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可行的基层医院药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胜任力理论,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基层医院药师胜任力标准体系框架,运用德尔菲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药师胜任力进行评价,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验证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结果构建的药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得到验证,胜任特征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能有效区分和鉴别优秀药师和普通药师。结论药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为评价药师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药师的选拔、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科学客观的"四品一械"(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及医疗器械)检查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基于四维胜任力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工作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编制"四品一械"检查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13位"四品一械"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函询。结果 构建的"四品一械"检查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专家积极性、协调性和权威性高。结论 "四品一械"检查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可作为"四品一械"检查员实践管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一套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护士胜任能力指标体系,为军队护士的选拔、培训、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方法以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Delphi专家函询法,初步拟定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和0.91;变异系数分别为0.28和0.36;协调系数分别为0.19和0.43。最终确立的卫勤保障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综合素质、技术、能力、知识,权重0.2064~0.3124)、11个二级指标(政治素质、救护专业技术、救护基础知识、病情观察能力等,权重0.0498~0.1383)、36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初步构建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护士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军队护理工作的特点和救援任务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评估指标及权重。结果:从监测机构、监测人员、监测制度和监测报告四个维度确定各评估指标并计算出对应的权重系数,初步构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构建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国内外临床药师胜任力评价指标进行内容分析,为临床药师岗位胜任力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临床药师岗位胜任力相关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2篇文献及14篇胜任力评估框架及模型,提取个人素质、知识、个人能力、药学服务、教研5个一级类目、15个二级类目及61个三级类目。结论 初步构建了临床药师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临床药师开展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22,(2):240-243
目的为相关学者开展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研究和医疗机构开展药学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借鉴。方法以《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评价标准(试行)》为胜任力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哈尔滨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判断胜任力指标体系各维度以及题项是否需要进行调整;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累计回收问卷152份,其中有效问卷142份,有效回收率为93.42%。受访者中,女性占76.8%,40岁及以下人员占60.6%,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84.5%,中级职称人员占45.1%,工作10年及以下人员占60.6%。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841%,分别命名为知识与技能、动机、个人素养、职业道德。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总均分为(5.884±0.810)分,胜任力各条目发展不平衡,其中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和爱岗敬业得分较高,统计学知识、外语知识、药物治疗评价能力得分较低。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最终综合评价结果为"符合"。结论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评价指标在医疗机构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评价上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医院药师的基础知识及评价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董名扬  陈朋军  王舒  菅凌燕 《中国药房》2023,(11):1298-1301
目的 构建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分级,为科学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模型建立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专家咨询和模型运算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各指标的量化分级。结果 应用层次分析模型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合,得到了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和创新性6个一级指标及指南推荐地位、特殊人群用药、药品疗程费用等23个二级指标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判断矩阵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结论 本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模型构建了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分级,可为综合分析决策提供方法参考,从而使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更完整、科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31):4338-4341
目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的考核提供统一标准。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草拟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6个一级指标即基本条件、管理体系、检测能力、工作业绩、科学研究、满意度的权重分别为0.189 8、0.123 3、0.228 0、0.191 5、0.155 1、0.112 4,其中所占权重最高的指标为检测能力。结论:构建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可为该区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综合能力体系评价提供明确、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医院8个药师岗位评价指标体系,为不同药师岗位绩效考核与二次薪酬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要素计点法构建岗位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决策矩阵筛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权重赋值,专家对指标权重群决策结果进行认可度评价。结果:通过决策矩阵,形成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医院药师岗位评价指标,对于8个药师岗位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赋值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CR值分别为调剂药师岗0.0732、审方药师岗0.0757、临床药师岗0.0613、GCP岗0.0741、 实验药师岗0.0498、制剂生产岗0.0620、质控岗0.0769、助理岗0.0531。但专家组对各岗位评价指标权重赋值群决策结果认可度不一致,仅调剂药师岗专家认可度Kendall''s W系数P<0.05,GCP岗全部评价指标的变异系数<0.25。结论:从第一轮岗位指标权重赋值结果及专家组对其认可度可知,岗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可行性,其建立需要在完善专家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本研究在第一轮专家咨询出现的问题,可供其他研究者参考规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评估指标及权重。结果:从法律体系、组织体系和信息体系三个维度确定各评估指标并计算出对应的权重系数。结论:构建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程文闻  于菲  张丝雨  朱靓 《中国药事》2022,36(5):593-602
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药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当前该供应链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和评价,进而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 根据利益相关者和物理-事理-人理(WSR)理论,初步建立公立医院药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各级指标进行了增删与修改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专家熟悉系数为0.76,判断系数为0.83,权威系数为0.795,两轮咨询的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该指标体系中,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政府和药品制造方风险较大;从物理事理-人理维度上看,风险主要集中在事理层面。  相似文献   

12.
袁利佳  杨志敏 《中国药事》2021,35(5):558-564
目的:进一步促进我国药品审评专家咨询制度发挥其在药品注册申请审评体系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介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及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 (PDMA)对于药品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简称“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管理、定位及日常工作程序设定,分析欧美日监管体系下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药品审评审批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探索我国药品审评专家咨询制度的发展方向。结果和结论:FDA、EMA和PMDA均具有完善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制度。其中,FDA的咨询委员会中包含消费者代表、行业代表和病人代表,涵盖面广,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EMA的科学咨询小组和PMDA的科学委员会则要求成员不能为监管部门成员。这些举措对提高专家咨询会公正性和工作透明度均具有借鉴意义。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可以进一步完善药品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制度在专业审评阶段与综合审评阶段的咨询作用,在保护申请人商业秘密前提下,提高专家咨询会工作透明度,加强网络建设,将更有利于发挥药品专家委员会在药品审评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套评价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药物警戒工作水平的指标体系,为企业的药物警戒工作提供指导性工具。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对政策法规的解读,以MAH药物警戒年度报告的撰写指南模板为基础,构建初级的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立指标体系,并利用三角模糊数计算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模型。结果:最后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2,专家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的协调系数检测为0.358和0.177。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38个。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对提升MAH药物警戒工作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中药临床药师学员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考评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德尔菲法确定考评指标体系内容,对28位中药临床药学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AHP)法构建判断矩阵并计算考站和指标的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回收率分别为100.00%、96.43%,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专家意见的协同系数分别为0.32(P<0.01),0.50(P<0.01)。建立的考评指标体系共包含6个考站:中药治疗性方案合理性评价站(11.48%)、中药饮片鉴别站(5.65%)、用药指导与咨询站(19.58%)、药物信息获取与应用站(14.33%)、药物治疗管理站1(药物重整与治疗评估,19.58%)、药物治疗管理站2(药学监护与药品不良反应上报,29.38%),45个考评指标(组合权重占比集中在0.34%~6.48%,其中占比最高的是"6.4制定药学监护计划"),考站及指标权重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 此次研究的专家权威系数较高,意见一致性较强,构建的考评指标体系可为学员考核提供科学、客观的标准,有助于提升中药临床药师学员岗位胜任力和基地培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岩  苗志敏  王岩青  张云 《中国药房》2011,(45):4227-4230
目的:构建三级医院主管药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各级药师综合评价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拟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体系修订,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实测研究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结果:构建了包括职业素质、学识水平、综合能力、工作业绩等4项一级指标,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等15项二级指标和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等42项三级指标的三级医院主管药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信度、效度良好。结论:该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三级医院主管药师综合评价与管理的有效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定评价农村基层药店药学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规范基层药店的执业行为。方法:从农村基层药店药学服务的现状和农村基层百姓对药学服务的需求调查分析入手,运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基层药店药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构建权重判断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结果:最终形成由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基层药店药学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结论:评价指标经过一致性检验,内容效度较好,可作为监督管理部门对基层药店的药学服务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儿童退热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儿童退热药临床综合评价科学、规范、系统化进行.方法:参照《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采用文献研究法、头脑风暴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构建儿童退热药布洛芬制剂多维度、多准则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在课题组制定的基本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基础上,经过两轮专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及相应的指标。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回顾、德尔菲法等方法探索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框架,筛选用于核心价值的指标形成体系。结果所建指标体系经严格检验,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55,熟悉系数为0.824,判断系数为0.885;经过两轮咨询后确定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4条,二级指标12条,三级指标35条;专家咨询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35。结论经检验,该研究所建的护理专业核心价值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