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21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血清ADA活性测定,发现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患者高干对照组(p<0.01).而神经症患者与对照组无异常(P>0.05),服用与未服精神病药物及家族史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上述结果,推测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患者ADA增高可能与精神病患者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提高精神病治愈事和纠正免疫功能障碍,注意纠正ADA活性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测定了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治疗前血ADA活性,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经抗精神病药或抗抑郁药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是衰退型患者,血ADA活性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而双相和非核心型抑郁症患者的血ADA活性则比治疗前明显升高。这些变化可能同药物引起的T淋巴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伴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P A D) 的预后。方法 对65 例 P A D 及69 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N P A D) 进行3 ~6 年随访,调查其再入院及转归情况。并比较其在人口学特征、疾病表现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46 .67 %的躁狂症,44 % 的抑郁症及52 .17 % 的双相情感障碍都伴发精神病性症状。 P A D 与 N P A D 在人口统计学,疾病对目前生活、工作的影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有18 .9 % 的 P A D 再入院诊断改变为精神分裂症,它们有如下特征:起病年龄较小,平均住院日较长,再入院次数较多,伴与情感不一致的妄想症状较多。结论  P A D 是一种常见疾病。 P A D 与 N P A D 在预后上无显著差异。有18 .9 % 的 P A D 再入院诊断改变为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免疫指标与精神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评估抗精神病药对免疫指标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用固定剂量氟哌啶醇治疗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周,在治疗前后测查T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细胞,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治疗前CD3阳性细胞(CD+3)、CD4阳性细胞(CD+4)、CD4/CD8阳性细胞比值(CD4/CD8)和IL-2分泌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人,治疗后CD+4呈显著性增高;治疗前CD4/CD8与SAP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BPRS、SAPS和SANS减分率与治疗前CD+3细胞数均呈显著正相关,SANS减分率与治疗前CD+4细胞数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在改善患者精神症状的同时,也使其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的免疫功能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检测了446例精神病患者血清中IgE含量,并与97名正常人比较,发现精神病患者血清中IgE含量显著升高,表明精神病患者确有免疫功能障碍,而精神病各型之间、服药与未服药之间、阳性家庭史和阴性家族史之间以及疗效间平均含量无差异。IgE升高可能与精神病患者Ts细胞缺损和IgA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58例独生子女精神障碍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对象均符合CCMD-2-R中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独生子女患者(下称A组)的父母97人以及同期住院而又符合上述标准的非独生子女患者(下称B组)的父母97人同时分别进行调查。(2)所有被调查者均经过体格检查及精神检查(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检查提纲(SAD)的筛选),结果均无躯体、精神疾病,且社会功能良好。(3)A组所患疾病类型的例数及其父母的人数(括号内为父母人数),即精神分裂症30例(45人),情感性精神障碍24例(45人),精神发育…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T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OKT系统McAb、ABC法对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T细胞亚群表型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CD3(总T细胞),CD4(T辅助/T诱导细胞,TH),CD(T抑制/T杀伤细胞T 8),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有免疫调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在情感性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自知力评估量表(SAUMD)应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中。对47例住院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进行治疗前后自知力评估,且与11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治疗前后SAUMD评分有显著差异,躁狂发作的病人治疗前后SAUMD评分差异体现在四个因子分同时改变;而抑郁发作的病人治疗前后SAUMD评分差异表现在归因分的变化,症状分治疗前后无差异。归因可能涉及到预后,并有助于精神疾  相似文献   

9.
分裂样精神病106例随访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诊断及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6例首次住院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的患者进行1~6年随访,将资料作分析研究。结果106例患者中维持分裂样精神病诊断30例(283%),改诊为精神分裂症72例(68%),情感性精神病4例(37%)。分裂样精神病改诊为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病与其病前性格、社会功能恢复状况、思维形式及情感障碍等因素有关,而与家族遗传史、起病形式以及精神症状中幻觉、妄想、行为障碍关系不大,治疗效果两者差异亦较大。结论分裂样精神病作为过渡诊断仍有保留之必要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病药物效应与神经内分泌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6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为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近十多年来,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用药的基础状态及治疗初期体内的某些神经内分泌水平的变化,如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以及5-羟色胺(5-HT)激动试验等,与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效应有相关性,并有预测价值。本文复习相关文献,拟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神经内分泌因素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DA)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DA活性增高,而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阻滞脑内DA受体(其是DA-D2受体)来发挥效应的。DA…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1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和8周末分别进行CPK检测,同时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定其情严重度。选取同期本地区健康体检者69名为对照组。结果:精神分裂症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显著下降,4周末已降至正常范围;在发病期的CPK值与BPRS总分、思维障碍因子分、激活性因子分和SAPS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好转后相关性降低,至8周末已无相关性;病例组CPK变化值与BPRS总分减分值、激活性因子的减分值和SAPS总分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的CPK活性显著升高,与病情关系密切,与阳性症状相平等,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免疫、代谢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两半球功能差异情况,对三组(精神分裂症组、情感性精神病组和正常人对照组)受试者行左右手实体感觉、对指和旋转运动功能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脑脊液(CSF)磷酸化神经丝(PNF)和双螺旋丝(PHF)免疫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型ELISA检测AD的CSF中PNF和PHF的免疫活性,并与对照组即多发梗死性痴呆(MID)、其他神经疾病(ODC)、精神分裂症(SCH)及正常人(NC)进行比较。结果AD组CSF中PNF活性与MID、NC、SCH无显著性差异。AD组CSF中PHF活性高于各对照组,而其PNF/PHF比值低于各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HF值与对照组个体间重叠的4例AD中仅1例其PNF/PHF值与相应的MID有重叠。结论单纯测定CSF中PNF免疫活性对AD的鉴别诊断无意义,测定CSF中PHF活性与PNF/PHF比值相结合可提高AD的诊断正确率,有可能发展为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诊断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一些作者对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预后良好的精神分裂症和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和遗传研究表明,除幻觉和妄想外,其症状和家族史与典型的躁狂抑郁症没有什么不同.Carpenter等人指出在双相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中,大约有1/4的患者具有精神分裂症的一级症状.Clayton等人报告半数以上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有情感性精神病家族史.Taylor和Abrams报告入院诊断为急性精神分裂症的48个病人都有足以诊断为双相  相似文献   

15.
使用TQ-19叠加仪对24例精神分裂症、7例情感性障碍患者CNV进行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CNV波型变异大,最高峰电位降低28%,PINV时程延长,与情感性障碍和正常对照组间均有显著差别;而情感性障碍患者CNV波幅值和PINV时程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别;并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延长PINV与最高峰电位呈负相关(γ=-0.42)。认为PINV时程和波幅在协助精神科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 A P D) 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 T D) 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不自主运动量表( A I M S) 、锥体外系副系反应量表( R S E S E) 评定确认 T D、急性锥体外系副反应( E P S) 存在,建立对照组,对所得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 D 组总服药时间长,服药剂量高,高效价药使用多,既往 E P S 次数多,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服药剂量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明显低。 T D 严重程度与各临床变量无显著性相关。 A I M S≤4 分者与> 4 分者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总服药时间、服药剂量、高效价药、 E P S 次数、情感性障碍与 T D 发生密切相关, T D严重程度可能存在个体易感性, T D 的疗效与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丁瑛 《四川精神卫生》1996,9(A00):52-53
用双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69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病人进行评定,发现27例HAMD≥17分。并与40例原发性抑郁症HAMD总分,各因子分及抑郁症状进行比较,初步认为分裂症缓解期的抑郁症状系患者对心理,社会因素的反应,与抗精神病所致性功能障碍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脑CT扫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病人脑结构的变化,收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27例,以及精神分裂症病人25例,应用脑CT定量分析脑室、脑沟。结果显示,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病人前角指数、第三脑室最大宽度、乳突间比值和脑萎缩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这些所谓的功能性疾病可能和非特异性脑室、脑沟结构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9.
自由基代谢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和药物治疗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自由基代谢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是否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40例分别评定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并测定膜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Gu-ZnSOD)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未治疗组患者MDA含量和GSH-Px活性显著增加,治疗组患者无显著改变;而两组患者SOD活性显著降低;未治疗  相似文献   

20.
儿童少年情感性精神障碍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儿童少年期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与成人不很相同。我院自1991年1月~1996年4月共收治18岁以下情感性精神障碍(以下简称AD)40例,报道如下。1 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CCMD2R及ICD10AD诊断标准。男19例,女21例;初发年龄11~18岁;首次住院平均年龄158岁;病程1月~4年,平均236月;有躁狂症12例,抑郁症10例,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18例(躁狂相15例,抑郁相3例);精神病家族史阳性10例,其中AD2例,精神分裂症5例,其他3例;病前性格内向30例,外向10例。2 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