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一般情况、糖、脂代谢的变化及α-硫辛酸(ALA)对其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10只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0只采用高脂喂养10周后评价肥胖大鼠模型,成模肥胖大鼠再随机分为两组:HFD组、HFD+ALA组,后者腹腔注射(ALA 30mg/kg,ip)2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结果高脂饮食10周后成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32只;HF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Ins、TG、TC、HDL-C、LDL-C明显升高(P<0.05),ALA干预后,肥胖大鼠体重降低、NEFA、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明显下降,并不同程度地降低TC、TG、Fins,3组大鼠血糖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血脂升高、出现胰岛素抵抗;ALA干预使大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并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与肥胖相关性胰岛素抵抗间的关系。方法 28只3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平均分为2组:普食组(A组,n=14只),高脂饮食组(B组,n=14只),分别给予标准饲料与高脂饲料喂养。6周、12周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肝组织匀浆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及脂肪组织病理学改变,DAB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脂肪组织M2型巨噬细胞的特异性蛋白Ym-1表达情况。结果第6周B组小鼠体质量、FIns、HOMA-IR、TC均明显高于A组,FBG、TG、ALT较A组升高不明显;第12周B组小鼠体质量、FBG、FIns、HOMA-IR、TC、TG和ALT进一步升高,均明显高于A组。第12周B组小鼠脂肪组织内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标志Ym-1蛋白表达较A组增强。结论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可能参与了肥胖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中等负荷耐力运动和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干预对血脂异常及自由基水平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普通饲料组(A组)、高脂饮食组(B组)、高脂饮食+GSP组(C组)、高脂饮食+运动组(D组).B、C与D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C与D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喂养的同时,分别给予GSP、中等负荷耐力跑台运动干预9周;不进行GSP干预的其他三组采用同等体重剂量安慰剂干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B、C与D组大鼠血清TC、TG、LDL-C浓度明显升高及HDL-C浓度明显下降,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及MDA含量明显增加.但C、D组大鼠血清TC、TG、LDL-C浓度均比B组低,其中D组TG、LDL-C水平又比C组低;D组HDL-C浓度比B组高;C与D组大鼠血清SOD、MDA指标分别高于、低于B组.结论:长期中等负荷耐力运动和GSP干预均对高脂饮食大鼠血脂异常形成具一定抵抗作用,但GSP效果不如运动;两者均可减轻血脂异常大鼠SOD活性的下降程度,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尿酸(UA)与胰岛素抵抗、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655例肥胖儿童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655例健康非肥胖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再按照血清UA水平将观察组分为高UA血症组(HUA组)和正常UA血症组(NUA组)。结果观察组血清UA、FPG、FINS、TC、TG、LDL-C,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血清FPG、FINS、TG,HOMA-IR显著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组与NUA组血清TC、HDL-C、LD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肥胖儿童血清UA与FINS、TC、TG、LDL-C,HOMA-I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儿童高UA血症与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FFA与MS各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检测400例MS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空腹血清FFA、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按稳态模型公式计算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将400例MS患者按原发病分为单纯肥胖组(120例)、糖尿病组(110例)、高血压组(170例)。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FFA与血脂、血压、FPG、BMI、WHR及胰岛素的相关性。结果 MS组FFA、FPG、FINS、TC、TG、LDL-C、HOMA-I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WH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单纯肥胖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HOMA-IR、FF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FA与BMI、WHR、HOMA-IR、SBP、DBP、FPG、FINS、TG、LDL-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1、0.480、0.321、0.215、0.267、0.223、0.325、0.369、0.561,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613,P0.05),与TC无相关关系(r=0.674,P0.05)。结论 MS患者空腹血清FFA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并与胰岛素敏感性相关。FFA与MS各组分之间均有关系,其中FBG、WHR、HDL-C、FINS与血清FFA及HOMA-IR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脂肪肝对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28例中老年男性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分为脂肪肝组(75例)和非脂肪肝组(5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雌激素(E)、睾酮(T)、雌激素/睾酮(E/T)等指标。结果脂肪肝组BMI、FBG、FIns、HOMA-IR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脂肪肝组TC、TG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LDL-C、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脂肪肝组睾酮水平低于非脂肪肝组(P 0.05),雌激素/睾酮高于非脂肪肝组(P 0.05),两组雌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睾酮与TG、FBG、FIns、HOMA-IR等指标呈负相关(P 0.05)。结论中老年男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低于非脂肪肝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15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诊断病灶范围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38例,中梗死灶组40例,小梗死灶组37例。另选取110例无脑卒中病史的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FF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并计算各组体质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进行影响IR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进行影响IR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脑卒中组患者血清FFA、FBG、Hb A1c、FINS、TG、TC、LDL-C、APOB、HOMA-I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HDL-C、APOA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患者中大梗死灶组血清FFA、FBG、Hb A1c、FINS、TG、TC、LDL-C、APOB、HOMA-IR水平高于中、小梗死灶组(P均<0.05),而APOA1、HDL-C水平显著低于中、小梗死灶组(P均<0.05)。经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可知,血清FFA与FINS、FBG、Hb A1c、APOB、LDL-C、HOMA-IR呈正相关(P均<0.01),而与APOA1呈负相关(P<0.01),与TG、TC、HDL-C无相关性(P均>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FFA、FBG、Hb A1c、LDL-C是HOMA-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梗死患者存在IR状态及高FFA血症,FFA水平是脑卒中患者发生I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探讨其延缓NAFLD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高脂饲料喂养造模,8周后,空白组与模型组各取8只处死取材,评价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每天给予柴芪汤5.67 g/kg灌胃,8周后,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ST,A LT,TG,TC,LDL-C,H DL-C,TNF-α及I L-6水平,空腹血糖(fast ing blood glucose,FBG)及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取肝组织,镜下观察病理形态。结果:高脂饲养8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BG,FINS及IRI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柴芪汤治疗8周后,大鼠血清ALT,AST,TG,TC,LDL-C,TNF-α及IL-6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较模型组轻,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结论:高脂饲养8周后,NAFLD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柴芪汤可减轻NAFLD大鼠模型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下调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降低血清TG,TC及LDL-C,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脂素和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T+MS组)和单纯T2DM患者(T2DM组)进行检测并比较2组研究对象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脂素和脂联素的差异,分析2组患者内脂素、脂联素和BMI、TC、TG、LDL-C、HDL-C、FBG、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T+MS组患者BMI、TC、TG、LDL-C、FBG、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患者,而HDL-C、内脂素和脂联素均显著低于T2DM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脂联素和BMI、TC、TG、LDL-C、FBG、HOMA-IR呈负相关关系(P0.05),和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T+DS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及脂联素显著低于T2DM组患者,其低内脂素和脂联素血症与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脂联素血清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240例受试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DM组)104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46例,正常对照组(NGT组)90例,各组按体质量指数(BMI)分成肥胖亚组和非肥胖亚组。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FIN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结果①IGT组和DM组脂联素水平较NGT组明显降低,(5.29±1.13)mg/L,(4.15±0.76)mg/Lvs(8.08±0.45)mg/L,DM组降低最显著(P<0.05)。②与NGT组相比,IGT组的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G)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下降(P<0.05或P<0.01);DM组的收缩压(SBP)、BMI、WHR、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RI)、TG的水平均高于前两组,HDL-C明显低于NGT组(P<0.05或P<0.01)。③脂联素与WHR、IRI、SBP、FBG和TG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①脂联素水平在IGT和DM人群中明显降低,提示脂联素在2型DM发病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可以作为2型DM发病的一个预测指标。②各组肥胖亚组中IRI明显升高,说明肥胖人群存在IR,而各组肥胖亚组脂联素水平也明显降低,提示脂联素可能是联系肥胖、IR和2型DM的一个纽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大鼠心房肌L型钙通道α1C亚单位(Cav1.2)的表达水平以及替米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IR OLETF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IR模型组(M);IR+替米沙坦(5 mg·kg-1·d-1)组(T)。LETO大鼠16只为对照组(N)。20周后测定3组大鼠的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房肌中Cav1.2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M组FBG、TC、TG、LDL-C、FINS及HOMA-IR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房肌中Cav1.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组相比,T组FBG、TC、TG、LDL-C、FINS及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384),心房肌中Cav1.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IR大鼠心房肌中Cav1.2表达降低;经替米沙坦干预后,IR大鼠心房肌中Cav1.2的表达水平回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脂类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19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胰岛素抵抗情况分为胰岛素抵抗组144例与非胰岛素抵抗组49例。采用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等,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C肽,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TG、TG/高密度脂蛋白(HDL)、TC/HDL、sd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HDL、载脂蛋白A(apo AⅠ)、脂蛋白(Lpa)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sd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dLDL-C与TG(Log)、LDL-C/HDLC及TG/HDL-C(Log)呈正相比关性(r=0.638、0.601、0.290,P〈0.01),与TG/HDL(Log)和LDL-C/apoB呈负相关关系(r=-0.589、-0.342,P〈0.01);HOMA-IR与TG/HDL和sdLDL-C呈正相关关系(r=0.281、0.250,P〈0.01),而与TC呈负相关(r=-0.233,P〈0.01)。结论 SdLDL-C能较好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对脂类代谢的影响,TG/HDL-C、LDL-C/HDL-C等提供的重要临床信息应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得到进一步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ipoic acid,ALA)对高脂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S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造模组30只,造模组应用高糖高脂饮食加30 mg/kg STZ诱发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大鼠再随机分成非药物干预糖尿病组(DM组,n=15)和α-硫辛酸干预组(ALA组,60 mg/kg,n=15),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留取血清和肝脏组织,行生化及氧化应激指标检测,组织形态学检测,并应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大鼠肝脏组织脂代谢相关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SREBP-1)的表达。结果造模组大鼠血清 TG[(1.6±0.69)mmol/L]和 TC [(3.14±1.1)mmol/L]含量明显升高。ALA 治疗后,血清TG[(0.69±0.13)mmol/L]和 TC[(1.67±1.0)mmol/L]明显降低,肝功能和氧化应激得到了改善,肝脏中的脂质沉积明显减少。SREBP-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结论 ALA干预可改善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SD大鼠的肝脏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及减少SREB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义龙  WANG Meng 《检验医学》2008,23(4):364-366
目的研究北京医院健康体检者的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血脂分布特征,揭示FFA水平与2型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测定256名健康体检者和93例2型DM患者的血清糖(Glu)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FA含量,将测得的数据按性别分组进行分析,并分析2型DM组与健康组的差异。结果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男性血脂水平为TC(4.33±0.74)mmol/L、HDL—C(1.36±0.29)mmol/L、LDL—C(2.05±0.65)mmol/L、TG(0.91±0.32)mmol/L、FFA(401.11±158.64)μEq/L;女性血脂水平为TC(4.28±0.65)mmol/L、HDL—C(1.42±0.27)mmol/L、LDL—C(2.08±0.61)mmol/L、TG(0.78±0.25)mmol/L、FFA(446.50±165.59)μEq/L。男女2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组比较,2型DM组Glu、FFA、TC、TG和LDL—C升高,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北京医院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明显,FFA参考范围为96—740μEq/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PH)合并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于我院就诊的PH患者388例,分为两组,PH合并VD患者96例为病例组,PH不合并VD患者292例为对照组.全部病例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葡萄糖(FPG)等生化指标.结果 TG、TC、HDL-C、LDL-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等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史、TC≥6.17 mmol/L、IRI≥2.8 mU/L是预测PH合并VD的主要指标,OR值分别是4.284、3.459、7.471,OR值95% CI分别为2.254~6.474、2.103~5.622、5.843~9.555,均P<0.05.结论 脑血管病病史、TC≥6.17 mmol/L、IRI≥2.8 mU/L是PH合并V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的关系。方法顺序入选217例老年患者,根据踝臂指数(ABI)分为下肢动脉正常组和LEAD组,采集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史,分别检测Hcy、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以及血压(BP)、体质量指数(BMI)、腹围,并对各组化验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腹围、BMI、舒张压(DBP)、Cr、Cys-C、FBG、TC、TG、LDL-C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AD组Hcy、UA、收缩压、脉压以及吸烟、冠心病、脑卒中史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ABI、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y与LEAD正相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47例肥胖儿童及118例健康儿童,进行腰围(WC)、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BF)、空腹血糖(FP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瘦素水平。结果肥胖儿童的TG、LDL-C、FINS、HOMA-IR、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HDL-C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男生瘦素水平的顺序依次为BMI、FINS和%BF,影响女生瘦素水平的顺序依次为BMI和FINS。结论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紊乱,儿童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FPG)切点对肥胖人群7年后代谢异常状况的影响。[方法]2000年筛查出的583例单纯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5kg/m^2],分为FPG〈5.6mmol/L组264例和FPG5。6~6.1mmol/L组319例,测定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PG、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7年后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结果】共随访到524例,随访率为89.9%。FPG5.6~6.1mmol/L组血脂异常、高血糖以及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的累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FPG〈5.6mmol/L组(分别为51.0%、46.3%、38.2VS41.2%、36.0%、28.1%,均P〈0.05)。随访资料比较,FPG5.6~6.1mmol/L组wHR、SBP、DBP、TC、TG、HDL-C、LDL-C、FPG、2hPG、Fins、HOMA-IR与本组基线时比较及与FPG〈5.6mmol/L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FPG与wC、wHR、SBP、DBP、TC、TG、HDL-C、LDL-C、2hPG、Fins及HOMA-IR呈显著相关(P〈0.05或P〈0.01)。[结论]FPG5.6~6.1mmol/L组患者已存在与代谢综合征有关的代谢组分异常,IFG下限切点下调至5.6mmol/L更有利于提高对中国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考来烯胺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40例和考来烯胺组40例,治疗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治疗1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LDL—C、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降低,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来烯胺组TC、LDL—C下降,HDL—C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无明显变化。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考来烯胺均可有效调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