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心络胶囊干预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国方  杨素娟 《光明中医》2011,26(9):1823-1824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干预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冠脉造影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疗效有增高趋势(P<0.05),临床疗效较好(P<0.05),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钙拮抗剂降压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服用钙拮抗剂常规有效降压治疗。用药1个月后复查hs-CRP及血脂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s-CRP、TC、LDL-C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提示通心络胶囊能改善高血压患者存在的炎症状态,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消心痛,观察组加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对照组仅给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勇 《光明中医》2011,26(11):2225-222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疗法,治疗组每日加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每日加用消心痛,连用4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症状疗效的判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P〈0.01);对心电图疗效的判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明显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并能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T段变化,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3粒/日,3次/天,8周一疗程,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心电图改善的程度上,治疗组总有效率67.31%,对照组为4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为通心络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刺、他汀类降脂药等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个月后比较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副作用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患者联合采用通心络胶囊以及西医常规治疗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联合采用通心络胶囊和西医常规治疗)和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hs-CRP指标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实验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联合采用通心络胶囊以及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辛伐他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及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UAP可更好地发挥调脂、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进而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分钟排血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峰/A峰比值(E/A)变化,并评价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91/95),对照组为84.2%(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两组患者CO、LVEDD、LVESD、LVEF、E/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4.31、4.92、4.11、4.62、6.34、5.78、5.56、5.92、6.13、6.90,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4.13、4.90、4.10、4.01、4.45,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观察组出现8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4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并以2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4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检测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水平变化,分析其对冠心病的影响及作用,作出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3 d、7 d、15 d血清hs-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15 d时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IL-6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6 1 2 1,P〈0.0 1)。在缓解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 0.9 1%和72.73%,均高于对照组85.71%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IL-6共同参与了冠心病复杂的炎症反应,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有确切疗效,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可能与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社区冠心病的疗效和对脉搏波波速(PwV)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住院收治的本社区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0%。同时两组的脉搏波波速的改善也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单独应用西医药效果明显。通心络胶囊有改善动脉硬化作用,应用于社区冠心病二级预防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芪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73例确诊为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芪蛭降糖胶囊,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共观察8周。比较2组症状、血糖、动态心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118/128),优于对照组的88.89%(40/45),2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和症状积分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ST-T缺血改变阵次和持续时间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模型组小鼠血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指标的干预变化,探究其防治冠心病(CHD)的机理。方法:将40只ApoE(-/-)小鼠作为实验组,建立高脂血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等5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及不同剂量的通心络胶囊进行干预,另选8只同系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对模型组小鼠血清TXB2、6-Keto-PGF1α水平的观察,分析通心络胶囊对ApoE(-/-)小鼠冠状AS的调节作用和机理。结果:模型组ApoE(-/-)小鼠血清TXB2含量高于正常组,6-Keto-PGF1α含量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胶囊干预后,通心络胶囊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XB2、6-Keto-PGF1α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降低ApoE(-/-)小鼠血清TXB2、升高6-Keto-PGF1α水平,表明通心络胶囊具有抗凝,抑制血栓形成,达到恢复内皮功能,改善心肌缺血损伤,防治CH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冠心病“易损血液”浊毒证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方法 随机将120例冠心病“易损血液”浊毒证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化浊解毒方,水煎600 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CRP和FIB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CRP和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但在改善心电图方面,与对照组作用相近(P>0.05).结论 化浊解毒方能够有效治疗冠心病浊毒证患者,改善“易损血液”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定律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定律汤、稳心颗粒,共治疗60天。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抗心律失常西药撤减情况,并评价心律失常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心律失常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6%、82.1%,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9.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悸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西药撤减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撤减量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律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良好,能较好控制心悸症状和减少抗心律失常西药药量。  相似文献   

18.
何金波  王超 《河北中医》2012,34(6):812-8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另选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治疗2个月。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血清ET-1、NO、NOS水平变化情况,测定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舒张压及ET-1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NO、NOS水平及EDD、EID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及ET-1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NO、NOS水平及EDD、EID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收缩压、舒张压、ET-1、NO、NOS、EDD及EID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通心络胶囊可通过影响ET-1、NO及NOS的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痰瘀交互、脉络瘀阻或气虚血瘀络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痰瘀交互、脉络瘀阻或气虚血瘀络阻证,经血液流变学检测确诊异常的高血压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2组均给予常规降压、降脂、生活干预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1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P〈0.05。2组间总疗效、血压控制情况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改善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用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影响,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短期大剂量应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7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通心络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心络胶囊6粒,每日3次口服。2组均以8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TNF-α、IL-6、hs-CRP,同时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血脂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hs-CRP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hs-C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脂相关指标与本组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善均不明显。结论短期大剂量口服通心络可有效抑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产生和稳定斑块,有可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