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抗凝血置于特制的血沉管内观察红细胞在一定的时间内沉降的距离称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目前临床检验常规检查的一种项目。其检验方法多采用魏氏法及微量魏氏法,因为血沉的测定时间较长(原方法测定需用1h时间),对临床诊断很不方便。对此,各地都在探讨一种快速的方法,笔者在工作中采取微量血沉管倾斜的方法,其结果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奥硝唑原料药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使用Agilent DB-624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m×0.32mm×0.18μm),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45℃,保持15min,然后以40℃·min-1的速率升至220℃。顶空进样,平衡温度85℃,平衡时间30min。结果在上述条件下,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氯乙烷和环氧氯丙烷的分离度均在2.0以上,线性关系良好(r在0.997 8~0.999 9之间),平均回收率(n=6)在100.9%~103.4%之间,RSD在1.4%~3.3%之间。结论该法简单、准确,可用于奥硝唑原料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90例均分3组,分别采用平卧位(A组),左侧倾斜30°位(B组),左侧倾斜15°位(C组),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10、15min,胎儿娩出即刻患者的MAP、HR、SpO2及新生儿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麻醉后10min,A、C二组MAP与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B组相比也低于B组,新生儿出生后1、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倾斜30°位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Ves-matic 20自动血沉分析仪快速测定血沉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61份标本用自动血沉分析仪和魏氏法同时测定血沉(ESR),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了解两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及仪器法的测定重复性。结果魏氏法测得的值为:15例20~40mm/h,27例1~20mm/h,19例>40mm/h,与自动血沉分析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血沉分析仪与魏氏法相关性较好,重复性好。且具有测定时间缩短、能自动记录、批量测定的优点,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地黄中梓醇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测定生地、熟地及不同炮制时间地黄中梓醇的含量,考察炮制时间对样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内标法定量。用未徐层石英玻璃毛细管(60 cm×75μm,有效长度45 cm),检测波长210 nm,重力进样(10cm×5s),运行电压14 kV,温度20℃,背景电解质为50 mmol·L~(-1)硼砂溶液。进样前以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和背景电解质各冲洗3min。结果:该法平均回收率生地为98.2%,熟地为99.5%;RSD分别为2.1%和2.4%(n=5)。结论:毛细管电泳法用于测定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实验证明,梓醇在生地的炮制过程中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因此,梓醇在熟地黄中含量较少,以梓醇作为熟地黄的质量指标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正中法、逆转法、45°侧入法盲探徒手置入充气喉罩的难易程度及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全身静脉麻醉下使用喉罩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0例,分别采用正中法(A组)、逆转法(B组)、45°侧入法(C组)盲探徒手置入充气喉罩。观察置入时间、置入难易程度及置入过程中的意外情况。结果 1次无阻力置入成功率45°侧入法高于其他两种手法,置入时间短,术后2小时咽喉痛发生率低。结论 充气量为15ml的喉罩于45°侧入法盲探徒手置入,时间更短、更容易、置入过程中的意外损伤等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尿中微量蛋白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检测。未涂渍毛细管:55cm×50μmi.d.,有效长度为47.5cm。缓冲液为100mmol/L硼酸、100mmol/L硼砂、10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混合液,(pH9.0),电压25kV,检测波长214nm,分离时间15min。结果除3个尿样微量蛋白相似度在0.8~0.9外,其余7个尿样尿微量蛋白指纹色谱图相似度值均大于0.9,具有较高的相似度。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尿微量蛋白具有快速、准确且成本低的特点,为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前臂静脉留置针两种进针角度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11~31日于我院住院输液的100例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原始角度15°~30°,研究组采用创新角度40°~45°,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对照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2%,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研究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中,采用创新角度40°~45°进针角度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从而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用于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测定的组织培养法操作繁琐,不能适应流行病学监测工作的需要。我们于1983年开展了微量细胞培养法,微量法与原试管法比较操作简单、经济、实验结果可信、小结于下。材料和方法1.标本:1982年10月由防疫科采集本市6月龄至15岁健康人末梢微量血(0.3毫升/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毛细管色谱法测定盐酸青藤碱中三氯甲烷的残留量。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涂层厚1.8μm),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00℃,柱温为65℃,检测器温度为230℃,FID为检测器,顶空进样法,水为溶剂,平衡温度70℃,平衡时间45min。结果:三氯甲烷在0.1845~18.4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2.2%(n=6);最低检出限为36.9 ng·mL-1。结论:该方法灵敏、简单、准确,可用于测定盐酸青藤碱中三氯甲烷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