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以杏仁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萃取时间的单因素考察试验的基础上,设立L9(34)正交试验,考察上述各因素对杏仁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杏仁油萃取率的影响为分离温度(B)〉萃取温度(A)〉萃取时间(D)〉萃取压力(C),并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A2B2C1D2,即萃取温度为50℃,分离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350Bar,萃取时间为3.5h。结论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杏仁油,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栀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栀子油,用极差分析法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栀子油最佳萃取得率12.00%。结论萃取压力是影响栀子油得率的主要因素;超临界CO2萃取栀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解析釜I压力12MPa;解析釜I温度45℃。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_2萃取栀子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栀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栀子油,用极差分析法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栀子油最佳萃取得率12.00%。结论:萃取压力是影响栀子油得率的主要因素;超临界CO2萃取栀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解析釜Ⅰ压力12MPa;解析釜Ⅰ温度45℃。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九香虫脂肪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九香虫脂肪油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工艺。结果:超临界CO2萃取中药九香虫脂肪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压力30 MPa,静态萃取10 min,动态萃取1 h。在此条件下中药九香虫脂肪油的得率为39.44%。结论:优化得到的工艺合理可行,适合九香虫脂肪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柠檬草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柠檬草油的萃取得率及萃取物中柠檬醛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药材粉碎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柠檬草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柠檬草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后过20目筛,萃取压力为15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90min。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柠檬草油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工艺条件较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迷迭香中抗氧化物质的因素。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两级萃取物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鼠尾草酸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鼠尾草酸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得到了萃取鼠尾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一级分离的最佳试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55℃、分离压力5MPa、分离温度70℃;二级分离的最佳试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75℃、分离压力15MPa、分离温度80℃。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可用于迷迭香中抗氧化成分鼠尾草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正交实验法优选海南黑胡椒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黑胡椒挥发油成分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黑胡椒油的萃取得率为指标考察黑胡椒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的黑胡椒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30 Mpa,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为2 h。结论:确定的黑胡椒油CO2超临界萃取最佳提取工艺为黑胡椒油的中试生产条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丁香叶油。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丁香叶油的萃取工艺,并与水蒸汽蒸馏法比较,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丁香叶油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65℃、萃取压力30mPa、CO2萃取时间3h,萃取率最高达6.0%。结论:工艺稳定、可控、简单,比传统水蒸汽蒸馏法收率高。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素的工艺研究,主要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及流量、夹带剂、分离条件等对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素的最佳条件:萃取压力为29 MPa,温度55 ℃;分离Ⅰ压力为10 MPa,温度60 ℃;分离Ⅱ压力为5.6MPa,温度45℃;分离柱压力为18 MPa,温度为70 ℃;CO2流量为12 kg/kg原料·h;萃取时间3 h;夹带剂为药用酒精.同时还进行了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素的中试放大,并和传统汽油法进行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比汽油法优越,表现在收率高、提取时间短等方面,两种方法成本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白芷中香豆素类成分的工艺。方法:以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总量得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夹带剂、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药材粒径、CO2流量、萃取时间等参数的影响,优选白芷中香豆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务件为:以40%的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流量为0.10mL·min^-1,萃取温度为55℃,萃取压力为20MPa,药材粒径为20-80目,CO2流量为2.0L·min^-1,萃取时间为1.5h。该工艺条件下,香豆素的平均得率为0.202%,纯度为18.5%。结论:所得优化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海南香茅油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的优化和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海南香茅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香茅油的萃取得率为指标筛选香茅油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的香茅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15MPa,萃取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90min。结论:香茅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法较水蒸气蒸馏法具有工艺条件稳定、提取时间短、产率高等优点,为香茅油生产技术的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香樟叶精油的工艺条件。方法:将自然干燥的香樟叶剪成约6 cm×1 cm大小的片状,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香樟叶精油萃取率为评价指标,优选超临界流体萃取香樟叶精油的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时间90 min。在该萃取条件下,香樟叶精油的萃取率为10.2%。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香樟叶精油具有较高的萃取率,最佳萃取条件是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时间90 min,且萃取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干姜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干姜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解析温度4个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优选出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1 MPa,萃取温度50℃,解析压力4.6 MPa,解析温度41.7℃。结论所得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CO_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的工艺条件,进一步提高艾叶挥发油的得率与品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工艺,考察因素为萃取压力(A)、萃取温度(B)、分离压力(C)和分离温度(D),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以挥发油得率和桉油精含量为考察指标,两个指标加权分析,对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艾叶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 Pa,萃取温度30℃,分离压力8 m Pa,分离温度55℃,平均挥发油得率为1.443%,平均桉油精含量为0.318 mg·g~(-1)。结论:筛选出CO_2超临界萃取法的提取工艺得油率高,桉油精含量也高,综合评价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黄杨宁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正交优化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pH值作为考察因素,以黄杨宁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萃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35℃、pH值10.5、CO2流量25 kg/h、萃取时间2.5 h。结论:经筛选的萃取工艺合理可行,适于工业生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6.
亚临界萃取原生态椰子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1,1,1,2-四氟乙烷作萃取溶剂,利用亚临界萃取技术,考察了原生态椰子油提取回收最佳实验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原料粒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原生态椰子油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椰蓉的提取工艺。结果:当原料粒度为40目,温度为50℃,时间为30min时萃取效果最好。结论:确定的原生态椰子油1,1,1,2-四氟乙烷亚临界萃取最佳提取工艺为原生态椰子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酸水解后超声提取山银花中常春藤皂苷元的影响因素,设计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设计L9(34)正交实验,安排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溶媒倍数3个因素考察提取条件,以HPLC法检测。结果超声温度设为40℃时提取率较好;超声时间为40min时提取率略高于30min;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较大,以1:40时最高。结论常春藤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辐射温度4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40;用本实验方法提取常春藤皂苷元,效率高,时间短,适宜山银花中常春藤皂苷元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阿那日五味散中挥发油组分的不同提取方法的最佳工艺以及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运用正交试验,以包合物收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 阿那日五味散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加入药材8倍量的水提取4h;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A3B3C3D2,即提取罐的压力为25 MPa,提取罐的温度为45℃,提取2.0 h,分离罐Ⅱ的温度为35℃;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为A1B1C3,即: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3,包合温度30℃,水浴搅拌2.0 h;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A1B2C3D2,即:挥发油与β-环糊精用量比例为1∶3,包合温度为35℃,包合时间为2.0 h,挥发油与无水乙醇比例为1∶1.结论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挥发油的量是水蒸汽蒸馏法的2倍多,能够极大地提升提取效率,使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可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该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金桔中柠檬烯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金桔中柠檬烯的提取工艺,并用GC法对挥发油中的柠檬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200 bar,萃取时间4 h,萃取率为16.46 mg/g。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金桔中柠檬烯,操作简便,收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