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血清果糖胺及空腹血糖的测定作相关分析,以探讨血清果糖胺在临床监测糖尿病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为2001年6月至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新诊断或因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男37例,女38例,年龄24~77岁,其诊断符合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糖尿病标准。1.2实验方法:每个研究对象采取空腹静脉血,其血清标本要求无严重溶血、脂血、黄疸,测定血清果糖胺及空腹葡萄糖。血清果糖胺测定为硝基氮唑蓝(NBT)速率法,试剂为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2.
介绍ABA-1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中果糖胺的方法,对能引起果糖胺值波动,且在各实验室使用不一致的某些反应条件(如温度、比色时间、显色剂浓度、样品与试剂体积比等)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利用此法测定果糖胺,方法线性良好,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32%和2.41%,回收率平均为97%,优于手工测定,成人血清果糖胺的正常参考值(x±s)为2.24±0.26mmol/L(1.7~2.8mmol/L,n=144),与国外多数报道近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果糖胺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空腹血糖、果糖胺测定结果,结合既往8糖尿病史,以及头颅CT检查,筛选出76例确诊为糖尿病且合并有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分为果糖胺下沉组和果糖胺升高组,采一量化方法,分别在入院时和第3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 发,以判断病情和预后;结果:果糖胺升高组入院分数水平较果糖胺下沉组高(P〈0.01),揭示临床病损较重;而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血糖与果糖胺联合检测的方法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定义为A组),其中包括30例糖尿病患者(定义为a组)和30例无糖尿病患者(定义为b组);再抽取6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病例(定义为B组).对所有患者的血糖和果糖胺水平进行测定,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总结.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的果糖胺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果糖胺水平与b组基本相同,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血糖水平与果糖胺水平呈正相关,b组血糖水平与果糖胺水平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采用血糖和果糖胺联合检测的方法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测,可以对该类患者的血糖升高原因进行有效而准确的鉴别,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正常对照组150例、糖尿病组74例、隐性糖尿病组56例的空腹血糖及果糖胺的测定,发现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果糖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隐性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果糖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6例隐性糖尿病患者糖耐量试验阳性,餐后2h血糖明显增高。提示:果糖胺诊断糖尿病是一个较稳定的指标,对隐性糖尿病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梗塞疾病血清果糖胺、血糖的变化。方法:酶法测定脑梗塞病人血清果糖胺、血糖,并同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血糖升高组血清果糖胺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部分患者是脑梗塞病人机体应急所致,部分发病前即为糖尿病。结论:血清果糖胺测定可作为脑梗塞病人鉴别诊断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的诊断价值。方法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入院后次日空腹静脉采3ml,抗凝血(肝素抗凝)用于检测HbAlc、不抗凝血用于测定FBG、FA,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果糖胺采用硝基四氮唑蓝还原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所有项目质控均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所获数据采用均数&#177;标准差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因素间相关性系数了表示。结果各组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糖尿病组、无糖尿病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糖尿病、无糖尿组之间的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能明确鉴别糖尿病性脑梗塞、隐匿糖尿病性脑梗塞、脑梗塞应激性血糖增高,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英 《中外医疗》2009,28(33):161-161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果糖胺(FMN)的测定结果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用终点比色法测定74例糖尿病患者及5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果糖胺,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血糖(GLU)控制在7.0mmol/L以下患者其FMN含量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糖在7.0mmol/L以上患者其FMN含量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其FMN与血糖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果糖胺的测定对糖尿病的诊断、监测及治疗是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obas INTEGRA 400分析仪测定果糖胺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用GlyPro分析仪和cobas INTEGRA400分析仪测定105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果糖胺.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测定患者的果糖胺数值相关性比较,相关系数为0.925,P值<0.05;cobas INTEGRA 400分析仪检测果糖胺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比较,相关系数为0.816,P值<0.05;GlyPro分析仪检测果糖胺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比较,相关系数为0.790,P值<0.05,显示皆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cobas INTEGRA400分析仪测定血清果糖胺具有良好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测定5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与60例正常人血清胃泌素(Gas)并对其中30例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Gas浓度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发现:(1)患者急性期血Gas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病情好转,血Gas浓度逐渐下降,1月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2)血Gas浓度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消化道并发症的程度呈正相关,说明观察血Gas浓度的变化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道并发症的防治,指导临床用药,估计预后有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和血浆对果糖胺(GSP)测定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53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分别抽取4ml静脉血注入含分离胶的标本采集管,2ml静脉血注入含K2-EDTA抗凝剂的标本采集管,经离心后分别取血清或血浆进行果糖胺测定.结果 在相同测定条件下,血清中的果糖胺浓度高于血浆中果糖胺浓度约4.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用血清代替血浆检测果糖胺浓度时,参考值应相应上调.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血清果糖胺与血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康模  李春林 《四川医学》1992,13(4):208-209
应用国产试剂,合成高纯度的果糖胺标准物——DMF,建立了测定血清糖化蛋白——果糖胺(FA)的新方法,测得50例正常人血清FA为1.66±0.17(1.12~1.96)mmol/L,不同年龄、男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86例糖尿病患者血清FA为2.87±0.58(2.00~3.84)mmol/L、果糖胺、血糖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血清FA与测定当天、前2周和4周的血糖有显著性正相关。表明血清果糖胺测定对糖尿病的诊断、血糖控制和临床疗效观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果糖胺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果糖胺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比色法测定糖尿病患者血糖与果糖胺值。结果:糖尿病患者体内果糖胺与血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38(p〈0.01)。结论:果糖胺反映的是一段时期内的血糖平均水平,并不受即时血糖水平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清果糖胺对糖尿病诊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600-12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40例糖尿病患者、40例正常对照和30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空腹血清葡萄糖和血清果糖胺。结果糖尿病组血清果糖胺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Ⅰ型糖尿病患者和Ⅱ型糖尿病患者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与糖尿病患者间的血清果糖胺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伴有微血管并发症患者和糖尿病无微血管并发症患者间血清果糖胺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果糖胺可以反映患者1~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短期内血清葡萄糖控制情况及药物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二磷酸果糖引起过敏性支气管哮喘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二磷酸果糖引起过敏性支气管哮喘1例报告贾和,倪艳,王俊英(吉林油田职工医院131100)笔者在临床邀到1,6—二磷酸果糖(FDP)引起过敏性支气管哮喘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8岁。因心前区疼痛,伴心悸2h于1994年9月19...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国产血清果糖胺(FMN)试剂盒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该法的线性为0.8mmol/L~4.0mmol/L,精密度批内CV为2.16%~2.64%。批间CV为2.98%~3.82%,回收率为97.6%,血清Vitc浓度在2.47mg/dl以下无干扰,参考值为1.72mmol/L~2.94mmol/L。结论:国产血清果糖胺试剂盒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7.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傅维中,傅浩文(山东省夏津县人民医院,253200)关键词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分析;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我院1992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脑血管病298例,作者对此进行了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  相似文献   

18.
血清果糖胺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李洪臣,曲灿霞,沈轶关键词糖尿病,血清果糖胺血清果糖胺代表一组糖基化了的血液与组织蛋白质,由蛋白质的非酶化反应形成,依血糖水平而形成的果糖胺在1~3周内发生代谢变化,这与大多数血清蛋白质的代谢周期相同。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国产的果糖胺试剂盒,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果糖胺(SFA)水平。应用此法对30例健康人、5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果糖胺含量测定,结果表明,53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果糖胺水平(2.43±0.5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71±0.31mmol/L),并且与空腹血糖相关(r=0.64 P<0.01)。本文提示SFA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对了解近期血糖控制有实用价值。本法简便快速,易于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5例脑血管病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例脑血管病运动性失语的康复治疗倪朝民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合肥230022我科近5年来收治脑血管病合并运动性失语5例,在药物和其它康复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语言治疗,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运动性失语患者男2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