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18例在手术前1周开始服用复方中药至手术后,对照组20例只作单纯手术,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含量,ELISA测定G-CSF含量. 结果 中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含量分别为每106个白细胞含116.2±32.2个和123.8±25.4个,G-CSF水平分别53,1±4.6 pg·m11和51.8±6.9 pg·ml1,2组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2组外周血内皮租细胞的含量分别为每106白细胞合63.2±12.7个和95.6±21.5个,差异显著(P<0.05),但G-CSF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结论 复方中药在肝癌围手术期中提高手术疗效可能与减少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含量和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内脂素的影响.方法 对新诊断的49例T2DM患者(T2DM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及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2组治疗前及T2DM组经吡格列酮治疗12周后空腹血清脂联素、内脂素的水平.结果 T2DM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脂联素水平下降[(6.4±1.1)mg·L-1 vs (12.3±2.8)mg·L-1,P<0.01],内脂素水平升高[(36.2±10.6)μg·L-1 vs (13.5±9.2)μg·L-1,P<0.01];治疗后T2DM组与治疗前比较,脂联素明显升高[(9.1±1.4)mg·L-1 vs (6.4±1.1)mg·L-1,P<0.05],而内脂素无明显变化[(34.5 ±11.4)μg·L-1 vs (36.2±10.6)μg·L-1,fquP>0.05].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可改善T2DM所导致的脂联素水平改变,而对内脂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9):764-76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和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对脂联素的调控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收治10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持续用药7 d后比较2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和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情况,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为(10.68±4.56)mg·L-1,较治疗前的(7.85±3.12)mg·L-1、对照组的(8.76±3.91)mg·L-1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调节血清脂联素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的"益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疗效及造血负调控因子水平变化,探讨CAA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⑴选取2009年至2011年于本院血液科诊治的CA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环孢菌素A联合安雄或司坦唑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中药复方,治疗6个月后评估疗效。⑵观察上述CAA患者60例(设为A组),同时以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设为B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两组外周血细胞浆中IFN-γ、TNF-α表达水平,并比较A组中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负性造血调控因子的变化。[结果]⑴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7%,经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治疗组在治疗前IFN-γ、TNF-α分别为(50.03±42.56)pg·m L-1、(38.76±28.76)pg·m L-1,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显著下降,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外周血IFN-γ、TNF-α水平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与B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IFN-γ、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在治疗后治疗组造血负调控因子明显下降,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CAA,可减少负性造血调控因子,增强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芪汤联合CO2激光对尖锐湿疣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部分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复发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CO2激光治疗皮损加服参芪汤(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5 g,煎服),1日1剂,连用30 d,对照组仅CO2激光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IL-2、IL-10和IL-12水平,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复发率24%,对照组复发率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IL-2分别是(61.27±26.42)ng·L-1、(82.43±25.81)ng·L-1;IL-12分别为(21.11±5.93)ng·L-1、(26.95±6.27)ng·L-1;IL-10分别为(34.07±9.13)ng·L-1、(25.21±8.58)ng·L-1,治疗后血清IL-2、IL-12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2、IL-12、IL-10水平分别是(65.18±22.96)ng·L-1、(23.17±6.15)ng·L-1、(29.87±8.36)ng·L-1,2组间治疗后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汤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纠正Th1/Th2失衡,防止尖锐湿疣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降压宝系列中成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10例 ,治疗组经电脑辨证分型指导下服用降压宝系列中成药 ,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 ,两组连续服药 2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降压、降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主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结论 ]降压宝系列中成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其症状改善上效果显著 ,无毒副作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次,1次/日、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1袋/次,3次/日,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次,1次/日。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血压、心率变化、自觉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数字评分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治疗后4周评分(4.01±1.10)相比,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患者治疗后4周头痛数字评分(2.19±1.13),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头痛程度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失眠治愈率66.7%,对照组失眠治愈率44.4%,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126.3±5.4)mmHg、舒张压(78.3±4.6)mmHg,对照组收缩压(136.6±8.8)mmHg、舒张压(88.7±5.9)mmHg,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末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辅助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96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分别为(325.19±35.74)、(34.33±6.03)、(38.61±10.26)、(285.48±36.83)U·L-1,cTnI水平为(0.19±0.13)μg·L-1;治疗后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分别为(90.38±36.96)、(18.38±4.65)、(36.38±6.50)、(196.38±40.24)U·L-1,cTnI水平为(0.09±0.06)μg·L-1。对照组血清CK、CKMB、AST、LDH水平分别为(66.34±19.18)、(14.51±5.20)、(24.64±6.71)、(146.27±30.80)U·L-1,cTnI水平为(0.10±0.04)μg·L-1。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CK、CK-MB、AST、LDH、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K、CK-MB、AST、LDH、cTnI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可为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莉娟 《中医学报》2016,(6):791-794
目的:观察降糖通络汤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90例T2 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片及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以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通络汤,1剂·d-1。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水平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日内血糖极差(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s of daily differences,MODD)及餐后血糖波动均值(mean of postprandial glucose excursion,MPPGE),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our,2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lc)及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 beta cell function index,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DBG、MAGE、LAGE、MODD及MPPGE水平分别为(1.07±0.53)mmol·L-1、(1.13±0.47)mmol·L-1、(4.69±0.75)mmol·L-1、(1.51±0.23)mmol·L-1及(3.05±0.63)mmol·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0.55)mmol·L-1、(2.15±0.43)mmol·L-1、(5.53±0.81)mmol·L-1、(1.83±0.21)mmol·L-1及(3.87±0.75)mmol·L-1(P0.01);治疗后观察组2h PG、Hb A1c及FINS水平分别为(8.59±1.28)mmol·L-1、(6.83±0.76)%及(7.06±0.88)m U·L-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16±1.77)mmol·L-1、(7.68±0.79)%及(9.75±0.93)m U·L-1(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HOMA-IR水平下降,治疗后观察组HOMA-IR水平为(1.67±0.45)低于对照组的(2.18±0.53)(P0.01);治疗后两组HOMA-β和ISI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HOMA-β和ISI水平为(67.5±7.17)和(-2.75±0.31),均高于对照组的(60.6±6.93)和(-3.31±0.24)(P0.01)。结论:降糖通络汤能降低T2DM患者2h PG和Hb A1c水平,调节日内血糖波动、稳定血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β细胞分泌功能,从而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陈友君 《求医问药》2014,(16):279-280
目的:探讨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18例患者,对照组有17例患者。我院给对照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依那普利的基础上(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加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美托洛尔联合依那普利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此联合用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顽固性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倍他乐克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2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n=26),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5 mg苯磺酸氨氯地平(1次/d,最大服用量<10 mg),试验组患者在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基础上加服25mg倍他乐克(2次/d),2组均持续接受30d药物治疗;观察用药前后2组患者的血压值、血糖、体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DBP、SBP分别为(85.2±4.9)mmHg、(135.3±5.2)mmHg,而对照组患者的DBP、SBP分别为(94.1±5.6)mmHg、(146.4±6.9)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用药方案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研究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重度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1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患者在停服降压药15 d后,试验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用药,每天口服1次贝那普利,1次10 mg,每天口服1次氨氯地平,每次5 mg;对照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单一给药.治疗1个疗程后,每天服用4 mg贝那普利,每天1次.连续8周每天早上给药.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高血压的降压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74.0±5.3)mmHg(、109.2±7.1)mmHg,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为(121.3±4.8)mmHg(、79.1±4.9)mmHg;对照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74.9±5.6)mmHg(、106.9±5.8)mmHg,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为(140.1±4.2) mmHg、(94.2±5.6)mmHg;疗后,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比较血压下降差异也很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2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76.9%.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2,P=0.04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563,P=0.03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用药与单一用药相比,前者能够有效降低中重度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并且不良反应较后者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养生茶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痰湿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体质辨证为痰湿体质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诊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之上给予中药养生茶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以及24 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试验组的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养生茶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痰湿质)可显著减少痰湿体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房静 《吉林医学》2013,(30):6290-6290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72例应用胺碘酮加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69例应用胺碘酮加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试验组在治疗后血压下降水平比对照组在治疗后血压下降水平下降明显,试验组有14例(19.44%)出现房颤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8.1%,对照组有26例(37.68%)出现房颤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3.9%,试验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加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典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变化,体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的Marshal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L-6[(118.34±32.14)vs(145.78±30.34)μg·L-1]、IL-10[(18.34±4.17)vs(25.81±5.64)μg·L-1]及TNF-α[(29.62±7.81)vs(34.61±8.30)μg·L-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CT、CRP均降低,且观察组PCT[(2.34±1.02)vs(3.21±1.61)ng·mL-1]、CRP[(16.21±1.34)vs(17.23±1.97)mg·L-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Marshall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APACHEⅡ评分[(13.05±7.26)vs(17.39±8.14)分]、Marshall评分[(6.24±2.18)vs(7.91±3.18)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70%vs 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其机体炎症水平和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120例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给药前后血压和血尿酸变化。结果:用药8周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降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8周后与用药前比较血尿酸浓度差异明显(P<0.01),而对照组用药8周后与用药前比较血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血清尿酸水平,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可安全选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强力康颗粒对AID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影响。方法将AIDS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14例(按国家免费治疗艾滋病方案西药治疗+强力康颗粒)和对照组(B组)14例(西药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和用药6、12、18、24个月时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6、12、18、24个月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分别是:(3.58±0.38)×10~9/L、(4.28±0.34)×10~9/L、(4.68±0.41)×10~9/L、(4.75±0.45)×10~9/L、(4.73±0.43)×10~9/L,B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6、12、18、24个月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分别是:(3.60±0.32)×10~9/L、(3.88±0.31)×10~9/L、(4.26±0.36)×10~9/L、(4.69±0.39)×10~9/L、(4.71±0.38)×10~9/L。治疗6个月时A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时加服强力康治疗至18个月时与12个月时及6个月时比较均(P0.05);A、B两组在治疗6、12个月时组间比较(P0.05)。结论中药强力康能延缓和防止AID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快速下降,是治疗AIDS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8.
张克  张培利  苗灵娟 《中医学报》2019,34(8):1766-1768,1791
目的:探讨降压宝系列方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20 mg,每日两次。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降压宝系列中药:蓝片(龙胆、黄芩、黄柏、知母、栀子、茯苓、泽泻、猪苓、防己、车前子、生地黄、甘草等)、绿片(钩藤、白附子、半夏、何首乌、女贞子、龙骨、牡蛎、全蝎、合欢皮、首乌藤、酸枣仁、冬瓜皮等)、黄片(黄芪、何首乌、女贞子、香附、红花、蒲黄、赤芍、丹参、半夏、白附子、全蝎、钩藤等),连续服用两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35%,治疗组有效率为94.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压宝系列方药辅助常规西医治疗高血压作用较好,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重要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对照组患者给与酮替芬联合美普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血清球蛋白Ig E、Ig G。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日间症状评分分别为(0.24±0.14)分、(1.27±0.16)分,夜间症状评分分别为(0.21±0.04)分、(1.18±0.51)分,血清球蛋白Ig E分别为(1.95±0.14)g·L~(-1)、(1.28±0.13)g·L-1,Ig G分别为(137.64±40.18)g·L-1、(167.36±40.41)g·L-1,研究组患者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症状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喻俊颜  何光亮   《四川医学》2018,39(6):693-69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26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压水平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较好,显著优于单用缬沙坦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血压,提升治疗有效率,为一种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