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MRI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变性子宫肌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28例子宫肉瘤和30例变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DWI和DCE MRI。分析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达峰时间(TTP)、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比较不同肿瘤间的差异。评价DWI和DCE鉴别诊断子宫肉瘤与变性子宫肌瘤的效能。结果 子宫肉瘤与变性子宫肌瘤的ADC、TTP、MCER[(0.86±0.09)×10-3mm2/s vs (1.44±0.16)×10-3mm2/s,(44.18±5.04)s vs (55.20±4.66)s,(240.98±24.62)% vs (145.13±1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绘制ROC曲线后鉴别子宫肉瘤与变性子宫肌瘤的ADC、TTP和MCER阈值分别为1.01×10-3mm2/s、49 s和208.3%。子宫肉瘤中22例TIC呈Ⅰ型,4例TIC呈Ⅱ型,2例TIC呈Ⅲ型;变性子宫肌瘤中26例TIC呈Ⅰ型,4例TIC呈Ⅱ型。结论 子宫肉瘤的DWI及DCE 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相关参数有助于子宫肉瘤与变性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女性膀胱颈梗阻(FBNO)的价值。方法 收集27例FBNO患者(FBNO组)和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均接受经会阴超声检查及SWE。观察2组的超声表现,测量并比较2组膀胱颈前唇、后唇厚度及杨氏模量值平均值(Emean)和最大值(Emax)。结果 FBNO组膀胱颈前唇、后唇厚度分别为(0.64±0.08)cm和(0.68±0.09)cm,对照组分别为(0.45±0.07)cm和(0.51±0.07)cm,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20、7.231,P均<0.001)。FBNO组膀胱颈Emean、Emax分别为(27.20±8.63)kPa和(51.20±12.31)kPa,对照组分别为(15.30±3.62)kPa和(29.20±8.73)kPa,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04、7.407,P均<0.001)。结论 SWE能定量反映膀胱颈硬度,对诊断FBNO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急性肝炎肝脏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技术测量急性肝炎患者肝脏弹性, 探讨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急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组)及5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行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测量, 比较急性肝炎组与正常组、急性病毒性肝炎与急性药物性肝炎患者肝脏弹性值差异, 对急性肝炎组肝脏剪切波弹性值与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组剪切波弹性值明显高于正常组[10.12±3.63] vs [4.96±0.72]kPa, P <0.05)];急性病毒性肝炎与急性药物性肝炎患者肝脏剪切波弹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3.03] vs [10.86±3.89]。急性肝炎组剪切波弹性值与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之间呈正相关(r=0.305、0.304, P均 <0.05), 与肝功能其他指标间无相关性(P均 >0.05)。结论 急性肝炎中肝脏硬度增加,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可通过检测剪切波弹性值对其进行定量评估, 为临床诊断急性肝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腓肠肌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腓肠肌弹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接受侧隐窝入路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臭氧消融术及脉冲射频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紧张状态下双侧小腿腓肠肌的平均(EMean)及最大(EMax)弹性模量值(kPa),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患侧紧张状态腓肠肌EMean为(11.28±2.60)kPa,EMax为(15.26±2.63)kPa,均较健侧减低(t=78.241、64.634,P均<0.001)。治疗后患侧紧张状态腓肠肌EMean为(13.18±2.38)kPa,EMax为(17.63±2.73)kPa,均较治疗前增高(t=6.407、14.815,P均<0.001)。不同肌力状态下,治疗前和治疗后紧张状态腓肠肌的EMean、EMax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前及治疗后当肌力增加时,紧张状态腓肠肌EMean、EMax值亦增加,不同肌力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前后紧张状态下腓肠肌的EMean和EMax,可定量分析肌肉组织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鉴别诊断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早期浸润性肺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肺腺癌患者的MRI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浸润性腺癌组(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和微浸润性腺癌,n=15)和浸润性腺癌组(n=19)。测量并比较2组病变的最大径、T2WI信号强度和ADC值,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浸润性腺癌的效能。结果 非浸润性腺癌组病变最大径小于浸润性腺癌组[(9.91±2.63)mm vs(13.12±2.71)mm,P<0.01]。非浸润性腺癌组病变T2WI信号强度低于浸润性腺癌组(92.97±8.33 vs 113.57±22.88,P<0.01)。非浸润性腺癌组病变ADC值低于浸润性腺癌组[(0.98±0.22)×10-3 mm2/s vs(1.34±0.31)×10-3 mm2/s,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病变最大径诊断浸润性腺癌与非浸润性腺癌的AUC为0.791,临界值为11.52 mm,敏感度为73.72%,特异度为73.33%。结论 病变最大径、T2WI信号强度、ADC值对鉴别诊断表现为磨玻璃结节的浸润性与非浸润性肺腺癌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致心律不齐性右心室型心肌病(ARVC)患者右心室室壁脂肪浸润或纤维化程度与右心室功能及容积的相关性。方法 对20例ARVC患者行多序列MR扫描,测量左右心室流出道横径、左右心室舒张末横径(EDD)、左右心室射血分数(EF)、左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左右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ESVI)、左右心室心输出量指数(CI)、右心室心肌质量指数(MASSI)及室壁脂肪浸润或纤维化程度情况,采用线性相关分析观察右心室室壁脂肪浸润或纤维化程度与右心室功能及容积的相关性。结果 ARVC患者右心室流出道横径(52.42±11.80) mm,右心室EDD、EF、EDVI、ESVI、CI、MASSI分别为(50.13±8.71) mm、(18.13±6.71)%、(169.13±72.11) ml/m2、(117.01±67.31) ml/m2、(1.81±0.20) L/(min·m2)、(17.62±1.80) g/m2。20例右心室游离壁/前壁均受累,10例下壁受累,14例心尖部受累,15例右心室流出道受累;右心室室壁脂肪浸润或纤维化指数(70.00±22.33)%,与右心室EF值呈负相关(r=-0.627,P=0.003),与右心室EDVI(r=0.695,P=0.001)和ESVI均呈正相关(r=0.676,P=0.001)。结论 右心室室壁脂肪浸润或纤维化程度与右心室功能及容积的相关性可反映ARVC患者心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应用于子宫肌瘤和局限型腺肌病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60枚肌瘤)和15例子宫局限型腺肌病患者(15处腺肌病病灶)的经阴道超声弹性图像,以及病灶与正常肌层间的顺应性比值(B/A)。结果 60枚肌瘤与正常肌层的B/A为1.05~10.40,平均3.13±1.80;15处局限型腺肌病病灶与周围正常肌层的B/A为0.32~0.83,平均0.52±0.15。肌瘤与正常肌层B/A、局限型腺肌病病灶与正常肌层B/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能较准确地反映子宫常见疾病的硬度变化,肌瘤硬度大于正常肌层,腺肌病的硬度小于正常肌层,在子宫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根据跟腱硬度评价急性跟腱闭合性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9例跟腱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行高频超声及实时SWE检查,获得患侧和健侧跟腱的杨氏模量值和剪切波速度(SWV),比较完全断裂跟腱、不完全断裂跟腱与正常侧跟腱的差异。结果 经手术证实跟腱完全断裂患者36例,高频超声均诊断正确;经MRI证实,跟腱不完全断裂13例,其中超声正确诊断10例,漏诊3例。跟腱完全断裂组、跟腱部分断裂组和正常跟腱组跟腱杨氏模量值分别为(130.02±24.64) kPa、(281.08±84.36) kPa和(546.51±48.52) kPa,SWV分别为(6.23±1.04) m/s、(9.05±0.97) m/s和(14.33±1.41) m/s,3组间总体差异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可以作为高频超声诊断跟腱急性闭合性损伤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的声像图特征,构建Logistics回归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一组患者的超声图像,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第二组患者资料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边界、后方回声3个自变量有助于鉴别多形性腺瘤,以P=0.5为分界,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0.030(P<0.001)。性别、年龄、无回声区、边界四个自变量有助于鉴别腺淋巴瘤,以P=0.5为分界,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0.014(P<0.001)。模型预测多形性腺瘤的准确率为56.48%(48/85),敏感度为88.00%(22/25),预测腺淋巴瘤的准确率为58.82%(50/85),敏感度为100%(19/19)。结论 Logistic回归筛选自变量,建立简便、有效的回归模型,对预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比较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对乳腺小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超声弹性成像(UE)中评分法及应变率比值法(SR)与常规超声(CUS)判断直径≤2.0 cm的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评价SR判断直径≤2.0 cm的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最佳阈值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CUS、UE检查乳腺肿瘤;以病理为金标准,绘制 ROC曲线,求取SR最佳诊断阈值,比较CUS、UE评分及SR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US、UE评分法、SR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046、0.862±0.040和0.943±0.026;SR 判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最佳阈值为3.23。结论 UE较CUS对鉴别直径≤2.0 cm的良恶性乳腺肿瘤更具价值,且SR法较评分法更佳;以SR=3.23为最佳诊断阈值,判断乳腺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鉴别诊断肝泡型包虫病(HAE)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收集20例HAE(HAE组)及30例HCC(HCC组)患者,术前对病灶进行SWE检查,获取所有病灶的平均杨氏模量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SWE鉴别诊断HAE与HCC的效能。方法HAE组平均杨氏模量值为(34.57±10.76)kPa,高于HCC组的(21.82±3.51)kPa(P<0.001)。ROC曲线显示,HAE及HCC平均杨氏模量值的诊断界值为27.43 kPa,其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7.00%,AUC为0.869。结论SWE对于鉴别诊断HAE和HCC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18F-FDG PET/CT显像高代谢的甲状腺局灶性良恶性偶发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因非甲状腺疾病接受18F-FDG PET/CT显像、并存在甲状腺局灶性高代谢偶发瘤的61例患者(67个病灶)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偶发瘤的剪切波速度(SWV),联合常规二维超声判断甲状腺偶发瘤的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良恶性偶发瘤间SWV值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SWV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67个高代谢偶发瘤中,恶性38个,良性29个。常规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恶性偶发瘤的敏感度为89.47%(34/38),特异度为86.21%(25/29),准确率为88.06%(59/67)。良性和恶性偶发瘤的SWV分别为(2.06±0.75)m/s和(4.64±1.7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3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WV值诊断恶性偶发瘤的AUC为0.946(P<0.001),临界值为2.28 m/s时,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82.8%,约登指数最大,为0.802。结论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18F-FDG PET/CT显像高代谢甲状腺局灶性偶发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以SWV=2.28 m/s为临界值时诊断效能最大。  相似文献   

13.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定量评估不同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弹性的变化。方法 选取71例经常规超声诊断为下肢DVT的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和超声图像特点分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应用SWE超声诊断仪测量各组患者下肢DVT的平均杨氏模量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组平均杨氏模量值分别为(7.65±1.69)kPa、(14.41±2.36)kPa和(26.16±4.07)kPa,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558,P<0.01)。结论 SWE技术可定量不同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平均杨氏模量值范围,为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估肺栓塞风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54例,根据结节良恶性分为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组又分为假结节组和真结节组。测量并比较分析甲状腺结节的杨氏模量值,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54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共检出162个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31个(真结节93个,假结节38个)、恶性结节31个。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真结节及假结节的杨氏模量均值分别为(33.04±10.95) kPa、(66.15±19.17) kPa、(35.95±9.74) kPa、(30.13±11.87) kPa。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杨氏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P<0.01);假结节组、真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的杨氏模量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0,P<0.01),且恶性结节组杨氏模量值高于其他2组(P均<0.01)。通过ROC曲线确定杨氏模量值的诊断临界点为43.65 kPa,其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为90.63%、特异度为81.25%、阳性似然比为4.83、阴性似然比为0.12。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对桥本甲状腺炎及其结节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结节性质的判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宫颈癌同步放化疗(CCRT)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30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CCRT的宫颈癌患者,于CCRT前1周(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中)及治疗结束1个月(治疗后)行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行盆腔MRI,比较治疗前、中、后各超声参数变化。依据超声及MRI表现评估宫颈癌CCRT疗效,观察二者的一致性。结果 30例宫颈癌中,28例鳞癌、2例腺癌。治疗前、中、后病灶最大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后病灶回声、血流分级、弹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中、后病灶边界、阻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评估结果与MRI结果的一致性较强(Kappa=0.72,P<0.01)。结论 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CCRT治疗宫颈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