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暑邪是指产生于夏至之后立秋之前的一种具有升腾、发散等特性的外感病邪。但暑邪为什么产生于夏至至立秋之间呢?到底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内生五邪”独缺内暑?笔者从以下四点释疑。  相似文献   

2.
内生五邪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近十年来中医对于"内生五邪"理论的研究现状,提出应在内生五邪相兼致病、以及内生五邪致病的发展变化、传变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阳虚络阻证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病理类型,阳气不足、络脉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临床表现既有阳气不足的“正虚”证候、又有瘀血阻络的“邪实”证候,温通经脉、活血化瘀是其基本治法,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参芪通络汤是其常用的方药。  相似文献   

4.
论“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临床疾病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疾病与"内生五邪"密切相关,探讨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要。通过总结前人以及近代医家的认识,将内生五邪的致病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发病隐匿,起病缓慢;发病前期,脏腑失调;临床表现,类似外感;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外邪诱发,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5.
肖娴 《开卷有益》2006,(4):14-15
痰饮、瘀血、结石都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又能作用于人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某些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从而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或引起新的疾病,故也属于致病因素之一。由于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而且是有形的物质,故称“继发性病因”或“内生有形实邪”。  相似文献   

6.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关键病机是“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五脏脏气相通,传变有次,心受脾逆传而来的病气,即子病传母,而后又传心所克之肺,将病邪留止在生己之肝脏,终于己所不克之肾脏,即“脾病”导致“心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病早期,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导致脾肺气虚、痰浊内生,治应健脾益肺、祛痰消肿,可选参苓白术散肺脾同治;发病中期,随着肺循环瘀血的加重,导致肝脾不和、瘀血内停,治应理脾疏肝、散瘀行血,可选四逆散调脾疏肝;发病晚期,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同时存在,导致脾肾阳虚、水饮泛滥,治应温脾暖肾、温阳化饮,可选真武汤温脾暖肾。  相似文献   

7.
谨遵《内经》理论原旨,将糖尿病病机归纳为六个方面:正气亏虚,精微不摄;情志所伤,气郁失疏;外感毒邪,蕴结不散;瘀血为患,变证百出;痰浊内生,留滞血脉;胃肠热结,耗伤津液。并结合现代医学临证诊疗手段加以验证,终以“内因外感”概括之。  相似文献   

8.
内生"五邪"是指由脏腑和气血津液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与风寒湿燥火外邪相类以的病理现象.(以下简称"五邪")"它是从研究脏腑病机学说的某些特定病理现象入手,根据其与外感六淫的性质与致病特点之相似为基础,将这些病理表现概括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热)五大系统.它不属于外感致病因素,而属于内生"五邪"的病理过程,为了有别于外感六淫,特冠以"五邪"之名.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病机不离“虚、邪、瘀”,气血亏虚、肝肾亏虚是疾病始动之本因,外邪侵袭、湿热毒侵加速病逝演变,瘀血贯穿疾病始终。疾病初期脾肾两虚,湿浊内生,久则湿阻三焦,湿浊化热,瘀阻脉络。治疗重视饮食调养,认为无症状期治疗以祛湿通络、益气健脾补肾固其本,发作期宜清利热湿,通痹止痛以缓其急,临床治疗上多以“萆薢分清饮”“四妙散”等经方灵活化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瘀血是血液凝滞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根据临床实际,提出瘀血形成过程中存在“微瘀”这一早期病态,可存在于多种疾病的初起阶段,认为“微瘀”是血行轻微停滞或瘀血积于微处的一种病理状态,归纳其“有形而不易见”“积滞而未壅塞”“缠邪而久不愈”“作病而易夹邪”的病邪特征。间质性肺疾病(ILD)早期病情较轻,瘀血表现并不显著,但治以和络化瘀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因此提出ILD早期与“微瘀”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在于经络相倾、气滞痰凝、微瘀初成,其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杵状指(趾)、听诊爆裂音等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即“微瘀”之表现;进而以“微瘀”立论,探讨早期ILD的防治思路,采用和络化瘀法,通过益气、养血、活血、理气、化痰等治法以和调肺络,祛邪蠲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终以化解微瘀渐成之态,逆转肺间质纤维化之势。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难治性结缔组织病,可归属于中医“皮痹”“肺痹”等范畴。本文基于太阴相关论述,结合系统性硬化症现代医学研究及患者临床表现,系统分析太阴与系统性硬化症的相关性,认为太阴之脏不足引发正虚邪凑,继而影响津液代谢,致使痰浊瘀血内生为该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治疗遣方用药从太阴入手,增健脾补肺、调和营卫、益气养血之剂多有效验。通过阐述从太阴论治系统性硬化症的理论依据及重要性,为临床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2.
周智慧  闵莉 《西部医学》2020,51(6):40-41,45
伏邪主要是指藏伏于机体、伺机而发、择时而作的邪气。伏邪致病的过程可以总体反映胆石症发生发展的规律,胆石症早期即为伏邪发病初期,常无任何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具有很强的隐匿性。正气虚弱,邪伏胆腑,气血阻滞;伏邪伤阳,阳化气受损,阴成形太过;情志之邪伏藏,疏泄失常,胆气郁结;饮食之邪伏藏,内生湿热,熏蒸肝胆,终发为胆石症。胆石为有形之邪,藏伏机体,阻滞气血,日久化热;邪伏日久入络,水液代谢受阻,痰浊内生,伏于血脉而生瘀血,致使痰瘀互结。笔者从伏邪理论出发,对胆石症的发生原因和发展特性进行探讨,以期为胆石症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从络论治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古代文献及临床实际,提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位在心之支张,包络,此病因络脉空虚而内生五邪,加之外邪相干,而使络脉瘀阻,引起心络“不通”和不荣。治疗血从“和络”入手,包括充络,安络,通络,搜络,剔络。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AS)属于中医“痹症”、“腰痛”的范围。病变部位主要在脊柱,也可累及四肢。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脊为督脉所过。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伤肾,以致肾虚失充,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或因脏腑失调,使邪从内生,邪  相似文献   

15.
论火邪     
中医的“三因”学说,把火作为外因,列入“六淫”之一,但是在外感病中,有伤风、伤寒、伤湿等,而没有“伤火”;有中风、中寒、中暑,而没有“中火”。因此,在临床上很少把火邪作外邪看待,而认为是体内生产的。五脏六腑都能产生火,如肝火,心火等;各种情志也能化火,所谓“五志化火”;外感诸邪到了体内,也可以“皆从火化”。所以,火邪与其他五淫有本质区别。长期以来,历代医家对火邪致病,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血瘀学说之源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瘀学说始于《内经》.如《灵枢》中“恶血”即为瘀血最早的记载.《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痛,寒中,恶血在内,月行善掣节,节时肿”,“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所以,《内经》虽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之称,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瘀血产生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内经》也提出了基本原则——以疏决通导为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这些记载给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启发,一直指导着临床和科研工作. 与《内经》同时期的《治病百方》(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第5方即“□瘀方”,该书还记载了早于《本草经》的许多中药,其中有活血化瘀的当归、丹皮、大黄、牛膝、川芎、虫等.可见活血化瘀法,在此之前已被用于临床.我国第一部中药书籍《神农本草经》记录了至今仍经常使用的活血化瘀药约30余种. 汉代张仲景是血瘀学说的奠基人.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症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瘀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在其他篇章中谈到了瘀血产生的原因和治疗;在《伤寒论》的太阳和阳明病篇中,对血瘀证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首创了瘀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制定了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方剂,开拓了杂病、伤寒和妇科瘀血论治的新领域,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药树立了典范.这些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从脾胃论治肺癌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脾胃方面探讨了肺癌致病的机理。认为肺癌的发生多由于正气不足,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而成,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实。正虚多由于脾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邪实多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痰瘀互结。故治疗上其一扶正固本,调理脾胃;其二扶助脾胃,化痰湿祛瘀血。  相似文献   

18.
出血性脑卒中以“瘀血阻滞、脉道不利”为基础,在“血溢脑脉之外”后相继发生瘀血压迫脑髓,内风化火上炎,瘀血化为痰水上蒙清窍,毒损脑髓的病理过程。诸邪弥漫脑腑,阻遏脑络气机,脉道不利,血液减少,脑髓不充,诸症蜂起,实为脑窍被扰失养所致。根据叶天士胃腑“以通为补”的理论,通调脑之气血阴阳,去瘀生新,恢复脑司元神之职,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论火邪     
中医的“三因”学说,把“火”作为外因,列入“六淫”之一。但是在外感病中,有伤风、伤寒、伤湿等,而没有“伤火”,有中风、中寒、中暑,而没有“中火”。因此,在临床上很少把火邪作外邪看待,而认为是体内产生的。五脏六腑都能产生火,如肝火,心火等;各种情志也能化火,所谓“五志化火”。所以,火邪与其他五淫有本质区别。长期以来,历代医家对火邪致病,从病因病机,到辩证施治,存在许多分歧意见和模糊认识。本文  相似文献   

20.
赵和平导师认为,痹者,实为经脉闭阻不通之意。究其痹阻之因,不外外感之风、寒、湿、热及内生之痰浊、瘀血诸邪。痹证的初起阶段以外邪为主,此时用祛风散寒除湿的方法治疗,取效较速。然痹证病情缠绵,反复难愈,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扶正气,重视气血肝肾;祛邪气,着重痰瘀互结;求速效,需多法共施;防复发,注重养生调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