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肾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癌根治术的原发性肾癌患者,分成两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组(对照组)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各纳入44例,比较两组患者间手术学相关指标: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5.45%、82.22%,对照组为95.45%、83.33%、68.8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肾癌患者,根据随机数x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肾功能和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Cr、BUN、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Cr、BUN、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癌可减轻损伤,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生存率,加速术后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创新》2020,(6):17-18
目的:分析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肾癌患者,根据随机数x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肾功能和炎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Cr、BUN、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Cr、BUN、β_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但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癌可减轻损伤,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生存率,加速术后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传统腹腔镜切除术与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行胆囊癌腹腔镜切除术作为观察组,30例行胆囊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并坚持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2年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中7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中9例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65.2%、57.5%,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根治术比较,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在临床治疗上,可根据病人的不同适应症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陈放  熊玮  杜杨春  吕骥  钟山  郭璞  冉清 《重庆医学》2015,44(12):1692-1694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 2 期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T 2 期肾细胞癌患者50例 ,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方式治疗 ,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 .05) ,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拔管、进食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 .05).术后1 d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 d ,观察组患者CRP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标准开放性肾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一致 ,但其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根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Ⅱ、Ⅲ期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综合治疗组308例,N0期采用5-FU+DDP方案化疗,N1期进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206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5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血性转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Ⅱ、Ⅲ期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区域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2在肾癌免疫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白细胞介索2治疗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肾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对照组30例只给予肾癌根治术,不予免疫治疗。结果1)治疗组术后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2)治疗组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KPS)平均升高19.4,3年生活质量评分(KPS)平均升高12.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肾癌根治术后应用白细胞介素2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中晚期肾癌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4例中晚期肾癌患者(治疗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注入化疗药物后随即用碘化油、明胶海绵行肾动脉栓塞;3~10 d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同时选择28例单纯行肾癌根治术的中晚期肾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肿瘤及周围组织改变、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1、3年生存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80±160)mL vs (650±233)mL]、手术时间[(2.60±0.42)h vs (3.40±0.50)h]、1年生存率(87.5% vs 78.6%)、3年生存率(64.7% vs 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晚期肾癌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治疗有利于手术切除,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组103例早期直肠癌患者分别行局部切除(63例) 或根治术(40例) 的疗效(5年及10年生存率) ,并观察两种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结果 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7%和84.1%;而行根治术患者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5%和90%.两种术式的5年和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006,P>0.05;X2=0.071,P>0.05),且局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0) 明显低于根治术(30%,X2=9.78,P<0.05).结论 对早期直肠癌行局部切除术,方法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和学强 《海南医学》2014,(10):1502-1503
目的:观察局限性肾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局限性肾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3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 d,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是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卢强  艾力江  杨旭 《农垦医学》2016,(4):315-318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局限性肾癌患者70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实施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性肾癌根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炎性指标,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恢复进食时间,及引流管移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L-6及CRP指标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术后观察组的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减少并发症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陈荣斌 《当代医学》2013,(21):26-27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化疗对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2年8月7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根治术联合化疗(FOLFOX 4)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3、5年的生存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及转移率分别为33.33%、19.44%,2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11%、72.22%、55.56%,观察组2、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4.44%、88.89%、75.0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08±5)、(133±8)分,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治术联合化疗(FOLFOX 4)治疗直肠癌能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且能够提高患者疗后生存质量,应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T1期肾癌患者后腹腔镜组66例和开放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后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6±15)min与(78±1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1±42)mL与(181±48)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1±1.2)d与(9.9±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择动脉灌注化疗在胰头癌根治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6例胰头癌根治切除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术后使用健择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组术后健择动脉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肝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及生存期.结果:(1) 按WHO分级标准,对照组血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2) 治疗组患者的肝转移率、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17%、42%、44%、11%,对照组分别为73%、68%、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头癌根治术后健择动脉灌注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对≤35岁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35岁三阴性乳腺癌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1年7月~2016年7月同期行改良根治术的三阴性乳腺癌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观察指标及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6.67%vs 20.00%,P0.05)。其中,观察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2例,皮瓣缺血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3例,皮瓣缺血3例,患侧上肢肿胀6例。随访1年,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8.33%vs 83.33%,P0.05)。其中观察组死亡1例,术后11个月死于脑转移:对照组2例患者术后6个、12个月分别出现肝转移死亡。结论对≤35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效果确切,能显著减少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预防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在大肝癌(肿瘤总直径≥8cm)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根治性大肝癌切除术的112例患者,其中术后行TACE79例(TACE组),未行TACE33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TACE组术后1、2、3年的累计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9%、48.1%、12.6%,对照组分别为36.4%、20.0%、15.0%.TACE组术后1、2年累计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年两组患者累计无瘤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 >0.05).TACE组术后1、2、3年的累计总生存率分别为 89.8%、68.1%、41.2%,对照组分别为57.6%、36.4%、29.1%.TACE组术后1、2年累计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累计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预防性TACE可以提高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及延长生存期,对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与探究大体积肾癌患者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围术期心、肝及肾功能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52例大体积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26例及观察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48 h的心、肝及肾功能状态指标。结果:术前,两组的心、肝及肾功能状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的心、肝及肾功能状态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体积肾癌患者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围术期心、肝及肾功能状态的波动相对小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在大体积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刘彦中  韩文周  候良宝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566-566,587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4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病理分期Ⅱ、Ⅲ期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综合治疗组308例,N0期采用5-FU+DDP方案化疗,N1期进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206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5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后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血性转移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Ⅱ、Ⅲ期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区域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对远端胃癌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52例远端胃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胃小弯全切术)和对照组(传统胃癌根治术)和2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胃小弯全切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淋巴结平均清除(29.31±9.65)个,进行传统胃癌根治术的对照组患者淋巴结平均清除(18.07±8.90)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6;P=0.001);进行胃小弯全切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6%,进行传统胃癌根治术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P=0.048);观察组与地照着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率为7.68%,对照组患者术后3年内复发率为30.7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P=0.048)。结论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胃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生存率高,疾病复发率低,优质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乳腺癌保乳术辅助放疗与改良根治术辅助放疗的疗效.方法 210例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保乳组(110例)和改良根治术组(100例).保乳组术后放疗未行内乳照射,改良根治术组行内乳照射.比较两组术后疗效以及放疗的影响.结果 保乳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保乳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6.36%)与改良根治术组(22.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保乳组的乳房美容优良率(68.18%)明显高于改良根治组(34.00%),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放疗的皮肤反应分级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并结合术后放疗,疗效较好,不需内乳照射,对放疗的皮肤反应、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