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以期为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二级康复预防措施介入提供量化依据。方法:2000-03/2002-12郑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36例。符合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入选病例依血尿酸浓度分为2组:实验组血尿酸≥357μmol/L)59例,对照组血尿酸((<357μmol/L)72例。测定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三酰甘油水平犤(10.6±3.0)mmol/L,(14.3±7.9)mIU/L,1.73±0.67,(2.81±1.87)mmol/L犦明显高于对照组犤(9.5±2.8)mmol/L,11.3(±6.4)mIU/L,1.38±0.60,1.77±0.62)mmol/L犦(t=-2.15,(-2.435,-3.198,-4.107,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793,P<0.05)。实验组血尿酸水平与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三酰甘油呈显著正相关(r=0.367,0.319,0.622,P<0.05~0.01),与胰岛素酶感指数,HDL-C呈显著负相关(r=-0.367,-0.371,P<0.01,0.05),与β细胞功能指数,总胆固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无锡地区男性高尿酸血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2006年健康体检的男性人群9 399例,对其血尿酸、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糖和血压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98,P<0.01)。高尿酸血症组发生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结论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尿酸血症易伴发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和高血压,临床上应重视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青岛港人群中血尿酸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联。方法:调查于2000-04/12完成。选择18~54岁青岛港职工11926名,从中整群抽样8640名进行了尿酸测定,均自愿参加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通过问卷收集一般资料、个人疾病史、饮食和生活习惯和家族史等。测量职工的血压、身高及体质量。抽取空腹12h以上的静脉血,测定生化指标,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均用酶法测定,肌酐用苦味酸法测定。尿酸与心血管病的传统危险因素为血压、超重和肥胖、血糖、血脂。高尿酸血症为男性尿酸≥416μmol/L,女性尿酸≥357μmol/L。结果:纳入青岛港职工8640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青岛港职工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分布:男性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320.0±66.1),(250.6±56.3)μmol/L]。男性总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7.3%,3.3%(χ2=46.2,P<0.01)]。②血浆尿酸与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除了男性年龄、血糖水平与尿酸水平无显著相关外,其他各因素均与尿酸有显著相关性(r=-0.128~0.286,P<0.01)。③不同尿酸水平职工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比较:根据高尿酸血症评估标准,将全部职工按性别分别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除男性年龄、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心率外,两组间其他各危险因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④不同尿酸水平职工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比较:无论男女,高尿酸血症组的高血糖(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超重(包括肥胖)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χ2=20.33~249.30,P<0.01)。⑤不同尿酸水平职工危险因素的个体聚集情况:无论男女2个及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的聚集比率在高尿酸血症组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男:62.0%,29.2%;女:44.9%,13.2%(χ2=7.75~164.20,P<0.05~0.01)]。结论:青岛港职工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血尿酸水平与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紧密相关,提示尿酸可以作为中国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浙江舟山群岛居民发生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分布以及发病率,为海岛居民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7 310例海岛居民于解放军413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血尿酸结果,其中剔除患有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衰竭等的人群; 按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分组,分别统计平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以及各组间的差别。采用Microsoft 2003 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7 310例海岛居民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283±82 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21.2%; 31~40岁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33.6%,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43±86 μmol/L,与≤30岁年龄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41岁以上年龄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超过15%,明显高于≤30岁年龄组。体检人数多集中于31~40岁年龄组。男性海岛居民5 214人,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27.9%,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68±74 μmol/L,高于女性组及所有人群的平均水平(P<0.001)。31~40岁年龄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43.1%,平均血尿酸水平与≤30岁年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岁年龄组和41~50岁年龄组平均血尿酸水平低于≤30岁年龄组(P<0.05),但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30岁以下年龄组。体检人数也多集中于31~40岁年龄组。女性居民2 096人,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4.6%,平均血尿酸水平为257±57 μmol/L,各个年龄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组(P<0.001)。除60岁以上年龄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18.6%外,其余各组均低于10%,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 舟山群岛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男性高于女性;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明显年轻化; 健康教育,合理膳食调整,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措施应该长期进行,以预防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超重肥胖是糖尿病和痛风的患病危险因素,而超重肥胖常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本项调查探讨体质量与血尿酸和血糖水平的关系,为防治痛风和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重庆市主城区的几个社区≥20岁自然人群,超重肥胖者共542人(人体质量指数BMI≥23kg/m2),均采晨间空腹血用于测定血糖和尿酸浓度。同时调查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体育锻炼、膳食等方面),另设性别年龄配对的正常BMI542人为对照组。结果:超重肥胖组的血尿酸、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的对照组,血尿酸分别(343±23),(302±18)μmol/L;血糖分别为(6.4±2.6),(5.2±2.8)mmol/L(P<0.01),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也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人体质量指数分别与尿酸和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0.15,0.13,P<0.01)。结论:超重肥胖者易伴发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不良的生活方式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老年脑梗死发病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脑梗死患者及非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变化,除外导致高尿酸的其他因素。结果脑梗死组血尿酸为(462.38±17.34)μmol/L,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370.24±6.48)μmol/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血尿酸增高与脑梗死发病密切相关,血尿酸增高可作为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终点法检测237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150例健康人的血尿酸。结果脑梗塞组血尿酸值为361.5±77.8 mmol/L,冠心病组为367.2±91.7 mmol/L,高血压组为354.9±68.0 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3.6±57.1 mmol/L,(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院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情况及高尿酸血症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413例在职和退休职工参加常规健康体检,主要检测项目包括肾功能、血尿酸、血糖、血脂系列等。统计分析各年龄段及男女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并与正常尿酸对照组的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各年龄段男性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有增加趋势。高血尿酸组与正常尿酸对照组比较,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血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另外,高尿酸血症常伴发糖尿病及肾功能损害。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正常人群中约占1/8,在男性中约占1/4,且多伴有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所以,高尿酸血症不但是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高校教职工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其伴发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从2006年度广东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资料中随机抽取2 171份体检资料,对其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进行分析.结果:2 171名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6%,男、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5.9%及11.1%,男性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随年龄增长,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均为P<0.01).高尿酸血症组伴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血糖的患病率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5~0.01).结论:广东高校教职工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而高尿酸血症者伴其他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比血尿酸正常者严重.因此,需强化该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防治高尿酸血症,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学生血尿酸(SUA)水平与儿茶酚胺及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用R语言分层随机抽样法自参与血压调查的5185名大学生中抽取285人,根据其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非高尿酸血症组177例,高尿酸血症组108例),检测血儿茶酚胺、生化等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SUA与血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结果女生高尿酸血症组血E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P<0.05)。大学生人群高尿酸血症组SBP、DBP、BMI、SCr、SUA、TC、TG、LDL-C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HDL-C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均P<0.05)。在女生中,SUA与E呈正相关(P<0.05)。所有入组者SUA水平与SBP、DBP、BMI、SCr、TG、LDL-C呈正相关(均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大学生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SCr升高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大学生血浆E水平升高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关,女生中血E与SUA的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施善阳  韦艳春  周玲  于健 《临床荟萃》2012,27(11):937-938,942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240例老年男性进行调查,按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HUA,n=58例)和正常尿酸组(对照组,n=182例),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并检测血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临床资料及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①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4.2%;②高尿酸组TG、体质量指数(BMI)高于对照组,TG(2.28±1.41) mmol/L vs(1.49±0.87)mmol/L,BMI 25.98±2.58 vs 24.58±3.10,而HDL-C低于对照组(1.33±0.33)mmol/L vs(1.46±0.39)mmol/L(P <0.05或<0.01);③高尿酸组FINS、HOMA-IR、IMT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老年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肥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与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哈萨克族健康体检人群尿酸与糖、脂代谢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12月哈萨克族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检测其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哈萨克族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10.5%,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为13.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为39.5%、高血糖的检出率为11.9%。哈萨克族男性和女性甘油三酯、尿酸、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的检出率均表现出性别差别(P <0.05)。与其他民族不同哈萨克族女性甘油三酯水平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差别均高于男性(P <0.05)。高尿酸组和正常人群组相比较,尿酸、糖脂代谢指标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的检出率也均高于对照人群。结论受检人群尿酸和糖、脂代谢表现出性别差别和民族特点,而且受到尿酸代谢的影响,糖脂代谢指标也向对机体不利的方向发生变化,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率也增加。因此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膳食习惯及早控制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对于减少哈萨克族人群糖、脂代谢紊乱以及由其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曾智 《华西医学》2009,(7):1732-1734
目的:研究HUA(高尿酸)血症与MS(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血糖、血压等各指标患病率的统计,血尿酸(SUA)与MS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1)HUA组肥胖、高TC、高TG、IFG、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均比正常尿酸组显著增多(P〈0.05)。(2)血尿酸与HOMA—IR呈正相关。(3)MS组的HUA患病率为23.4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的患病率10.24%(P〈0.001)。结论:HUA血症可能是MS发生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与高血糖、高血脂的关系,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在本院疗养健康体检的1256例飞行人员血标本进行血尿酸(UA)、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血尿酸组进行比较。结果高尿酸血症组Glu、TC、TG、LDL—C值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而HDL—C值低于正常血尿酸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脂与高尿酸血症有直接关系,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血清铁蛋白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22例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192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脂指标、体质量指数、血压、肝功能、空腹血糖、血尿酸等,并行肝脏B超检查,测定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其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男性舒张压、空腹血糖、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转肽酶及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谷氨酸转肽酶、舒张压、血尿酸、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驻川部队离退休干部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现状,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进行健康体检的驻川部队离退休干部血尿酸、血脂、血糖、血压、体质量等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际检测人数为2 785例,其中男性2 582例,占92.7%;女性203例,占7.3%。HUA及MS的患病率分别为25.9%、28.5%;高尿酸血症组的体质量指数(BM I)、血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尿酸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离退休干部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与BM I、血压、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罗昭琼  胡兵  代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8):2290-2291,229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尿酸(UA)水平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1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群16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空腹静脉血UA 水平;将 T2DM 组按 UA 水平分为:高 UA 组和 UA 正常组,比较两组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水平,及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疾病、脑血管疾病及随访期间死亡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UA 水平(481.52±76.29)μ mol/L 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336.72±56.73)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DM 组中70例高 UA 血症患者与90例UA 正常患者比较 HbA1c 和 FBG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 UA 血症组 TC 、TG 和 Cr 水平高于 UA 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 UA 血症组中冠心病、高血压疾病、脑血管疾病及随访期间病死率均高于 UA正常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UA 水平较高,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降糖调脂的同时也要控制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尿酸血症对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体检检出5 058例高尿酸血症及性别相同、年龄相同或相近的5058例非高尿酸血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及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较对照组升高4 mm Hg和3 mm Hg,高血压患病率为41.9%(95%C I:40.5%~43.3%),显著高于对照组31.3%(95%C I:30.0%~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组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男性、年龄增长、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较高的血压水平有关,可能是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为DR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有无DR分为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组(NDR组)50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50例,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镁、血脂、血压等,并进行组间比较,DR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DR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HbA1c、CRP、HCY、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NDR组明显升高(P<0.05)、血镁水平较NDR组明显减低(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病程、SBP、GHbA1c、CRP、HCY等6个变量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血糖、血压和病程等因素外,血CRP、HCY、UA等的升高和血镁的降低可能也与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与血小板聚集的关系及使用降尿酸药物苯溴马隆进行干预对高尿酸血症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单纯高尿酸血症患者40例(B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22例(C组),高尿酸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冠心病者40例(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A组),测试并比较各组血小板聚集率(PAgT);利用苯溴马隆对血尿酸大于478 μmol/L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药物干预,疗程20 d,对比治疗前后的PAgT变化.[结果]B、C、D三组患者的PAgT较A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采用苯溴马隆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增高能够促进血小板聚集,是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重视高尿酸血症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