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加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8):924-925,927
目的探讨腹泻患者粪便中肠道致病菌培养的方法。方法粪便标本由微生物检验人员常规做粪便性状观察和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镜检,用5%血琼脂平板、中国蓝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作一般细菌培养。结果 200例腹泻患者粪便病原微生物检验诊断回顾性分析,传统培养方法分离的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细菌已不是主要的肠道病原菌。结论传统的单一使用一种SS琼脂平板已经难以适应肠道致病菌发生的重大变迁,用5%血琼脂平板、中国兰平板、SS琼脂平板、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液对腹泻患者粪便培养,并在培养之前,由微生物检验人员常规做大便性状观察和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镜检,以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以粪便为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方法。方法:取粪便标本直接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观察标本中细菌数量、种类及比例;对粪便标本进行菌群培养,分离病原菌,并与镜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因菌群失调导致的腹泻,直接镜检表现为细菌数量和种类普遍减少,或某一类细菌增多或减少,或呈单一种类细菌;由某种病原菌引起的腹泻,直接涂片多数只能见到革兰阴性杆菌,要进一步做细菌培养和分离。结论:粪便细菌菌谱分析能直接或间接为临床提供腹泻患者的肠道微生态资料,尤其能准确地提示因各种原因造成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腹泻,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快捷、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以粪便为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方法。方法:取粪便标本直接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观察标本中细菌数量、种类及比例。并进行显徽照相;对粪便标本进行菌群培养,分离病原菌,并与镜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因菌群失诃导致的腹泻。直接镜检表现为细菌数量和种类普遍减少,或某一类细菌增多或减少,或呈单一种类细菌;由某种病原菌引起的腹泻,直接涂片多数只能见到革兰阴性杆菌,且细菌数量少或极少!一般均与培养结果相符。结论粪便细菌菌谱分析能直接或间接为临床提供腹泻患者的肠道微生态资料。尤其能准确地提示因各种原因造成菌群失调而导致的,腹泻。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快捷、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菌群失调所致的肠道疾病逐年上升。而应用新鲜粪便染色快速检测细菌的量及杆菌、球菌比,是及早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的一个有效依据。现将145例腹泻患者粪便染色镜检肠道细菌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床上由肠道菌群失调而造成的腹泻病菌人越来越多,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粪便涂片染色观察肠道菌群中各种菌的比例情况,协助临床诊断各类菌群失调症和紊乱症。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来自2007上1月至2007年7月本院住院的50例腹泻或合并腹泻患者。其中:消化内科22例,消化外科8例,神经外科20例。1.2标本采集无菌操作的状态下,用一次性无菌塑料杯采集新鲜大便5-10g或5-10ml。1.3涂片染色将新鲜粪便涂在载玻片上,均匀推片,面积约1-1.5cm×2-2.5cm。干燥粪便标本先取0.1g加0.9ml生理盐水充分混匀后推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含高浓度蛋白穿刺液洗涤处理前后检菌效果的对比观察。方法对2015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所有粘稠脓性穿刺液标本118例进行细菌学的常规涂片和培养,同时对118例标本进行洗涤、离心集菌后涂片镜检,并平行进行常规细菌培养。结果 118例粘稠脓性穿刺液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检出细菌36例,抗酸染色镜检无1例阳性。118例标本经洗涤、离心后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检出细菌82例,检出抗酸杆菌2例。洗涤、离心集菌涂片法镜检还发现漏检了G-杆菌8例和G+球菌4例。洗涤、离心集菌涂片法的镜检阳性率与细菌培养具有高度的符合率。结论洗涤、离心集菌涂片法可提高细菌检出率,并避免漏检,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粪便中乳铁蛋白 (LF)检测在腹泻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金标定性法和双抗体夹心定量法分别检测肠易激综合征 (IBS)、感染性腹泻患者及非肠道疾病者粪便中LF ,同时做显微镜粪便白细胞检查。结果  2 4例IBS患者LF定性阳性 2例 (8.33% ) ,阴性 2 2例 (91 .6 7% ) ,LF定量值为 (3.6 5± 1 .0 5 )μg/g ,镜检白细胞 1例查见 (4 .1 7% ) ;36例感染性腹泻患者LF定性阳性 35例 (97.2 2 % ) ,阴性 1例 (2 .78% ) ,LF定量值为 (1 2 8.5 3± 5 6 .96 ) μg/g ,镜检白细胞 34例查见 (94 .4 4 % ) ;2 4例非肠道疾病者LF定性阳性 1例(4 .1 7% ) ,阴性 2 3例 (95 .83% ) ,LF定量值为 (3.2 8± 0 .84 ) μg/g ,镜检白细胞均未查见。非肠道疾病者和IBS之间粪便定性LF阳性率及定量LF值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非肠道疾病者、IBS与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定性LF阳性率及定量LF值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LF值与镜检粪白细胞数的均值呈正相关 (r =0 .88)。结论 粪LF检测作为一种感染性肠炎初筛试验具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与粪便白细胞镜检结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尿干化学分析中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试验和涂片染色镜检在筛选泌尿系统感染中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 4 0 0份合格中段尿标本 ,先取 10 μl做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 ,剩余标本做干化学分析及涂片染色镜检。结果 有 4 1例培养出有意义细菌 (菌落计数≥ 10 5cfu/ml) ,占 10 .3%。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 73.2 %、4 6 .3% ,特异性分别为 86 .6 %、98.1% ,两者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90 .2 %、85 .2 %。另外有 4例 (9.5 % )标本培养阳性但干化学分析阴性。镜检共有 30例阳性 ,敏感性 6 1.36 % (2 7/ 4 1) ,其中 3例镜检阳性但培养阴性。若以菌落计数≥ 10 4cfu/ml为标准 ,则阳性例数达到 5 5例 (占 13.8% ) ,干化学分析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示值 (NPV)变化不大 ,但阳性预示值 (PPV)却显著提高 ;涂片染色镜检的特异性稍有降低 ,但镜检PPV却不变。结论 尿试条干化学分析、涂片染色镜检在筛选泌尿系统感染时敏感性不足 ,诊断泌尿系统感染须做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涂片镜检在微生物学检验中的意义。方法用生理盐水涂片直接镜检结合革兰染色与培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71例标本中,细菌培养的总阳性率为21.6%(37/171),革兰染色找到细菌的阳性率为27.5%(47/171),有较多活动细粒和白细胞的阳性率为75.4%(129/171);在129例观察到有较多活动细粒和自细胞的标本中,革兰染色找到细菌的阳性率为36.4%(47/129),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9.5%(37/129);在革兰染色未找到细菌的82例标本中,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2%(1/82)。结论涂片直接观察结合革兰染色检查,可以对标本的性质(是细菌性的还是非细菌性的)作出快速的初步判断;涂片直接观察还可以对黏附力差的标本的革兰染色是否成功作出判断;盐水涂片直接镜检还有利于发现异形细胞、活动的原虫、寄生虫等。  相似文献   

10.
隐孢子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原虫 ,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 ,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而在免疫功能缺陷者 ,尤其是营养不良的小婴儿 ,则能引起严重感染。我院于 1 990年 2~ 8月收治 4例婴儿隐孢子虫肠炎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及结果随机抽样 4岁以下 2 71例腹泻住院患儿新鲜粪便标本检查。入院即用肛管取样 ,分离纯化后涂片染色 ,用改良抗酸染色法逐个检查。结果 4例有隐孢子虫卵囊 (CSO) ,占 1 .4 7%。 4例患婴均来自农村。当年同时对患婴家庭成员及所饲养猪牛也采取新鲜粪便标本检查…  相似文献   

11.
尿干化学分析和涂片镜检在筛选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尿干化学分析中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试验和涂片染色镜检在筛选泌尿系统感染中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400份合格中段尿标本,先取10μl做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剩余标本做干化学分析及涂片染色镜检。结果 有41例培养出有意义细菌(菌落计数≥10^5cfu/ml),占10.3%。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73.2%、46.3%,特异性分别为86.6%、98.1%,两者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2%、85.2%。另外有4例(9.5%)标本培养阳性但干化学分析阴性。镜检共有30例阳性,敏感性61.36%(27/41),其中3例镜检阳性但培养阴性。若以菌落计数≥10^4cfu/ml为标准,则阳性例数达到55例(占13.8%),干化学分析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示值(NPV)变化不大,但阳性预示值(PPV)却显著提高;涂片染色镜检的特异性稍有降低,但镜检PPV却不变。结论 尿试条干化学分析、涂片染色镜检在筛选泌尿系统感染时敏感性不足,诊断泌尿系统感染须做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13月龄,因腹泻2 d收入我院感染科.入院时体温37 ℃,粪便呈脓血样.取新鲜黏液样大便直接接种SS、麦康凯及血平板,置36.5 ℃培养18~24 h,观察菌落形态,染色镜检,进行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形态学检查方法的标准化及其在细菌鉴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形态学检查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中更重要体现在标本直接制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对于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痰标本涂片中的白细胞数和鳞状上皮细胞数决定了这个标本是否做培养。同时,菌体形态及是否在白细胞内等信息为痰标本培养出的微生物是否为致病菌提供了重要线索。各种标本的抗酸染色是分枝杆菌感染诊断的重要经典方法。引起急性腹泻细菌从致病机理上分为两类,产毒素性细菌和组织浸袭性细菌。粪便标本直接染色镜检找到大量多核白细胞,提示组织侵袭性致病菌感染,如果肠道菌群紊乱腹泻革兰染色结果可以提示是酵母菌或者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水样粪便标本暗视野观察穿梭运动,如果抑动试验阳性,对于霍乱快速诊断有很重要价值。如果脑脊液标本墨汁涂片见有厚荚膜圆形酵母样菌体,给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提供了快速的诊断方法。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对于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及其重要,现已有标准方法通过革兰染色涂片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固定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阳性率和积分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82例来某自三甲综合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的新鲜静脉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真空管抗凝,制备3份血涂片,第1份(A)在1h内进行NAP染色,第2份(B)预先进行固定,1d后进行NAP染色,第3份(C)不做任何处理,1d后进行NAP染色;同时在其做骨穿时取其新鲜末梢血,制备血涂片,在1h内进行NAP染色;将上述血涂片用NAP染色液进行NAP细胞组化染色,用显微镜在油镜视野下观察100个中性杆状、分叶核粒细胞,以阳性率和积分记录其检测结果。结果 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A的NAP阳性率和积分与新鲜末梢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B的NAP阳性率和积分与新鲜末梢血相比略低,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C的NAP阳性率和积分与新鲜末梢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预固定的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放置1d后,其NAP染色的结果依然可靠,不经过固定的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放置1d后,其NAP染色的结果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系环境,过去认为是淡水鱼、青蛙和蛇等冷血动物的病原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菌对人类可引起腹泻、创伤感染、脑膜炎等多种疾病,但大多数菌株来自肠道感染,该菌可致轻度或重症腹泻,是引起胃肠炎和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苗,为此,我们对540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气单胞菌分离培养.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随机选择我市1997年5~10月后40例急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各医院肠道门诊医生采集患者新鲜粪便餐Carry-Blair运送培养基24h内送检。1.2细菌分离方法1.2.1直接分离法:将粪便制成无菌生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高倍显微仪粪便涂片检查在诊断肠道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新鲜粪便涂片、染色,用超高倍显微仪检测细菌总数及真菌,对检出真菌的标本重新采集标本做真菌培养,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283例标本中超高倍镜显微仪检出真菌93例(32.8%);真菌培养93例标本,其中83例有真菌生长,符合率为91.4%,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出的真菌类型以白色念珠菌占首位为52例(61.2%),其次是热带念珠菌14例(16.5%),季也蒙念珠菌12例(14.1%),曲霉菌7例(8.2%)。结论真菌感染是引起肠道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而引起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超高倍显微仪检查粪便涂片对快速、准确诊断肠道真菌感染、正确治疗慢性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634例痰标本进行分析前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的结果与其培养结果进行比较,了解痰培养标本分析前涂片镜检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34例痰标本,肉眼观察痰标本分析前的性状、颜色等,然后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根据涂片镜检结果,将痰标本分为A、B、C三大类。同时对上述痰培养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分析比较镜检结果与细菌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634例痰培养标本中,涂片结果合格标本495例,占78.08%;不合格标本139例,占21.92%。共检出457株细菌。在495例涂片结果合格的标本中,检出408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82.42%,合格痰培养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71.72%。在139例涂片结果不合格的标本中,检出49株细菌,检出率为35.25%。肉眼观察痰培养标本分析前的性状,黏性、血性和脓性痰的合格率和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水样或泡沫样痰;在不同颜色痰标本中,无色痰的合格率和细菌检出率低于其他颜色的痰标本。结论痰培养标本分析前做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以筛除不合格的痰标本,提高痰培养的细菌检出率,对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的拷贝数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可疑结核病患者的124份痰样本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和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按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阴性(-)、可疑(±)、1+、2+、3+、4+分类,对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的拷贝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涂片阴性痰样本中,24例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结核杆菌DNA拷贝数多为102~103数量级;26例痰涂片阳性样本中,24例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2例检测阴性,结核杆菌DNA拷贝数多为103~104数量级,和涂片阳性程度基本呈正相关.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杆菌DNA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诊疗较为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脓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与最终培养结果的一致性,分析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方法对123位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和常规需氧培养,并对培养出的8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3例脓液标本涂片检出细菌103例,与培养结果一致率为92. 2%;涂片未检出细菌20例,与培养结果一致率为55. 0%。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9株,占培养阳性例数84. 0%,且各年份间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培养阳性的比例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较高,且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稳定,本研究可以给临床医师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协助临床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与肠道微生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300例病毒性腹泻婴幼儿(腹泻组),随机分为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微生态制剂组)和常规收敛剂治疗组(收敛剂组);5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涂片革兰染色检查.结果 腹泻组婴幼儿粪便中细菌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态制剂组患儿腹泻持续天数少于收敛剂组(P<0.05).结论 病毒性腹泻婴幼儿肠道菌群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存在菌群失调,应用微生态制剂可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