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模拟空间重离子辐射环境下香叶木苷对小鼠体内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A.环境对照组(未辐射),B.20mGy辐射对照组,C.2000mGy辐射组,D.20mGy辐射给药组,E.2000mGy辐射给药组,F.20mGy辐射阳性给药组,G.2000mGy辐射阳性给药组。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半定量PCR的方法对小鼠肝脏的SOD、MAD的含量和活力以及小鼠肝脏Cu-Zn SOD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辐射对照组小鼠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明显,辐射给药组大鼠的各项生理指标与辐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香叶木苷具有修复模拟空间重离子辐射对小鼠体内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味子超微粉与普通粉重复给药及停药后的情况。方法:将140只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7组,每组雌雄各10只。观察给药4周期间及停药后2周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变化。结果: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及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形态较对照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停药2周后,各项检查均正常。结论:五味子经超微粉碎后无毒性产生,对大鼠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安胶囊灌胃SD大鼠引起的长期毒性反应,为确定无毒性反应剂量、设计临床安全使用剂量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以9.36g/kg、18.72g/kg、37.5g/kg(药物生药量/体重)给药,1次/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在给药12周后,每组杀10只作检查,其余10只停药观察4周后作检查。观察记录体重、食量及粪便等8项一般状况指标;检测11项血液学指标、10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各组大鼠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给药后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白细胞数显著升高,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后的凝血时间显著延长,但是均在正常范围内。在血液生化学检查中,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雌性大鼠给药后的葡萄糖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在正常范围内。其余各剂量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剂量组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壮药银贝消渴胶囊给予SD大鼠连续灌胃12周,各项检测指标均无异常变化,无明显的蓄积性毒性反应,在该剂量条件下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连续给予玉屏风颗粒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玉屏风低、中、高剂量组各20只分别给予玉屏风颗粒30.0,15.0,7.5 g/kg,对照组给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灌胃给药8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测试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给药组动物各项观察指标和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异常.结论 临床应用玉屏风颗粒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制何首乌致肝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制何首乌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作用。方法:每天按不同剂量40,20,10g/kg(分别相当于成人每日临床用量的100、50、25倍)灌服大鼠1次,连续14周(6周时处死1/3动物,12周时1/3动物停药进行恢复,1/3继续给药2周),检测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及凝血时间,称量脏器重量并计算大鼠脏器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对大鼠肝脏转氨酶AST,ALT,ALP在不同阶段有一定的影响(P<0.05),TBIL、CHO等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凝血时间对照组与给药组比无显著性差异;个别脏器的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有所变化(P<0.05)。结论:制何首乌对大鼠肝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属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翻白草对SD大鼠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及内脏器官长期毒性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翻白草高、中、低3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3个月,观察翻白草对SD大鼠体征、行为、体重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及重要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翻白草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只有高剂量组在给药3个月时尿素氮、出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结论:翻白草对SD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黄散瘀巴布剂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黄散瘀巴布剂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连续经皮给药30 d,停药后观察15 d,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重量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常规观察。结果:各剂量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黄散瘀巴布剂对大鼠长期给药无毒性反应,该制剂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乌镇痛胶囊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取大白鼠80只,分4组,每组20只动物,雌雄各半,灌胃给药3个月和给药3个月停药后2周禁食12 h后乙醚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项血液生化指标:AST、ALT、ALP、CK、TP、ALB、BUN、CRE、CHO、GLU、TBIL,终点法测甘油三酯。结果:给药3个月和给药3个月停药后2周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双乌镇痛胶囊对大白鼠各项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肺康心胶囊对大鼠肺心病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5只。治疗组给予益肺康心胶囊,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每日1次。连续给药15d,至检查前24h停药。观察益肺康心胶囊对大鼠肺心病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经益肺康心胶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改善。结论益肺康心胶囊可有效改善大鼠肺心病模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赵英  白炜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04-106
目的:观察大鼠连续灌胃给予脂欣康3个月后,确定无毒反应剂量及临床上主要监测指标,为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脂欣康以8 g/kg、4 g/kg、2 g/kg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对受试动物的一般状态进行观察,并对其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大便排泄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系统尸检及主要脏器组织学检验等方面进行考查。结果:脂欣康长期大剂量给药对大鼠无毒性作用;脂欣康的无毒反应剂量为8 g/kg(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31.1倍)。结论:各给药组受试动物外观行为、体重、摄食量、饮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改变;试验中期、结束期及恢复期给药各组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系统尸检检查及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脂欣康对大鼠肾和肝脏未见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仙茅乙醇提取物重复给药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和靶器官,毒性损害的可逆性,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并探讨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设仙茅醇提物120g生药/kg、60g生药/kg3、0g生药/kg和空白对照组(等容量蒸馏水),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90天以及停药恢复性观察15天。观察一般症状和体征、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及肉眼、光镜和电镜病理学观察。结果:仙茅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30天后,未见明显异常;90天后1,20g/kg组血清BUN高于对照组(p<0.05)1,20、60、30g/kg组CREA高于对照组(p<0.01),1206、0g/kg组ALT高于对照组(p<0.05~0.01)。高、中、低剂量组雌、雄大鼠肝脏和肾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1),高、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睾丸脏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子宫脏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仙茅醇提物大剂量组大鼠的主要脏器无明显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给药高剂量组大鼠肝、肾无明显改变,而雄性大鼠的睾丸及雌性大鼠的卵巢均呈现线粒体肿胀,空泡等病理改变。停药15天后观察,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仙茅乙醇提取物120g/kg长期反复给药,可能引起血清BUN、CREA及ALT升高,肝脏、肾脏、睾丸和卵巢系数增加,透射电镜可见睾丸和卵巢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等超微结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给予大鼠蒙药如达溃疡散长期灌服,观察大鼠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取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如达溃疡散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和空白对照4组,每天灌胃给药2次,连续12周,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全自动生化分析测定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大鼠停止给药后,继续喂养进行恢复性观察,7天后取血处死,观察上述指标。结果:给药12周及恢复1周后,大鼠的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均未见明显的异常改变。结论:蒙药如达溃疡散对大鼠的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高血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复方蔷薇果黄酮胶囊高、低剂量组、消渴丸组、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2周后对大鼠血液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用药初期复方组大鼠血糖升高速度较其他组缓慢,用药后期血糖下降明显,复方高剂量组尤为显著(P0.01);复方给药组大鼠糖耐量各点血糖值及血糖变化速度均低于其他组,复方高剂量给药组尤为显著(P0.01);复方给药组大鼠血清TG、TC、GHB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含量较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蔷薇果黄酮制剂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血脂等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调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理.方法:采用链脲佐茵素(STZ)制备高血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加上正常组,共5组灌胃,调糖饮治疗组以10 mL·kg-1·d-1给药,二甲双胍治疗组按120 mg·kg-1·d-1给药,辛伐他汀治疗组按4 mg·kg-1·d-1给药,糖尿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予以10 mL·kg-1·d-1蒸馏水,给药4周后观察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中药复方调糖饮能明显降低高血糖模型大鼠的血糖、血脂和各项血液流变性指标.结论:中药复方调糖饮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脑心清片在大鼠体内毒性的潜在靶器官和未观察到毒性反应剂量。方法大鼠每天分别ig给予脑心清片低、中、高剂量(生药35、70、140 g/kg)1次,每周6次,连续给药180 d,停药恢复30 d。给药期间和恢复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每周测定大鼠体质量及进食量,给药期结束和恢复期结束检测大鼠各项血液学指标和血清生化学指标,并对大鼠脏器进行系统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脑心清片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进食量在给药期间有一过性轻微减少;脑心清片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对照组相比有轻微降低;其他各项观察及检测指标均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异常改变。结论脑心清片对大鼠ig给药的基本安全剂量为35 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乳岩宁方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确定其安全剂量范围,评价中药乳岩宁方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乳岩宁低、中、高剂量组。给药组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相当临床成人用量的10、25、62.5倍剂量)的乳岩宁方,连续给药60d后一半大鼠处死取材,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恢复期),另一半大鼠处死取材。观察给药期和恢复期大鼠的毒性反应,记录死亡情况。检测给药期及恢复期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包括红细胞(RBC)总数、白细胞(WBC)总数及其分类(L、S、M、E、B)、血小板(PLT)计数、血红蛋白(Hb)含量,血液生化学指标,包括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及重要脏器(肝、心、脾、肺、肾)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给药期与恢复期期间,实验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饮食、呼吸等均正常,体重逐渐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岩宁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主要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肉眼及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给药组大鼠重要脏器均未见病理学异常改变。结论:乳岩宁方无明显的慢性毒性反应,安全性较好,可按照推荐剂量临床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黄和胃口服液对大鼠体重、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地黄和胃口服液低剂量组(1.3 g/kg,相当于临床用药的16.88倍)、地黄和胃口服液中剂量组(2.6 g/kg,相当于临床用药的33.76倍)、地黄和胃口服液高剂量组(5.2 g/kg,相当于临床用药的67.52倍),每组2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灌胃给药(生理盐水),各剂量组大鼠分别于每天上午8点至10点、下午14点至16点灌胃,每周定时给药7天,并称重1次,根据体重变化调整给药量,连续给药3个月。各组于给药结束后取10只进行检查,剩余10只大鼠作恢复期观察2周。结果地黄和胃口服液各剂量组(1.3 g/kg、2.6 g/kg、5.2 g/kg)大鼠在3个月试验期及恢复期内,体重增长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对大鼠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的影响,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其他各组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黄和胃口服液对大鼠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研究芒果苷(mangiferin,MF)和别嘌醇对SD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观察试验动物产生的毒性反应程度、毒作用靶器官和毒性反应的病理改变。方法: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别嘌醇组和溶媒对照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4周,观察动物外观体征、摄食量及体重;给药结束时,麻醉处死大鼠,检测血液学及血清生化学各项指标,观察主要脏器外观及病理学改变。结果:①一般外观体征:溶媒对照组和芒果苷高低剂量组SD大鼠未见明显异常,别嘌醇组大鼠出现少动、稀便、摄食量及体重降低,甚至死亡的不良反应。②血液学指标: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液学各项指标与溶媒对照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芒果苷高低剂量组相比,别嘌醇组大鼠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容积(HC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明显降低;单核细胞的百分比[MON (%)]和绝对值(MON (109/L))显著升高。③血液生化学指标:与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比较,别嘌醇组大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EA)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而血尿酸(UA)显著降低;而与溶媒组大鼠相比,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碱性磷酸酶(ALP)有显著降低,而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④病理组织学检查:灌胃给药4周后,溶媒对照组和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主要脏器的器官表面光滑、色泽正常、未见充血、粘连,脏器重量和系数未见异常;而别嘌醇组大鼠的肾脏体积明显增大、颜色变浅、质硬,肾小管扩张、肾间质局灶性纤维化;肾、脾重量和系数显著高于溶媒对照组和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大鼠。结论:①连续灌胃给予芒果苷(1000、300mg/kg) 4周,大鼠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学指标无明显改变;肾脏、肝脏和脾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表明芒果苷有较宽的安全范围。②连续灌胃给予别嘌醇(360mg/kg) 4周,大鼠出现摄食量和体重降低,甚至死亡的毒性反应,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有显著毒性反应。依据本实验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芒果苷的长期毒性低于别嘌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动物上评价香舒丸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中,设置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各10只雌性小鼠。给药组以香舒丸能通过灌胃针的最大药液浓度(7.26 g·mL~(-1))、小鼠最大灌胃体积(0.04 mL·g~(-1)),在24 h内2次给予小鼠。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4 d内的死亡情况、毒性反应、体重、摄食量,观察期结束后,检测血液生化学指标,肉眼检查各主要脏器组织病变情况,计算脏器系数和最大给药量。长期毒性试验中,设置香舒丸11 g·kg~(-1)组、22 g·kg~(-1)组、44 g·kg~(-1)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雌性大鼠。连续给药13周及恢复4周,记录大鼠的一般表现、体重、摄食量。给药及恢复期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肉眼检查各主要脏器组织病变情况,计算脏器系数,并观察脏器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急性毒性试验中,给药组小鼠的一般表现正常,体重、摄食量、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检查各主要脏器组织无明显病变,小鼠最大给药量为580.8 g·kg~(-1)。长期毒性试验中,香舒丸3个剂量组给药13周后及恢复4周后,大鼠的一般表现正常,体重、摄食量、血液学指标及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3周后,香舒丸44 g·kg~(-1)组Urea显著升高、Crea显著降低(P0.01),但均在本实验室正常生理值范围内,44 g·kg~(-1)组1例肾脏出现轻微矿化;恢复4周,指标恢复正常,其他血生化指标无显著性改变,香舒丸组脏器或组织未发生明显病理改变。结论:香舒丸对雌性小鼠、大鼠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提示香舒丸在临床推荐剂量下服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记忆和海马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管性痴呆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只。对照组:尼莫地平灌胃给药。观察组:黄芪多糖灌胃给药。灌胃给药4周后,通过Morris实验比较两组大鼠上台潜伏期、上台总路程、站台象限停留时间、穿越站台次数的水平。比较灌胃时、灌胃后4周两组大鼠Ach、Ach E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大鼠海马CA1区NMDA基因表达。结果:观察组大鼠上台总路程、大鼠上台潜伏期、大鼠站台象限停留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大鼠穿越站台的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大鼠的Ach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大鼠的Ach E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大鼠海马CA1区NMDAR1蛋白表达水平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记忆,促进大鼠海马CA1区受损神经元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