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良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三步全子宫切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改良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三步全子宫切除张桂萍(广东省韶关市妇幼保健院)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手术之一,但传统术式较繁琐,盆腔粘连及盆腔较深的患者更易造成手术困难及损伤邻近器官,致使手术时间较长和出血较多。为提高手术质量,从1994年6月至1996...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各种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1970~1998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38例,将所有病例按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组,比较各种手术方式对各组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低、中危组主要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各种术式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高危组Ⅰa+Ⅰb期、Ⅰc期、Ⅱ期行次广泛(或广泛性)子宫切除附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单纯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相比,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O.05)。Ⅲ、Ⅳ期主要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或广泛性子宫切除附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这两种术式的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Ⅰa+Ⅰb期腺癌可以单纯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Ⅰa+Ⅰb期除腺癌外其他病理类型以及Ⅰc、Ⅱ期可以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附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Ⅲ、Ⅳ期患者预后差,手术方式对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常用的手术,经典的全子宫切除术创伤大,盆底结构变化大,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出现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子宫切除术方式较多,如经腹横切口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等,均以减少创伤、简便术式以期提高手术质量为宗旨。我们参考相关资料,在吸收各家之长的基础上,自2004年开始探索经腹小切口、半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仍以经腹手术为主。本文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陕西省博爱医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采用胆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87例,用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79例。两组均排除术前腰骶部疼痛及排便异常者。两组在年龄、产次、病种、子宫大小、盆腔粘连及附件保留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子宫切除术是多种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方式,国内外传统的方法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均各有利弊。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专家一直在探讨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中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已屡见报道。但是通常筋膜内子宫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宫颈浸润癌的手术一般应包括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前者有腹膜内或腹膜外两种术式。我院近2年多采用腹膜外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浸润癌。现回顾分析采用该手术方法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处理。  相似文献   

7.
我们研究了一种新式全子宫切除术,自1998年1月至1998年8月用该术式施行子宫切除术4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行新式子宫切除术49例为新式组,42~63岁;以同期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50例为对照组,40~62岁。两组在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及盆腔粘连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12 手术方法及步骤 术前准备、麻醉、开腹、探查、排垫肠管、提拉子宫及术后处理均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相同。用鼠齿钳提起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中点,剪开一小口,术者伸入两示指将反折腹膜撕拉至双侧圆韧带距子宫附着点1~2cm处,并顺势下推膀胱至宫…  相似文献   

8.
子宫切除术为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手术方式有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两种,目前临床工作中全子宫切除术占大多数,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比例很少,因为认为同时切除宫颈可预防残端癌的发生,但近来有关资料证实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率及其在宫颈癌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且19世纪80年代早期有研究显示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性功能的恢复更有利。近期又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两种术式对盆腔器官功能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子宫切除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是妇科手术中的一个基本手术。据统计,我国2003年的子宫切除手术为2817353例次。传统的子宫切除手术入路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水压分离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术中在子宫颈周围间隙先行用含有1:1000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注入黏膜下水压分离。结果本组99例经本术式治疗均获满意效果。术中出血少,术野干净,解剖层次清晰,不易损伤膀胱、直肠及周围组织。结论经阴道水压分离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费时少、恢复快的术式,符合微创原则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是早期宫颈浸润癌首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处理某些晚期子宫颈癌不可缺少的一种综合治疗手段。1898年,Wertheim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宫颈癌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部分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直到1911年,共完成了500例经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选择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手术死亡率约10%,其手术范围相当于现今的Piver RutledgeⅡ型子宫切除术。1930年,Meigs对Wertheim术式进行了改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3种手术方式的比较,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同期施行的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100例,经腹子宫全切除术120例,次全子宫切除术60例,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术后阴道出血、阴道残端息肉)等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阴道出血,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除术较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略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残端有小宫颈宴体,无息肉形成,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有9例残端息肉形成。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取传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手术创面小,手术难度降低,不破坏盆底结构,减少术后残端出血及残端肉芽的发生,并且由于切除了宫颈内膜及移行带,消除了次全子宫切除术式发生宫颈残端癌的顾虑。因此,在良性子宫疾病需切除子宫时该术式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13.
妇科腹腔镜手术15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7~2002年对1560例腹腔镜手术者均采用全麻;异位妊娠术式为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伞端取胚术及输卵管造口术;卵巢囊肿手术采用剔除术、剥除术及患侧附件切除术;子宫手术采用改良式CISH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全切术及LAVH术;主要器械为单双极电凝及超声刀。结果:腹腔镜手术占同期妇科手术的45.28%,手术成功率99.55%,发生并发症7例(0.45%)。结论:适应证掌握得当。妇科大部分手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2010年12月68例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腔镜组),随机抽取同期60例经腹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病例做对照(开腹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生存质量等。结果:行腹腔镜手术的68例患者中无1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与开腹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盆腔引流液,尿管拔出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为微创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肿瘤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1998年8月至2006年1月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95例子宫颈癌和85例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率1.67%(3/180),手术时间(255±69)min,术中出血量(347±247)mL,淋巴结切除(20±8)个。术中膀胱损伤7例(3.89%),大血管损伤6例(3.33%)。术后并发尿潴留41例(22.78%),淋巴囊肿7例,输尿管瘘2例,膀胱阴道瘘、尿失禁、肠梗阻各1例。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熟练和并发症防治技巧的掌握,子宫恶性肿瘤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有望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改良腹式子宫切除术13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腹式子宫切除术1361例临床分析叶秀霞,洪卫,林金菊(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筒化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及并发症,我们改良了传统的子宫切除术。自1979年至1991年,用改良术式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1361...  相似文献   

17.
阴式与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由于不必开腹,腹壁无瘢痕、损伤小、恢复快、费用低而受到重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由于其微创、恢复快,扩大阴式手术适应证而逐渐推广应用。为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对我院近5年来采用两种术式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筋膜内电刀旋切行子宫全切术术式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前子宫良性病变需全子宫切除术术式仍以经腹手术为主。常用的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使盆底结构变化大、阴道短缩 ,并时而并发膀胱、直肠脱出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996年初我们对一些盆腔粘连重的患者施行了传统的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经数例实践证明 ,钝性分离宫颈筋膜易出血、损伤大、损伤复杂。于是我们参考相关资料 ,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的基础上 ,改钝性分离为电刀旋切子宫 ,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将 1996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间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全子宫切除者 64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 3 2…  相似文献   

19.
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1996年行手术治疗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3组,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者为A组(54例);行广泛或次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者为B组(14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或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或次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者为C组(42例),分析3组的生存和复发情况.结果 A、B、C 3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90.5%、95.1%,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诊超过2年的71例中9例复发,复发率为12.7%;9例复发者中7例于3年内复发,其中盆腔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5例;A、B、C 3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3.9%、9.1%、12.5%,其中盆腔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3.9%、9.1%、8.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8%、9.1%、12.5%,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手术方式不是影响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扩大手术范围或行淋巴结清扫术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远处转移在术后复发患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辅助治疗时应考虑术后复发的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20.
旋切颈管内膜式子宫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子宫切除术 (全切 )是治疗多种妇科良性疾病的重要方式 ,它能预防宫颈癌的发生。近年发现全切术后合并症较多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宫颈损伤范围大。为此 ,我们选择了一种新术式———旋切颈管内膜式子宫切除术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将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旋切颈管内膜式子宫切除术 (旋切 )组 30例 ,年龄 (4 4 0± 4 8)岁 ;全子宫切除术 (全切 )组 30例 ,年龄 (4 4 2± 3 5 )岁 ;次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 )组 30例 ,年龄 (4 4 3± 5 3)岁。三组的年龄、病种 ,盆腔粘连情况基本相同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