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脉诊是医者运用手指触觉切按病人的某些浅表动脉,以探测脉象,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中医临床特有的诊病方法,又称“持脉”、“候脉”、“切脉”[1],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正> [篇题解释] 平人,为无病之人,即正常之人,亦即气血和平之人。气,在此指脉气;象,指脉的形象。如吴昆说:“平人,气血平调之人,气,脉气;象,脉形也。”高士宗说:“平人气象者,无病人之脉气与脉象也。”又《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本篇首论平人脉象,再论病人之脉象,且以平人脉象来衡量病人之脉象,故以“平人气象论”命篇。 [本篇主要内容] 本篇论述了平人的脉息至数与变化,以及各种疾病的脉象和诊察方法。其主要内容有: 一、计算脉搏至数的方法;平脉、病脉和死脉  相似文献   

3.
脉诊是医者运用手指触觉切按病人的某些浅表动脉,以探测脉象,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中医临床特有的诊病方法,又称“持脉”、“候脉”、“切脉”[1],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研究脉象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很多学者用血液动力学的理论与分析指标来探索中医脉象的形成机理,观察与分析各种脉象的变化,找出相应的特征,为脉诊  相似文献   

5.
脉象是中医学精髓之一,临床可以通过脉象变化来诊察和辨识疾病。思虑过度状态是一种心理紊乱状态,现将凭脉辨治思虑过度状态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切脉趣谈     
中医看病,免不了要先摸摸患者手腕部的脉搏,俗称切脉,亦称脉诊,切诊。切脉,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医辨证的“拿手好戏”。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三指”,常能相当准确地判断患者患病的部位和性质,推测疾病  相似文献   

7.
肺系疾病在脉诊中既有单个脉,又以复合脉象多见。通过诊察三部九候脉象之所得,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总结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指导临床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全书二十五篇,前二十二篇在篇名上,皆冠以“××病脉证并治”,表明各种病是以脉证合参、证不离脉为原则;而脉又列于证之前,这就足见仲景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对脉象变化是极为重视的。现从以下几方面以窥仲景对脉象的应用。据脉测因以脉析机不论外感或内伤,必然导致人体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其病变首先反映在脉象上。通过诊察脉象的变比,可以审测疾病的病因病机。如《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  相似文献   

9.
脉诊是祖国医学的重要诊察方法之一,它在中医诊断学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使主观感觉的脉象能变成客观的图形,以利于确定脉象的“性”和“量”的概念的客观指标,掌握脉象的客观规律,近二十余年来,国内应用仪器描绘脉象图的方法研究中医脉象,做了不少工作。现根据手头掌握的资料,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病人脉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诊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之一。历代医家通过切脉可以洞察疾病的发生、发展,甚至预测生死。这不仅用于临床其他学科,而在精神神经科也同样加以运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就有诊察脉象变化,推知“癫疾”预后的记载,如“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因此脉象的研究也是精神神经科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脉象的研究已在临床各科广泛开展,而精神科中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脉象的特点究竟如何,国内迄今少见报道。为此,我们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脉象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有关病人各年龄组和西医分型组的脉象图形分布,以及病人服药与停药时脉图的自身比较情况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11.
中医脉诊源远流长,是中医诊察疾病独特的诊法。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手段,从多学科的角度对脉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现综述如次。(一)脉象仪器的研制传统的中医脉诊,主要是靠不同指法下的指面感觉来分辨脉象。古代学者力求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虽然对初学者掌握脉  相似文献   

12.
切脉趣谈     
中医看病,免不了要先摸摸患者手腕部的脉搏,俗称切脉。切脉,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医辨证的“拿手好戏”。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三指”,常能相当准确地判断患者患病的部位和性质,推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窥察体内邪正盛衰等情况。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甚多,然  相似文献   

13.
陈鼎祺辨治心律失常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鼎祺认为“脉为心之府”,心脏一旦病变,其病理变化必然反应在脉象上,正如周学海所说“有是病即有是脉”,通过诊察脉律的变化,可初步推断病人为何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他总结出几种脉象与心律失常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诊断伤寒杂病强调手足脉合参以定证候,后世医家遇疾病危重寸口无脉时,诊察足脉以决生死。手足脉合参在临床很多疾病中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对于生理状态下手足脉象是否存在差异,病理状态下如何认识其间的差异等关键问题至今并无系统而科学的认识,笔者从动脉压力波传导规律及古今临床案例对此作以浅论。1 手足脉象差异的内在原理  古代脉学研究者,在手指感觉灵敏度和精确度的范围内,认为手足脉在压力波的时间、振幅、波形等方面是完全一致的,而称之为“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若引绳大小齐等”。但现代血液循环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其主要存在“静息”和“敏化”两种状态。在临床上,本课题组依据腧穴在疾病状态下的力敏效应来选取针刺穴位,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对患者进行经络诊察的过程中,应用“循、按、扪、切”等操作手法刺激到人体某一个部位时,会即刻引起患者寸口气口九道脉中的病变经脉脉象发生改变,且该脉象的变化可随刺激的停止而消失,继续而重现。本课题组根据《易经》中“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理论观点,再加上理论上医源于易,医易本属一家,所以就二者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临床可类比应用。本研究结合自身对该理论观点的理解,通过临床经络诊察刺激患者在疾病状态下的敏化腧穴,引起寸口气口九道脉中病变经脉脉象发生改变的临床实践方式,选取针刺穴位,收效颇著。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依脉定腧”的新型取穴方法,指明了引起脉象变化的特殊部位即为患者在生病状态下的敏化腧穴,是针刺治疗起效的关键穴位。  相似文献   

16.
<正> 诊病辨证之际,有时患者会出现错综复杂的现象。如某些症状很突出,或症状繁复错杂,或脉舌等外候出现独特的迹象。故前人有“独处藏奸”之训。它告诉我们,在“独”里面,往往蕴藏着疾病的真象,潜伏着病机的关键。探求到“独”的真谛,就找到疾病的症结所在。诊脉候“独”脉的变化,是与脏腑、气血息息相关的,体内的病变,常常可以通过脉象表现出来,甚至临床表现尚未显露,而脉已有了某些变化。因而诊察脉象,可以测知体内的病变。清·周学海说:“有是病即有是脉,脉在病后也。若夫病症未形,血气先乱,则脉在病先,诊脉可以预知将来之必患某病也。”  相似文献   

17.
<正> 脉诊作为中医诊察疾病的一种手段,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古人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笔者自一九八○年以来,选择了三百余例典型脉象作常规心电图描记,籍以观察脉象在心电图上的反映,使脉象得以形象化,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互相补充。现择其要略述于后。  相似文献   

18.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反映了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的变化是人体生理病理的灵敏信息,在临床诊  相似文献   

19.
从脉象要素的角度对全面诊察脉象提出要求,从理解脉理、熟能生巧、以变度脉、据病审脉等方面介绍识别脉象的方法,对常见而难识的弦、紧、滑、涩、缓5脉进行了辨析,对相兼脉与不能相兼的脉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切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脉象的形成是脏腑气血正常生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了变化。因而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推断疾病的预后。为了准确的掌握各种脉象的复杂变化,首先要认识了解正常的脉象,通常才能达变。因此在练习脉诊时,最好多切正常人的脉,当对常脉体会较深后,再诊病脉,指下的感觉就会迥然有别了。脉象就是脉动应指的形象。包乱脉位、频率、节率、形态、势力等方面。正常脉位居中,不快不慢,一息四至,从容有节,和缓有力。正常脉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