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预防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对15例下肢恶性肿瘤患者行原发病灶扩大切除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标准清扫术,并同时将缝匠肌离断后覆盖股鞘固定于腹股沟韧带处;创面内放置负压引流球,外部给予持续负压吸引治疗7~9 d;对淋巴结清扫区行环形包扎;密切监测术区引流及下肢肿胀情况;术后14 d拆线。结果本组共15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24个月,局部未出现淋巴漏及水肿等并发症,疗效较满意。结论对于下肢恶性肿瘤需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可以有效防止淋巴漏的发生;其操作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一次性使用负压球Y形引流管在甲状腺手术后创面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传统甲状腺手术并常规应用一次性使用负压球Y形引流管引流创面渗出液的3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常规进行的观察指标有:①引流渗液的色泽及速度;②每24小时引流液累计总量的变化;③切口皮下有无积液,有无引流不畅;④局部有无切口感染。结果全组病例中有2例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成功;其余病例均在48~72 h内解除负压引流,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甲状腺术后常规放置一次性负压球Y形引流管,引流效果好,是减少和避免术后呼吸困难或窒息并发症发生的有效引流方法之一,且价格低廉,术中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清扫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2月因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行颈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80例术后采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引流(持续负压组),通过1:2配对选取同期住院的160例术后采用普通负压引流装置引流(普通负压引流组),对比分析两组引流情况。结果:持续负压组术后第1天总引流量高于普通负压引流组[(103.9±5.832)mLvs.(97.28±5.61)mL,P0.05];带管过程中的总引流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190.8±11.59)mLvs.(232.5±14.34)mL,P=0.2048];持续负压组患者引流时间明显比普通负压引流组短[(3.229±0.079)dvs.(3.514±0.086)d,P0.05]。持续负压组术后乳糜漏发生率及乳糜漏愈合时间优于普通负压引流组。此外,持续负压引流组疼痛评分与普通负压引流组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2.983±0.215vs.2.824±0.256,P=0.63)。结论:颈清扫术后持续负压引流效果优于普通负压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达到更快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 134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使用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的结果。结果 共进行 134例胆囊切除术 ,其中11例同时进行胆总管探查术。所有患者均于术毕于温氏孔置该引流管 ,从手术切口引出体外 ,平均放置时间 5 2h ,平均总引流量 83ml,切口愈合时间平均 8d ,无引流并发症。结论 一次性单向阀硅胶负压吸引球具有无菌、无毒 ,使用方便 ,不易堵塞等特点 ,非常适合应用于胆囊切除术后引流  相似文献   

5.
在外耳再造中,负压引流技术在减少术区血肿形成、塑形再造耳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不能保障负压引流装置提供有效的负压,很容易导致手术的失败。因此,在外耳再造术中选择合适的负压引流装置是非常必要的。我科于2011年2月至今选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来代替简易负压引流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镜辅助生物胶黏合治疗颈部乳糜瘘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患者男,41岁,因“右甲状腺癌术后8个月,左颈部淋巴结肿大1周”于2004年4月5日入院,8个月前行过甲状腺全切+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此次考虑左颈部淋巴结转移,行左颈部改良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28枚淋巴结,有1枚(1+/28)见乳头状癌转移。术后1 d即引流出110 ml的乳白色液体,经负压引流和低脂饮食处理后,引流液反而增至为220 ml/d。负压引流处理2周后予以内镜辅助生物胶黏合治疗,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3 d未见乳糜液漏出,局部无积液,出院后随访2年乳糜痿无复发。  相似文献   

7.
刘莎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177-2177
耳再造术是整形外科常见手术,术后需常规留置引流管进行中心负压持续引流,留置在患者耳部术区的引流管为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在术中剪去针头部分,余下管道作为引流管,在管道另一端有可连接输液器的接头,可接20ml一次性空针暂时维持再造耳的负压,在患者送至病房后即使用中心吸引装置代替20ml空针进行持续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8.
隆乳术简易负压吸引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隆乳术后负压引流装置主要有:一次性负压引流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等,但体积较大携带不便,价格也相对较贵,影响临床的使用率,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行研制了一种携带方便、材料易得、价格便宜的负压引流器,经35例(70侧)乳房硅胶假体乳晕切口胸大肌下隆乳术后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腮腺肿瘤患者及行颈淋巴清扫术患者术后常规置引流管,需要正确记录引流量,但由于引流液较少,引流液测量常不准确.我科应用一次性注射器测量引流液,取得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更换引流方式,探讨胸壁结核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8例胸壁结核并窦道形成患者,术前常规三联抗痨一个月后,行手术彻底切除结核病灶,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病愈出院后继续三联抗结核6个月。结果 38例患者一次性治愈率100%,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 胸壁结核术前需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彻底行病灶清除,术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方式,并继续抗结核治疗,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术后病灶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粘贴式负压冲洗在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20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经粘贴式负压冲洗后,在5d内引流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10~12d,平均11.3d;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感染、水肿、皮肤破溃等并发症。另外2例经粘贴式负压冲洗治疗无效,转为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15d及17d痊愈出院。结论粘贴式负压冲洗是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较为有效、理想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愈合时间短,费用少,患者较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次性注射器做负压吸引器在面部美容整形手术切口术后引流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去掉一次性注射嚣针头,伤口引流管外接不同规格一次性注射器,抽动注射器活塞,将针头帽放置注射器尾端及活塞间使注射器成负压装置.结论:术后伤口引流管外连接注射器负压引流,操作简单、易于取材、容易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且可准确计算引流量.结果;26例头面部美容整形手术切口,术后使用注射嚣负压引流为伤口引流,无创面积液皮片,皮瓣成活良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在常规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需运用负压引流将术腔内的渗液引流到体外以促进创面愈合.手术室所用的负压引流管的口径较粗,不适合在体表小切口手术中使用.鉴此,我科自制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用于体表小手术切口负压引流,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应用超声刀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应用超声刀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应用HARMONIC超声刀配备FOCUS刀头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30例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并选择同期、相同术者完成的以高频单极电刀行腋窝淋巴清扫手术病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研究组的平均腋窝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11.4 vs. 15.7d,P=0.029),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量以及淋巴引流总量等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高频单极电刀相比,应用超声刀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安全可靠并可以缩短术后腋窝引流时间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原发性阴道癌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策略,为单孔腹腔镜在阴道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提供经验和参考。 方法2018年6月至7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科对2例原发性阴道癌患者成功实施了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对其临床资料和手术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例患者共4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传统多孔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单侧平均手术时间45 min(35~55 min),单侧平均术中出血量45 ml(20~85 ml),单侧淋巴结平均清扫数7.2枚(6~9枚),其中1例患者在一侧腹股沟区检出2枚(12%)阳性淋巴结。术后腹股沟区均采用负压持续引流,引流量平均每日32.5 ml(2~250 ml),术后8 d均拔除引流管。随访至2018年9月,2例患者均无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皮瓣坏死、下肢水肿、淋巴漏等并发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单孔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原发性阴道癌安全可行,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手术综合治疗措施在甲状腺癌颈部清扫术后严重淋巴漏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例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严重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对严重颈部淋巴漏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通过饮食控制、营养支持、局部加压包扎、负压引流、生长抑素、以及高浓度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局部注射等非手术治疗综合措施,可促进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严重淋巴漏患者的愈合。结论 饮食控制、营养支持、局部加压包扎、负压引流、生长抑素、以及高浓度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局部注射等非手术治疗综合措施,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严重淋巴漏的防治中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以明确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灶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47例患者中有65例伴颈淋巴结转移,总转移率为44.22%。其中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6.05%(53/147),明显高于侧颈淋巴结的20.41%(30/147),P<0.05。性别、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年龄和病灶数多少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颈中央组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率,故手术时常规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有一定意义。性别和肿瘤大小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对于男性、肿瘤较大患者,应考虑是否同时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手术综合治疗措施在甲状腺癌颈部清扫术后严重淋巴漏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例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严重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对严重颈部淋巴漏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通过饮食控制、营养支持、局部加压包扎、负压引流、生长抑素、以及高浓度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局部注射等非手术治疗综合措施,可促进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严重淋巴漏患者的愈合。结论 饮食控制、营养支持、局部加压包扎、负压引流、生长抑素、以及高浓度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局部注射等非手术治疗综合措施,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严重淋巴漏的防治中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双侧乳糜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的双侧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均未发现淋巴液渗漏。均于术后第4天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经胸部X线检查为双侧胸腔积液,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出乳白色乳糜液,证实为双侧乳糜胸。2例患者经禁食、奥曲肽等积极治疗后,引流量逐渐减少,复查胸部X线胸部无积液后拔除引流管。结论:双侧乳糜胸是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罕见的并发症,早期发现后给予积极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球在涎腺手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需手术的腮腺、颌下腺患者7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放置负压引琉球3~4天拔管后加压包扎3~4天,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负压引流球可有效的预防涎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