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西成药联合应用,临床疗效精准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雁鸣  王连心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24):4479-4482
中西药联合用药在临床真实世界广泛而普遍存在,国家政策强调并重。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研究,有利于临床精准定位,进而促进中成药产品和中药企业自我定位,立足合适的应用领域,为中药产业深化发展提供方向;中西药联合应用临床评价及机制的研究,为国家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医疗资源的公平可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中西药之间相互作用,了解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合理配伍,发挥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有利因素,避免不良反应,从而指导临床合理进行中西药联合应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不断深入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日趋增多 ,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为许多疾病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但随着中西药的配伍及中西药复方制剂的日益增多 ,中西药的合理联合应用 ,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深入研究中西药联合应用规律和药物间的相互关系是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关键。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文献报导、结合临床略述管见 ,以供同道之参考。1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基本原则中药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的天然药物 ,其汤剂更是成分复杂 ,但它同西药一样具有疗效与毒性的两重性 ,众多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度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乳腺增生症患者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他莫昔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乳增宁,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着,且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临床中西药联用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禁忌进行分析,为中西药在临床的联合应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药配合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联合射频治疗,研究组经中西药联合射频治疗,两组变应性鼻炎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变应性鼻炎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中药、西药联合射频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74.0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41%、29.6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植洁文 《光明中医》2013,(11):2411-2412
临床上中西药联合运用治疗疾病的现象愈发普遍.本文通过分析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理论,以及联合运用的优势与配伍禁忌,为合理使用中西药治疗疾病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5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结果:显著好转38例(占69.1%),好转12例(占21.8%),无效5例(占9.1%),总有效率为90.9%。有效病例经随访1月~2年,复发2例。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中西药联合应用发生的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防止和最大限度减少中西药联合应用ADR的发生.方法 设计调查表格,通过问卷形式对我院584例采取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的患者进行ADR发生情况调查,归纳总结调查结果,分析ADR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中西药联合应用ADR发生情况不容乐观,涉及临床症状较多,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和粘膜系统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等,且容易被患者忽视.结论 临床中药师应参与临床药师查房,协助指导临床中西药合理联合应用,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以减少ADR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联合或单用穴位贴敷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面检索公开发表在国内杂志上关于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相关文献,收集文献所报道的关于单独或联合应用穴位贴敷和传统中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总人数及治愈人数。使用State12.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计算效应指标OR值以比较应用穴位贴敷和传统中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优势。结果:最终纳入研究文献共13篇,研究对象5457人。运用了穴位贴敷治疗组人数为3504人,有效率为95.01%;对照组共治疗人数有1953人,有效率为76.29%。单独或联合应用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优势是传统中西药治疗的5.79倍(95%置信区间为4.08~8.20)。结论:临床合用穴位贴敷疗法明显提高了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其中有3项研究表明单用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亦收到了良好效果,鉴于穴位敷贴简、便、验、廉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真实世界肠恶性肿瘤患者中西药联合应用特征。方法: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构建的HIS数据仓库中提取所有被诊断为肠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信息,运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方法对患者的用药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肠恶性肿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患者发病为多,患者平均年龄60岁;用药情况最常用的中成药为参芪扶正注射液(3021例占11.92%),最常用的西药为亚叶酸钙(10253例占40.46%);药物联合应用的关联分析示,规则支持度最高的中西药联合应用组合为莲芪胶囊联合应用小檗胺片(占2.39%)。结论:现阶段在肠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仍以西药治疗为主,中成药处于辅助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患者问到中西药能否同时服用的问题。其实,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并且还有日益增加的趋势,然而,中西药同时服用时致不良反应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中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给中西药同时服用后所致不良反应问题的研究上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在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同时,很多人只注重中西药合用后的疗效,却普遍忽视了中西药同时服用所致的不良反应,一旦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盲目杂乱地应用中西药物,轻者可降低药物疗效,出现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重者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患者问到中西药能否同时服用的问题.其实,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并且还有日益增加的趋势,然而,中西药同时服用时致不良反应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就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中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给中西药同时服用后所致不良反应问题的研究上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在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同时,很多人只注重中西药合用后的疗效,却普遍忽视了中西药同时服用所致的不良反应,一旦中西药联合应用不当,盲目杂乱地应用中西药物,轻者可降低药物疗效,出现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重者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5.
复方丹参配伍奥利达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艾茹 《陕西中医》2007,28(7):779-780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奥利达注射液联合治疗本病30例,并以常规方法治疗2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3.33%,对照组痊愈率86.36%,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较对照组快(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奥利达注射液配伍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二者配伍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药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痊愈率为32.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0%,痊愈率为2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在治疗慢性咽炎中的疗效.方法 临床观察100例慢性咽炎,中西药注射剂局部注射,配合中药泡饮.结果 显效16例占16%,有效76例占76%,无效8例占8%,有效率为92%.结论 采用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咽炎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中西药联合应用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要体现和应用手段,却存在许多1 1=1或1 1<1的现象。通过分析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药对激素的替代应用和等价应用,解表剂与激素、抗组胺药联合应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滞后负面效应,清热解毒剂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的滞后性与矛盾性等,强调临床实践中应对西药进行属性及应用后证候与证型演变规律的观察总结,进行中西药协同应用,认为以1 1>1为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基本用药原则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张万民  马立森 《河南中医》2010,30(8):800-800
目的:中西药联合治疗肺或肠动脉梗塞的疗效、适应症、防止误诊及其特点。方法:分析70例肺肠动脉梗塞应用中西药的特点分析、临床治疗方法及特征。结果:治疗后痊愈69例,有效1例,痊愈率为98.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肠动脉梗塞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费用低,疗程短,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有研究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临床药学、药理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中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结合使用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专家们的重视。中西药联用也成为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疾病的方式之一,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并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但我们也应看到中西药联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如降低疗效,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等。本文就中西药联用的理论基础、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利弊、中西药联合应用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近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