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 2 0 0 2年 8月起我院应用Sharplan - 6 0 2 0半导体激光器治疗 1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例中病变间隙 2 1个 ,男 5例 ,女 8例 ,年龄38~ 6 7岁 ,平均年龄 4 6 .3岁。症状和体征 :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疼痛 ,其中伴一侧上肢麻木 9例 ,伴双侧上肢麻木 4例 ,Hoffman′s阳性 2例。影像学 :颈椎正侧位和过伸屈曲侧位片 ,其中颈椎弧度消失5例 ,颈椎轻度反曲 3例。常规CT及MRI检查 :均为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无明显后纵韧带钙化或骨赘。病变椎间盘突出部位 :颈3~ 4 2例 ,颈4~ 51…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MRI对于颈椎病的检查多是常规的中立仰卧位静态平扫,是在非运动和非承重的条件下完成的,容易忽略脊髓在人体中承重和动态下脊髓的器质性改变.目的:分析颈椎动态MRI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正常人群10名(正常组)、有颈肩部不适的亚健康人群20名(亚健康组)、有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体征但常规MRI不支持的患者20名(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符合现行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0名(脊髓型颈椎病组)进行JOA评分,颈椎正侧位片、颈椎中立位MRI及颈椎动态MRI检查,并随访18个月以上,观察4组研究对象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及4组人群的转归情况.结果与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患者均在入组半年内手术治疗;MRI正常脊髓型颈椎病组20例中有16例在入组16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入组1年内在中立位MRI检查尚无明显改变时即行手术治疗,12例在入组1年后颈椎中立位MRI也已有脊髓型颈椎病的典型改变时行手术治疗,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P<0.05);亚健康组有4例出现了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发现此4例患者动态颈椎MRI检查均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中立位MRI仅发现1例由此改变,且此例动态MRI在入组12个月时已经发现脊髓受压.在正常组随访中动态MRI与中立位MRI检查均发现1例有椎管变窄脊髓受压征象,但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考虑为假阳性;二者假阳性率相同.结果表明,颈椎动态MTI检查较中立位MRI能够更早期、更真实客观地发现脊髓受压征象;在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的基础上将常规的中立位MRI检查与动态MRI检查相结合将会更早期发现脊髓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8月起我院应用Sharplan-6020半导体激光器治疗1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例中病变间隙21个,男5例,女8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6.3岁。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颈肩部疼痛,其中伴一侧上肢麻木9例,伴双侧上肢麻木4例,Hoffman's阳性2例。影像学:颈椎正侧位和过伸屈曲侧位片,其中颈椎弧度消失  相似文献   

4.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与颈椎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为其治疗找到新的途径。方法:对3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儿童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追踪、体格检查及颈椎X线片检查。结果:30例患儿均有头颈部外伤史,颈部体检和X线片提示有上颈段、特别是环枢关节位置异常,经手法调整治疗后,抽动秽语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抽动秽语与颈椎损伤特别是上颈段损伤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与颈椎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为其治疗找到新的途径。方法:对3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儿童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追踪、体格检查及颈椎X线片检查。结果:30例患儿均有头颈部外伤史.颈部体检和X线片提示有上颈段、特别是环枢关节位置异常.经手法调整治疗后.抽动秽语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抽动秽语与颈椎损伤特别是上颈段损伤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放射学检查在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评估传统放射学检查方法对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价值。对152例疑有急性颈椎损伤的成人患者行常规放射学检查即颈椎侧位片、前后位片及枢椎齿状突开口位片检查,并与断层扫描、CT扫描及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2例患者中87例发生颈椎骨折(占57.2%);颈椎侧位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4%、74%和80%,而颈椎常规放射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0%和87%。作者认为:颈椎损伤早期应采用颈椎侧位片、前后位片及枢椎齿状突开口位片作为放射学常规检查;对于常规放射学检查或临床表现提示有颈椎损伤者以及根据常规放射学检查难以确定诊断者,应考虑行断层扫描、CT扫描及MRI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腰椎峡部裂的X线诊断中,"裂隙征"在腰椎正、侧、斜位X线片中的显示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诊断L5双侧峡部裂研究对象拍摄立位腰椎正、侧、双斜位X线片,分别确定L5双侧峡部裂裂隙的阳性显示率、裂隙的宽度及走形方向。9例加做腰椎CT并行二、三维重建显示裂隙的宽度和走向。分别对3个体位X线片的"裂隙征"显示率作配对卡方检验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在正位片上L5峡部裂隙的显示率为13.8%(8/58),称为"裂隙征",它表现为重叠的X线间接征像。侧位片L5峡部裂隙的显示率为74.1%(43/58),斜位片L5峡部裂隙的双侧和单侧总显示率为81.0%(47/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后2个体位的裂隙显示称为"裂隙征"。9例腰椎CT检查证实腰椎峡部裂诊断并同时显示裂隙的方向,其与冠状面或与矢状面形成不同夹角。结论:腰椎峡部裂的裂隙在正位片上显示率很低,并且是重叠的间接X线征像。在侧位和斜位片上,裂隙的阳性显示率高,是直观清晰的直接X线征像,也是腰椎峡部裂诊断的第一要素。因此,腰椎峡部裂的裂隙在X线侧位片和斜位片的直观清楚显示称为"裂隙征"更为准确、恰当。如在体检中X线侧位和斜位片上"裂隙征"阳性即可对腰椎峡部裂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分析颈肌劳损综合征误诊颈椎病的原因,明确诊断要点,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32例颈肌劳损综合征患者的颈部X线正位、侧位(含过屈过伸位)、双斜位片,以及CT和MRI片的颈椎退变程度、曲率、椎体间隙、椎体关节、椎间盘、椎间孔、横突孔等的变化和出现的症状、体征相对应,辨证症状、体征的属性。结果32例颈肌劳损综合征患者除应有的体征、症状外,颈椎x线片提示有骨质退变26例、颈椎序列改变17例;CT和MRI片提示有颈椎间盘膨出29例、椎间孔改变17例。用手法治疗5~10次,痊愈22例、显效8例、有效2例。结论颈肌劳损综合征虽然与颈椎病有多种相同症状、体征,但属性不同,治疗方法亦不同.手法治疗效果满意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9.
儿童颈椎钙化性椎间盘病较少见。我们曾遇到2例,报告如下。病例例1,男,5岁。因玩耍时颈部被撞,颈部疼痛3天入院。查体:C6~7椎棘突及椎旁压痛,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颈椎X线侧位片示:C6~7椎间隙内见数个小块状钙化影,边缘光整,其上方椎体略扁平(图1)。临床予以消炎、止痛,相对颈部制动2周后复诊,症状明显减轻,1月后症状完全消失。两年后复查颈椎片钙化影消失(图2)。例2,男,10岁。晨起忽觉颈部不适,酸痛,不能过屈过伸入院。查体:C4~5椎棘突压痛明显,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颈椎X线侧位片示:C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照分析X线、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诊断为颈性眩晕患者的颈椎正侧位、过伸过曲位、张口位X线片,颈椎横断CT扫描及双侧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影像。结果 46例患者中寰椎两侧块与枢椎齿突间隙不等宽5例,横突孔狭窄、变形7例,钩椎关节增生28例,椎间隙狭窄并椎间盘膨或突出11例,生理曲度异常36例,颈椎失稳18例,颈椎侧弯或旋转移位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34例,内径异常11例,血流速度减慢37例。结论 X线平片、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3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较全面地反映出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自动牵引及按摩治疗仪治疗腰腿痛患者112例,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住院及门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男83例,女29例,年龄27~64岁,平均38.6岁, 病程9d~8年,平均1年9个月。均经腰椎正侧位片及CT和或MRI影像学检查及临床体征检查确 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部病例有腰腿痛病史,个别病例有外伤史,腰痛向一侧或两侧下肢 放射至小腿或是背外侧,活动或腹压增加时加重,卧床则减轻。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及叩击 痛多在L4~5或L5~S1棘突旁,并放射到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部分病人抬健腿时引起 患侧痛。多…  相似文献   

12.
郭旭  李跃  李中华 《中国疗养医学》2013,(11):1015-1015
目的探讨过屈过伸功能位摄片在诊断颈椎不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42例经临床检查疑有颈椎不稳,而常规颈椎正侧位片椎体序列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的患者加以过屈、过伸侧位片检查,观察颈椎椎体向前及/或向后滑移情况。结果过屈位颈椎椎体前移者29例,后移者7例;过伸位颈椎椎体后移者32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2-3和C3-4。结论过屈过伸功能位片对隐性颈椎失稳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1岁。因皮肤粘膜反复出血、界闻、牙龈出血1个月,加重2天件头昏、乏力、精神差、食欲差、腹胀就诊。既往曾诊为“胃溃疡”.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本次入院时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未见其它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受损。骨髓穿刺徐片示正常骨髓象。入院后予以大剂量维生素C,肌耷治疗半月,其间应用血小板悬液2次,但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升高,出血症状明显、头昏、乏力加重,并出现腰背部疼痛。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腰部CT扫描示腰椎退行性变。行镇痛、平卧硬板床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使用电脑及颈腰椎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公务员群体使用电脑情况及颈腰椎健康状况,分析使用电脑因素对颈腰椎发病的影响。方法对山东省省直机关516名公务员进行自制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使用电脑及颈腰椎健康状况信息。结果本次调查人群82.8%使用电脑频率≥4次/周,日均使用时间为(5.38±2.85)h,且男性在使用频率(P=0.001)和日均使用时间(P<0.05)上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间在使用电脑年限、使用电脑频率和日均使用时间上有显著差异;颈椎病和(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为302人,患病率为58.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否、使用电脑年限、日均使用时间、遗传因素、锻炼因素和休息习惯在颈腰椎病组与非颈腰椎病组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使用电脑频率、遗传因素、锻炼因素和休息习惯为颈腰椎病致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公务员是颈腰椎病高发人群,其与使用电脑年限、使用电脑频率和日均使用时间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颈性头痛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性头痛或颈椎性头痛,也称为颈性头痛综合征,是一种非遗传性、单侧性头痛。其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症状,神经学的检查无阳性结果,影象学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其发病大多是多因素综合所致。目前治疗本病的方法主要有:①枕大神经阻滞术;②颈硬膜外麻醉;③射频治疗;④麻醉下颈椎手法。  相似文献   

16.
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患者的寰枢椎影像学特征。方法对74例颈性眩晕患者摄颈椎前后位、侧位及颈椎张口位片,部分患者行寰枢椎CT三维重建和/或颈椎MRI椎动脉造影。结果本组患者的影像学异常主要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寰椎两侧块宽度不等或/和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不等、侧块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不平行等;寰枢椎CT三维重建可显示寰椎侧移和旋转;颈椎MRI椎动脉造影可显示寰椎侧移和旋转对椎动脉的影响;寰椎后弓以上旋转和侧移的椎动脉商径变小。结论颈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发病机制是寰椎侧移和向前或后旋转。  相似文献   

17.
【病例】女,21岁。因颈部疼痛、活动受限2周就诊。查体时发现颈部有一已愈合缝合的伤口。经追问病史,患者2周前路遇劫匪被刺伤颈部,立即在附近医院缝合伤口,未做X线检查。伤后颈部一直疼痛不适,1周前伤口愈合拆线后症状未缓解,且逐渐加重,故到我院就诊。摄颈部X线片示颈7及胸1椎体左前方有一7·3 cm×1·4 cm已被折断的锐利刀片影(见图1、图2)。诊断为颈部利器异物,收入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刀片紧贴甲状腺边缘,刀尖部固定在胸1椎图1颈椎正位X线片图2颈椎侧位X线片本例是一起典型的漏诊案例,颈部前方有大血管等重要组织,后方有颈椎和颈…  相似文献   

18.
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5例王易虎牟翔施宇翔秦菌作者单位:710032西安,西京医院理疗科资料和方法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经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和/或MRI影像学检查及临床体征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部病例有慢性腰痛史及个别病例有外伤史...  相似文献   

19.
无临床症状颈椎退变129例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退行性变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除外伤者外,大多系因生理性老化而引起。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临床拟诊为颈椎病,但在X线平片却无异常改变,反之,X线改变显著,却无临床症状,我们将无临床症状的颈椎退变者129例的X线平片进行分析研究,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29例均系以健康体检中抽选,均有颈椎正、侧位片及双斜位片,且均无临床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其中46~55岁35人(第一组),56~65岁78人(第二组)66~75岁18人(第三组)。男性123人,女性6人,上述均非体力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手法治疗儿童颈椎小关节紊乱1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6年 5月 -2 0 0 3年 5月我科收治 <12岁儿童颈椎小关节紊乱 15例 ,男 6例 ,女 9例 ;年龄 4~ 12岁 ,平均 9.6岁 ;病程 3h~ 2个月 ,平均 10 .3d。临床表现为头昏、失眠 ,一侧后枕部或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或恶心 ;体检部分患者有斜颈或强迫头位、颈部活动受限、均可触及偏歪的棘突并有压痛 ;颈椎X线张口位和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 ,C2 或棘突左、右偏 ;头昏患儿椎基底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15例患儿均采用手法治疗。①手法治疗前通过语言沟通 ,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②以摸、推、滚、揉等手法使颈部肌肉及软组织放松。③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