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骨粗隆部是原发性及转移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粗隆部肿瘤导致股骨颈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我科采用带股骨干上段特殊人工股前头置换治疗此病,不仅对肿瘤根治彻底而且患者术后恢复快 ,下床活动早,患肢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股骨粗隆部骨折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用DHS、Gamma钉及半髋关节置换治疗68例不同类型、不同年龄阶段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治疗。结果:采用DHS、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均得到骨性愈合,无髋内翻、患肢短缩畸形出现,无动力髋螺钉切割移位,无Gamma钉断裂、退钉,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无髋关节脱位、双下肢不等长,所有髋关节均获得良好功能。结论: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年龄阶段股骨粗隆部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体会(附3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DCS治疗粗隆部骨折的指征、方法、疗效及应用。方法 :从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1月应用DC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30例 ,并随访 1年。结果 :30例病人全部骨性愈合 ,无髋内翻的发生。结论 :选择正确的适应证及入针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使用DCS治疗粗隆部骨折可减少髋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一项经典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医院开展均效果明显。因此,本文探讨皮肤牵引在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1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是一项经典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医院开展均效果明显。因此,本文探讨皮肤牵引在股骨粗隆部骨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叶文胜  任家来 《安徽医学》2004,25(3):242-243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固定材料。方法 小切口复位 ,动力髋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全部患者达到手术预期目标。结论 小切口复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切口小 ,微创 ,出血少 ,操作安全、简便 ,疗程短 ,术后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股骨粗隆部骨折移位特点,探索动力髋部螺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动力髋部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56例,对47例随访资料完整者分析并评定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关节优良率85.1%。结论:动力髋部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操作简单,易达到解剖复位,固定牢靠,抗旋转作用强。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越来越多见,我院自1998年以来,运用Gamma钉(亚太型)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18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晓芳  杨丕斌  邹天南  孙先润 《重庆医学》2011,40(4):373-374,417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加组合肌皮瓣治疗大粗隆部严重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加组合肌皮瓣治疗5例7侧大粗隆部重度褥疮患者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 所有肌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3个月,大粗隆部皮瓣柔软抗压.结论 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控制感染后利用肌瓣填充无效腔、肌皮瓣修复大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15例粗隆部骨折患者,男14例,女1例;年龄36~86岁,平均年龄65岁。切开复位用(dynamical hip screwcs,DHS)及拉力螺钉固定。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经3~36个月随访。全部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优13例,良2例。结论:DHS抗弯曲度强,有利于断端,尤其是压力侧骨折愈合。DHS内固定手术不复杂,治疗粗隆部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 ( DHS)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和生物力学机理。方法 :在 C形臂 X线电视监控下 ,对 3 8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部骨折进行了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结果 :3 8例患者中 3 6例随访 6月到 2 0月 ,平均 1 2 .2月 ,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 8周。参照 Merled Anbiongen髋关节功能评定法 ,优 1 9例 ,良 1 2例 ,差 5例 ,优良率 86.1 %。结论 :DHS治疗股骨粗隆部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满意 ,生物力学分析表明 DHS是股骨不稳定性粗隆部骨折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股骨粗隆部骨折发生率呈增加趋势,这类骨折高发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2002年1月~2004年1月,笔者采用股骨粗隆勾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68例,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 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关节功能评分优45例,良18例,差5例,优良率92.6%.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DHS手术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26例。结果全部病人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并发症包括内固定失败2例,下肢旋转畸形2例,髋内翻4例,下肢静脉血栓3例;其余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运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发症的原因有手术时机延误、操作不规范、术后康复指导不当。应尽早手术,规范操作,科学康复指导以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经开放复住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5~18个月,全部于2.5-6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无髋内翻,内固定失败等发生,疗效评定优良率93.3%。结论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骨折15例,所有病例均合并有内科系统疾病.结果 本组无1例死亡,14例治愈出院,1例因呼吸系统并发症转内科治疗,1个月后出院.1例于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经治疗痊愈.术后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均良好,骨折复位满意.随访14~27个月,无假体松动、下沉及骨折不愈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为91分,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 %.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治疗问题。方法选取我院近四年96例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案例,其中男52例、占54.2%,女44例、占45.8%,男女比率1.18比1.0,年龄最小42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为64.3岁,骨折类型;顺股骨粗隆间型骨折(Ⅰ型)25例、顺股骨粗隆间粉碎型骨折(Ⅱ型)53例、反股骨粗隆间型骨折(Ⅲ型)14例、股骨粗隆下型骨折(Ⅳ型)4例。均手术治疗,除1例在术后空心钉松脱,颈干角变小及时更换PFNA固定外,余均获得满意疗效。结果 96例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其优良率达90%以上。均手术治疗,除1例在术后空心钉松动、脱落,颈干角变小改PFNA固定外,余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只有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法,才能获得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股骨颈及粗隆部骨折的病因探讨(附104例分析)黄正林,马平克(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放射科,广西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关键词股同有颈及为且隆部;骨折长期以来,对股骨颈、粗隆部骨折的治疗方法研究颇多,而对其病因探讨较少。我院1992年8月~1994年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经皮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5年1月,临床应用经皮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24例(男18例,女6例),平均年龄52.5岁(45岁~76岁),术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术后随访1.1年~4.2年,骨折平均18周(15周~20周)达到愈合。没有发生骨折不愈合和神经损伤合并症。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应用经皮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操作方法安全有效,允许术后早期活动,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老年性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本组69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及DHS系统内固定。结果:早期发生感染2例致手术失败。后期除发生螺钉断裂2例及内固定松动1例,其余均骨性愈合,无髋内翻及肢体短缩畸形。结论:股骨粗隆部骨折应用DHS系统固定临床上较广泛,但DHS对老年人粗隆部Ⅲ、Ⅳ型骨折的固定有不稳定现象,需加用松质骨螺钉及股骨内侧骨块的整复固定,必要时植骨。感染是老年人粗隆部骨折术后局部最严重的并发症,可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对全身情况差、局部损伤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往往需延迟,待病情稳定后手术,可减少或避免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