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尿毒症患者伸膝装置断裂锚钉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随访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20例尿毒症并发髌韧带断裂、髌骨下极骨折、股四头肌髌骨附着部断裂等伸膝装置破坏的患者,均行伸膝装置修复术,结合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康复锻炼,临床随访。所有患者术后24,48,72 h均给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完成评分后,如果患者疼痛明显,予以口服镇痛药物、肌内注射镇痛剂等对症治疗。术后2,12周复查X线片,并在2,4,8,12周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的Insall等于1976年提出的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无感染、出血以及血栓形成等表现。复查X线片提示锚钉位置良好,无锚钉松动、移位。术后24 h疼痛评分(7.25±0.62)分,48 h疼痛评分(5.83±0.72)分,72 h疼痛评分(3.58±0.67)分,提示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疼痛程度逐渐减轻。术后12周随访患者均表示膝关节无疼痛,可恢复下地行走。2周时膝关节功能评分(44.92±4.64)分,4周时膝关节功能评分(51.08±7.04)分,8周时膝关节功能评分(65.17±5.44)分,12周膝关节功能评分(88.75±2.70)分,8周前患侧与对侧相比,有疼痛不适感觉,但12周后双膝关节无明显差异。结论:尿毒症患者伸膝装置断裂锚钉固定术后配合护理,加强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一期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膝关节脱位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或完全断裂的患者行Ⅰ期修复重建的疗效。其中车祸事故伤22例,军事训练伤4例,高台坠落伤2例。损伤至手术时间6~17(平均7)d。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1.7±6.52,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为17.42±11.56,关节活动范围为(27.2±19.6)°。合并内外侧半月板复合裂伤15例。通过关节镜下探查清理关节腔周围合并损伤后,采用患者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人工韧带(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 cruciate ligament,PCL),并使用带线锚钉修复内侧副韧带(medial cruciate ligament,MCL)。结果: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平均18.2)个月。术后2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23±9.23,关节活动范围116.56°±12.8°,IKDC评分为88.74±8.74,与术前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脱位致多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案中,Ⅰ期关节镜下行ACL和PCL重建术,并使用带线锚钉修补MCL断端,患者受到的损伤小,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恢复佳,通过进一步的康复理疗,关节粘连发生率较低,可得到相对满意的近期疗效,此方法值得临床参考并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 "北"字平行松解方法治疗膝关节强直的机制和效果.方法各种原因的膝关节强直患者 20例,采用作者设计的平行松解法,在关节镜下关节内清理后,股直肌底面松解的基础上,重点松解髌骨两旁的支持带,解除软组织对髌骨的横向束缚,保证膝关节屈曲的条件.结果手术前膝关节评均活动范围 20.6°,平均随访时间 41.3个月(3~ 68个月).手术后平均 106.5°,关节活动时无疼痛、不稳或伸膝滞后等,术中发生髌骨下极骨折 1例.结论膝关节平行松解法能够解除髌骨两旁支持带和关节囊的横向限制,有利于膝关节屈曲的完成,同时避免股四头肌腱和髌腱延长所造成的伸膝功能后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结合Krackow法治疗髌骨中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应用缝合锚钉结合Krackow法治疗髌骨中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情况、手术时间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 97±15. 54)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锚钉松动,未见感染、软组织激惹及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79. 70±13. 79) min。术后3个月,本组患者骨折均达到基本骨性愈合,平均Lysholm膝关节评分(90. 76±6. 42)分,优良率为86. 21%。结论缝合锚钉结合Krackow法治疗髌骨中下极粉碎性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异体髌腱移植重建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选取2002-08/2004-08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4例成功随访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自体髌腱移植髌骨供区植骨9例,采用异体髌腱移植14例,绳肌移植1例,术后1年随访进行评估,以临床检查(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IKDC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即正常、接近正常、异常、严重异常,包括8个方面的21项内容,具体为:①按0~3级患者主观评估膝关节的功能及膝关节影响活动水平;②症状;③活动范围;④Lachman法;⑤关节间隙征;⑥受检部位病征压痛、敏感、麻木;⑦X射线退行性关节病改变;⑧功能方式检验),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包括8个方面的34项内容①跛行;②支撑;③交锁;④不稳;⑤疼痛;⑥肿胀;⑦上下梯;⑧下蹲。总分100分,分数愈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愈好。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年,随访率100%。①9例采用自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髌骨供区植骨的患者,前抽屉试验( )1例;Lachman试验( )1例;轴移试验( )1例;IKDC评分正常8例(88.9%),接近正常1例(11.1%);患者主观感觉良好;Lysholm评分,患膝术前平均45.3分,术后89.8分,其中优6膝、良1膝、中1膝,优良率88.9%,患膝力量达对侧膝的75%以上,可免支具和拐杖行走。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达130°以上。3例膝部皮肤麻木,1例跪地疼痛,2例膝行疼痛。②14例异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髌骨供区植骨患者:前抽屉试验I度1例,Lachman试验( )1例,轴移试验( )1例;IKDC评分正常11例(78.6%),接近正常2例(13.9%),异常1例(7.5%);Lysholm评分,患膝术前平均46.1分,术后88.7分,其中优11膝、良2膝、中1膝,优良率92.8%,患膝力量达对侧膝的75%以上,可免支具和拐杖行走。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达130°以上。结论:植骨修补髌骨表面缺损,有助于供区的修复,特别是髌骨的修复,植骨可减少以往自体髌腱移植的不适症状,尤其是髌股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字平行松解方法治疗膝关节强直的机制和效果。方法:各种原因的膝关节强直患者20例,采用作者设计的平行松解法,在关节镜下关节内清理后,股直肌底面松解的基础上,重点松解髌骨两旁的支持带,解除软组织对髌骨的横向束缚,保证膝关节屈曲的条件。结果:手术前膝关节评均活动范围20.6&;#176;,平均随访时间41.3个月(3.68个月)。手术后平均106.5&;#176;,关节活动时无疼痛、不稳或伸膝滞后等。术中发生髌骨下极骨折1例。结论:膝关节平行松解法能够解除髌骨两旁支持带和关节囊的横向限制,有利于膝关节屈曲的完成,同时避免股四头肌腱和髌腱延长所造成的伸膝功能后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后髌骨内侧缘撕脱骨折伴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9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28例急性髌骨脱位后髌骨内侧缘撕脱骨折伴内侧髌股韧带损伤患者。对28例患者均采用开放手术下带线锚钉固定髌骨骨折及修复内侧髌股韧带损伤。术后1年进行术后的髌骨骨折Levack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6±3.50)个月。术后1年的髌骨骨折Levack功能评分标准优23例,可3例,差2例,优秀率达82.14%。无再次髌骨脱位或伴脱位患者。结论:开放手术下带线锚钉治疗对髌骨骨折固定及内侧髌股韧带修复可靠,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后髌骨内侧缘撕脱骨折伴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Fastin锚钉已被广泛用于肩袖损伤、韧带损伤等治疗,但用于半月板修复方面国内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带线锚钉治疗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RI诊断并经关节镜下确诊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适合行缝合修复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缝合,通过症状、体征、Lysholm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28个月(平均19.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45.20±7.47)分和(41.55±8.91)分升高到治疗后的(90.60±5.46)分和(91.85±1.09)分(P<0.05),说明关节镜下应用带线锚钉治疗半月板前角损伤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蒂肌腱成形术联合缝线锚钉综合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带蒂肌腱成形术联合锚钉技术综合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22例24膝。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阴性,髌骨倾斜试验对称,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Lysholm评分术前(58.5±4.3)分,术后1年(92.6±3.7)分。术后疗效按Insall标准评价:优12例(13膝),良8例(8膝),可2例(3膝)。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带蒂肌腱成形术联合缝线锚钉综合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获得了有效的动力重建,疗效肯定,适用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并发症少、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牛海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60-2261
目的 探讨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Ⅲ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23例,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膝关节功能 Lysholm 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切口甲级愈合,膝关节稳定良好。根据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优1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 采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Ⅲ度损伤疗效肯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韧带修复牢固、肢体恢复快、不需要再次内固定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急诊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14-03收治的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21例,均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12个月,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使用HSS评分法:优19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带线锚钉急诊治疗髌骨下级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便利,创伤小,术后效果良好,无需2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髌骨下极部分切除结合带线锚钉修复髌韧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31例,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按陆裕朴等膝关节功能评定法评定,31例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6%以上。结论髌骨下极部分切除结合带线锚钉修复髌韧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300例陈旧性ACL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重建ACL,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利用RigidFix /Endobutton和Intrafix/可吸收挤压钉+门形钉系统对移植物进行固定.按照Lysholm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主观评估;按照Lachman试验、PST试验和KNEELAX3检查进行客观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10~48个月,平均24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评分平均(50.2±6.4)分,术后最终评分平均(93.3±3.5)分,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KDC评分总体优良率为90.00%;KNEELAX3测量结果:术前差别为5~15 mm,平均(9.85±1.4)mm,术后最终测量为0~5 mm,平均(1.46±1.3)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重建ACL是一种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联合Fulkerson截骨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效果。方法对18例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和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同时进行Fulkerson胫骨结节截骨内移抬高术。术后随访了解膝关节脱位复发、患膝主观症状以及患肢整体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髌骨脱位无复发。术后X线检查对比发现,髌骨-股骨滑车适配角从术前(25.8±6.9)°改善为(1.5±7.1)°(P0.01),髌骨外侧面张开角从术前的(-1.3±6.2)°改善为术后的(12.8±3.9)°(P0.01)。膝关节术后1年时的Lysholm评分为(94.7±3.1)分,明显高于术前的(65.6±4.6)分(P0.05);术后1年Kujala评分为(91.6±3.1)分,也明显高于术前的(60.3±3.3)分(P0.05)。术后1年根据Insall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其中优13膝,良4膝,可1膝,优良率达94.4%。结论关节镜下进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和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结合Fulkerson胫骨结节截骨内移抬高术能够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防止复发,并有利于缓解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以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是现在较流行的修复方式。目的:观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因复发性髌骨脱位而接受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患者24例(25膝)资料,随访时间2-5年,平均3.1年,观察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恢复及CT评估髌骨位置。
  结果与结论:随访结果显示,IKDC 评分优良率为92%,2例(8%)患者再次发生髌骨脱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随访时IKDC评分、Tenger评分、Lyc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果证实,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脱位中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背景: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较传统可吸收线编织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生物力学强度大的优势。目的:观察应用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采取两种方法修复跟腱,实验组采用带线锚钉材料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对照组采用可吸收缝线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随访1年观察患者足踝功能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足踝功能、跖屈肌力、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带线锚钉材料可更好修复跟腱断裂,保护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较传统可吸收线编织法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生物力学强度大的优势。目的:观察应用带线锚钉材料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跟腱断裂患者30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采取两种方法修复跟腱,实验组采用带线锚钉材料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对照组采用可吸收缝线以编织法行断端缝合。随访1年观察患者足踝功能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实验组足踝功能、跖屈肌力、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带线锚钉材料可更好修复跟腱断裂,保护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膝关节功能恢复1年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随访观察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异体髌腱移植重建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选取2002—08/2004—08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24例成功随访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自体髌腱移植髌骨供区植骨9例,采用异体髌腱移植14例,胭绳肌移植1例,术后1年随访进行评估,以临床检查(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IKDC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即正常、接近正常、异常、严重异常,包括8个方面的21项内容,具体为:①按0~3级患者主观评估膝关节的功能及膝关节影响活动水平;②症状;③活动范围;④Lachman法;⑤关节间隙征;⑥受检部位病征压痛、敏感、麻木;⑦X射线退行性关节病改变;⑧功能方式检验),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包括8个方面的34项内容①跛行;②支撑;③交锁;④不稳;⑤疼痛;⑥肿胀;⑦上下梯;⑧下蹲。总分100分,分数愈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愈好。结果:2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年,随访率100%。①9例采用自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髌骨供区植骨的患者,前抽屉试验(+)1例;Lachman试验(+)1例;轴移试验(+)1例;IKDC评分正常8例(88.9%),接近正常1例(11.1%);患者主观感觉良好;Lysholm评分,患膝术前平均45.3分,术后89.8分,其中优6膝、良1膝、中1膝,优良率88.9%,患膝力量达对侧膝的75%以上,可免支具和拐杖行走。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达130&;#176;以上。3例膝部皮肤麻木,1例跪地疼痛,2例膝行疼痛。②14例异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髌骨供区植骨患者:前抽屉试验l度1例,Lachman试验(+)1例,轴移试验(+)1例;IKDC评分正常11例(78.6%),接近正常2例(13.9%),异常1例(7.5%);Lysholm评分,患膝术前平均46.1分,术后88.7分,其中优11膝、良2膝、中1膝,优良率92.8%,患膝力量达对侧膝的75%以上,可免支具和拐杖行走。无伸膝受限,屈膝活动达130&;#176;以上。结论:植骨修补髌骨表面缺损,有助于供区的修复,特别是髌骨的修复,植骨可减少以往自体髌腱移植的不适症状,尤其是髌股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内外侧支持带调整术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6月~2009年8月收治的25例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22膝获完整随访。左膝12侧,右膝10侧。患者既往髌骨脱位2~6次。首次脱位至手术时间3~116个月,平均28.5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和剧烈活动时不稳感,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阳性,4例磨髌试验阳性,5例伸膝抗阻痛阳性。术前常规行膝关节正侧位和髌骨轴位X光片检查,记录术前Q角(14.3±2.7)°,术前患侧大腿较健侧萎缩(2.2±0.83)cm。患者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44.3±3.3)分、Lysholm评分(55.7±3.7)分。所有患者均于关节镜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缝合紧缩术治疗,术后行正规功能康复。结果 21例22膝获随访,随访时间24~54个月,平均32个月。术后患膝活动良好,随访期未见脱位及患膝发育异常。术后24个月观察,髌骨外推恐惧试验阳性3例;Q角(15.4±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2);患侧大腿较对侧萎缩(1.2±0.43)c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24);IKDC评分(72.5±4.1)分、Lysholm评分(77.3±3.5)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072,P=0.0023)。结论关节镜下髌骨支持带调整术治疗无严重膝关节发育异常的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解剖重建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治疗Rockwood 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对22例Rockwood 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内固定结合韧带修复治疗,其中Rockwood Ⅲ型14例,IV型5例,V型3例;男14例,女8例;左侧12例,右侧10例;年龄18~70(平均39.88)岁。平地摔伤10例,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受伤距手术时间3~7 d。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平均13.5)个月。手术时间(48.45±8.25) min,术中出血量(57.23±6.32) mL,切口均甲级愈合,均无锁骨下血管、神经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脱出,无锁骨及喙突骨折等。术后1年X线复查肩锁关节位置良好,锚钉位置正常,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喙锁间距与肩锁关节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94.55±1.77)明显高于术前(21.55±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98,P0.05);术后1年(94.90±1.48)较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P0.05)。结论:应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无需二次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