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新西兰大白兔制备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将人成骨细胞株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补肾活血方组(Z组)、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10%μmol/L的抑制剂LY294002组(Z+LY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各组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生化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AKT的活化情况。结果: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使之分化增强,且较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后,Z+LY组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抑制较Z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能促进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用L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后,p-AKT表达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功能,这可能是补肾活血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骨愈1号药物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以及矿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SD大鼠颅骨获取成骨细胞进行培养,取第3代成骨细胞进行试验,将其分为4组,在各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灌胃骨愈1号的新西兰兔血清(对照组)和灌胃骨愈1号浓度分别12.5、25、50g/kg的新西兰兔血清(高、中、低剂量组)。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功能;用对硝基苯基磷酸二钠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茜素红染色法,在40倍光镜下作矿化结节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骨愈1号药物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在MTT显色的OD值、ALP活性和矿化结节数均明显升高(P〈0.01或者P〈0.05),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1或者P〈0.05),在提高ALP活性方面,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骨愈1号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作用,且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对体外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的SD大鼠的颅骨,胶原酶法培养成骨细胞: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NPP)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补肾活血方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在24、48、72h不同时段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补肾活血方均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率提高,以中、高浓度组的作用较为明显(P〈0.01);不同浓度补肾活血方可使ALP活性增强(P〈0.01);中、高浓度组补肾活血方矿化结节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探讨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细胞周期和Ⅰ型前胶原αmRNA表达影响.根据文献方法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株UMR-106/01,采用3H-Tdr法检测细胞增殖,PNPP法、RIA法、茜素红染色法以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活性、矿化结节形成和Ⅰ型胶原αmRNA的表达,从而了解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FCM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续断中、高剂量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增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及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促进成骨细胞骨钙素和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P<0.01,P<0.05),和雌激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续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S期细胞比率和细胞增殖指数等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和雌激素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细胞凋亡率和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表明续断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防止成骨细胞凋亡,可能是该药促进骨折愈合、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邢国胜  谈志龙  王淑云  白人骁  沈启捷  禹军 《中草药》2001,32(11):1020-1021
目的考察补肾健骨汤体外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取第3代为实验模型,用常规计数法每日同时间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连续7 d,观察补肾健骨汤提取液及载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酶免法测定培养第5天细胞内骨钙素的含量.结果补肾健骨汤提取液及载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提取液的作用在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提取液与载药血清均提高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健骨汤体外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红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48只,随机将大鼠分为A组(空白组)、B组(倍美力组)、C组(普拉固组)、D、E、F组(红曲高、中、低剂量组)六组,按10ml/kg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倍美力水溶液(6.25μg/ml)、普拉固水溶液(0.2mg/m1)及红曲水提液(1.25g/ml、0.625g/ml、0.125g/ml)灌胃。灌骨10天后,制备含药血清;将从乳鼠颅骨取材的成骨细胞培养于含药血清培养液中,然后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及矿化结节的变化。结果:经过10天红曲水提液灌胃后采血制备的含药血清明显增加了成骨细胞数量(P〈0.01或P〈0.05)、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及矿化结节的形成,作用随红曲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成功地运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模拟了体内的药理环境;证实了红曲含药血清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高糖培养成骨细胞(OB)增殖、矿化及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接种24 h后分为正常组、高糖组、葛根素各浓度组和高糖培养加葛根素各浓度组,各组成骨细胞分别培养48 h,每组8孔。MTT法测定OB细胞的增殖活力,茜素红染色计数矿化结节;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早期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成骨细胞增殖明显降低,矿化结节明显减少,早期凋亡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葛根素各组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矿化,抑制凋亡,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以10~(-8) mol/L浓度组效果最为显著;高糖+葛根素各组成骨细胞增殖较高糖组也明显增强,矿化结节明显增多,凋亡抑制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促进高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矿化及抑制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骨汤含药血清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其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益骨汤高剂量组、益骨汤中剂量组、益骨汤低剂量组、a-D3胶丸组、空白组,先制备各组相应含药血清,然后采用酶消化法获得新生大鼠的成骨细胞,每组给予相应含药血清培养成骨细胞,分别检测各组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盐沉积量、骨钙素分泌量。结果益骨汤高、中、低剂量组和a-D3胶丸组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均明显优于空白组(P均0.05),益骨汤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骨细胞ALP活性、钙盐沉积量、骨钙素分泌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而与a-D3胶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益骨汤中剂量组ALP活性、钙盐沉积量、钙素分泌量均明显高于益骨汤低剂量组。结论益骨汤含药血清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将大鼠分为A组(高剂量组)、B组(中剂量组)、C组(低剂量组)、D组(空白组),E组(对照组)。按照不同的剂量灌胃。灌胃10d后,制备含药血清;将从乳鼠颅骨取材的成骨细胞培养于含药血清培养液中,然后应用MTT法、硝基苯磷酸盐法及茜素红染色方法观察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及矿化结节的变化。结果:经过10d益骨口服液灌胃后采血制备的含药血清明显增加了成骨细胞数量(P0.05或P0.01)、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及矿化结节的形成明显。结论:证实了益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填髓方促进去势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方法:应用VanKossa染色法和ELISA法对比补肾填髓方和成骨诱导剂对MSCs钙化结节和骨钙素的影响。结果:补肾填髓方能显著提高去势兔MSCs钙化结节数量,与去势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作用较成骨诱导剂弱(P〈0.05),同时也能显著提高骨钙素含量,与去势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钙化结节数量和骨钙素含量的增多与补肾填髓方用药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补肾填髓方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与促进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相关,但其促进MSCs成骨的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杜仲总提取物(DZCE)对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分泌Ⅰ型胶原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DEX)10-8mol/L组、杜仲总提取物不同剂量组(10μg/L、1μg/L、0.1μg/L)共5个组,CCK-8(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由Pierce BCA蛋白分析试剂盒进行蛋白定量,然后由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的分化情况。用In cell western方法测定成骨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Col1αI)分泌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各组干预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成骨细胞Col1αI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杜仲总提取物各剂量均能刺激成骨细胞的细胞增殖(P0.01),同时也都能使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增强(P0.05)。2药物干预后,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第1天的高中剂量,第3天的中低剂量能使成骨细胞的I型胶原蛋白表达提高(P0.05),第5天、第7天、第9天,各组Ⅰ型胶原蛋白的分泌量均增加,但杜仲总提取物各剂量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R检测发现,杜仲总提取物各剂量组的I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增加,而且这种促进I型胶原分泌的能力有量效趋势。结论杜仲总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Col1αⅠ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状态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第7代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用于实验,采用二氯化钴(CoCl2)建立细胞化学缺氧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在CoCl2所诱导的化学缺氧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减少。与缺氧组比较,0.001、0.01、0.1μg/ml银杏叶提取物组作用24 h及48 h后,血管内皮细胞光密度值均增加(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缺氧状态下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其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药消渴胶囊对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GMCs体外培养技术,采用含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不同浓度芪药消渴胶囊的含药血清,筛选最佳葡萄糖浓度,在葡萄糖的诱导下,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并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下GMCs增殖情况。结果在不同时间点,空白组细胞生长最为缓慢。与空白组比较,在相同培养条件下,0.4 g/L葡萄糖组及0.5 g/L葡萄糖组在48 h、72 h对GMCs增殖有刺激作用(P<0.05,P<0.01),0.6 g/L葡萄糖组0.7 g/L葡萄糖组、0.8 g/L葡萄糖组在24 h、48 h、72 h对GMCs增殖有明显刺激作用(P<0.05,P<0.01),其中0.6 g/L葡萄糖组在48 h、72 h对GMCs增殖刺激作用较强(P<0.01)。提示0.6 g/L葡萄糖为GMCs增殖的最佳刺激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生长迅速(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芪药消渴胶囊含药血清各组细胞在48 h、72 h生长缓慢(P<0.05),提示芪药消渴胶囊对高糖诱导的GMCs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芪药消渴胶囊具有抑制GM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金雀异黄酮对缺氧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BMSCs并用三气培养箱建立缺氧模型。设常氧对照组、缺氧对照组和缺氧加药组,其中缺氧加药组细分为1×10-8、1×10-7和1×10-6 mol·L-1组金雀异黄酮组,缺氧处理36 h后分析各组的细胞增殖和成骨性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LP)活性、Ⅰ型胶原表达、钙盐沉积量和钙化结节面积等,并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Runx2和骨形成蛋白(BMP)-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缺氧对照组比较,金雀异黄酮抑制BMSCs增殖,显著提高ALP活性、Ⅰ型胶原表达量、钙盐沉积量和钙化结节面积,并提高基因Runx2和BMP-2的表达水平,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特点。结论 金雀异黄酮具有抑制缺氧BMSCs增殖并促进其成骨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丹辉  贲越  韩梅 《中医正骨》2014,(1):27-30,37
目的:观察林蛙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林蛙油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改变及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1,P=0.113);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17.67 ±3.67)分,(6.44±2.46)分,t=13.808,P=0.000;(20.22 ±2.17)分,(11.89±1.90)分,t=15.811,P=0.007],治疗组降低更明显[(11.23±2.44)分,(8.33±1.58)分,t=2.760,P=0.025].②骨密度.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骨密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824,P=0.425;t=0.767,P=0.457);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7±0.84)g· cm-2,(-2.65±0.91)g·cm-2,t=0.811,P=0.432;(-2.19±0.83)g·cm-2,(-2.41±0.56)g· cm-2,t =0.727,P=0.479].③骨代谢指标.治疗前2组患者骨碱性磷酸酶、雌二醇、白细胞介素-6、骨钙素血清含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22,P=0.127;t=1.114,P=0.284;t=1.554,P=0.143;t=1.185,P=0.160).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含量[(17.13±2.13)单位·L-1,(7.80±1.82)单位·L-1,t=12.594,P=0.000;(16.40±1.80)单位·L-1,(10.73±2.12)单位·L-1,=8.324,P=0.000]、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125.20±13.86) μg·L-1,(88.13±10.20) μg·L-1,t=5.795,P=0.000;(131.93±11.07)μg· L-1,(107.40±7.74) μg·L-1,t=9.648,P=0.000]、血清骨钙素含量[(6.19±0.96) ng·L-1,(3.54±1.12)ng·L-1,t=6.504,P=0.000;(5.80 ±0.56)ng·L-1,(5.15±0.51)ng·L-1,t=6.733,P=0.000]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9.33±2.87)单位·L-1,(5.67 ±2.64)单位·L-1,t=7.416,P=0.000; (37.17±19.08) μg·L-1,(24.53 ±9.85)μg·L-1,t=2.253,P=0.041;(2.65±1.53)ng·L-1,(0.64 ±0.37)ng·L-1,t =4.820,P=0.000];2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21.73±5.55) pg·mL-1,(43.40±5.65) pg·mL-1,t=8.208,P=0.000;(24.27±7.72)pg·mL-1,(34.13±5.75)pg· mL-1,t=5.006,P=0.000],治疗组升高更明显[(21.67±10.22)pg· mL-1,(9.87±7.63)pg·mL-1,=4.209,P=0.001].结论:林蛙油在短期内未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但可以明显提高其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其血清骨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介素-6和骨钙素水平,这可能是林蛙油可以明显改善PMOP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黄芪多糖及丹酚酸对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与丹酚酸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足细胞株,通过温度选择的培养方法诱导足细胞分化,分为正常对照组(5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高糖组、高糖+黄芪多糖组、高糖+丹酚酸组,分别于干预3h、6h、12h和24h后收集细胞;采用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足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高糖组各时间点足细胞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同期正常对照组与高渗对照组(P〈0.01);高糖+黄芪多糖组、高糖+丹酚酸组各时间点足细胞凋亡率均较高糖组降低(P〈0.05,P〈0.01);高糖+黄芪多糖组与高糖+丹酚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可诱导足细胞凋亡,黄芪多糖与丹酚酸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骨愈灵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5例给予骨愈灵胶囊,对照组85例给予钙尔奇D,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测量仪测量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钙、磷、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观察骨痛评分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经治疗6个月后,骨痛程度均有改善,但观察组骨痛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Ca、P、BGP、TRACP-5b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P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BGP水平明显升高、TRACP-5b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Ca、P、BGP、TRACP-5b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清BGP、TRACP-5b变化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试验过程中,观察组及对照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复方骨愈灵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48例给予抗骨松胶囊,钙剂组32例给予钙尔奇D,治疗6月。治疗前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腰椎L2-4的骨密度,检测血清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观察骨痛改善程度。结果:中药组及钙剂组经治疗6月后,L2-4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钙剂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密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骨钙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钙剂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骨钙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骨痛疗效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9.58%,钙剂组为59.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缓解平均时间中药组10~14天,钙剂组30天左右。结论:抗骨松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