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重组人5型腺病毒是一种溶瘤性腺病毒,可选择性地在恶性肿瘤细胞内大量复制,裂解肿瘤细胞,从而造成肿瘤组织溶解坏死。目的:评价内镜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7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纯重组人5型腺病毒组(A组)、放化疗组(B组)和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放化疗组(C组),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的治疗有效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中位总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 0. 05),而A组与B组上述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 0. 05),而B组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内镜下瘤体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是治疗晚期食管肿瘤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DNA甲基化引起的基因表达沉默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过度甲基化可能是由于DNA甲基转移酶的过表达或是去甲基化活动的减弱所引起的,具体机制并未完全阐明。有研究发现,在胃癌组织中有许多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了甲基化。此文对于近年来DNA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Ag的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高度恶性且预后较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的唯-途径.胃镜加病理活检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胃癌检查方法,但作为普查手段费用过高且人群接受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5.
背景:结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有研究发现血尿酸、血脂水平异常与结直肠息肉发生密切相关,但仍有争议。目的:探讨尿酸、血脂水平与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的14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以116例非息肉患者作为对照。检测血清UA、TG、TC、LDL-C、HDL-C水平,并分析UA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息肉患者TG、UA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TC、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结直肠息肉患者UA水平与TG、TC、LDL-C水平呈正相关(r=0.32,r=0.21,r=0.15;P0.05),而与HDL水平呈负相关(r=-0.07,P0.05)。结论:血清TG、UA水平增加以及HDL-C降低可能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相关。血清UA与TG、TC、LDL-C、HDL-C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增加结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李大妈时常头痛,严重时还会觉得恶心、想吐。一开始,她以为是自己过度劳累所致的偏头痛,吃点止痛药就会好的。没想到,有天下午突然头痛难忍,还伴眼睛发胀、视力模糊,家人急送其至医院,医生诊断李大妈为急性青光眼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RASSF1A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ASSF1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40例胃癌及40例配对的癌旁组织(距癌2 cm)和40例配对远离胃癌的手术切缘正常组织(距癌5cm以上)RASSF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ASSF1A mRNA在胃癌中表达的阳性率(3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7.5%)和正常组织(100%)(P均〈0.05),癌旁组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且早期胃癌RASSF1A mRNA表达明显高于进展期胃癌(P〈0.05)。结论: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明显缺失或低下,且与胃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肝内经过生物转化作用而清除。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据统计,药物性肝病可占所有黄疸住院患者中的2%~5%,或“急性肝炎”住院患者中的10%。而在老年肝病患者中,药物性肝病的比例更高,可达20%或以上。在欧美国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TG3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胃癌中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癌旁、癌前病变组织及对照组织石蜡标本中BTG3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检测胃癌细胞BTG3和miR-106b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106b模拟剂和miR-106b抑制剂后胃癌细胞中BTG3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06b在胃癌细胞中对BTG3的调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BTG3蛋白在胃癌组表达率32.50%,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胃癌肿瘤分期(P=0.041)及分化程度(P=0.021)有显著相关性,H.pylori阳性胃癌组BTG3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H.pylori阴性胃癌组(P=0.017);qRT-PCR结果提示,胃癌细胞中BTG3低表达,而miR-106b高表达;Weste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miR-106b模拟剂或miR-106b抑制剂的胃癌细胞BTG3蛋白表达水平相应降低或升高,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转染miR-106b模拟剂后野生型BTG3-3′UTR报告质粒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01)。结论 BTG3在胃癌低表达,与胃癌分期及分化程度相关,与H.pylori感染可能有关,miR-106b在胃癌中高表达,可能通过靶向调控BTG3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胃癌组织,39例相应癌旁组织及30例对照组织中RASSF1A蛋白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上述组织RASSF1A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1)胃癌组RASSF1A蛋白表达阳性率53.8%明显低于癌旁组97.4%及正常对照组100%(P〈0.05);2)胃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64.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甲基化率7.7%及对照组0%(P〈0.05);3)在胃癌组织中,甲基化组RASSF1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非甲基化组(P〈0.05)。结论:胃癌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缺失或低下,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增高显著相关,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