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带线锚钉联合外排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诊治的90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45例采用带线锚钉联合外排钉内固定(锚钉组),45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钢板组)。结果 9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4(6~28)个月。锚钉组术后出现2例(4.4%)并发症,钢板组术后出现10例(22.2%)并发症。与钢板组比较,锚钉组切口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体侧外旋活动度更大,疼痛VAS评分更低,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带线锚钉联合外排钉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带线锚钉联合外排钉固定疗效更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红外偏振光联合抗菌药物治疗下肢创伤后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创伤后丹毒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配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 g,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34例,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垂直于丹毒区域,以照射强度为最大功率60%,每日2次,持续照射10 min。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日,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第5日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前住院日及总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治疗前异常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5日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外偏振光联合抗菌药物治疗下肢创伤后丹毒,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日,从而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不同固定方式的尸体标本和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优化手术方式选择。[方法]6具20~40岁青壮年胸腰椎(T11~L3)标本,压缩法制作L1椎体爆裂性骨折模型。平均分成3组,分别行后路长节段固定、常规短节段固定和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手术固定方式,三维运动试验机检测标本在10 N·m力矩下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4个方位的运动范围(ROM),材料机评估标本在500 N压力下的轴向压缩刚度。另取1具尸体为正常胸腰椎模型,借助CT扫描和有限元软件,模拟L1节段爆裂性骨折生成三种不同手术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应载荷,分析各模型的应力分布,比较并进一步验证力学分析结果。[结果]生物力学证明,后路长节段固定、短节段固定和伤椎短节段固定后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模型的ROM值和轴向压缩刚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维有限元应力分布显示,常规短节段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在T12平面的应力显著小于后路长节段固定方式。[结论]三种手术固定方式均能达到T11~L3节段的稳定,但后路常规短节段固定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更易于对伤椎的保护,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早期规范化物理治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研究条件的85例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进行超早期规范化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单次平均总住院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及出院当天两组患者手术侧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日与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住院日和"起立-行走试验"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单次平均总住院日(9.92±2.57)d和术后平均住院日(5.04±1.17)d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术后第1天—第3天及出院当天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明显改善、"起立-行走试验"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日与术后出院当天"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呈正相关,与术后出院当天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超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能可改善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缩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单次平均总住院日。  相似文献   
6.
7.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一经发现多属中晚期,并且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很高,因此该病一直是外科研究的热点。因此,研究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对该病的筛查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肠外瘘是腹部创伤、手术或感染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腹腔内病变继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腹内脓肿向肠壁及腹壁切口或引流口穿破,形成长时间排出脓液、消化液或气体的肠管与体表通道的病理性改变.20世纪70年代之前,肠外瘘的病死率约50%~60%[1],近期随着科学的进步及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肠外瘘的治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步,国内病死率约6.2%~17.0%[2].但是,肠外瘘至今仍然是腹部外科手术最棘手的病症之一,它不仅可以引起严重感染,还可以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病死率较高.败血症、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亦成为其主要致死原因.在所有的肠瘘中手术后肠外瘘占75%~85%[3].本文对肠外瘘的诊治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70岁以上卵巢癌患者化疗的情况。方法选择1988年1月至2003年8月间我科初治的年龄≥70岁的卵巢癌化疗患者28例(老年组),年龄〈60岁卵巢癌化疗患者49例(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的耐受性、生存期等。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化疗率分别为82.4%和98.0%,化疗的平均疗程数分别为5个和9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化疗方案和按时化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出现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39.3%)明显低于非老年组(77.6%)。两组患者骨髓抑制需要治疗的比率分别为91.7%和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两组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于70岁的卵巢癌患者能够耐受化疗;但化疗前应详细地评价全身状态,治疗方案个体化,严密监测和处理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