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中流行性流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及抗体水平,为制定流脑防治规划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儋州市和东方市,以整群抽样法采集被抽中家庭全部人员健康人群咽拭子和静脉血,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培养,用间接酶联免疫法监测血清标本中脑膜炎A、C群IgG抗体,含量≥2μg/ml为阳性。结果本次抽样检测744人,脑膜炎奈瑟菌(Nm)培养阳性9人,总带菌率为1.21%,A群和c群带菌都主要集中在儋州地区。共检测676人流脑IgG抗体,其中A群抗体阳性者420人,阳性率为62.13%。C群阳性者195人,阳性率为28.85%。不同年龄组抗体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5-45岁年龄组抗体水平最高(P〈0.01);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62.13%显著高于C群流脑抗体2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群抗体各地区间无差异。结论海南省健康人群中存在流脑奈瑟菌(Nm)带菌者,人群中流脑A、C群保护性抗体较低,应加强流脑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流脑菌群分布及免疫水平,为防治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海口市、屯昌县、陵水县和儋州市0~59岁健康人群静脉血和咽拭子,检测A群和C群血清抗体水平同时进行咽拭子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菌株分离。结果 全省共调查693人,采集静脉血693份,捡出A群抗体阳性率40.32%,平均滴度1:5.7;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19.22%,平均滴度l:2.0。最低血清抗体滴度l:2。最高血清抗体滴度〉1:256;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617份,检出率0.02%。5岁以下少儿童A群和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低于20%;20~40岁青壮年血清抗体阳性率和脑膜炎奈瑟氏菌阳性菌株检出率最高。结论 海南省流脑疫情趋势属于低流行区,15岁以下少年儿童A群和C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水平偏低,不能形成免疫屏障.建议加强流脑疫情监测和15岁以下少年儿童流脑疫苗免疫接种。防止流脑瘦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栗箫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126-1127
目的通过分析临沂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趋势,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方法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人群免疫状况监测及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1988—2007年临沂市流脑疫情除2004、2005年出现小幅反弹外,总体为下降趋势;健康人群流脱脑抗体检测A群阳性率为95.20%,C群阳性率为39.33%。2005年开始监测到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脑病例。结论目前临沂市人群流脑抗体水平较高,不具备A群流脑大规模暴发的条件,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脑病例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韶关市健康人群血清C群脑膜炎奈瑟菌杀菌力水平,以评价健康人群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保护水平。方法 2009-2011年,每年随机抽取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共计811份,采用血清杀菌力试验检测血清中杀菌力抗体水平。结果 811份健康人群血清中C群脑膜炎奈瑟菌杀菌力抗体总阳性率为25.40%,总保护率为23.06%,GMT为1∶5.13,95%置信区间1∶4.57~1∶5.89。结论韶关市健康人群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传染有易感性,年龄越低其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的抵抗力越弱,应加大对A+C群流脑疫苗宣传力度,普及适龄儿童A+C群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东阳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水平和带菌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三种不同人群(普通人群、密切接触人群、对照组人群)采集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C群Nm抗体;采集咽拭子,采用增菌咽拭液标本,接种于双抗血平皿37℃24h培养,分离Nm。结果 调查的444例健康人群中,A群Nm抗体阳性率78.60%,GMT为1:42.26,C群Nm抗体阳性率21.17%,GMT为1:10.36,A群Nm抗体水平较高,而C群Nm抗体水平则较低。405例接种A群流脑疫苗者抗体阳性率(81.73%)和GMT(1:44.46)明显高于39例未接种者(阳性率和GMT分别为46.15%和1:16.63)(P〈0.01),与是否接种过A群流脑疫苗有关联性。Nm带菌率为1.73%,以C群和D群为主,密切接触人群的Nm带菌率明娃高于其他人群。结论 东阳市健康人群中对A群流脑具有较高的免疫力,而对C群流脑免疫力较低,一旦有传染源介入,极易引起暴发和流行,及时、有效地接种A+C流脑多糖疫苗对预防和控制流脑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5个县市区共采集1125名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C群Nm抗体。结果调查的1125名健康人群中,A群Nm抗体阳性率22.58%(254/1125),几何平均滴度(GMP)为1:1.70;C群Nm抗体阳性率11.73%(132/1125),(GMP)为1:1.30。结论潍坊市健康人群A、C群Nm抗体水平均较低。  相似文献   

7.
四川合江县2008年流脑A、C、Y和W135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合江县健康人群流脑脑膜炎奈瑟氏菌(Nm)带菌情况和抗体水平,为制定科学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流脑流行前期在合江县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并进行脑膜炎奈瑟氏菌(Nm)菌株分离培养,采集健康人群血液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健康人群带菌率为2.83%,健康人群A群流脑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63.33%),其余3群阳性率较低(12.5~15.5%),健康人群对C、Y和W135群流脑保护率相当低(2%~3%)。结论加强3岁以下儿童的A群流脑菌苗的接种工作,开展15岁以下儿童的A+C+Y+W135四价流脑菌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湖北省某县健康人群中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的保护性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7个年龄组共189份健康人群血清样品,采用血清杀菌试验方法,以C群脑膜炎奈瑟菌疫苗株(C11)作为靶菌,检测和分析湖北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对C群Nm的血清杀菌力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9份健康人群血清对C群Nm的杀菌抗体阳性率为44.4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37,人群保护率(抗体滴度≥1:8)为38.10%,其中,1-2岁年龄组GMT最低(1:2.96),阳性率为33.33%,人群保护率为23.33%,15-19岁年龄组GMT最高(1:10.80),阳性率为56.67%,人群保护率为50.00%。6岁以下儿童GMT为(1:4.78),阳性率为39.29%,保护率为33.03%,低于较高年龄组。结论湖北省6岁以下年龄组健康人群对C群Nm血清杀菌力水平较低;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小年龄儿童仍需要采取措施提高C群流脑抗体水平;继续进行免疫效果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都市2岁以上人群流脑A群和C群免疫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对成都市2-4岁、6~8岁、13~15岁、20岁以上4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60人,采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252人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9.37%,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60.32%,成都市健康人群的A群流脑抗体水平高于C群。结论我们应制定相应的免疫对策,避免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带菌状况和免疫水平,预测流脑发病的趋势,为流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宾县作为哈尔滨市流脑监测点。监测点按《全国流脑监测方案》要求,采集3个乡的〈1岁、1也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及20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人群的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剐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哈尔滨市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82.86%(174/2101,C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62.38%(131/2101;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以下简称Nm)的带菌率为3.33%(7,210)。结论哈尔滨市健康人群Nm带菌率较低,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C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表明大部分人对A群有免疫力,但C群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开展流脑流行前期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我市正常人群流脑A群和c群免疫水平,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对高邮市三垛镇0~、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40岁以上8个年龄组320名健康人群,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40人,采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320人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4.06%,GMT为1:12.55;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62.81%,GMT为1:7.16。3岁以上年龄组的A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较为满意;3岁以下年龄组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高邮市三垛镇3岁以上年龄组A群、C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较好;0~、1岁~年龄组A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不高,经分析其免疫史,与部分儿童初免二针未完成接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带菌和免疫水平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范围内采集6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别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is,Nm)培养及A、C、Y、W135型流脑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共采集1 093名健康者咽拭子标本,总带菌率为2.10%(23/1 093)。其中A群带菌率为0.27%,B群带菌率为0.37%,C群带菌率为1.37%,W135群带菌率为0.09%,其它菌群未检出;共采集1 093名健康者血清标本,A群阳性率为87.83%,C群阳性率为91.22%,Y群阳性率为54.25%,W135群阳性率为40.26%。结论目前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脑W135群、Y群抗体阳性率较低,建议适龄儿童在3岁和6岁接种A+C+Y+W135群四价流脑疫苗;要警惕B群流脑病例,做好B群流脑实验室检测和密切接触者的药物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东莞市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东莞市2005年流脑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东莞市流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东莞市2005年流脑疫情及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和带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东莞市流脑的高发人群是外来青壮年工人;健康人群脑膜炎双球菌的携带率为0.16%。A群和C群流脑IgG抗体平均浓度分别为2.72μg/ml和3.35μg/ml,A群抗体保护率为56.22%。本地人口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浓度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流脑的优势菌群及脑膜炎双球菌的耐药性已发生改变。结论流动人口是预防和控制流脑的重点人群,建议在外来青壮年工人中开展A+C群流脑菌苗普种。在流脑病人的治疗和预防性服药时,应选择脑膜炎双球菌对之敏感的青霉素类、利福平、环丙沙星等药物以取代传统的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14.
由于脑膜炎奈瑟菌菌群的变迁,近些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趋势逐渐由A 群向B群和C群发展,本世纪以来,我国曾出现多次C群流脑爆发流行[1],故其诊断和预防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对部分健康人群A群、C群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海北州部分健康人群A群C群脑膜炎IgG抗体水平,为预防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2个县3-4岁70名儿童血清标本.应用ELSIA检测A群C群脑膜炎IgG抗体.结果 调查70名儿童抗体阳性率65.7%,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预防控制流脑有重要意义,提高疫苗的有效接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合川区0岁~46岁以上人群流脑A群和C群免疫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A群和C群流脑IgG抗体.,结果2010年在检测的210人份样中,A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85人,抗体阳性率为88.10%,C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46人,抗体阳性率为69.52%,阳性率A群>C群2011年在检测的210人份样中,A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80人,抗体阳性率为85.71%,C群流脑抗体≥2μg/ml有180人,抗体阳性率为85.71%.结论合川区健康人群流脑免疫水平偏低,A群和C群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应制定相应的免疫对策,避免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化州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抗体水平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调查对象分成7个年龄组,每人采集3ml静脉血进行A和C群流脑抗体检测,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化州健康人群A和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5.86%和13.61%;A群和C群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7.12和1:1.13。结论A群为当地优势流脑菌群,当地近期出现A群流脑爆发流行的可能性较小;应加强A+C流脑疫苗的推广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广西居民流脑带菌率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居民流脑带菌和抗体水平,为科学防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柳州市、百色市和贵港市作为监测点,在流脑流行前期,抽取一定数量的居民采集咽拭子和血液标本,进行咽拭子培养和血液抗体水平检测。结果监测点部分人群带菌率8.1%,A群抗体阳性率为82.63%,C群抗体阳性率为66.72%。结论监测点人群对A群流脑有一定抵抗力,对C群流脑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婴幼儿和成年人抗体水平不高,应采取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大力加强散居儿童、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状况,科学的制定流脑防制对策提供依据,2001年12月-2002年6月对我区健康人群进行了流脑带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区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为3.11%。在33件阳性标本中B群Nm菌共有26件,占78.79%;其它群(1890、1892、319、1916)Nm菌仅占21.21%,未出现A群Nm菌;流脑带菌以35-岁人群最高,占28%,其次为5岁-人群,占21%,0岁最低,占3%。男性带菌高于女性,本市人口与外来人口流脑带菌无显著差异。因此,我区在维持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基础免疫高接种率水平的同时,在B群流脑多糖菌苗未研制成功前,应针对B群Nm菌引起的发病进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流脑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2001~2006年流脑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新疆2001~2006年流脑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是0.45/10万、0.026/10万、5.75%。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2-4月。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0.04%。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30.62%、28.03%。169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样检测平均带菌率为10.65%,其中A群13株,带菌率为7.69%;B群4株,带菌率为2.37%;C群1株,带菌率为0.59%。健康人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A群抗体阳性率为37.54%,C群抗体阳性率为18.44%。结论2001~2006年新疆流脑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年均发病率0.45/10万),但仍高于同期全国水平(0.20/10万),防治工作仍须加强。新疆健康人群流脑A群和C群流脑抗体水平较低,A群抗体阳性率37.54%,C群抗体阳性率18.44%,因此要加强新疆地区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