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50例,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外周神经刺激仪定位在股神经、坐骨神经处注入罗哌卡因30 ml;对照组在L3~4间隙穿刺。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流动力学的副作用及其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半小时后对照组SBP和DBP显著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术,能有效抑制止血带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并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侧腰麻,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单侧下肢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维持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殿超  侯芳  单勤亮等 《吉林医学》2013,(35):7364-7365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效果。方法:52例老年患者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施行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为0.5%罗哌卡因,腰丛阻滞剂量为1525 m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为1025 m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为1015 ml。观察并记录麻醉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效果好,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小。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麻醉效果好,对各系统干扰小,并发症少,对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更为适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重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单侧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成2组后给予对照组30例老年患者实施常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给予观察组30例老年患者实施双重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对比2组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之间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之间对比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有效性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 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实施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治疗患者给予双重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十分显著,术后麻醉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31)与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行神经刺激仪辅助下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2组间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间患者经不同方式麻醉后,其中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且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2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中实施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理想,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6)。对照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复合腰硬外麻醉,观察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情况。结果 T1、T2、T3、T4时段,观察组MAP及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更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该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盲探法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HR和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术中30 min和术后即刻的HR和MAP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可提高麻醉优良率,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稳定,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盲探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高危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58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8~91岁,ASAIII~IV级,随机分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NER,n=30)和硬膜外麻醉(EA,n=28)两组。NER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EA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评分。结果:NER组在手术过程中的MAP、HR较EA组平稳;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NER组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EA组(P<0.01)。结论:NER用于高危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且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单侧髋部手术中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Ⅲ级拟行单侧髋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n=25)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两点分别给予0.45%罗哌卡因30ml(腰丛)、20ml(坐骨神经);B组行硬膜外麻醉,给予0.75%罗哌卡因10~15ml。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B组平稳;A组用麻黄碱的患者显著少于B组;2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B组围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侧髋部手术不仅可满足手术需要,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65岁以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4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20例(A组),非糖尿病患者20例(B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正确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后分别给予0.375%的罗哌卡因25 mL和0.5%罗哌卡因20 mL.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而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1).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阻滞效果优于非糖尿病患者,术后镇痛时间长,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6例,根据奇偶法的标准分成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3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法,对照组采用联合阻滞麻醉,分析凝血功能数值、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苏醒和喉罩拔除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的数据值互相对比之下,观察组的各项数值更好,且观察组的相关不良反应问题很少,相互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的手术工作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法,有助于提升麻醉效果,并改善血凝状态,推广的优势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科学分成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麻醉组(观察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对照组)。然后认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0、20、30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30min内,对照组患者收缩压明显降低需行升压处理,观察组血压维持基础水平且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出现轻微呕吐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尿潴留3例。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是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刘红  刘跃森 《西部医学》2014,(12):1620-1622
目的 探讨膝关节以下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98例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分别给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有效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4% VS 22.45%,x^2 =9.496,P=0.002).结论 膝关节以下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股神经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可靠,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单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老年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发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44)、观察组(n=44),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后5分钟、麻醉后10分钟、手术开始时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操作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黄碱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麻醉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芬太尼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的腰丛-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ASA Ⅰ~Ⅲ级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股神经联合阻滞组(A组,n=55)和硬膜外阻滞组(B组,n=55),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阻滞效果。结果 手术开始时B组患者的血压明显降低,心率增快,并持续至手术结束以后(P<0.05),而A组患者均无明显变化(P>0.05)。A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均未出现止血带疼痛现象。结论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三点法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完善持久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用于老年患者的下肢手术。  相似文献   

16.
肖莉  吴绪才  董补怀 《吉林医学》2011,(17):3426-3427
目的:观察股神经阻滞用于股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的镇痛效果、操作难度、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将50例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5例,手术均在硬腰联合麻醉下完成,A组在入手术室后上手术床前10 min行患侧股神经阻滞,同时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麻醉操作难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B组直接上手术床行麻醉。结果:股神经阻滞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麻醉操作一次性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结论:股神经阻滞用于股骨骨折患者麻醉前镇痛,效果确切,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6例,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硬膜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38例患者,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1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的SBP、DB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开展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影响,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并发症的比较。方法:ASAⅠ~Ⅲ级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6例,年龄65~85岁,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组)、神经阻滞组(NB组)。NB组又分两个亚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S+F组)和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组(F+L组),每组22例。S+F组、F+L组应用了神经刺激器定位进行神经阻滞,膝关节以下手术采用坐骨神经加股神经阻滞,髋关节和股骨干部位手术采用坐骨神经加腰丛阻滞。E组于L3,L4间隙穿刺,间断给利多卡因维持麻醉,平面控制在T10。记录各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15、306、0 min、术毕无创血压(BP)、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针刺法),术后随访镇痛维持时间,患者运动阻滞时间;观察术中局麻药中毒、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及术后尿潴留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效果按“临床麻醉管理与技术规范”神经阻滞评级标准评定。结果:神经阻滞组血液动力学稳定,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术后并发症少,镇痛维持时间长。结论:神经阻滞用于单侧下肢手术,老年患者术中循环功能稳定,阻滞效果完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术后可以早期活动,术后康复快,是一种安全而经济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伟文 《当代医学》2011,17(34):54-55
目的 观察探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102例应用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其中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7例,坐骨神经阻滞9例,下肢手术股神经阻滞29例,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41例,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闭孔神经阻滞16例,观察麻醉阻滞效果.结果 不同部位的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90例70岁以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正确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后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20~25ml和0.5%罗哌卡因15~20ml,然后进行硬膜外穿刺备用,以防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不全,同时进行术后镇痛.B组选择硬膜外麻醉,L3~4间隙为穿刺点,给予0.75%罗哌卡因10~15ml.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42例单纯应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仅3例复合了硬膜外麻醉,而且硬膜外给予的麻醉药量明显减少.B组麻醉后30min(T1)、1h(T2)时点与麻醉前(基础值)及A组比较MAP降低、HR升高;B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适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