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评价大气热氧化、阳极氧化和氮化钛镀膜对铸造纯钛在口腔中应用半年后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作纯钛试件36个,分为对照组(未进行表面改性组)、大气热氧化组(400℃,30 min)、阳极氧化组(45 V,10 min)及氮化钛镀膜组(真空多弧离子镀,200 ℃,62 min).将试件放入全口义齿患者上颌腭侧基板对称的4个部位,在口腔中戴用半年后取出,比较试件戴用前后及各组间色差△E的大小.结果:各实验组戴用过的试件与在空气中自然放置的试件相比,△E均明显增加(P<0.01);在戴用过的各组试件中,对照组和大气热氧化组,阳极氧化组和氮化钛镀膜组△E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和热氧化组△E分别明显大干阳极氧化组、氮化钛镀膜组(P<0.05).结论:氮化钛镀膜和阳极氧化可以提高纯钛在口腔中戴用后的颜色稳定性,而大气热氧化没有这样的作用.因此从义齿美观角度看,氮化钛镀膜和阳极氧化技术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型钛合金在模拟口腔环境中的表面粗糙度和反射率的改变,为口腔内存在钛合金种植
体或戴用钛合金义齿的病人给予临床指导。方法: 制备好的钛合金试件随机分为8 组。每组试件在处理前,以
及处理后1mo、2mo 时分别测量试件表面粗糙度和反射率,应用SPSS 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结果。结果: 刷洗组试
件相对不刷洗组试件表面粗糙度和反射率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pH 值和氟离子浓度两因素之间存
在交互作用( P < 0. 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钛合金试件的腐蚀程度主要与实验周期、是否刷洗,以及氟离
子浓度和pH 值的交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粗糙度钛片对成骨细胞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与5种不同表面粗糙度的钛片一机械打磨组G、喷砂组SB1-3、钛浆喷涂组TPS共同培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在不同表面钛片上粘附形态的变化,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蛋白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粗糙表面细胞为多边形,胞浆丰富,有多个伪足突起呈分化表型,光滑表面细胞呈长梭形,少见伪足突起,粗糙组(SB、TPS)TGF-β1表达较光滑组(G)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喷砂各组随粗糙度的增加TGF-β1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TPS表面TGF-β1的表达低于SB3组(P<0.05)。结论:一定程度的粗糙表面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TGF-β1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种牙科义齿材料在表面抛光前后的粗糙程度。方法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牙科假体基础树脂和弹性体材料不会分解牙科假体三种义齿基材的粘合剂,该材料由每个材料的每个二十二个的12mm×12mm×2mm样品立体标准抛光样品,表面粗糙度前后使用表面轮廓测量仪检测抛光材料,表面形貌n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结果PMMA抛光后表面粗糙度为(0.153±0.011),弹性义齿材料抛光后表面粗糙度为(0.105±0.008),不碎胶抛光后表面粗糙度为(0.139±0.015)。由此可见弹性义齿材料和不碎胶的表面粗糙度低于PMMA(P0.05),表面划痕也少于PMMA。结论弹性义齿材料和不碎胶更能获得抛光效果,表面粗糙度优于PMMA。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4种不同清洁方式对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制作20个树脂圆片样本并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样本置于清水中;B,C,D为实验组,其清洁方式分别为:牙刷+清水、牙刷+牙膏、义齿清洁片溶液。B,C组每次处理时间30s,D组每次处理5min,重复处理过程1080个循环。处理后对4组样品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清洁方式会对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粗糙度产生不同影响,其中B,C组的树脂基托表面粗糙度明显大于A组(P〈0.05),D组与A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刷+牙膏组清洁义齿的方式对义齿基托的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义齿清洁片溶液浸泡对义齿的基托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不会对树脂基托表面造成明显划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釉瓷上釉、表面抛光、自身上釉、抛光后釉瓷上釉4种不同的方法研磨后的牙科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制作28个牙科陶瓷试件,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釉瓷上釉法、表面抛光法、抛光后釉瓷上釉法、自身上釉法对表面进行处理,每组各7个试件。测量4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并对测量出的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釉瓷上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0.247±0.009)μm,表面抛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0.301±0.008)μm,自身上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0.303±0.007)μm,抛光后釉瓷上釉组所测粗糙度值为(0.302±0.007)μm。自身上釉组、表面抛光组、抛光后釉瓷上釉组与釉瓷上釉组的表面粗糙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上釉组与抛光后釉瓷上釉组表面粗糙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抛光组与自身上釉组、抛光后釉瓷上釉组表面粗糙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科陶瓷表面研磨后采用抛光后釉瓷上釉法和表面抛光法后对陶瓷表面性状无影响,牙科陶瓷表面研磨后采用釉瓷上釉法和自身上釉法对表面性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复合树脂填料组成对抛光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抛光后组成成分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三个厂家不同组成成分和工艺配置的8种复合树脂,制作表面统一基线的试样,用Sof-Lex系列抛光,采用表面粗糙度仪(Surftest SJ-401)检测抛光后树脂的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1)同属较大颗粒玻璃填料的复合树脂(AP-X、Quixfil和 TPH3 Spectrum)抛光后表面粗糙度较小粒度和纳米工艺的石英填料复合树脂(Z250、P60、P90和Z350)高;(2)同一厂家的石英混合填料复合树脂与石英纳米树脂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相同;(3)复合树脂在垂直于抛光方向上获得的表面粗糙度要比平行于抛光方向的粗糙度高。各树脂Ra值经One-Way ANOVA分析和配对 t检验,P<0.05。结论:填料的成分和粒度会影响复合树脂抛光后表面的粗糙程度,抛光方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牙周韧带细胞在不同纯钛表面粗糙度的早期附着情况。方法:24个纯钛片分别按100,280,400,800目水砂纸顺序打磨。将样品分为4组:单纯机械处理(A组);单纯机械处理+65%硝酸(100℃,1h)处理(B组);单纯机械处理+100μmAl2O3喷砂处理(C组);单纯机械处理+100μmAl2O3喷砂+65%硝酸(100℃,1h)处理(D组)。每组样品6个。采用TR240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测定表面粗糙度。实验方法:样品在DMEM中预置30m后接种第3代的细胞,分别于30min,60min,120min,240min,1天,3天,7天取出钛片,PBS冲洗以除去未贴附细胞,2.5%戊二醛固定30min。取出钛片,1%醋酸处理30S,PBS清洗,0.01%丫啶橙(g/mL)染色4min,PBS冲洗,最后由0.1MCaCl2分色30s,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粗糙度表面对细胞的粘附情况。结果:①各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B组、C组、D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低于A组[分别为(0.4065±0.0046),(0.3588±0.0118),(0.0087±0.0022),(0.5995±0.008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C组、D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D组纯钛表面的粗糙度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4组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②牙周韧带细胞在纯钛表面早期附着的荧光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组早期附着在纯钛表面的牙周韧带细胞增多,细胞增殖良好。四组不同纯钛表面粗糙度的荧光观察显示:钛表面粗糙度大,细胞附着较少;钛表面粗糙度小,细胞附着较致密些。结论:钛表面粗糙度越小,牙周韧带细胞早期附着越多,有利于细胞粘附和增殖。  相似文献   

9.
口腔修复材料表面粗糙度影响微生物粘附的问题,因长期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实验依据,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此研究采用表面轮廓仪量化测定了口腔义齿修复材料(湿热固化基托塑胶及CoCr合金)的表面粗糙度,通过将不同粗糙度级的试件与口腔血链球菌在体外厌氧孵育24小时后,测定细菌粘附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态及细菌粘附情况。结果显示血链球菌的24小时粘附量与修复材料表面粗糙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塑胶=046(P<001),r合金=025(P<001)。从而提示临床修复体的打磨抛光应尽可能获得光滑表面,以期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其表面的菌斑积聚量,达到保护其周围口腔组织健康并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39例正畸患者治疗中的疼痛与功能障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放置镍钛丝后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年龄、性别、牙列拥挤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9例患者正畸治疗中的疼痛与功能障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疼痛发生时间为治疗后45min—15.75h不等.高峰期为24—48h.3d后显著减轻,进食障碍高峰期为24—48h;说话障碍高峰期在24h内,3d后均显著减轻。正畸疼痛与性别、牙列拥挤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16岁以上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13一16岁组与13岁以下组(P<0.05).而后两组之间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放置首根镍钛丝后,患者均产生短期疼痛与功能障碍。其疼痛与性别、牙列拥挤程度无关,年龄大者疼痛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合金的粗糙度与细菌黏附的关系。方法:将不同Ra值的钛合金与金合金试件与黏性放线菌进行体外黏附实验,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比较培养试件表面的细菌黏附量,并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研抛程序的进行,两种合金试件表面粗糙度均降低,其表面细菌黏附量也随之降低;经完善抛光的两种合金表面细菌黏附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表面粗糙度对细菌黏附起着重要影响,冠修复时应重视抛光。  相似文献   

12.
纯钛义齿支架铸造缺陷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铸造纯钛义齿制作过程仔的铸造缺陷,总结纯钛铸造缺陷规律及可能原因,以提高铸造成功率。方法:对156件铸造纯钛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和总义齿基托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发生的铸造缺陷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部156件铸件中12件有内部气孔,占7.69%;铸造不全6件,占3.85%;5件存在表面缺损或粗糙,占3.21%。铸造缺陷中内部气孔最常发生部位是卡环起始、大连接体处,其次是铸件边缘较厚处。铸造不全最常见于铸造基托中央,其次是卡环末端。远离铸道处,铸道与铸件衔接处,铸件形状变化急剧处易出现铸造缺陷。结论:铸造纯钛义齿支架存在较高比例的铸造缺陷。铸件的形状、铸道的设计是影响铸造缺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钛合金与甲基丙烯酸脂义齿基托表面细菌粘附的差异性 .方法 :选择上、下颌均有牙列缺损患者 10例 ,用钛合金与甲基丙烯酸树脂作基托材料分别制作义齿各一件 .戴义齿 6个月后 ,对义齿基托的组织面、磨光面进行细菌培养 ,计算出菌落数 (cfu/mL) ,比较分析其差异性 .结果 :甲基丙烯酸脂基托组织面、磨光面菌落数大于钛合金基托 ,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同种材料间义齿基托组织面、磨光面菌落数则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菌种鉴定以变形链球菌、G -杆菌为主 ,其次为乳杆菌和葡萄球菌 .粘液放线菌和奈瑟氏菌较少 ,白色念珠菌未检出 .结论 :钛合金作为基托材料优于甲基丙烯酸脂 ,能减少细菌粘附 ,有益于口腔组织健康 .同种材料的义齿基托组织面、磨光面对细菌粘附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超声器械与金刚砂车针预备所形成的肩台表面粗糙度的差异,为超声肩台预备的临床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1)6颗离体前磨牙颊舌侧的不同区域分别使用不同粗糙度的金刚砂车针进行预备,聚醚橡胶制取肩台区印模,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three-dimensional topography measurement laser microscope, 3-D TMLM)扫描印模并比较表面粗糙度。(2)6颗离体前磨牙颊侧的近、远中分别使用金刚砂车针和超声器械进行预备,聚醚橡胶制取肩台区印模,3-D TMLM扫描印模并比较表面粗糙度,牙科显微镜(×25)观察肩台表面形态。(3)上颌对称同名离体前牙20颗,灌注标准模型后随机分为超声器械组和金刚砂车针组,于仿头模上牙体预备后聚醚橡胶制取肩台印模;扫描并对比肩台印模近中、中央、远中区域表面粗糙度。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不同区域内预备体肩台和印模肩台的Ra和R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超声器械预备后肩台印模表面粗糙度[Ra:(6.59±2.33) μm,Rz:(34.69±7.29) μm]明显小于金刚砂车针[Ra:(21.79±4.89) μm,Rz:(91.69±14.82) μm](P<0.05);牙科显微镜下可见超声预备的肩台形态清晰连续。(3)超声器械预备后肩台印模各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均小于金刚砂车针,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器械预备后肩台印模各区域表面粗糙度R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金刚砂车针预备后肩台印模在近中及远中区域的表面粗糙度Ra均大于中央区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超声器械可获得更光滑的肩台表面,尤其可以显著改善肩台近邻面处的预备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切削素烧瓷块法与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胶态成型法制作遮色效果不同的3种氧化锆陶瓷,对比其在不同厚度下的透光性及对异色离体牙的遮色效果,为临床口腔修复提供材料选择依据。方法:制备90片直径14 mm的A2色氧化锆圆盘试件,分成3组(n=30):(1)CZ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切削素烧瓷块法;(2)NZW组,采用3D胶态成型法,试件内表面无多孔遮色层;(3)NZY组,采用3D胶态成型法,试件内表面有多孔遮色层。3组试件根据厚度0.6 mm、1.0 mm、1.5 mm再分成3个亚组(n=10)。选用因牙周病拔除的中、重度异色前牙10颗,唇面打磨成大于 6 mm2×6 mm2的平面。暗盒中用Crystaleye比色仪在黑、白背景下分别测量9组试件的色度值(CIE1976 L*a*b*),计算透光性[半透性参数(translucency parameter, TP)]。将每组试件与牙齿唇面依次粘接并测量色度值。选标准比色片A2中1/3色度值作为对照,计算试件粘接后同对照色的色差ΔE。以One-way ANOVA和Bonferroni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组氧化锆试件在0.6 mm、1.0 mm、1.5 mm 厚度下的TP值分别为:CZ组14.09、12.31和10.45,NZW组19.84、16.54和12.44,NZY组14.81、13.16和11.92。每组试件的3个亚组间透光性均显示为0.6 mm组>1.0 mm组>1.5 mm组,厚度相同的亚组间透光性均显示为NZW组>NZY组>CZ组。(2)3组氧化锆试件粘接后在0.6 mm、1.0 mm、1.5 mm厚度下与对照色的色差ΔE分别为:CZ组10.77、9.94和8.50,NZW组6.84、5.89和5.29,NZY组4.16、3.92和3.67。每组试件的3个亚组间色差值均显示为0.6 mm组>1.0 mm组>1.5 mm组,厚度相同的亚组间色差值均显示为CZ组>NZW组>NZY组。结论:3种氧化锆试件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透光性均为3D胶态成型技术制作的内表面无遮色处理组试件最好,而遮色效果均为3D胶态成型技术制作的内表面有遮色处理组试件最好,且其厚度在0.6 mm时即可获得较好的遮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磁拧溅射法和多弧离子镀法两种表面改性方法制备的氮化钛(TiN)涂层对纯钛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制作相同规格的纯钛试件72片,随机分为抛光组(TA组)、磁控溅射TiN涂层组(TiN-MS组)及多弧离子镀TiN涂层组(TiN-MAIP组).TA组纯钛作为对照.在各组纯钛表面黏附变形链球菌,培养时间分别为24、48、72 h,每组不同时间各8个试件.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统计分析各组的细菌黏附量.结果 不同培养时间TA组纯钛表面的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均显著多于TiN-MS组和TiN-MAIP组(P值均<0.05),后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磁控溅射法和多弧离子镀法均能明显减少细菌在纯钛表面的黏附,这两种改性方法对细菌黏附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杂牙列缺损老年患者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复杂牙列缺损患者78例。其中39例应用纯钛铸造支架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另外39例应用钴铬合金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比2种不同材料在老年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当中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种材料中,以纯钛铸造支架的优良率最高,钴铬合金铸造支架次之,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材料在义齿修复之后出现的不良事件概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应用纯钛铸造支架后义齿功能良好,随着时间延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牙列缺损老年患者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口腔健康。使用纯钛铸造支架对老年患者进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纯钛铸造支架价格稍贵,但其优良率及义齿功能恢复率较为突出。老年患者进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应该注意材料的选择,好的材料会使义齿修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钛片表面经打磨、喷砂处理后对微弧氧化的影响及其微弧氧化后形态的变化与元素构成.方法将直径为15 mm,厚度1 mm的纯钛钛片根据表面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四组:机械打磨组(grooved,G)、喷砂组(sandblasted,SB)、打磨微弧氧化组(grooved microarc oxidation,GMAO)和喷砂微弧氧化组(sandblastedmicroarc oxidation,SBMAO).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分析检测钛片表面理化性质.结果(1)钛片在机械打磨和喷砂的基础上,微弧氧化后表面均呈现出火山口状层叠的孔洞;(2)喷砂微弧氧化组较打磨微弧氧化组有更多细小裂纹;(3)微弧氧化能在钛表面形成一层富含钙、磷元素的羟基磷灰石膜结构.结论(1)微弧氧化对打磨和喷砂钛片表面形态有明显的影响;(2)经微弧氧化后钛片表面呈现出的火山口状层叠孔洞,物理学性能上更易于细胞的爬附;(3)微弧氧化在钛表面所形成的一层富含钙、磷元素的羟基磷灰石膜结构,其钙磷比与牙骨质羟基磷灰石中的钙磷比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