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报告1例急性硫化氢重度中毒致肺纤维化的起因、诊疗经过和结果。经积极救治患者基本治愈,但遗留左肺下局部肺纤维化病灶,肺功能中度损伤。提示急性硫化氢重度中毒可致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肝等多脏器受损,可留有严重后遗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收治的3例硫化氢(H2S)中毒患者1a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患者在吸入较低浓度H2S后遗留神经  相似文献   

3.
急性硫化氢中毒后继发性癫痫样发作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告急性硫化氢中毒后后遗症癫痫样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例硫化氢中毒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出现癫痫发作为急性硫化氢中毒主要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为中毒后治疗不及时或首次治疗不够彻底,使受损的中枢神经细胞未能修复引起.结论 硫化氢中毒应及时、彻底、综合治疗,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血清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血清酶的变化特点、演变规律与中毒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6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进行血清酶的测定,并同期对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测定。结果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血清酶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度中毒组血清酶峰值明显高于轻度中毒组(P<0.01),重度中毒组血清酶峰值显著高于中度中毒组(P<0.01)。结论对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进行血清酶的测定有助于估计中毒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人心电图异常表现的特点及对心肌损害的预后判断。方法入院时对465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进行标准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465例病人中心电图异常325例,占69.89%,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病人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1.40%、88.75%和96.99%。中度和重度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中毒患者(P0.01),ST-T异常在中度和重度中毒病人中发生率分别为42.50%和48.87%,明显高于轻度中毒病人(P0.01),重度中毒病人ST段抬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与轻度和中度中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中度和重度硫化氢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心肌缺血缺氧为心电图异常表现的主要特点,重度中毒者的心肌损伤心电图表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是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 ,部分患者急性期过后还会遗留多种后遗症 ,现将福建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 2 0例急性 CO中毒后遗症者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 0例患者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30~ 5 5岁 ;均有急性 CO中毒史 ,中毒后昏迷时间 1h~ 1.5 d;中毒原因为CO泄漏。中毒者 10例在氮肥厂、合成氨厂工作 ,2例在酱油厂和育菇房用木炭取火保温 ,1例是钢厂炉前工 ,1例是维尼纶厂机修工 ,2例在石炭窑从事木炭烧灰 ,4例因家庭煤炉、煤气泄漏。 2 0例中 ,有 6例是反复多次急性 CO中毒。患者急性期均在外…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治疗重度急性硫化氢中毒二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高压氧治疗二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患者,分析了硫化氢中毒的临床特点、治疗时机、方法、结果及后遗症的预防,体会高压氧治疗急性硫化氢中毒有特效,应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8.
对入我院的急性2,4-二硝基苯酚中毒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性2,4-二硝基苯酚中毒的患者除一般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外,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其中5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29.4%),14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82.4%),1例患者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5.9%),3例患者出现室性早搏(17.6%)。经积极治疗后,患者心律失常消失,未遗留心电异常。提示2,4-二硝基苯酚急性中毒的患者入院后应常规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等有关心电变化的检查监测。治疗上除了行血液灌流清除毒物、护肝保肾外,需根据患者出现的心律失常进行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9.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急性毒鼠强(TEM)中毒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67例急性TEM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电图(EEG)改变,并对其肝功能、心肌酶活力、心电图(ECG)与67名门诊体检人员(对照组)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急性TEM中毒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以抽搐为主要体征;EEG异常率91.0%;肝功能及心肌酶活力在中毒1 d内均不同程度升高,在中毒第3天,丙氨酸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率分别为82.1%、56.7%、86.6%、98.5%、94.0%、89.6%、79.1%;轻、中、重度中毒组同期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病情越重,酶活力越高。ECG异常率为49.3%,心肌酶检测明显优于ECG检查。结论急性TEM中毒可引起多脏器损害;但其对机体的损害是可逆的,一般不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6例急性一氧化碳重度中毒后12个月以上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发现多数病例除遗留部分症状外,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仅有少部分病员(约28.26%)的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1.
急性甲醇中毒的神经系统损害——42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甲醇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的特征及救治效果,为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42例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神经影像资料,其中观察病例17例、轻度中毒9例和重度中毒16例.结果 42例中有40例(95.2%)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和眼底改变,32例(76.2%)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症状和体征;40例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其中13例显示双侧额顶叶白质和外囊-壳核对称性的低密度异常改变.治疗后,35例(83.3%)患者痊愈,4例(9.5%)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后遗症,其中1例呈植物生存状态;2例失明(4.8%),1例死亡(2.4%).结论 急性甲醇中毒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经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和血液透析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治愈,但CT及MRI显示脑部严重病变的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观察急性溴甲烷中毒患者是否遗留神经系统损害的后遗体征。方法:对6例急性溴甲烷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1例重度中毒病人进行了4年追踪观察。结果:急性溴甲烷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在重度中毒的病人可伴发周围神经病。一般认为,急性溴甲烷中毒的潜伏期为数分钟至48小时,长者可达5天以上。本组病人潜伏期为5~10天,潜伏期过后,相继出现中毒症状和体征。重度中毒病人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恢复不完全。结论:急性溴甲烷重度中毒患者可遗留共济失调、锥体束损害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27例急性氯气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方法收集滨海新区塘沽大华医院1991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7例急性氯气中毒住院病历资料,按照国家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并对临床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接毒原因、年龄分布、用药情况、病情的转归等分析。结果 127例中,重度中毒31例(24.4%),中度中毒26例(20.5%),轻度中毒65例(51.2%),刺激反应5例(3.9%)。通过早期、短程、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解痉、二联抗生素抗菌、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等,126例氯气中毒患者治愈出院,1例中毒患者死亡。结论急性氯气中毒如早期、短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解痉以及对症和支持治疗,一般愈后良好,无后遗症。无延发哮喘者可回原岗位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四氯化硅(SiCl4)中毒对机体是否存在长期影响. 方法 对119例急性四氯化硅中毒患者分别于出院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包括填写随访表、查体、检验及辅助检查等),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急性四氯化硅中毒引起的局部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反应全部消失,除极个别病例早期随访时存在肺纹理增强、血红蛋白轻度升高、心电图轻度改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正常. 结论急性四氯化硅中毒对中毒患者没有远期影响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1992~2004年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振华  季力  郑建翔 《职业与健康》2006,22(11):810-812
目的对上海市1992~2004年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进行分析,探讨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防治对策。方法按照卫生部统一的《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对上海市在此期间发生的硫化氢中毒的年度分布、中毒原因和不同作业场所的硫化氢中毒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1992~2004年间共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41起,造成132人中毒,其中46人死亡,病死率34.8%;1999~2004年,硫化氢中毒呈现上升趋势;硫化氢中毒多发生在市政污水管道疏通或窨井污物清理等作业中;68.3%的硫化氢中毒发生在密闭空间,是非密闭空间的2.2倍。结论上海市硫化氢中毒危害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地威胁了劳动者生命和健康,应大力加强急性硫化氢中毒的防治,建立“政府监管、行业管理,用人单位自律、劳动者自我保护”的职业病防治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硫化氢中毒后脑电图检查对其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门诊就诊的5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恢复期患者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的恢复早于临床症状的恢复。结论脑电图检查可以对硫化氢中毒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硫化氢(H_2S)中毒可引起脑缺氧性损害。本文报告1例急性H_2S中毒出现的迟发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及其6年随访结果。患者男性,31岁,造船厂工人。因H_2S中毒后约1 h被送入医院。入院时患者呈深昏迷状态,口唇及甲床轻度发绀,反复出现强直性癫痫发作。血气分析结果:血液pH 7.41;PO_25.2 kPa;PCO_2 6.3 kPa。血压200/100 mmH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硫化氢(H2S)中毒后阵发性自主神经功能不稳与肌张力不全(PAI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急性H2S中毒后PAI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出现阵发性躁动、发热、多汗、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肌张力障碍和抽搐症状,经治疗后,处于植物状态,遗留间断性肌张力不全.结论 急性H2S中毒后PAID是脑损伤后康复阶段较少见的一个并发症,临康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例的分析,探讨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防治对策。[方法]以上海市1992~2004年间报告的硫化氢中毒病例为资料,分别按年度、年龄及工种分布,对不同作业类型、劳动者类型和作业场所的硫化氢中毒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在上海市1992~2004年报告的132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例中,死亡46人,病死率34.8%,其中猝死28人,占死亡总人数的60.9%;平均中毒和死亡年龄均为35岁左右;67.4%的中毒和死亡年龄均集中在20~40岁;自1999年至2004年,硫化氢中毒呈现上升趋势,并以从事阴沟、下水道疏通作业者中毒人数最多,占59.1%;救援人员硫化氢中毒人数高于直接作业人员,但死亡人数和病死率均低于直接作业人员;农民工的硫化氢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和病死率均高于非农民工;密闭空间的硫化氢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高于非密闭空间。[结论]上海市硫化氢中毒危害形势依然严峻,严重地威胁着劳动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大力加强急性硫化氢中毒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例急性硫化氢中毒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进行分析,提示,硫化氢中毒及时抢救、彻底治疗以及早期高压氧治疗很重要;对急性硫化氢中毒后继发癫痫,早期应严格、系统有效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