量最高,为5.264 mg/g.[结论]长白瑞香不同药用部位中的有效成分含量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瑞香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瑞香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化学诱导剂氧嗪酸钾盐作为尿酸酶抑制剂,小鼠腹腔注射后造成高尿酸血症模型,采用磷钼酸还原法测定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果:腹腔注射瑞香苷(50,100和200mg/kg)能显著地减少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瑞香苷100mg/kg剂量组作用时间可维持5h。瑞香苷在剂量为200mg/kg时可降低正常小鼠血清尿酸水平。结论:瑞香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具有明显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十年来,瑞香科瑞香属植物已成为植物化学和药学研究的一个热点[1]。金边瑞香(Daphne odora Vat.Marginata)是瑞香的变种,属瑞香科瑞香属常绿小灌木,为我国名贵花卉之一[2],除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金边瑞香提取液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金边瑞香提取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方法: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及电刺激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金边瑞香提取液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热板法及电刺激法诱发的疼痛呈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此作用不被纳络酮所对抗。结论:金边瑞香提取液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瑞香狼毒根的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香狼毒系瑞香料,狼毒属植物,通过对其根粉末系统的试管预试,结合薄层(TLC)预试结果,发现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内酯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糖及其苷、甾体萜类化合物,另外还含有少量有机酸、皂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黄瑞香Daphne giraldii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Sephadex LH-20、ODS以及MCI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黄瑞香茎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丁基丁香苷(1)、β-香树脂酮(2)、β-谷甾醇棕榈酸酯(3)、β-香树脂醇乙酸酯(4)、瑞香多林A(5)、狼毒双香豆素(6)、木犀草素(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6为首次从瑞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理化鉴定和波普分析确定是化学结构。结果;从瑞香狼毒根中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新狼毒素甲(neochamaejas-minA,I)、表枇杷素(epiafzelechin,II)狼毒色原酮(chamaechromone,III)和芫花醇乙(wikstrolB,IV),结论;其中II和I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同时还利用2DNMR修正了Niwa对化合物III的^13CNMR的归属。  相似文献   

17.
李红  李伟平  柳溪  王吉平  杨世杰 《吉林医学》2010,31(19):2981-2983
目的:研究瑞香素及其衍生物对2型糖尿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应用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2型DM)大鼠模型。通过对大鼠血糖值、体外血栓及肠系膜微动、静脉血流速度、血管管径的检测,镜下观察肠系膜微血管血流运动的状态,观察瑞香素及其衍生物对微循环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渴丸(3.0 g/kg)组、联合给药(3.5 g/kg)组均能降低血糖(P<0.05,P<0.01);而瑞香素(0.5 g/kg)组、瑞香素衍生物(1.0 g/kg、0.5 g/kg、0.25 g/kg)组对血糖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香素(0.5 g/kg)、瑞香素衍生物(1.0 g/kg、0.5 g/kg)、消渴丸(3.0 g/kg)及联合给药(3.5 g/kg)均能抑制血栓形成长度明显缩短(P<0.05,P<0.01)、血栓湿重减轻(P<0.05,P<0.001)及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P<0.01)、微血管管径均明显增大(P<0.05);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微动、静脉可观察到线粒流;各给药组大鼠微动、静脉的流速多为线流,少数可见线粒流。结论瑞香素及其衍生物可明显改善2型DM大鼠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为寻找新的适合宠物口服的有效抗跳蚤化学成分,作者对采自泰国的大戟科三宝木属植物T.reidioides Craib根进行了生物活性指导下的分离,分得4个新的瑞香烷类成分,并检测了它们的抗跳蚤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广东省名中医丘瑞香教授治疗胸痹的临床经验。认为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以心为主,与肝、脾、肾3脏功能失调有关,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辨证时四诊合参,尤重脉象。在胸痹的发作期,注重使用活血化瘀药,同时根据岭南人体质特点不忘祛湿。用药重视调补心之气血阴阳、活血化瘀、心胃同治,倡导中西医并重及个体化治疗。重视预防调护,防治结合,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测定祛风息痛丸中瑞香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祛风息痛丸中瑞香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nm,流速1.0ml/min,柱温25℃。方法采用Hypersil BDS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16:84)结果瑞香素在4—8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1.89%。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祛风息痛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