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比较长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长支架置入术long balloon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lus long stent implantation, LBPTALS)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普通支架置入术(ordinary balloon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lus ordinary stent implantation, OBPTAOS)对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股浅动脉狭窄单支病变的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LBPTALS,OBPTAOS术。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h、术后7d分别抽取患肢静脉血样,以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0)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非平衡法放射免疫测定血浆内皮素(ET-1)浓度。结果:两组患者靶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PTALS组的手术时间、夹层数、置入支架数明显低于OBPTAOS组(P〈0.05)。LBPTALS组的球囊扩张次数明显少于OBPTAOS组(P〈0.01),LBPTALS组术后即刻、术后2h、术后7d的血清NO浓度、NOS活力高于OBPTAOS组(P〈0.05),血浆ET-1浓度低于OBPTAOS组(P〈0.05)。术后7d血清NO浓度、NOS活力开始恢复,但仍低于术前(P〈0.05)。术后7d血浆ET-1浓度开始恢复,但仍高于术前(P〈0.05)。结论:LBPTALS对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血清NO浓度、NOS活力、血浆ET-1浓度的影响,即对血管内皮功能减退的影响小于0BPTAOS,可能是前者减少内皮损伤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长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长支架置入术(LBPTALS))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普通支架置入术(OBPTAOS)对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股浅动脉闭塞的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43例,随机分为LBPTALS组和OBPTAOS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h分别采下肢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和NO合酶(NOS)活力。结果:2组患者靶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P-TALS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BPTAOS组(P<0.05)。LBPTALS组术后即刻和术后2h的血清NO浓度、NOS活力高于OBPTAOS组(均P<0.05)。结论:LBPTALS对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患者血清NO浓度、NOS活力的影响均小于OBPTAOS,这可能是前者通过影响内皮的分泌功能,最终减少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conventionalballoon angioplasty,BA)对血浆vWF和血清cTnI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65例入院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BA或BA,球囊扩张后均放置支架。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h和6h抽取冠状静脉窦血样,测量血浆vWF的浓度;分别于术前、术后6h、24h和48h抽取肘静脉血样,测量血清cTnI的浓度。以上指标均以ELESC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量。结果 两组患者靶病变情况无显著差异。CBA组的球囊最大充盈压明显低于BA组(P<0.01)。BA组术后即刻和2h的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BA组24h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CBA以及联合支架植入术对UAP患者血浆vWF和血清cTnI浓度的影响均小于BA或其联合支架植入术,这可能是前者通过减少对血管内皮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RS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 (CBA)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 (BA)对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6 )、肌钙蛋白 (cTnI)和C 反应蛋白 (CRP)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5例入院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接受CBA或BA (即CBA组和BA组 ) ,球囊扩张后均放置支架。采用ELESC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血清IL 6、cTnI和CRP的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靶病变情况无显著差异。CBA组的球囊最大充盈压和支架置入压力明显低于BA组(P <0 .0 1)。BA组IL 6浓度在术后即刻开始高于CBA组 (P <0 .0 5 ) ,术后 2h和 6h差异进一步增大 (P <0 .0 1)。BA组 2 4h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CBA组 (P <0 .0 5 )。BA组的CRP浓度在术后 6h、2 4h和 48h都明显高于CBA组 (P <0 .0 1)。结论 单纯CBA或其联合支架置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 6、cTnI和CRP浓度的影响均小于单纯BA或其联合支架置入术 ,这可能是前者通过减轻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减少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长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长支架置入术(LBPTALS)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普通支架置入术(OBPTAOS)对血清IL-6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股浅动脉狭窄单支病变的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长球囊血管成形术(LBPTA)及长支架(LS)或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OBPTA)及普通支架(OS)。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2h和6h抽取患肢静脉血测定血清IL-6含量,另于术前,术后6、24和48h抽取患肢静脉血测定血清CRP的浓度。血清IL-6和CRP的浓度均以ELESC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患者靶病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PTALS组的手术时间、夹层数、置入支架数和球囊扩张次数明显低于OBPTAOS组(P(0.05~〈0.01)。OBPTAOS组IL-6浓度在术后即刻开始高于LBPTALS组,术后2h和6h差异进一步增大(P〈0.01)。OBPTAOS组的CRP浓度在术后6,24和48h都明显高于LBPTALS组(P〈0.01)。结论:LBPTALS对糖尿病下肢缺血患者血清IL-6和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均小于OBPTAOS,前者这种减轻炎症反应的影响,可能是其减少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冠状动脉(冠脉)内磁化支架置入术后冠状静脉窦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39例心绞痛患者分为磁化支架(MS)组23例,非磁化支架(NMS)组16例,各例于PTCA术球囊首次扩张前,以及术后的即刻,1小时,3小时,6小时取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清NO),血浆ET-1及SOD。结果 MS组术后6小时内冠状静脉窦血中ET-1水平的变化不如NMS组明显,MS组NO含量较NMS组显著自欺欺人或高,MS组SOD较NMS组升高,结论 (1)MS明显减少术中ET-1释放与术后合成,(2)MS明显增加术后NO生成的速度和量。(3)MS使SOD活力增强,有利于清除活性氧介质,减轻支架置入后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和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C 反应蛋白 (CRP)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 65例拟行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接受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 (切割球囊组 )或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 (普通球囊组 ) ,球囊扩张后均放置支架。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 2h和 6h抽取冠状静脉窦血样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血清IL 6的浓度 ;另于术前、术后 6h、术后 2 4h和 48h抽取肘静脉血样 ,测定血清CRP的浓度。以上指标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量。结果 :普通球囊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浓度术后即刻和术后 2h ;血清IL 6浓度术后即刻 ,术后 2h和 6h以及血清CRP浓度术后 6h、2 4h和 48h都明显高于切割球囊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0 0 1)。结论 :单纯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血清IL 6和CRP浓度的影响均小于单纯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 ,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有相似结果 ,这可能是前者通过减轻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减少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冠心病人PTCA支架植入术后血小板一氧化氮(NO)生成、NO合酶(NOS)活性和L-精氨酸(L-Arg)转运的变化,探讨PTCA支架术后血小板功能受损的机制。方法:正常对照组14例,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52.6±5.5岁;冠心病组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53.3±4.8岁。对照组、冠心病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取血测定血小板NO生成、NOS活性及L-Arg转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术前血小板NO生成、NOS活性及L-Arg转运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于术后即刻进一步下降(P<0.01);之后有所恢复,但至术后第6天仍未恢复正常(P<0.05)。意义:PTCA支架术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NO合酶活性和L-Arg转运使血小板NO生成减少,此可能是术后血小板粘附聚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用2FFogarty球囊导管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观察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运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发现:动脉损伤4周后血浆和胸主动脉ET的含量较假手术组(SO)升高显著(P<0.01),运动明显增强损伤动脉NOS活性,抑制ET的生成,较动脉损伤组明显低(P<0.05)。提示运动增强NOS活性、抑制ET的合成是运动防治内皮损伤和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在肝硬化大鼠全胃肠外营养(TPN)时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8只,肝硬化对照组6只,肝硬化TPN组7只。测定血清NO浓度、肝脏NO含量和肝脏NOS比活性,观察肝脏β-B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结果 除TPN组一只大鼠因输液过快,肺水肿死亡外,其余大鼠均成活。血清NO浓度、肝脏NOS比活性,肝硬化对照组比正常组升高明显(P<0.05),肝硬化TPN级比肝硬化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肝脏NO含量,肝硬化对照组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但肝硬化TPN组比肝硬化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肝脏β-N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正常组为-,肝硬化对照组为+,肝硬化TPN组为++。结论 NO可能是一种抗肝损伤因子,损伤因子存在时,表现为肝脏NOS活性增强,当肝脏NO含量减少时,表现为肝脏损害的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犬循环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浓度变化以及内皮素转换酶(ECE)、一氧化氮合酶(NOS)基因在缺血心肌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方法:结扎麻醉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造成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含量,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水平,以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缺血心肌中ECE和NOS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血中内皮素含量显著升高,而一氧化氮代谢产物水平逐渐下降;缺血3小时后,心肌中ECEmRNA呈高表达,而NOSmRNA呈低表达。结论:心肌缺血时循环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浓度变化与ECEmRNA、NOSmRNA表达水平一致,提示内皮素与一氧化氮两者的平衡失调可能参与了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类药物氯沙坦对动脉球囊损伤后内皮素与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  72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两组又按球囊损伤后采血的时间段分为球囊损伤术前、术后 6小时、术后 1天、术后 3天、术后 1周、术后 2周组。其中药物组动物于术前 1周连续给予氯沙坦 (2 0mg/kg/Day)干预 ,术后坚持服药直到采血 ;对照组动物则只进行球囊损伤 ,不予药物干预。测定血浆内皮素 - 1与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与单纯球囊损伤组相比 ,药物组球囊损伤术后血浆内皮素水平 (pg/ml)明显降低 ;血浆一氧化氮水平 (μmol/L)明显增高。 结论 氯沙坦能调节内皮素 /一氧化氮比值平衡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置入磁化支架后冠状静脉窦血中一氧化氮 (NO)与内皮素 - 1(ET- 1)水平的变化 ,探讨磁化支架防治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磁化支架组 (2 3例 )及非磁化支架对照组 (16例 )。经股静脉将 6 F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置入冠状静脉窦采血 ,采用 Griess法及非平衡法分别测定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及术后 6 h内冠状静脉窦血中 NO及ET- 1的水平。结果 :磁化支架组术后 6 h冠状静脉窦血中 NO含量较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0 .0 1) ;磁化支架组ET- 1水平的改变 ,包括术后即刻降低 P<0 .0 1)与 6 h回升 (P<0 .0 1)都不如对照组明显 ,两组 ET- 1水平在 3h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内磁化支架置入术后 NO升高与 ET- 1水平变化趋缓反映了靶区血管局部内皮细胞功能改善 ,磁化支架置入术后急性冠脉痉挛及远期冠脉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及Hcy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 61例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 ,44例为稳定性心绞痛组及经有关检查排除冠心病者 3 2例为对照组 ,测定 3组患者血浆Hcy水平 ,同时测定血中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等水平。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Hcy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 ,Hcy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的ET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 ,而NO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对照组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Hcy与ET呈正相关 ,而与NO、NOS呈负相关。结论 :Hcy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独立相关。Hcy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导致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与普通Bxsonic支架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IL-6)、P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置入Cypher支架(Cypher支架组),32例置入普通Bxsonic支架(普通支架组)。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小时取冠状静脉窦血测定IL-6、P选择素、slCAM-1浓度;而IL-6、P选择素、sICAM-1、CRP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7天、1个月取肘静脉血检测。以上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冠状静脉窦血样显示Cypher支架组P选择素、IL-6、sICAM-1水平在扩张前、术后即刻与普通支架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6小时明显低于普通支架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外周静脉血样显示IL-6、P选择素、sICAM-1、CRP在术后6小时、24小时、7天时Cypher支架组与普通支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L-6、sICAM-1、CRP在1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选择素在1个月时Cypher支架组高于普通支架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血炎症因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可能抑制介入术后的炎症反应也是其抗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