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对脑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蕲蛇酶能分解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某些因素,使血小板减少,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迅速,副作用小。因此,蕲蛇酶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蕲蛇酶针 0 .75U加生理盐水 2 5 0ml静脉滴注 ,1次 /d ,共 10~14天 ,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动力学等指标 ,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 5 ) ,并能降低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论蕲蛇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 ,且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蕲蛇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04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蕲蛇酶联合疏血通组(治疗组)52例,疏血通组(对照组)52例,两组治疗1个疗程(14d)后比较疗效,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内皮素水平都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蕲蛇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能够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性状,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应用蕲蛇酶0.75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7天,并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脉点滴14天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蕲蛇酶是从尖吻蛇酶毒中分离纯化的凝血酶样酶,属于丝氨酸型蛋白酶,是由17种氨基酸263个亚基所组成的糖蛋白,具有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抗血小板聚结的作用。蕲蛇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是有效的,作者运用蕲蛇酶治疗高龄梗死患者1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43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LMWH治疗组和对照组,LMWH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0.4ml,每日两次腹部皮下注射,共10天,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降低血流动力学指标,24小时治疗效优于24小时后(P<0.05),CT显示治疗组病灶缩小,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LMWH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自对照开放性研究,对52例发病1周内的脑梗死患者应用蕲蛇酶注射液0.75U,每日1次,共14天,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治疗效果:基本痊愈17.31%,显著进步55.77%,进步19.23%,总有效率为92.3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周斌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433-3434
目的:评价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发病在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和常规治疗基础上的蕲蛇酶治疗(治疗组,31例),在治疗2周后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按临床功能缺损评分增减评价疗效,治疗组显效率(61%vs39%)和有效率(87vs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按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显效率(35%vs516%)和有效率(71%vs5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9.
张帆  曹红  李华高  华强 《中国康复》2004,19(4):214-215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用药基本相同 ,运动组早期介入运动疗法 ,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 1个月后FMA评分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 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 ,但运动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结论 :运动疗法早期介入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能促进患者CVHI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研究蕲蛇酶与东菱精纯克栓酶对急笥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主要内肩臂运动、手运动、下肢运动、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给蕲蛇酶0.75U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10Bu静脉滴注,隔天1次,5d为1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定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上述神经功能的有效率达96%,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gt;0.05)。结论 蕲蛇酶与东菱精纯克栓酶均可有效地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观察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治疗1周后血清NSE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观察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结果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N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第3天时,患者血液中NSE浓度即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3.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LPA)变化及蕲蛇酶对其影响。方法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根据脑血管病分类及临床诊断标准分为急性脑梗死组ACI、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TIA、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急性脑梗死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根据疾病预后分为死亡组、生存组;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蕲蛇酶组及常规治疗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发病不同时间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结果 ACI组血浆LPA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IA组、ACI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轻度、中度、重度功能障碍组血浆LPA含量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ACI患者LPA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蕲蛇酶组治疗后3天、7天1、0天血浆LPA含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10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常规治疗组血浆LPA含量在治疗后14天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含量均显著升高,表明此时血小板有可能处于活化状态,预警血栓形成的危险,有助于急性特别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②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含量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大,预后越差。③蕲蛇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尽早应用,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观察银杏叶针剂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对69例该病患者进行了脑循环动力学观察。方法对经CT和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进行银杏叶针剂治疗前后应用脑循环动力检测仪检测对照分析研究。结果银杏叶针剂可以改善颈动脉的血液流量,降低脑循环阻抗。结论银杏叶针剂可以通过有效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脑循环阻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从而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的,作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药物安全有效。脑循环检测有利于指导治疗,推测预后,为治疗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DI)的影响。 方法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用药基本相同,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运动疗法,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FMA评分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Vmin、Qmin、DR升高,CP与R值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能促进患者CVDI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蕲蛇酶是一种新的蛇毒抗栓酶,具有降纤、抗凝、解痉、降粘、改善血液粘稠性和凝固性等作用,是防治血栓病的新药。1993年10月以来我院应用蕲蛇酶治疗脑梗塞98例,疗效较好,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98例均为脑梗塞住院患者,男6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3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在进行该药治疗前后应用脑循环动力检测仪检测对照分析。结果氟桂利嗪可以改善颈动脉的血液流量,降低脑循环阻抗。结论氟桂利嗪可以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氟桂利嗪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对脑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3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在进行该药治疗前后应用脑循环动力检测仪检测对照分析。结果 氟桂利嗪可以改善颈动脉的血液流量,降低脑循环阻抗。结论 氟桂利嗪可能有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川芎嗪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在基础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冻干粉,观察组则给予川芎嗪联合醒脑静,14 d为1个疗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黏稠度,增加脑血流量,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和神经内科收治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排除并发脑出血,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长春西汀治疗组治疗后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ADL评分)分别是7.14±1.33和93.05±1.77,较治疗前16.74±2.13和53.02±1.81有明显改善(P<0.01),临床疗效较维脑路通佳(P<0.05)。结论:长春西汀对老年脑梗死者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是治疗老年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