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髋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在治疗A1、A2和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各自特点。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104例,其中PFN固定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63~87岁,平均76岁;A1型12例,A2型18例,A3型3例。DHS固定71例中,男29例,女42例;年龄61-92岁,平均74.5岁;A1型32例,A2型34例,A3型5例。对两种术式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PFN(51.5±4.4)min,DHS(68.8±5.9)min;切口长度PFN(9.6±0.9)cm,DHS(15.5±1.5)cm;失血量PFN(179.0±12.9)ml,DHS(269.3±40.0)ml。PFN无髋内翻,DHS髋内翻1例、颈干角变小7例。PFN近端螺钉后退导致髋外侧疼痛6例。结论:DHS与PFN在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疗效基本相同。PFN手术损伤小于DHS,且抗张力强,不易并发髋内翻及头旋转,更适合A2、A3型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1999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1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03例,女73例;年龄34~91岁,平均635岁。交通伤31例,高处坠落伤11例,跌倒伤134例。按AO分型:31A1型79例,31A2型18例,31A3型7例,31B型15例,32A型34例,32B型12例,32C型11例。病程2h~7d。35例采用非手术治疗,8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23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s,PFN)固定,27例采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e screw,DCS)治疗,8例采用解剖钢板手术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7年,平均15.2个月。非手术治疗组3例骨折不愈合,均放弃治疗。解剖钢板手术治疗组1例术后10周发生钢板断裂,予对症处理骨折愈合。余患者于术后10~15周骨折达临床愈合。6个月后髋关节功能根据Brumback评价标准评定,非手术治疗者优9例,良18例,差8例;DHS手术治疗者优68例,良12例,差3例;PFN手术治疗者优18例,良5例;解剖钢板手术治疗者优5例,良1例,差2例;DCS手术治疗者优15例,良11例,差1例。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应综合考虑骨折类型、内固定器材特点以及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DHS、PFN、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182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组90例,PFN组71例,空心拉力螺钉组21例。结果1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6年。平均手术时间:DHS组130min,PFN组100min,空心拉力螺钉组4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DHS组400ml,PFN组250ml,空心拉力螺钉组8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DHS组4.6个月,PFN组4.0个月,空心加压拉力螺钉组4.4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DHS组优良率76.8%,PFN组85.6%,空心拉力螺钉组78.3%。结论对于术前能复位的转子间骨折,首选PFN固定;对于需切开复位者,可选用DHS或PFN固定;对于高龄患者及不能耐受较大手术创伤者,可进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1995年2月~2004年10月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5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男3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6.7岁,按AO分类。A1型20分,A2型11例,A3型22例,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3例,脑血栓后遗症5例,合并两种以上内科系统疾病8例。[结果]所有病例随访骨折均愈合,无髋内翻及明显肢体短缩,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0.6%。[结论]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体会。方法2000年4月至2003年8月,采用A0推荐的方法使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年龄28岁-71岁,因车祸、坠跌致伤。术后3日开始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对于Ⅰ、Ⅱ型稳定骨折骨质疏松不明显的,术后2周扶拐不负重活动,Ⅲ、Ⅳ型不稳定骨折及骨质疏松患者,卧床休息6—8周后摄片见有骨痂生长方可扶拐锻炼。结果:本组28例随防6个月-3年,按王福全等功能评定标准,优23例,良5例。结论DHS治疗殷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的疗效。方法 对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A1型36例、A2型41例、A3型9例)采用DHS治疗。结果 经过6~28个月,平均15.5个月的随访,86例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95%,疗效满意。结论 DHS钉符合髋部生物力学,具有抗弯度高,动静力加压,固定牢靠的特点,能使患早期下床活动,并发症少,是首选的内固定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7.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附103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保守疗法与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1980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10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216例采用保守治疗,行骨牵引、皮肤牵引或髋“人”字石膏固定;手术治疗821例:集柬针固定28例,空心螺钉固定33例,Ender钉固定98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411例。动力髁螺钉(DCS)固定86例,Gamma钉固定52例,股骨近端螺钉(PFN)固定17例,人工关节置换26例,角钢板固定70例。结果972例获得随访的患者中,保守治疗组176例;集柬针固定组28例,空心螺钉固定组32例,Ender钉固定组93例,DHS固定组392例,DCS固定组86例,Gamma钉固定组52例,PFN固定组17例,人工关节置换组26例,角钢板固定组70例,其优良率分别为52.8%、67.9%、87.5%、77.4%、95.9%、93.O%、90.4%、88.2%、92.3%、84.3%。保守治疗组死亡11人,肺部感染7例,尿路感染4例,髋内翻35例。集柬针固定组髋内翻3例,钉退出4例。Ender钉固定组髋内翻3例,切口感染3例。DHS固定组死亡1例,尿路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螺钉松动2例。DCS固定组内固定断裂1例。Gamma钉固定组螺钉松动1例。人工关节置换组死亡1例。角钢板固定组断裂1例。结论保守治疗髋内翻及内科并发症发生率高。逆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CS、Gamma钉或PFN固定,DHS适用于稳定性骨折,四者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股骨转子部骨折手术治疗10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目的 分析使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106例,平均年龄72岁,其中行外固定支架治疗39例,三根斯氏针3例,麦氏鹅头钉13例,动力髋螺钉(DHS)45例,近端股骨交锁钉(PFN)6例。结果 DHS及PFN疗效最好,优良率为100%,外固定支架治疗优良率为87.2%;三根斯氏针治疗优良率为33.3%;麦氏鹅头钉治疗优良率为69.2%。结论 股骨转子部骨折能耐受手术者推荐使用DHS或PFN,否则应尽可能用外固定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9.
DHS和PFN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HS和PFN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固定16例,PFN固定35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明显统计学的差异(见表1)。所有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骨关节感染和其它严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亦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发生共5例:其中DHS组发生2例,1例为A2型Singh(骨骼强度)3级患者发生主钉切开股骨头导致骨折不愈合,须行PFN组发生3例术后髋内翻(1例为A2型Singh3级和2例A3型Singhd级)。术后获得随访40例,随访时间为1—2年.其中36例术后半年~1年达到骨性愈合,35例髋关节吴疼痛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及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分级情况,合理选择内固定.DHS和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获得相同良好的临床效果.但PFN手术创伤较小.更适用于骨质疏松明显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0.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AO分型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各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手术选择方法。方法: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据AO分型,分别采用6种不同术式,进行讨论。结果:随访6个月—4年,固定组全部骨性愈合,股骨头置换组近期疗效满意。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法评定:本组优77例,良25例,差4例,疗效满意。结论:对31-A1、31-A2.1型选择DHS内固定,对31-A2.2型、31-A2.3型、31-A3.3型选择DHS—TSP—防旋钉组合内固定;对31-A3型选择DCS或PFN内固定;对DHS内固定失效二次翻修选择DCS内固定;对术前需内科干预才能耐受手术且时间不宜过长的31-A1型选择小切口3枚空心钉内固定;对31-A2、31-A3型选择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1.
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脊柱结核由于其致残率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大,治疗颇为棘手,腰椎和骶椎结核占脊柱结核比例较大,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逐渐认识到病灶清除的基础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脊柱结核治疗的关键。2002年3月至2008年1月,对67例L3-S2椎体结核患者施行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关节置换手术的利弊权衡 -- 一名关节外科老大夫的感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厚山 《中国骨伤》2009,22(6):405-406
在本期《中国骨伤》杂志发表了10篇与人工关节置换外科相莱的文章。从髋、膝、踝、跖趾关节置换到生物涂层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从无柄髋关节假体设计的改进到手术室人员、器械采样细菌分析,从血友病关节置换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人工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及临床效果的回顾性分析,其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3.
胫骨上段疲劳骨折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富军  杨东奎 《中国骨伤》2009,22(11):807-808
胫骨上段是疲劳骨折好发部位。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骨折线不明显,骨痂和骨膜增生又相当显著,颇易和炎症与肿瘤相混淆,所以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现收集我院在2007年8月到2008年6月收治的胫骨上段疲劳骨折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埃博拉病毒病( Ebola virus disease)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肌肉酸痛、腹泻、出血和多脏器损害,伴随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等。埃博拉病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人感染后病死率在50%~90%,被世界卫生组织( WHO)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 Biosafety level 4, BSL-4)病毒,同时也被视为生物恐怖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5.
腰痛是困扰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统计分析,在西方国家约有50%~80%的成人患有腰痛,其中1/4需要就诊。腰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症是脊柱外科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随着对腰痛的研究,腰椎不稳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功能重建和维持腰椎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选择2000年2月至2006年10月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手术治疗患者15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至2007年,采用自制锁骨骨折复位钳,经皮复位穿针内固定微创治疗锁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为外伤引起的锁骨中1/3骨折,男15例,女7例,年龄36~48岁。骨折类型:横形5例,斜形7例,粉碎性10例。均属新鲜闭合性骨折且未伴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损伤,致伤因素均为摔伤。  相似文献   

17.
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徐烁  贺西京  党小伍 《中国骨伤》2008,21(8):630-631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嵌压或爆裂,负重轴线损坏,其治疗极其困难。开放胫骨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为Rüedi-AllgowerⅡ或Ⅲ型骨折,不仅骨折移位粉碎程度高,而且软组织损伤严重,治疗更为棘手。自1995年1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Rfiedi—AHgowerⅡ、Ⅲ型开放Pilon骨折共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男,62岁,半月前因胆总管结石于当地医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出现胆漏转入我院。开腹探查术中见胆漏、胰漏、腹膜后脓性坏死物,清除坏死物后行空肠造瘘、T管引流、胃肠减压、置腹腔引流管,术后病情平稳,术后第10天突然出现T管及腹腔引流管大量鲜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肝动脉造影见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图1A),肝左动脉发自肝总动脉近端,肝固有动脉较短;以微导管超选至假性动脉瘤远端肝右动脉内,拟行"三明治"法栓塞假性动脉瘤远近端动脉,  相似文献   

19.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股骨颈骨折是老龄人群中的常见骨折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对老年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因而寻求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骨科临床研究的焦点。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内固定和关节置换两大类治疗方法,但临床具体选择上尚存在一定的分歧意见。兹对我科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治疗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2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减张在小腿部骨折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腿部骨折无论是闭合性还是开放性,手术后出现皮肤坏死、骨外露、骨不连、骨延迟愈合、钢板螺钉外露,继而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怎样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骨科医生一直所关注的课题。回顾性分析比较了2000年3月至2005年9月手术治疗小腿部骨折136例,其中2003年6月以前82例未应用小切口减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