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年龄≥60岁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组)和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①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组自主呼吸时间、听从指令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亦早于静吸复合麻醉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 h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组认知功能均得以恢复。③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引起老年患者一过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七氟醚和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相似,但前者术后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2.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彬  张兴安  吴群林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广东医学》2006,27(11):1683-1685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瑞芬太尼(PR组,n=20)(3~4)μg/L或舒芬太尼(PS组,n=20)(0·4~0·6)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BIS(45%~60%)。术中视情况调整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血流动力学、BIS值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降低(P<0·05),PR组心率(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PR组停药后约10min患者HR增快(P<0·01)。两组患者异丙酚诱导后BIS值明显降低(P<0·01),组间BI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后呼吸频率、潮气量PR组恢复迅速,PS组恢复较慢。停药至拔管时间PR组、PS组分别为(13·2±3·8)min、(29±7·5)min(P<0·01)。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浓度改变时BIS值无明显影响,复合瑞芬太尼时麻醉恢复彻底,复合舒芬太尼时麻醉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3.
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大于65岁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组(Ⅰ组),于术前及手术后第1,3,7天应用minimental state(MMS)测试方法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的MM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降低。Ⅰ组与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的MMS评分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于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4.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颅脑外科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R组)和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F组),每组41例。术中连续监测MAP、HR,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苏醒时间。结果气管插管后1min,F组MAP高于R组(P<0.05),插管反应大于R组。R组术中HR、MAP最高值低于F组(P<0.05)。R组苏醒时间短于F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静脉麻醉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异丙酚静脉麻醉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0例择期手术患者 ,分别采用异丙酚 (P组 ,n =30 )、异丙酚芬太尼 (PF组 ,n =5 2 )靶控输注或者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 (PR组 ,n=2 8)持续输注全静脉麻醉。芬太尼靶浓度 2 μg/L ,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为 0 2 5~ 0 5及 0 12 5~ 0 2 5μg/ (kg·min) ,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 1mg/L ,逐渐增加靶浓度值直至意识消失。术中调整异丙酚、芬太尼靶浓度值或瑞芬太尼输注速度维持麻醉深度。观察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改变以及麻醉药用量、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诱导后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明显降低 (P <0 0 5 ) ,PR组心率明显减慢 (P <0 0 5 ) ,PF ,PR组气管插管、切皮后SBP及DBP无明显改变 ,P组则明显升高 (P <0 0 5 )。PR ,PF组异丙酚麻醉维持用量分别较P组降低 32 8%和 2 4 0 % (P <0 0 5 )。结论 瑞芬太尼、芬太尼能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 ,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时的反应 ,以瑞芬太尼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及复合瑞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监护麻醉中的静脉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及单纯异丙酚靶控输注组(B组)。在不同时间点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不良反应。结果A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T1、T2点B组MAP低于A组(P〈0.05),术中A组肢动明显少于B组(P〈0.05),呼吸暂停A组多于B组(P〈0.05),A组病人对镇静镇痛的满意程度高于B组。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确切、术后苏醒迅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全静脉麻醉(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B)组,每组15例,A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 B组吸入异氟醚及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记录术中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B组术中的HR较A组增快.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龙飞  张恒胜  蒋华  王家美 《吉林医学》2011,32(28):5936-593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60例,并选取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术后清醒、恢复、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插管操作应激反应方面,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异丙酚复合的前静脉全身麻醉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9例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及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HR、MAP、DBP、SB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VAS评分、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能够通过患者个体差异,调整靶浓度,增加药物控制的精准性,加强麻醉深度的可控性,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的反馈控制变量复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的应用。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拟需全身麻醉腹部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闭环靶控输注组(闭环组)和靶控输注组(靶控组),每组30例。两组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3.0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4.0ng/ml。术中闭环组丙泊酚浓度根据BIS反馈值50调节。记录两组在麻醉前,插管后3min,切皮,术中探查,切除肿瘤时,缝皮等时间点的MAP,HR,BIS变化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两组在插管后3min,切皮,术中探查,切除肿瘤, 缝皮等时间点的MAP和HR 下降明显(P<0.05),靶控组MAP和HR变化幅度大于闭环组(P<0.05),靶控组BIS值波动范围也大于闭环组 (P<0.05),闭环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靶控组(P<0.01)。结论 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以BIS为反馈值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凭静脉麻醉,具有麻醉深度易维持,安全有效,节约费用的优点。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反馈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相似文献   

11.
何波  叶华  曾静贤  李楚强 《广东医学》2007,28(10):1638-1639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及复合瑞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监护麻醉中的静脉麻醉效能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药物的副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组(A组)及单纯异丙酚靶控输注组(B组),记录诱导、插镜、苏醒及留现时间,记录各时点MAP,HR,SpO2,RR,记录术中肢动,呼吸暂停等副作用,随访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诱导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T1,T2点B组MAP低于A组(P<0.05),术中A组肢动明显少于B组(P<0.05),呼吸暂停A组多于B组(P<0.05),A组患者对镇静镇痛的满意度高于B组.结论 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效果确切,术后苏醒迅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丽 《当代医学》2011,17(10):130-13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与靶控输注丙泊酚喉罩麻醉在手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BIS、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对照组应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喉罩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情况及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运用丙泊酚。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迅速,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心功能Ⅱ~Ⅲ级老年患者全麻诱导的合适效应室靶浓度。方法全麻下心功能Ⅱ~Ⅲ级年龄62~86岁患者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入室后(基础值T1)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ml/kg,效应室靶浓度TCI(T2)3组病人瑞芬太尼从1.0ng/ml分别渐升至2.0ng/ml,3.0ng/ml和4.0ng/ml(T3)后启动异丙酚TCI,从1.0μg/ml血浆靶浓度渐升至4.0μg/ml(T4),气管插管后即刻(T5),气管插管后2min(T6)。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双频谱指数(BIS),不良反应发生率、辅助药物使用次数。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给药后气管插管时及气管插管后MAP、HR降低(P<0.05),而Ⅱ组、Ⅲ组不良反应次数较Ⅰ组多、麻醉过浅次数较Ⅰ组少(P<0.05),而BISⅠ组较高。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全麻诱导效应室靶浓度TCI瑞芬太尼宜为3.0ng/ml复合异丙酚TCI4.0μ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SBP和DBP变化、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T组术中HR、SBP和DBP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低于S组,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术中循环更稳定,术后苏醒迅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陈立明 《当代医学》2014,(7):117-118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常规泵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两种全静脉麻醉方法的麻醉过程平稳性及麻醉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和常规泵注,对比评价两种全静脉麻醉方法的麻醉过程平稳性及麻醉后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的不同时刻点,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均平稳,同时实验组手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问和拔管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率较低且患者满意度较高,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靶控输注与常规泵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诱导和维持均较平稳,靶控输注组在麻醉恢复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泵注组,故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是一种较好全静脉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戴贵茂  张永洪  鲁鸿 《西部医学》2010,22(11):2017-2019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拟行妇科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R组(输注瑞芬太尼)和S组(输注舒芬太尼)。R组麻醉诱导瑞芬太尼0.5μg/kg.min输注2 min,随后TCI输注异丙酚,靶浓度为4μg/ml。S组诱导单次注射0.5μg/kg舒芬太尼,再以0.5μg/kg.min输注5 min后,随后TCI输注异丙酚,靶浓度为4μg/ml。手术结束前20 min关闭舒芬太尼输注,手术结束时关闭瑞芬太尼输注。观察记录术中MAP、HR、清醒时间、异丙酚使用量、疼痛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PONV),复苏室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以及复苏室停留时间。结果 S组术中MAP较R组高(P〈0.01);R组中术后疼痛发生率和PONV较S组高(P〈0.01),R组病人恢复室停留时间较S组长(P〈0.01)。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麻醉都可提供较好麻醉效果。舒芬太尼能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用量,还可减少PONV发生和缩短恢复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异丙酚静注联合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胃镜诊疗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实行无痛胃镜诊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异丙酚静注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RP组)和单纯静注异丙酚镇静(P组),观察诱导前、进镜时、诊疗时及术毕时BIS、SpO2、平均动脉压(MAP)、HR的变化以及比较检查操作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结果与诱导前相比,2组术中BIS降低(P<0.05),P组术中MAP和HR及术毕时HR降低(P<0.05)。与P组比较,RP组术中BIS升高(P<0.05),MAP、HR、SpO2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异丙酚静注用于胃镜检查及治疗时,麻醉迅速、平稳,苏醒快,镇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两种不同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TCI(T组)采用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2.5mg/kg及维库溴胺0.1mg/kg快速诱导后,经口明视插管,维持采用瑞芬太尼靶浓度4~8ng/mL+异丙酚4~8mg/(kg·h).异氟醚组(Ⅰ组)采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2.5mg/kg,维库溴胺0.1mg/kg诱导经口明视插管后,维持采用1:1的氧气:笑气和异氟醚(维持呼吸浓度0.8~1.2MAC)吸入麻醉.术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指标.结果 T组病人入睡快,术中血流动力学比Ⅰ组平稳,术后患者苏醒迅速,意识清楚,术后随访术中无知晓.结论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既满足了手术要求又提高了麻醉药的可控性,真正做到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手术行靶控输注(TC I)全凭静脉麻醉时对血流动力学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50例;复合异丙酚行靶控血浆浓度输注并观察记录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心率、血压的变化、术毕停麻醉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送术后恢复室(PACU)、呼之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和离开PACU时间;并根据OAA/S及VRS评分,记录患者意识状态、疼痛评分及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即刻、气管插管后3 m in、气腹时及术后5 m in、拔管时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术毕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送PACU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后时间;拔管后即刻、回病房后1.5 h的OAA/S及VR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瑞芬太尼组躁动和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TC I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及术中心血管反应小,术后恢复快,正确处理并发症不失为理想的麻醉镇痛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七氟醚组)与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组(舒芬太尼组),每组39例.比较2组在麻醉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以及血氧饱和度值,并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组麻醉诱导后的MAP与HR值均较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插管时舒芬太尼组的MAP与HR值均较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并较七氟醚组低(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术后恢复均优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