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疹抗体的检测目前常规使用血凝抑制试验(HI),该试验虽具有特异、快速的优点,但必须使用新鲜猴血球,而新鲜猴血球保存期限短,运输不方便,因而不便推广应用.目前随着麻疹活疫苗的广泛使用,为了解人群免疫水平和考核疫苗免疫效果,需要一个既简便又特异、敏感的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我们最近对被动血球凝集试验(PHA)和HI实验这种方法作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麻疹抗体的检测目前常规使用血凝抑制试验(HI),该试验虽具有特异、快速的优点,但必须使用新鲜猴血球,而新鲜猴血球保存期限短,运输不方便,因而不便推广应用,目前随着麻疹活疫苗的广泛使用,为了解人群免疫水平和考核疫苗免疫效果,需要一个既简便又特异、敏感的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我们最近对被动血球凝集试验(PHA)和HI实验这种方法作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1.l标本采集健康2一门岁不同年龄组血清共236份,同时采集临床确诊为麻疹病人双份血清7份,分离血清后在一2()冰箱保存。1.2试剂由四川省卫生防…  相似文献   

3.
被动血凝试验检测麻疹抗体郭永文,郑焕英,吴承民,林协勤长期以来,麻疹抗体的检测方法,多采用血凝抑制试验,由於该法需依赖猴血球,不便於基层应用。八十年代,我国学者相继用特异而敏感的ELISA方法,近年来又用改进了的、更加简便的PHA试验[1,2,3,4...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麻疹血凝抑制试验在基层一直被广泛地使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因猴血陈旧(6天以后)血球对照不易完全沉淀,以致血凝素滴定的结果很难判断。为此,我们对解决猴血陈旧问题作了探讨,使猴血的使用期由7天延长到12天。1 方法1.1 常规血凝抑制试验(以下简称常规法)按《计划免疫与检测技术)麻疹血凝抑制试验方法进行,抗体效价≥1:2为阳性。1.2 改进的血凝抑制试验(以下简称改进法)将常规法的稀释液改为含3%小牛血清的生理盐水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延长新鲜猴血球保存期,解决麻疹血凝抑制试验中猴血球来源紧张问题.方法:猴子静脉无菌采血后置阿氏液中,将阿氏液保存的猴血球经5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收取浓缩猴血球,与等量血球冷冻保存液混合,室温缓慢搅拌15 min后,分装保存于液氮中.结果:将液氮冷冻保存9个月的猴血球与新鲜猴血球比较,其对麻疹血凝素的敏感性和麻疹血凝抑制抗体的测定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u=0.0123.P>0.5).结论:用液氮冷冻猴血球获得成功,并能替代新鲜猴血球.  相似文献   

6.
对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目前都采用血凝抑制法,此法虽简便快速,但许多地区因购买猴血球困难无法开展此项工作。本文通过对麻苗免疫前后和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的测定,比较酶联吸附法(ELISA)和血凝抑制法(HI)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ELISA法可以代替HI法进行麻疹的抗体水平监测。 1 材料与方法法 1.1 ELISA-IgG法 ELISA间接法,以OD值≥2.1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其效价。麻疹人群抗体水平测定血清稀释度<1:200为阴  相似文献   

7.
麻疹血凝抑制试验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麻疹血凝抑制(HI)试验中猴红细胞的保存与人血清中非特异性凝集物质吸收的难点,推广麻疹HI试验方法,研制了麻疹HI试验试剂盒,并用该试剂盒与经典HI试验方法平行检测353份待检血清,结果有322份血清两法检测的效价完全一致(91.2%),其余31份两法检测效价的差异为±2倍,即在HI试验允许误差范围内.两法检测效价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试剂盒不必用猴红细胞去吸收血清中的非特异性凝集物质,还可在4℃保存4个月以上.该试剂盒的研制与使用,可大大方便与促进麻疹血清流行病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检测麻疹抗体水平广泛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AI),该方法需新鲜猴血球,有些实验室不易获得。而反向血凝抑制试验(RPHAI)可用人“O”型红血球冻干的抗体致敏血球代替新鲜猴血球,为麻疹的监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对RPHAI与HAI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测定麻疹抗体使用的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I),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好的优点,但由于试验中必须采用猴血球,因而给推广应用造成困难。被动血球凝集试验(PHA)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及免疫学领域。但应用于麻疹抗体的测定时间不长,最近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制成功了PHA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我们应用PHA测412份健康人麻疹抗体,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PHA试验用麻疹抗原致敏血球,正常细胞致敏血球,20%醛化血球,麻疹阳性参考血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乙脑单克隆抗体(McAb)致敏羊血球(M-RBC)作反问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检测临床诊断为乙脑的60份急性患者血清抗体,并与HI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PHI法阳性率为85.0%,HI试验法阳性率为53.3%。经统计分析,以RPHI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方法简便和诊断快速,适于国内基层医院和卫生防疫站在开展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研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血液抑制试验(HI)法平行检测60份健康人血清,结果表明 ELISA 法较 HI 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实验所需血量少,且不需敏感猴血球和特殊试验设备。我们认为ELISA 法是适于基层麻疹监测和流行病学现场使用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 ELISA 检测麻疹 IgG 和 IgM 抗体,并与 HI 试验进行了比较。两法在检测麻苗初免和普种的成功率表明无明显差异,其抗体滴度相关系数为0. 589~0. 875,呈密切正相关。ELISA-IgM 和 HI 试验在检测33例疑似麻疹患者血清诊断中,阳性率分别为60. 6%和51. 5%。结果认为,ELISA 法完全可以代替 HI 试验进行麻苗接种后的免疫成功率调查和麻疹患者的诊断,具有敏感性高,血清用量少,不需猴血球之优。  相似文献   

13.
被动血球凝集试验(PHA)是一种快速、敏感的血清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及免疫学领域,1988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与四川省卫生防疫站采用超声波处理未浓缩抗原致敏醛化绵羊血球建立麻疹被动血球凝集试验,并将其引入麻疹抗  相似文献   

14.
采用血凝抑制法(HI)、血熔抑制法(HLI)、中和试验法(Nt)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麻疹抗体,并对此4种方法的敏感性、实用性及易推广性作一客观评价,结果显示HI法简便、快速、特异而可靠,但不及HLI法、Nt及ELISA法敏感,特别是HI抗体<1:2的人,用其他3法部分人仍可测出抗体,但HLI及HI法需用猴血细胞,Nt法需用细胞培养,在广大基层单位推广具有一定困难。因此作者推荐ELISA法,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及敏感,不需猴血及细胞培养,判断结果方便、正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麻疹免疫检测常规使用的血凝抑制法,虽然简便快速,但由于猴血球来源困难,保存期短,使许多基层单位难于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应用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中的麻疹IgG抗体,并应用ACELISA-IgM法检测疑拟病人血清麻疹IgM抗体,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所用的麻疹病毒抗原、细胞对照抗原、HRP(辣根过氧化物酶)-马抗人IgG、羊抗人IgMu链抗体、麻疹单克隆抗体、HRP-羊抗鼠IgG,均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供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已有大中专学生中麻疹爆发流行的报导,为了解此类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麻疹疫苗(MV)再免疫效果,本文于1996年10~11月份进行了调查。l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选择菏泽某帅范专科学校新生103人,并以实验小学一年级新生幻人为对照。1.2方法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检测两组血清中HI抗体后,对大专组接种MV,并于接种后30天再次检测HI抗体。以>1:2为阳性,猴血球和血凝素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供。2结果2.l两组麻疹HI抗体分布两组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X’一1.16,P>0.25);HI抗体GMT差异具有显著性(U一7.66.*<0…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多用血凝抑制试验(简称HI试验)检测血凝抑制抗体(HI抗体)是否阳转测定麻疹初免成功率。此方法需采集双份血清(有些家长不愿接受),而且需时较长(免后1个月左右才能检测)。因此我们探讨用捕获-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麻疹特异性IgM抗体(简称SIgM)进行初免成功率检测。现将捕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检测鼠血清和恢复期病人血清抗体,同时用血凝抑制(HI)法对阳性血清进行分型。一、材科与方法: 1.EHFV抗原、兔抗EHFV IgG致敏血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并与传统的血凝抑制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麻疹单克隆抗体致敏人“O”型红细胞的反向间接血凝抑制法,检测麻疹抗体。结果两种方法检测麻疹疫苗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均为100%(11/11);52份免疫后血清RPHI的GMT为26.55,HI的GMT为39.08,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方法未见显著性差异,并具有很好的平行关系。应用该方法对其他相关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结果无交叉反应。结论该法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应用含20%二甲基亚砜的蔗糖、明胶液做介质冷冻保存猴血球的研究结果。这种冷冻保存液可保护猴血球在低温冻结条件下不发生细胞破裂;在解冻后,对麻疹血凝素的敏感性不降低:在麻疹血凝抑制试验中与未冻存的新鲜猴血球有相同的效果。冷冻保存液中可加防腐剂,这对猴血球的冷冻保存及血清学应用效果无影响。
由于冻存血球在解冻后仍能在普通冰箱(或冰壶)中至少可保存2周,使供应远距离单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