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运  徐培坤 《海南医学》2012,23(6):117-118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1,EP)是指神经系统受外来刺激后,所产生的短暂的电兴奋现象。临床常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表现为各潜伏期及振幅的异常,可判断脑外伤及昏迷患者,对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诱发电位是指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电位变化。在清醒状态时,由颅外引导的这种电位变化,总是出现在比它大得多的自发脑电的背景上,因此,只有当计算机平均技术发展后,才能满意地记录下来。在国际上,从六十年代以后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在我国,目前刚刚开始。 临床上检查诱发电位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有一定的仪器,脑电图技术员很容易掌握这一技术。对病人无痛苦,时间很短即可完成。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诱发电位检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简称SEP)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简称VEP)和听觉诱发电  相似文献   

3.
对17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神经电刺激催醒前后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脑电图(Eletroencephaloyraphy,EEG)检测.结果,7例好转者BAEP有改善,EEG改善不显著;10例恶化者中有2例BAEP有恶化表现,EEG无变化.结果表明,BAEP对PVS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1977年 Selters 等首先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fials,BAEP)用于听神经瘤(AN)的诊断,由于阳性率高,尤其对小型 AN 的诊断,阳性率超过CT,逐渐引起广泛重视,成为对 AN 筛选的  相似文献   

5.
1 概况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以下简称 EP_s)是继脑电图、肌电图之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中的最新进展。它涉及的内容较广。近20年的工作表明,对临床来讲较为成熟的有3种感觉性 EP_s。  相似文献   

6.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是听觉诱发电位的早期成分,由听觉刺激后10ms内所记录到的7个正波所组成。1970年Jewett首次从人头皮上描记成功,并依次命名为Ⅰ~Ⅶ波。关于BAEP各波的起源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Ⅰ、Ⅱ波反映声刺激同侧耳蜗神经  相似文献   

7.
视觉诱发电位及其地形图(Visual Evoked Potential Mapping,VEP-M)是通过分析感觉传导径路及神经元的电生理活动,来反应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它是将视觉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电位变化通过地形图仪用图像的形式反映视觉诱发电位不同时相的空间电位分布图。根据VEP-M以上特点,我们研究了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VEP的潜伏期(Latency)、波幅(Amplitude)及地形图功率值(Mapping Power)的改变,探讨VEP-M在ACVD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 8 0例糖尿病患者和 40例正常人进行上肢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SN)和下肢感觉诱发电位 (SEPST)检查。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SEPSN异常率为 60 % ,SEPST异常为 80 % ,结论 :SEPSN、SEPST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一种较灵敏的有效检测方法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型和中型脑损伤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特征。方法对性别、年龄和受伤时间匹配的19例轻型和20例中型脑损伤伤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比较两者之间的电生理特征。结果轻型和中型脑损伤的脑干段电反应异常率、绝对潜伏期(Peak Latency,PL)、峰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以及BAEP分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轻型和中型脑损伤伤者不仅存在脑干功能障碍,而且具有相同的电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实验以75只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大鼠进行。刺激坐骨神经,观察大鼠在吸入不同浓度低氧混合气体时,背侧海马诱发电位(Hippocampal Evoked Potential,HEP)和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Evoked Potential,COEP)的变化。低氧时,HEP的P_1和N_1波振幅均下降;N_1波振幅下降百分率大于P_1波;氧分压越小,时间越长,HEP的振幅下降就越大。缺氧早期,HEP振幅下降大于后期。恢复正常通气时,HEP的P_1波先于N_1波恢复到对照水平。低氧时,HEP振幅下降率略低于COEP,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HEP和心率变化相比较,P_1波振幅下降百分率明显大于心率下降百分率(P<0.01),表明HEP对缺氧更敏感。提示HEP可作为观察急性缺氧早期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 伴随负变化(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CNV)是与心理精神因素关系较为密切的一种脑诱发电位(Brain Evoked Potential,BEP),主要用于各种心理现象及精神科的研究。CNV究竟是哪一种心理精神活动所产生,目前仍不清楚,但它与高级精神活动有关这一结论却已得到肯  相似文献   

12.
葛根对2型糖尿病患者多种脑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葛根对2型糖尿病患者多种脑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葛根煎剂50ml(含生药0.4g/ml)、生理盐水50ml,服药前后检测三种脑诱发电位。结果:葛根能缩短2型糖尿病患者脑诱发电位的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中枢传导时间,增加皮层波波幅,使异常皮层波波幅正常化。结论:葛根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枢神经机能,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脑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3.
早期的研究工作表明,刺激外周皮神经,可在大脑体感皮层表面记录到由初发反应(主反应)、次反应和后发放等成份组成的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但对SEP各成份与外周神经中各类纤维兴奋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当β纤维单独兴奋或β和δ纤维同时兴奋时,SEP的各成份无明显的差异,δ纤维很少或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无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的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诊断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并统计分析其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基化血红蛋白的关系。结果:102例中有37例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异常,并与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含量有一定关系(P<0.01和P<0.05)。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体感诱发电位可以早期诊断亚临床型周围神经病变,且病程越长、糖基化血红蛋白越高,亚临床型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全视网膜光凝(PRP)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方法收集DR患者39眼,平均年龄55.7岁,将DR患者VEP的潜时、振幅与同年龄正常人对照,在PRP前、后4周进行VEP的检测,并分别进行振幅、潜时的对比.结果DR患者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振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而潜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RP前后无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还是P-VEP的振幅及潜时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只影响视信息的传递数量而不影响视信息的传递速度,PRP未造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的损伤,进一步证明了PRP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许峥  韩震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5):555-555,558
对17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神经电刺激催醒前后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脑电图(Eletroencephaloyraphy,EEG)检测。结果 7例好转者BAEP有改善,EEG改善不显著;10例恶化者中有2例BAEP有恶化表现,EEG无变化。结果表明,BAEP对PVS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糖尿病组与对照组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及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的测定,得出诱发电位P40、P100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敏感性较高,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7— 1999年收治糖尿病患者 6 0例 ,进行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糖尿病患者 ,男 39例 ,女 2 1例。年龄 2 5~ 75岁 ,平均 49.3岁。经系统治疗者 2 0例 ,6 0例全部检查肌电图 (EMG) ,40例检查脑干诱发电位 (BAEP) ,2 0例经B超证实有尿潴留者进行脊髓诱发电位检查。2 方法①采用丹麦MK—Ⅰ型肌电图检查仪 ,根据汤晓夫教授论著肌电图学方法与观察指标 ,检查肌肉共 2 40块。神经电图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 36 0条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36 0条。观察指标 :插入电位消失或减弱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 (SEP)、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表现及其与临床参量的关系。方法 :用NicoletVikingTV型肌电图 诱发电位仪对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DM组 )及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 30例 (对照组 )进行VEP、BAEP、SEP、ERP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DM组的诱发电位(EP)表现及其与临床参量 (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血管病变 )的关系。结果 :DM组①VEP异常 2 0例 ,BAEP异常 18例 ,MNSEP异常 2 0例 ,PTNSEP异常 2 2例 ,ERP异常 11例。②VEP的P10 0潜伏期 (PL)明显延长 ,BAEP的左侧Ⅰ波PL、双侧Ⅴ波PL、波幅 (Amp)和各波间期 (IPL)明显异常 ,SEP周围电位N9至皮层电位P2 5 P38的PL、Amp以及ERP中N2、P3a、P3b的PL、Amp都有明显异常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P <0 0 0 1。③EP改变与各临床参量有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VEP、BAEP、SEP、ERP都有不同程度异常 ,其异常程度和病程平行。控制血糖、血脂、保护肾功能、防治血管病变有利于阻止神经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活脑灵(盐酸丁咯地尔)对于以感觉障碍为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2例以感觉障碍为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1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采用活脑灵结合常规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的改苦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的改变。结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肘实验组SEPS时间较对照组亦明显缩短(P〈0.05)。结论;活脑灵可有效治疗以感觉障碍为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SEPs作为一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