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筛选外阴鳞状细胞癌差异表达基因,观察其在外阴鳞癌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外阴鳞癌组织、细胞中的作用靶点。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miRNA-4712-5p。其表达在外阴鳞癌临床组织(VS组织)和外阴鳞癌细胞系A431(VS细胞)中通过qRT-PCR方法得到验证。构建过表达模拟物并转染A431细胞后,通过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判断miRNA-4712-5p在外阴鳞癌细胞中增殖、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并分析miRNA-4712-5p作用靶点PTEN,Western blot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PTEN表达水平。结果:miR-4712-5p在外阴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可促进外阴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生物信息学分析PTEN可能是miR-4712-5p的靶基因。qRT-PCR显示外阴鳞癌组织中PTEN表达显著低于邻近非癌组织。用所构建的miR-4712-5p过表达模拟物转染A431细胞后,PTEN蛋白显著降低。结论:miR-4712-5p在外阴鳞癌组织和细胞中显著增高,可通过降低PTEN蛋白的表达,促进外阴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C对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的影响。方法应用10-7、10-6、10-5、10-4mol/L浓度的5-aza-2dC,处理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 12、24、36、48、72 h后,应用MTT法测定CNE2细胞株的生存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同一作用时间不同药物浓度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作用72 h对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10-4mol/L 5-aza-2dC诱导细胞凋亡最明显(P<0.01)。甲基化特异性PCR显示鼻咽癌细胞株中,5-aza-2dC可成功逆转DAPK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结论 5-aza-2dC对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鳞癌中死亡受体4(DR4)不同甲基化状态是否会影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肺鳞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肺鳞癌细胞株(H226、SK-MES-1、H520)前后DR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基因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MSP、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226、SK-MES-1细胞DR4基因呈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均低表达,H520细胞中DR4基因呈非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高表达;5-Aza-CdR干预后H226、SK-MES-1细胞DR4基因呈非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表达较前均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520仍呈非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前无明显差异。同时研究还证实TRAIL对H226、SK-MES-1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但不敏感,5-Aza-CdR干预后,H226及SK-MES-1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较前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5-Aza-CdR可以逆转肺鳞癌中DR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而增加TRAIL诱导肺鳞癌细胞凋亡的作用。5-Aza-CdR联合TRAIL可能是治疗肺鳞癌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鼻咽癌细胞株14-3-3σ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及去甲基化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PCR方法检测鼻咽癌细胞株CNEI、CNE2、5-8F、6-10B和非肿瘤人鼻咽上皮细胞NP69细胞14-3-3σ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和mRNA表达水平.用不同浓度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鼻咽癌细胞株72 h,检测处理组和对照组14-3-3σ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和mRNA表达水平,并用Western-blot检测14-3-3σ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NP69细胞14-3-3σ启动子未检测到甲基化,CNE1、CNE2、5-8F、6-10B细胞14-3-3σ基因启动子都存在甲基化,4株肿瘤细胞的14-3-3σ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P69细胞.5-aza-2dC处理能剂量依赖性地逆转鼻咽癌细胞14-3-3σ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并上调其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高分化细胞株(CNE1)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低分化细胞株(CNE2、5-8F和6-10B).结论 启动子甲基化是导致鼻咽癌细胞株14-3-3σmRNA和蛋白质表达降低的直接原因,14-3-3σ启动子去甲基化可能成为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外阴鳞癌细胞系A431、人正常表皮细胞Hacat中的表达,及沉默H19表达后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变化.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A431细胞中H19的表达水平;用siRNA瞬时转染A431细胞,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及Annexin V-FITC/PI双标记实验分别检测H19对A431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H19在外阴鳞癌细胞系A43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人正常表皮细胞Hacat,A431细胞中H19的表达下调能够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且促进凋亡.结论:H19-siR-NA下调H19的表达,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促进凋亡,提示H19在外阴鳞癌中可能发挥促癌作用,其异常表达可能与外阴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p14^ARF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其异常表达与多种人类肿瘤发生有关,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作为p14^ARF基因失活的重要形式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本研究通过检测肺鳞癌、腺癌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探讨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相关限制性内切酶PCR(RF-PCR)方法,检测40例肺鳞癌、腺癌组织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17.5%(7/40)和2.5%(1/40)(P-0.025)。RE-PCR检测结果相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4^ARF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0.0%(28/40)和95.0%(38/40)(P-0.003)。p14^AR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均与肿瘤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p14^ARF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01)。结论 启动子区甲基化是p14^ARF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p14^ARF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是肺癌发生过程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Smad4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并描述其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assARRAY技术平台检测2009—01-01—2011—10-31新源县人民医院收集的新疆食管癌高发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37例和当地正常人食管组织33例中Smad4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哈萨克族食管癌组与对照组中Smad4基因启动子的12个CpG单位,6-甲基化率的平均值分别为40.07%和3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11,P=0.01】。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正常人食管组织中Smad4基因启动子区CpG-1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7%和O.7%,z=-2.2,P=0.028;CpG-16—19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4.5%和2.2%,z=-3.3,P=0.001;CpG-27—28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4.9%和3.0%,z=-2.6,P=0.007;CpG-31—33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6.8%和5.5%,z=-2.5,P=0.012。结论:Smad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参与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Smad4基因启动子区CpG-1、CpG-16—17—18—19、CpG-27—28和CpG-31—32—33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食管鳞癌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p16基因甲基化的状况及其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MSP)分别检测75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切缘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16蛋白的表达。结果75例标本中,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切缘细织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41.3%(31/75)、13.3%(10/75)和6.67%(5/75)。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3%(22/75)和56.7%0(17/30)。31例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阳性标本中有2例(6.4%)检测到P16蛋白的表达,而44例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阴性标本中有20例(45.5%)检测到P16蛋白的表达。食管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切缘组织(P〈0.01),P16蛋白表达与p16基因甲基化呈负相关。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食管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密切相关。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食管鳞癌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p16基因甲基化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5-氮杂脱氧胞苷对肝癌细胞HepG2中抑癌基因FHIT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利  张伟栋  李文通  尹崇高 《癌症》2009,28(9):967-971
背景与目的:肝癌细胞中由于FHIT基因过度甲基化而导致其表达降低。本实验应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作用肝癌细胞株HepG2。观察用药后肝癌细胞中FHIT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观察5-Aza-dC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5-Aza—dC作用HepG2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HepG2细胞中FHIT甲基化变化;采用RT-PCR检测FHITmRNA的表达: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HIT蛋白表达,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结果:5-Aza—dC处理前,HepG2细胞FHIT基因呈甲基化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缺失;经5-Aza—dC作用后,MSP显示HepG2细胞FHIT基因甲基化逆转:经1.0μmol/L、2.0μmol/L及4.0μmol/L的5-Aza—dC作用48h后,FHIT基因mRNA扩增出产物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80±0.32、1.41±0.54和1.51±0.61。Western blot检测产物积分灰度值分别为0.33±0.20、1.00±0.26和1.12±0.38:当药物浓度达到1.0μmol/L时出现了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5-Aza—dC能明显逆转HepG2细胞的FHIT基因异常甲基化,激活因高甲基化所致基因沉默的再转录,诱导该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alectin-7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alectin-7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Galectin-7在外阴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外阴皮肤(P=0.001).其在临床Ⅲ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35);中、低分化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P=0.039);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 =0.020).结论:Galectin-7的表达与外阴鳞癌的发生有关,且与外阴鳞癌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HCC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及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6.23%和11.47%(P〈0.05)。癌与癌旁组织APC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期、门脉癌栓、术后复发、肝外转移、肿瘤大小、肿瘤分化、肿瘤个数及血清AFP值无关。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APC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但在HCC的发展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对ECa109中TIG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分别使用10、20、50、100μmol/L的5-aza-CdR处理ECa109细胞,对照组用不添加5-aza-CdR培养基培养;采用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生存率的变化;MSP检测TIG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法检测TIG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5-aza-CdR可以显著抑制ECa109的生长,实验组细胞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同种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延长,生存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作用时间,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生存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ECa109细胞TIG1基因处于高甲基化状态,经过10μmol/L及20μmol/L的5-aza-CdR处理细胞株120h后,TIG1基因的甲基化部分解除.对照组ECa109细胞中无TIG1 mRNA表达,采用10μmol/L及20μmol/L浓度药物处理72、120、168h后细胞株中TIG1 mRNA恢复表达,且20μmol/L处理组细胞较10μmol/L组TIG1 mRNA表达增强.结论:5-aza-CdR可以抑制ECa109细胞生长,且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ECa109中TIG1基因甲基化阳性,其mRNA的表达缺失;经5-aza-CdR干预后可使TIG1基因发生去甲基化修饰,恢复表达,去甲基化修饰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中凋亡调控因子bcl—xl和bak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肺鳞状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肺组织中bcl—xl和ba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cl—xl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bak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bcl—xl和bak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bcl—xl和bak蛋白的异常表达有关,可能是细胞凋亡失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报道甲硫腺苷磷酸化酶(5’-methylthioadenosine phosphorylase,MTAP)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出现异常表达。本研究检测MTAP基因在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MTAP启动子甲基化的改变,探讨结直肠癌MTAP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启动子去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定量PCR检测50例结直肠癌及癌周正常组织中MTAP mRNA的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MTA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甲基化特异多聚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ed PCR,MSP)检测正常肠粘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MTAP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情况。结果:定量PCR结果显示:正常结直肠组织中MTAP mRNA的相对水平显著低于结直肠癌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TAP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粘膜(98.00%vs.85.00%和12.50%,P〈0.05),结直肠腺瘤与正常结直肠粘膜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SP检测16例正常结直肠组织,20例结直肠腺瘤,50例结直肠癌组织启动子甲基化频率分别是93.75%,75.00%,32.00%。结直肠癌中甲基化率较腺瘤和正常组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MTAP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腺瘤和正常组织,MTAP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MTAP启动子去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郭炜  董稚明  郭艳丽  杨植彬  邝钢  单保恩 《癌症》2009,28(12):1298-1303
背景与目的: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是一种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其在肿瘤中的高甲基化可导致其基因沉默。本研究探讨贲门腺癌中TS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含量及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贲门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TSP1甲基化状况和TSP1蛋白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贲门癌患者血清中TGF-β1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对贲门癌细胞免疫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贲门癌组织TSP1甲基化率为35.4%(34/9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1%,P〈0.01)。Ⅲ期和Ⅳ期贲门癌患者中TSP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lt;0.05)。贲门癌组织中TSP1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其甲基化状态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贲门腺癌患者血清中总TGF-β1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Ⅲ期和Ⅳ期贲门癌患者血清中总TGF-β1的含量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贲门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对照,TSP1发生甲基化的贲门癌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贲门癌患者(P〈0.05)。结论:TSP1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高甲基化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ASSF1A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胃癌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30例对照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为65.0%(39/60),艋著高于癌旁组织6.7%(4/60),及对照组0%(0/30)(P〈0.01)。胃癌组织中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提示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MSP法对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检测有望成为胃癌早期监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BRCA1 mR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37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及6例正常胃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37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及6例正常胃组织中BRCA1 mRNA 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 BRCA1基因启动子 CpG 岛总甲基化率为48.6%(18/3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4%(2/37)]和正常胃组织[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41、5.021,P均〈0.05)。胃癌组织中BRCA1 mRNA阳性表达率为48.6%(18/3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94.6%(35/37)]和正常胃组织[10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5、5.520,P均〈0.05)。BRCA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BRCA1 mRNA表达成负相关( r=-0.515,P〈0.05)。结论 BRCA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能是导致BRCA1 mRNA失表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