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心论不寐     
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血脉,藏神。心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协调作用,使心的功能失调对不寐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不寐之病因病机有情志所伤,扰动心神、饮食失节,心失所养、病后年迈血虚,神不守舍、劳逸失调,心神失养;治疗不寐,当从心辨证,注重调养心气,使心的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正常,达到脏腑协调,神魂自安。首先当以养心安神为目的,同时注意调畅情志,久病可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使不寐的治疗达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
李小娟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洁,损伤脾胃,血瘀,或年老肝肾亏虚等,影响脏腑功能,心神受扰,发为不寐;提出"靶向辨证"的独到治疗方法,"靶"就是目标,李师将不寐"靶"定位在心;"向"指方向,是对疾病定性和治疗方向,以此确定选方用药。主辨脏腑、虚实,精准辨证,根据病因病机,脏腑损伤程度,治以化痰瘀,调气血,安心神,实者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虚者益气健脾,补血养阴,养心安神,灵活使用药对,重视调节患者情绪。  相似文献   

3.
汪勤  邓悦 《吉林中医药》2007,27(4):62-63
《类证治裁·不寐》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在《景岳全书》中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不寐的病机大致可分为外感和内伤。由外感引起者,主要见于各种热病过程中;由内伤引起者,则多由于情志不舒、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引起[1~6]。本文就失眠证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1治疗方法1·1从火论治田令群[7]认为,不寐病在心神,其发生不外心神失养及心神受扰两大类。治疗方面除心神失养属虚当从补虚着手外,因心神受扰所致不寐的病机与阴阳失交,阳不入阴,阳盛或阳…  相似文献   

4.
葛红颖  耿焱 《陕西中医》2007,28(8):1056-1057
目的:总结张琪教授治疗神志病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归纳老师临床经验。结论:张老认为心主神明,神志为病,首责于心,痰、热、瘀为主要致病之邪。他以养心柔肝法、清心安神法、活血开郁法、涤痰宁心法治疗多种神志病,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5.
邵静教授认为老年不寐病位在心神,且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由于年老体衰,脏腑精气不足,气血虚衰,或久病络瘀,情志不遂,心神失养,发为失眠。治疗老年不寐应首辨虚实,次分脏腑,以培补为本,祛邪为标,杂合以治,缓缓图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6.
总结韩祖成从心、肝论治不寐病的经验。不寐病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脏关系密切。韩祖成认为情志不畅是不寐病的关键病因,心神受扰是基本病机,进而导致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出现不寐。临床上韩老师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自拟方剂解郁安神方、理气安神方、五心简方,分别治疗肝经郁热证、肝郁脾虚证、心火亢盛证型不寐,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寐,即为现代医学之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中医以整体观念为原则,注重调理五脏六腑气血阴阳平衡,标本兼治.文章总结了周大勇教授治疗不寐病的临证经验,周大勇教授认为不寐病机总属肝郁脾虚,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气机升降失常,遂生邪物,逆犯心神;食饮过味,伤及脾胃,气血不生,无养心神,二者均可导致不寐的产生,治疗则以疏肝健脾...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张磊教授治疗不寐的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跟师学习、分析临床病例等,总结张磊教授自拟方眠安汤的组方特点及临床上应用眠安汤辨治不寐的经验。结果:眠安汤治疗阴虚阳浮、心神失宁型不寐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属于此证型的更年期妇女。结论:张师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之寤寐由心神所控,不寐之病机总属邪气扰神或心神失养。笔者在岭南多年临床发现,消渴症见不寐者,多表现为脾虚胃热之中焦寒热错杂证,是以营血不足,湿热有余而致心神被扰,心失所养所致。治疗上注重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以治本虚,祛湿醒神,平调寒热以治邪实。临证时常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渴不寐,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很多心系疾病患者常伴有心烦、心悸、焦虑、不寐等心神不宁的表现,因此,薛教授在治疗心系疾病中重视心神共调,根据辨证论治,给予益气养血、养心安神;活血祛瘀,养心安神;豁痰醒脾,安神定志;清热泻火,养阴安神;疏肝解郁,健脾安神;平抑肝阳,清心安神,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吕楚昕  陆曙  彭健 《光明中医》2023,(2):253-25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陆曙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方法 遴选并整理陆曙教授治疗不寐医案804个,提取处方700首,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软件中关联规则的分析、k均值聚类算法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对陆曙教授治疗不寐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寐处方共涉及中药173味,总结了陆曙教授治疗不寐的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律。结论 陆曙教授治疗不寐多用补益、清热、理气之品,体现补其不足(柔肝健脾、养心安神),损其有余(清热化痰、行气解郁)的治疗之法。  相似文献   

12.
田今群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医、教、研及临床工作,精通歧黄,学验仅丰,行医础余载,擅治内科疑难杂证,尤其是治疗不寐更是功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左右,得益匪浅。本文仅将田师对不寐从火论治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田老认为不寐病在心神,神守舍则寐,神不守舍则不寐,其病机不外心神失养及心神受扰两大类。治疗方面,除心神失养属虚当从补虚着手外,对心神受扰类多从火(热)论治,因心神受扰的不寐,其病机与阴阳失交,阳不入阴,阳盛或阳盛阳衰有关,其病性多属火,或为实火,或为虚火,故从火论治,而不寐总属神不守舍,故在辨…  相似文献   

13.
答:酸枣仁味甘酸性平,为滋养性安神药;夜交藤味甘性平,为养心安神药。故凡不寐证或伴有不寐症状者,皆可以其治之。然而,有时用之,效果并不明显,此时则当明其脏腑虚实,属寒属火,属痰属瘀,随机用药。不寐证有无邪与有邪之分,有邪者体气多实,无邪有体气多虚。无邪不寐证,因于思虑劳倦耗伤心脾,症见怔忡、惊悸,脉细弱或结代,苔薄白,舌淡胖,为气虚精陷,选用寿脾煎(党参、白术、山药、炙甘草、枣仁、远志、干姜、莲肉)以益气养心;若心跳甚者加熟地,滋水  相似文献   

14.
路志正教授治疗不寐,主要从五脏藏神的理论着手,尤重视脾胃对五神的影响,认为从病因病机上看,主要有虚、实和虚实夹杂3种情况。虚者为脾虚不运,心肝血虚,神失所养,不寐由生。实者或因气滞,或因湿(痰)阻,影响脾胃气机,扰动心神而不寐。而虚实夹杂,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与气滞、食滞、湿浊、痰热等邪实并存。辨证分型主要有脾胃虚弱血不养心、脾虚不运痰湿阻滞、脾虚湿阻痰热扰心、胃腑不和心神不宁等。路老临证常以健脾益气养心、化痰降浊、和胃温胆宁心等法调理中州,以达到安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几千年来,中医从防治不寐的长期实践中归纳出 “ 心神 ” 思想,并不断深化和丰富其内涵,发展出了独 具特色的理法方药。随着现代医学对不寐的研究不断深入,中医对 “ 心神 ” 的认识也愈发精细化。莲子心是传统的安 神中药,屡为历代医家辨证施用,其效颇验。本研究论述了从 “ 心神 ” 论莲子心治不寐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并结合中 医临床用药研究总结其适应病症规律,依据中医 “ 心神 ” 理论从 “ 毒邪扰心 ” 和 “ 神主睡眠 ” 两个独特角度综述其清 心安神作用的药理机制,旨在发掘莲子心治疗不寐的现代科学内涵,并进一步为安眠药的新药研发提供有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总结高玉瑃教授调督安神针法治疗不寐的临证经验,此针法是燕赵高氏调督系列特色针法之一。高教授认为,不寐是营卫失和,脾胃不调所致,根据调整督脉镇静宁神、滋水涵木调和心神、健脾和胃安神之本的选穴组方原则,擅长从"督原同用,健脾和胃"论治不寐;在选穴处方上应用百会、神庭、中脘,调督为主,兼用任脉,意在调和营卫安神;应用心肝肾经之原穴,滋水涵木,调和心神;应用天枢、中脘、阴陵泉,健脾和胃,治病求本。讲究下针顺序、补泻手法、出针等特色针法,使选穴处方与特色针法相得益彰,形成了调督安神针法治疗不寐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毛培镐 《光明中医》1996,11(3):27-28
顽固性不寐从瘀论治四则毛培镐(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311800)主题词不寐/中医药疗法,从瘀论治不寐为内科临床常见病。《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中指出:“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本病中医常规治疗以补虚泻实,调理阴阳为原则。笔者在临...  相似文献   

1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发现多数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即中医所称的"不寐"。"不寐"致患儿心神失守,影响患儿认知,导致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加重ADHD患儿核心症状。临床中以肝阳上亢者最易出现"不寐",而"不寐"病位在心,故治疗时着重平肝潜阳、养心安神,可有效提升患儿睡眠质量,提高认知能力,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及冲动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赖氏通元针法认为不寐的病机为阳不入 阴,阴阳失衡,治疗以神元为本,以任督二脉为总纲,重视脑-心-肾并调,善于调引阳气以平衡阴阳;重视 培元固本,使诸气归原、互相平衡。临床上以百会、印堂、大椎通督脉,安元神,引阳下达;膻中理宗气,宁 心神,引阳入阴;中脘、天枢、风池和营卫,健脾胃,畅运枢机;气海、关元、命门培元气,固精气,养阴纳 阳;随证配穴泻实火,清痰瘀,使邪去正安。笔者系统总结了通元针法治疗不寐的思路及应用方法,为临床治 疗不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压力的增大,不寐病人逐年增多,治疗上却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而中医药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笔者通过分析不寐的病因病机,总结众医家对不寐中痰热、胃不和、心神失养等病因及治疗的认识,结合昼夜阴阳节律,提出不寐的治疗应有昼夜之分。白昼应对因治疗注重祛邪,夜晚应对症治疗注重安神。并将这一观点用于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