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矽肺、煤工尘肺及陶工尘肺各期肺功能损伤情况以及影像学改变特点。方法对矽肺、煤工尘肺及陶工尘肺病例尘肺分期及其肺功能损伤类型、肺功能异常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0+期与其他各期肺功能总异常率分别为51.47%及7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期与0+期、Ⅱ期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3种尘肺肺功能损伤类型均以限制型为主,其次为混合型,阻塞型最少。矽肺Ⅲ期中限制型肺功能损伤所占比例减少,转为混合型为主,与Ⅰ期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煤工尘肺也有类似趋势,并见肺功能异常率随接尘工龄增加有增高趋势。3种尘肺影像学均以圆形小阴影为主,圆形小阴影组与不规则小阴影组相比,后者肺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前者,有大阴影改变者较仅有小阴影时肺功能异常率高。结论约70%的尘肺病例具有肺功能损伤,并随期别增高肺功能异常率增加,肺功能损伤类型以限制型为主;影像学上3种尘肺均以圆形小阴影为主,不规则小阴影对肺功能的影响更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矽肺患者各期肺功能损伤情况,分析尘肺期别、尘肺片小阴影密集度、小阴影分布肺区、阴影类型、吸烟、工龄对2种尘肺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煤工尘肺、矽肺病例期别、工龄、是否吸烟进行分组,行统一的尘肺病X线胸片、肺功能测定,运用χ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煤工尘肺、矽肺期别越高,肺功能异常率越高;煤工尘肺、矽肺各期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煤工尘肺、矽肺X线胸片小阴影密集度、小阴影分布肺区与肺功能异常率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rs值分别为0.943、0.986。3煤工尘肺和矽肺有大阴影和小阴影聚集者较仅有小阴影者肺功能异常率高(P0.05)。4随着工龄的增加,肺功能异常率呈增长趋势,但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5吸烟组和戒烟组较不吸烟组肺功能异常率升高(P0.01)。结论尘肺病期别越高,肺功能异常率越高。煤工尘肺、矽肺患者小阴影密集度、小阴影分布肺区与肺功能异常率呈正相关。有大阴影和小阴影聚集者较仅有小阴影者对肺功能影响大。吸烟组和戒烟组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不吸烟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湖南省农民工尘肺病患者临床诊断特征, 为开展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2月, 通过湖南省尘肺病农民工医疗救治救助信息平台,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临床首次诊断的无责任主体尘肺病病例, 对其性别、年龄、工龄、尘肺病种类、尘肺病期别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累计临床诊断的无责任主体尘肺病患者共26 131例, 男性占99.8%(26 072例), 平均年龄为(60.66±8.04)岁。26 131例患者中, 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 分别为16 816例和9 078例, 共占诊断病例的99.1%;尘肺病壹期患者8 640例(33.1%), 尘肺病贰期6 601例(25.2%), 尘肺病叁期10 890例(41.7%);2 05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6 131例患者平均接尘工龄为(17.81±9.69)年, 其中矽肺患者接尘工龄为(14.60±9.62)年, 煤工尘肺接尘工龄为(19.60±9.26)年;与煤工尘肺患者比较, 矽肺患者接尘工龄更短(P<0.05)。结论湖南省农民工尘肺病患者首次诊断主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尘肺诊断病例的发病特点,为尘肺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4至2009年受理的353例尘肺诊断病例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着重对矽肺、煤工尘肺及陶工尘肺3种尘肺的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及发病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 诊断的353例尘肺包括10种尘肺,其中矽肺(102例)、煤工尘肺(153例)及陶工尘肺(53例)分别占全部尘肺的28.90%、43.34%及15.01%.50年代至80年代开始接尘诊断为尘肺的病例占全部诊断病例的84.99%(300/353).不同年代Ⅰ期矽肺、煤工尘肺及陶工尘肺的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及发病潜伏期均呈逐渐缩短的趋势.与80年代前比较,80年代以后开始接尘的矽肺和煤工尘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及发病潜伏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年代后,因北京市的陶瓷业转产,再未见陶工尘肺发病.玉器加工工人矽肺的发病年龄小和发病潜伏期短.结论 矽肺、煤工尘肺发病情况仍不乐观,特别对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的玉器加工乡镇企业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现状,为政府等相关部门制定尘肺病保障及救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01—2020年北京市某区报告的全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对尘肺病患者年龄、性别、地区、尘肺期别、类型、病种、诊断年龄、接尘工龄、行业、企业规模、经济类型、社会保障和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底,某区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132例,其中尘肺壹期54例(40.91%),贰期36例(27.27%),叁期42例(31.82%),尘肺病病种分布以矽肺(112例,84.85%)为主。不同期别患者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7,P<0.05),不同期别患者接尘工龄和诊断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32例尘肺病患者,实际随访130例,随访率为98.48%,其中存活112例(84.85%),死亡18例(13.64%);性别以女性(89例,67.42%)为主;尘肺病病种分布以矽肺(112例,84.85%)为主;接尘工龄M(P25,P75)为12(8,16)年,诊断年龄为(52.43±10.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煤工尘肺与矽肺患者肺功能的损伤情况,总结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煤工尘肺与矽肺确诊病例共18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煤工尘肺组(112例)与矽肺组(68例),选取同期可疑尘肺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统一予以X射线胸片检查、肺功能检测,分析煤工尘肺与矽肺不同期别(壹期、贰期、叁期)小阴影分布肺区情况、阴影的类型、尘肺小阴影密集度等。同时进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煤工尘肺和矽肺的期别越高,患者的肺功能异常情况越严重;煤工尘肺和矽肺各期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煤工尘肺和矽肺小阴影分布肺区、X射线胸片检查小阴影密集度与患者肺功能异常率呈明显正相关性(r=0.945、0.987);煤工尘肺、矽肺有小阴影及大阴影聚集者较单纯小阴影患者肺功能的异常率高(P0.05);随着患者工龄的增加、肺功能异常情况也随之严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戒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肺功能异常率较高(P0.05)。结论煤工尘肺病期别高,则肺功能异常率也相应升高;煤工尘肺病和矽肺患者的小阴影分布肺区、密集度与肺功能异常率呈现明显正相关;小阴影与大阴影聚集患者较单纯小阴影患者对肺功能的影响更大;吸烟和戒烟者的肺功能异常率要高于不吸烟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洛阳市新发尘肺病例情况,为科学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6年本地区新发尘肺病例,并对尘肺病种类、期别、行业和经济类型分布、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开始接尘时间、工种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6年期间洛阳市共有新发尘肺病例520例,尘肺病种类有矽肺323例(62.12%),煤工尘肺194例(37.31%)。尘肺Ⅰ期277例(53.26%),Ⅱ164例(31.54%),Ⅲ期79例(15.20%)。2015年度有123例,占总数比例为23.66%,为最多年份。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行业分布矿山类有342例,耐火材料制造业中有178例;诊断年龄45~50岁患者居多(192,36.93%),工龄主要集中于20~29年,开始接尘时间1990年以后的人数最多(309,59.42%)。结论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洛阳市尘肺病的主要病种,是尘肺病防治的重点,应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新乡市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病情况,了解患者发病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尘肺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1965—2019年新乡市报告的182例尘肺病患者,对其病种构成、接尘工龄、发病年龄、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进行分析。
  结果  182例尘肺病患者中,以矽肺最多(111例,占60.99%),其次是煤工尘肺(22例,占12.09%);平均接尘工龄为(13.72±8.56)年,不同期别尘肺病患者接尘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壹期患者最长;不同病种尘肺病患者的接尘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矽肺患者最短;尘肺病患者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其次是制造业和采矿业;新乡市尘肺病患者主要来自辉县市,其次是牧野区和卫滨区;近10年新乡市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病数量有减少趋势。
  结论  尘肺病防治仍然是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尤其应加强对矽肺的防治;应针对重点地区和行业开展尘肺病防治工作,加强二级预防工作,以有效防控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焦作市职业性尘肺病(尘肺病)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63-2021年焦作市的尘肺病病例进行调查,描述性分析尘肺病的发病年龄、接尘工龄、种类、发病时间、行业分布、存活病例保障等情况。结果 1963-2021年焦作市尘肺病共5 541例,随访到5 338例,其中,现存活1 299例(23.44%)、死亡4 039例(72.89%)。以男性为主(5 522例,99.66%);尘肺病种类以煤工尘肺(3 780例,68.22%)、矽肺(1 482例,26.74%)为主,壹期尘肺4 334例(78.22%);1980-1989年为发病高峰(2 551例,占46.04%),1990年后呈下降趋势(χ2趋势=752.293,P<0.001),2010-2021年发病393例(7.09%)较1980-1989年下降84.59%;尘肺病发病年龄为(53.26±10.68)岁,接尘工龄为(23.79±9.15)年,发病年龄煤工尘肺高于矽肺和水泥尘肺,接尘工龄矽肺小于煤工尘肺和水泥尘肺,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56 546例尘肺病例发病接尘工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尘肺接尘工龄规律,为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湖南省尘肺数据信息库中不同接尘时间、不同期别、不同种类尘肺的发病接尘工龄数据转换成Excel电子表进行处理,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湖南省56 546例尘肺的平均发病接尘工龄为(17.80±8.62)年,发病接尘工龄10~年11 428例(20.21%)、15~年10 877例(19.24%)、20~年9342例(16.25%),其中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的平均发病接尘工龄分别为(18.67±8.58)、(16.74±8.52)、(14.22±7.93)年,矽肺、煤工尘肺、其他11种尘肺的平均发病接尘工龄分别是(16.15±8.67)、(18.37±7.79)、(22.55±8.97)年,且各期别尘肺之间、各种类尘肺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接尘工龄在10~25年间为尘肺病的高发期;尘肺的期别越高反而其发病接尘工龄越短;在各种尘肺中矽肺的平均发病工龄最短,其次是煤工尘肺.因此,应特别注重接尘在10年后以及高期别尘肺和矽肺的防治,以取得尘肺防治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应用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对按1963年《矽肺和石棉肺X线诊断标准》诊断的642例8种尘肺、(矽肺、煤矽肺、石棉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及磨工尘肺)和120例观察对象的X线胸片进行了X线诊断及分期对照。同时对这8种尘肺应用1986年《尘肺X线诊断标准》做了胸片X线形态分析。 两个X线诊断标准的总符合率为92.3%;观察对象升为Ⅰ期的升期率为4.2%;Ⅰ期降期率为0.7%;Ⅱ期降期率为31.4%。8种尘肺X线胸片形态学改变以混合形小阴影为主,不规则形小阴影在尘肺X线诊断中与类圆形小阴影有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武忠  秦景香  翁玮  郑爱国  陈虹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45-2747
目的为及时掌握和分析近10年上海市宝山区尘肺病发病的新情况及新问题,总结和分析尘肺病发病和诊断的新特点及流行特征,为加强尘肺病预防控制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999—2008年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到的所有有资质的尘肺病诊断机构出具的且尘肺病病人被诊断为尘肺病前工作地在宝山的尘肺病诊断证明书或尘肺病报告卡,剔除复查和晋级诊断病例,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通过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08年宝山区共确诊尘肺病101例,其中男性99例,占98.02%;女性2例,占1.98%。发病年龄范围为31~87岁,平均发病年龄(57.0±14.8)岁。Ⅰ期尘肺85例,占84.2%;Ⅱ期尘肺13例,占12.9%;Ⅲ期尘肺3例,占3.0%。有15.9%的病人没有得到早期预防。尘肺病种类分布相对集中,其中矽肺45例,占44.6%;焊工尘肺36例,占35.6%;铸工尘肺16例,占15.8%;其他尘肺4例,占4%。尘肺病人主要集中在铸造、水泥、金属冶炼、钢结构制造等行业。非公有制企业工人发病较公有制企业工人发病年轻,尘肺病发病与年份和季度无关,发病工龄越短,尘肺病期别越高。区内没有职业病诊断机构,所有职业病均为外区机构诊断。结论宝山区尘肺病发病态势依然严峻,既有传统矽肺、铸工尘肺,也有近年发展较快的焊工尘肺,政府、企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人各方应各负其责,重视尘肺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深圳某小型宝石加工厂矽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小型宝石加工厂矽肺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深圳某小型宝石加工厂接尘工人进行矽肺横断面调查。结果该厂工作场所矽尘短时间接触平均浓度(STEL)为3.9mg/m^3,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92.5%。矽肺检出率为11.54%(9/78),发病年龄(22.58±2.92)岁,接尘工龄为(3.53±1.37)年。患者X射线胸片表现以圆形小阴影“q”影为主。矽肺并发肺结核率11.11%。矽肺患者VC、FVC、FEVL0,、FEVL0/FVC和MVV值明显低于其他接尘工人(P〈0.01)。结论 小型宝石加工厂工人接触矽尘水平高,矽肺发病严重,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工人接触,减缓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造宝石加工工人矽肺患者致残的特征。方法按国家现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对111例人造宝石加工工人矽肺患者进行致残程度鉴定。结果 111例患者(壹期106例,贰期5例)中4,级病残5例,占4.50%,6级病残7例,占6.31%,7级病残99例,占89.19%。矽肺期别、小阴影总密集度、肺功能损伤与致残程度之间有关。矽肺期别、肺功能损伤决定病残等级的分别为105例(94.59%)和6例(5.41%)。结论人造宝石加工工人矽肺患者致残程度随着矽肺期别、小阴影总密集度和肺功能损伤等级增加而升高,其致残程度比宝石加工工人矽肺患者轻。  相似文献   

15.
张捷  严峥  冯鸿义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03-1704,1707
目的分析江阴市近年来新发尘肺病发病情况,以便为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区域内2006—2011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健康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新发尘肺病例的监测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该市新发尘肺病例共513例,其绝大多数发生于2004年江阴已关闭的采矿企业所遗留的接尘人员中。其中尘肺病Ⅰ期313例,尘肺病Ⅱ期148例,尘肺病Ⅲ期52例;尘肺病Ⅰ期病例数占61.01%。病种中矽肺为494例,占96.30%;工种以运输工为主,占44.64%。尘肺病发病年龄(59.85±8.49)岁,潜伏期(33.27±9.26)a。结论江阴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确保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尘肺发病情况,为制定尘肺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闸北区1956—2011年已诊断的尘肺病例发病资料。[结果]1956年以来全区共发生各类尘肺病418例,主要为Ⅰ期,合并结核率为13.40%。男性为主(92.58%),平均年龄52.26岁,专业工龄21.05年。病种以矽肺为主(60.00%),其次为铸工尘肺(25.84%)。开始接尘年代不同,发生的尘肺种类有所变化,20世纪80年代前接尘发生的尘肺种类主要是矽肺、铸工尘肺,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为电焊工尘肺和矽肺。2000年后出现较多的电焊工尘肺,并超过矽肺位居首位。不同年代尘肺发病年龄、专业工龄差别明显,不同类型尘肺的发病年龄、专业工龄亦不尽相同。[结论]应加强粉尘作业的防护,提高作业人员的防护意识,降低尘肺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上海市杨浦区1956~2008年尘肺发病情况,为制定尘肺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1956-2008年诊断的所有尘肺病例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6-2008年全区尘肺累积病例496例。其中,男性479例,占96.57%;女性17例,占3.43%。尘肺Ⅰ期病人298例、Ⅱ期151例、Ⅲ期47例,分别占60.08%、30.44%和9.48%。累积死亡病例294例,病死率达59.27%。尘肺累积病例分类排序前5位者依次为铸工尘肺、矽肺、电焊工尘肺、石棉肺和炭黑尘肺。铸工尘肺和矽肺病例共计421例,占全部尘肺病例的84.88%。发病行业集中在钢铁铸造、建筑材料开采和加工、耐火材料制品业和玻璃制造等行业。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1.97±9.26)岁、平均接尘工龄为(21.75±9.97)年。尘肺病例结核合并率为9.27%,其病死率高达93.48%。在尘肺病例的死因构成中,死于尘肺者居首位,占25.85%,其次为心脑血管疾病和肺癌,分别占20.41%和16.67%。[结论]上海市杨浦区尘肺病控制已取得显著成效,应加强对尘肺并发症,特别是肺部疾病的预防和医疗诊治,以提高尘肺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尘肺病诊断新标准实施前后郴州市尘肺病新病例诊断情况,为提高尘肺病诊断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郴州市疾控中心2008-01-01/2012-12-31尘肺病病例诊断资料,对全部初次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2012年诊断尘肺病新病例627例,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49.24岁,平均接尘工龄16.38年。其中壹期233例、贰期278例、叁期116例;煤工尘肺361例,矽肺111例,石墨尘肺5例,未分种类150例。尘肺病诊断新标准实施前后身份证明、用人单位职业史证明、工作场所检测结果提交、发现异常至确诊时间、诊断命名完整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明确接触粉尘名称、评定胸片质量、尘肺分期准确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病诊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明确尘肺病人接触粉尘名称、未评定胸片质量。尘肺病诊断人员应加强对诊断标准的学习,严格执行标准规定,进一步提高诊断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南省尘肺死亡情况,探讨其死亡规律,为尘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全省尘肺数据库中死亡病例数转换成Excel电子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1954-2008年底报告尘肺56546例,其中死亡13081例,病死率23.13%;随尘肺期别的升高尘肺的病死率亦升高;矽肺、煤工尘肺及其余11种尘肺的病死率分别为29.19%、19.30%、15.89%;I期、Ⅱ期、Ⅲ期尘肺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64.31±11.30)岁、(63.73±12.15)岁、(56.44±12.23)岁;矽肺、煤工尘肺及其余11种尘肺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52.85±15.84)岁、(62.97±11.53)岁、(68.61±10.10)岁。结论阻止和延缓尘肺期别的进展和并发肺结核,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民营石场石工矽肺的发生特点,为矽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某石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149例接尘石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粉尘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0.10~29.8 mg/m3,总尘TWA超标率61.11%,最高超标28.8倍。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28.4%。检出石工矽肺18例(壹期12例,贰期6例),检出率12.08%。确诊者平均年龄(38.5±1.6)岁(31~45岁);接尘工龄(5.0±1.2)年(2.0~7.7年)。发病工种以爆破工(66.67%)居多。患者症状以咳嗽15例(83.33%)、胸闷8例(44.44%),气促7例(38.89%)为主。胸片表现为圆形小阴影"q "占77.78%," p"影占22.22%。矽肺致残引致劳动能力完全丧失者占33.33%。接尘工人的年龄与检出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s=0.357,P>0.50);接尘工人的工龄与检出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s=1.000,P=0.01)。 结论 石工矽肺发病特征为爆破工发病居多,发病年龄小,发病工龄短,呼吸道症状多,胸片表现主要为圆形小阴影"q",劳动能力损害较重。应认真做好民营石场石工矽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