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LEE氏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及血脂指标(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LEE氏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对其心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超微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微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心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其诊断标准的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微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及6min步行距离等方面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微苓桂术甘汤加味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在湘南学 院附属医院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 98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49 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 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心功能及脑钠肽(BNP) 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1.84 %,高于对照组的 73.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及 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的心功能及 BNP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应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 疗的有效性显著,能明显减轻中医证候,提高心功能,抑制心肌受损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从2019年9月-2020年8月间菏泽市牡丹区精神病医院接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本研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对照组西医治疗,研究组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水平及脑钠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苓桂术甘汤治疗。治疗2周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幅度更大,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孙腾飞  金虎  王品晓 《新中医》2023,55(7):58-61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衰及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高于对照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魏敏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5):102-103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抗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口服,治疗时间均为20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防止病情反复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刘忠贵 《四川中医》2020,38(1):75-78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HF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F、LVEDd及NT-proBNP水平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联合美托洛尔治疗CHF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痰饮中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及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方治疗。两组均治疗7天。于治疗3天及7天后统计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DHI评分中情感、功能、躯体评分。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DHI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BPPV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蛤散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参蛤散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Lee氏心衰评分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的评估,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搏量(SV)、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Lee氏心衰评分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97.2%、94.4%,对照组分别为72.2%、66.7%、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LHFQ评分及血清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6分钟步行距离及LVEF值、SV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组MLHFQ评分及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蛤散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心功能与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心室收缩功能、抑制血清NT-proBN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门诊及部分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对2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常规治疗,卧床休息、限盐等.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有明显差异,分别为66.67%、36.67%;总有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3.33%、90%.结论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内服联合消水贴外敷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加减内服、消水贴外敷,两组均连续治疗7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免疫指标、炎症因子、肿瘤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苓桂术甘汤加减,对照组予以西医对症处理;动态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别。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在改善内耳眩晕症主要症状上优于对照组。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内耳眩晕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其疗效优于西医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温心汤,1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及血清醛固酮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82%;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醛固酮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醛固酮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治疗中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温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其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过度激活的RASS系统,降低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15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高于对照组8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理想,与西医治疗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的6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内服中药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较单纯运用西药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疗效及对B型脑钠肽(BN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影响。方法将100例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清BNP、SCr、BUN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BNP、SCr、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医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BNP、SCr、BUN水平,从而改善心、肾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使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心功能获得极大改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光明中医》2021,36(17)
目的研讨生脉益气五苓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螺内酯,观察组联用生脉益气五苓汤,均治疗2周。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053,P 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3,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t=6.694,P 0.05);治疗前2组NT-proBNP、LV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1、0.985,P 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t=5.496、5.405,P 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益气五苓汤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地缓解由心衰引起的各项临床症状,并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思光 《河南中医》2013,33(6):849-850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予西地兰、酚妥拉明口服治疗;治疗组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