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肺特异性X基因(lung-specific X gene,LUNX)mRNA检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患者、肺外肿瘤特异性对照患者及体检健康者血浆LUNX mRNA,评估循环LUNX mRNA对肺癌的诊断意义。 结果:肺癌患者血浆LUNX mRNA相对含量(0.287±0.106)显著高于健康组(0.045±0.018)(q=30.34, P<0.01)、肺良性疾病组(0.064±0.041)(q=24.33,P<0.01)和特异性对照组(0.032±0.024)(q=30.44,P<0.01)。肺癌组血浆LUNX mRNA相对含量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及病理类型的患者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该基因含量(0.334±0.096)显著高于Ⅰ期(0.253±0.081)(q=4.09,P<0.05)和Ⅱ期(0.271±0.083)(q=3.49,P<0.05)患者。 结论:血浆LUNX mRNA检测对肺癌有特异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大肠癌外周血中的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2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PN mRNA的表达,并以33例大肠腺瘤患者(大肠腺瘤组)及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OPN mRNA在大肠癌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5.4%,大肠腺瘤组OPN mRNA阳性率为33.3%,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均无靶OPN mRNA表达。大肠癌组与大肠腺瘤组OPN mRNA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大肠癌组OPN 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大肠腺瘤组(P<0.05)。随着大肠癌Dukes分期的升高,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PN mRNA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对照组(P均<0.01);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与大肠腺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OPN mRNA阳性表达对大肠癌的淋巴转移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Lunx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Lunx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阳性率66.7%,高于非腺癌患者36.1%(χ2=4.506,P<0.05);低分化癌的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为 74.1%,而中分化15.0%、高分化28.6%,低分化组与高、中分化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Ⅰ期和Ⅱ期的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分别为20.0%和21.7%,Ⅲ Ⅳ期为85.7% K,与Ⅰ期和Ⅱ期比较,χ2=21.886,P<0.05;54例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阳性率与该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原发肿瘤部位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unx mRNA 是一种检测 NSCLC 外周血微转移新型的、较好的特异性标记物;NSCLC 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 TNM 分期均存在密切关系;通过Lunx mRNA检测对判断病程发展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LR6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及其与Th1、Th2和Th17细胞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探讨TLR6与HSP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急性期HSP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6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yD88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血浆IFN-γ、IL-4、IL-17水平。结果 (1)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6蛋白表达(TLR6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9.40,P<0.01;t'=10.49,P<0.01),HS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yD88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46,P<0.01)。(2)HSP组血浆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44,P<0.01),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t'=2.44,P<0.05),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t'=2.27,P<0.05),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64,P<0.01)。(3)HSP组单个核细胞TLR6蛋白表达与MyD88 mRNA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与血浆IL-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1);与IFN-γ/IL-4比值呈负相关(r=-0.38,P<0.05);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36,P<0.05);与血浆IFN-γ水平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TLR6活化可能参与了HSP的免疫发病机制;HSP患儿体内存在Th1/Th2失衡,Th17异常活化,活化的TLR6可能通过上调Th2、Th17免疫应答介导HSP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河南省46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mRNA表达水平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IV感染不同疾病进展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绝对和相对计数;采用全自动载量仪检测血浆HIV病毒载量.结果 河南省46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t=4.887,P<0.01),缓慢进展组APOBEC3G mRNA水平显著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HIV/AIDS患者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数呈正相关(R2=0.190,P=0.002),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2=0.094,P=0.038).结论河南省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达水平与HIV感染疾病进程密切相关,APOBEC3G高表达可能是延缓疾病进程的保护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从外周血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及其L型(MT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溶血离心滴片法IK抗酸染色(IK染色)及溶血离心培养法(培养法)检测结核病组(156例)、肺癌组(147例)和非结核病/非肺癌对照组(42例)外周血中的MTB及其L型,用TaqMan-PCR技术分别检测上述各组标本的单个核细胞、全血及血浆中的MTB DNA.结果 IK染色结核病组、肺癌组和非结核病/非肺癌对照组的MTB阳性率分别为1.3%(2/156)、0.7%(1/147)和0(0/42),培养法分别为0.6%(1/156)、0(0/147)和0(0/42).IK染色MTB-L阳性率分别为41.0%(64/156)、32.7%(48/147)和7.2%(3/42),培养法分别为25.6%(40/156)、39.5%(58/147)和0(0/42).结核病组、肺癌组的MTB与MTB-L检测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87、44.35、57.41、76.68,均P<0.01).培养出98株L型菌中,人型81株,牛型17株,返祖为原菌型者44株.结核病组单个核细胞、全血TaqMan-PCR阳性率分别为77.6%(121/156)和68.6%(107/156),均高于血浆的阳性率的20.5%(32/156,X2值分别为112.96、82.18,均P<0.05),肺癌组单个核细胞、全血阳性率分别为59.2%(87/147)和48.3%(52/147),均高于血浆阳性率的12.2%(18/147,X2值分别为70.53、21.68,P均<0.05).两组各血液成分(除外血浆)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7.50、48.30、44.37、11.31,P均<0.01).结论 结核病、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MTB-L播散;溶血离心培养法检测外周血中MTB-L简便易行;TaqMan-PCR技术检测单个核细胞和全血标本中MTB DNA的阳性率高于血浆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名肺癌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PDGF-BB的水平,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PDGF-B链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PDGF-BB水平分别为(389.64±36.42)、(28.36±8.35)pg/ml,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GF-B链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9287±0.0942)、(0.2275±0.0384)灰度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清PDGF-BB及PBMCs中PDGF-B链mRNA表达水平可能对肺癌诊断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端粒酶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端粒重复扩增法(RTQ-TRAP)检测71例大肠癌和20例良性大肠疾病患者,以及25名健康人PBMC端粒酶基因表达,同时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浆癌胚抗原(CEA)含量.结果 71例大肠癌患者中,50例端粒酶基因表达阳性,阳性率70.4%;20例良性大肠疾病表达阳性1例,阳性率为5.0%,大肠癌组与良性大肠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PBMC端粒酶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21,P<0.001).大肠癌患者在不同性别(χ2=0.114,P=0.736)、年龄(χ2=0.113,P=0.735)、肿瘤部位(χ2=1.523,P=0.677)、Dukes分期(χ2=2.282,P=0.320)间的端粒酶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例大肠癌患者PBMC端粒酶基因表达阳性率与CEA阳性率(6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6,P=0.125).结论 RTQ-TRAP是一种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端粒酶基因表达的方法,大肠癌患者PBMC端粒酶活性是一项有效的辅助诊断大肠癌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146a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MG患者35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Ficoll分层液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MG患者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与定量MG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3.41±0.25)明显高于对照组(0.95±0.12)(P0.05);全身型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4.18±0.21)高于眼肌型者(3.01±0.15)(P0.05);MG患者单个核细胞miR-146a mRNA相对表达量与定量MG评分呈正相关(r=0.584,P0.001)。结论 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146a表达明显上调,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吴蔚  尤敏  赵建华 《实用医学杂志》2012,(11):1813-1815
目的:检测皮肌炎(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7mRNA的表达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K)和补体3(C3)的含量。探讨IL-17在DM患者临床检测的意义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集15例DM患者(DM组)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出各组IL-17mRNA表达水平。并观察DM患者IL-17mRNA表达与血清CK及C3含量的相关性。结果:DM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7mRNA为6.282±5.1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579±0.248(P<0.01)。IL-17mRNA表达水平在合并肺部病变的DM患者与无肺部病变的DM患者间无明显差异(7.129±4.536vs5.983±5.276,P﹥0.05)。DM患者IL-17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CK含量无明显相关性(r=0.432,P>0.05),与C3呈负相关性(r=-0.651,P﹤0.05)。结论: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7mRNA显著升高,可能与DM的炎性肌病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游离 LUNX mRNA,探讨其在 NSCLC 辅助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NSCLC患者65例,将体检正常的5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外周血游离LUNX mRNA,评价该指标对NSCLC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65例肺癌患者38例外周血游离LUNX mRNA 检出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以及晚期肺癌患者该基因检出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及早期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UNX mRNA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类型、发生部位及患者吸烟与否无关。结论外周血游离LUNX mRNA检测对NSCLC具有特异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1B,PTPIB)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20例血糖正常者(对照组)PBMC中PTPIB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ofinsulinresistance,HOMA—IR)、血脂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PBMC中PTPIBmRNA水平(1.05±0.19)明显高于对照组(0.53±0.17)(P〈0.01),且PTPIBmRNA表达与BMI、FPG、FINS、HOMA—IR、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58,r=0.78,r=0.55,r=0.73,r=0.68,r=0.59,P均〈O.01)。结论PTPIB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PBMC中表达较血糖正常者增加,其高表达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康青年人(青年组)、健康老年人(老年组)及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外周血中Helios+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青年组、老年组及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CD4+Foxp3+Helios+细胞所占比例,同时比较各组人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青年组、老年组、肺癌组外周血中CD4+Foxp3+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77±0.53)%、(3.82±0.61)%、(6.00±2.40)%,青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明显低于肺癌组(P<0.01)。2.青年组、老年组、肺癌组外周血中CD4+Foxp3+Helios+细胞占CD4+Foxp3+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7.67±4.53)%、(26.38±4.50)%、(16.76±4.13)%,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明显高于肺癌组(P<0.01)。3.肺癌组中,Ⅰ期、Ⅱ期、Ⅲ期CD4+Foxp3+Helios+细胞占CD4+Foxp3+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8.52±2.99)%、(18.57±3.05)%、(12.13±3.23)%,肺癌Ⅰ期与Ⅱ期患者无明显区别,而Ⅲ期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Helios+调节性T细胞在青年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及肺癌组,早期肺癌明显高于晚期肺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的变化,探讨其对肺癌转移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50例肺癌患者、2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Hs-CRP、血浆D-D、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并计算肺癌有无转移患者各指标的阳性百分率。结果肺癌组Hs-CRP、Fib、D-D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肺病组(t分别=12.31、13.12、7.12;6.15、8.31、5.34,P均<0.05);肺癌有转移组Hs-CRP、Fib、D-D水平均高于无转移组(t分别=8.71、7.42、7.01,P均<0.05)。肺癌无转移组及有转移组单项指标Hs-CRP阳性率最高,肺癌有转移组Hs-CRP及D-D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χ2分别=4.34、4.79,P均<0.05),但两组间Fi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P>0.05);肺癌有转移组Hs-CRP与D-D组合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Hs-CRP和D-D的阳性率(χ2分别=3.85、6.12,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Hs-CRP和D-D可作为肺癌有无转移的警示指标,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型分期与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其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07例NSCLC各期患者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数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进行检测并与2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NSCLC各期血小板增高患者比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9,P<0.05)。 NSCLCⅡ期、Ⅲ期、Ⅳ期血小板增高比例均高于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1.30、49.42、56.08,P均<0.05)。 NSCLC患者血小板数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9、15.64、2.40, P均<0.05)。 NSCLCⅡ期、Ⅳ期的血小板数分布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07、2.82, P均<0.05);NSCLCⅢ期、Ⅳ期的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39、19.67, P均<0.05);NSCLCⅣ期的血小板压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P<0.05)。NSCLC各分期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宽度、血小板压积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47、1.05、0.47, P均>0.05)。结论 NSCLC继发性血小板增多者的比例与分期有关,分期越晚比例越高。 NSCLC不同阶段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参数有一定的差异,对NSCLC的进展及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GMP-140的研究—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德  魏云鸿 《新医学》2009,40(9):581-58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aension,EH)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仪颗粒膜蛋白-140(platelet alpha 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水平及其单个核细胞中GMP-140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2例EH患者(EH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血清GMP-140含量,用逆转录-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MP-14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EH组外周血血清GMP-140为(190±70)μ/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2±50)μg/L(P〈0.01);EH组单个核细胞GMP-140mRNA表达水平为0.58±0.17,与对照组0.26±0.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H患者存在GMP-140水平升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GMP-140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EH患者外周血GMP-140含量增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循环DNA作为肿瘤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7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血浆及柏例健康对照者血浆循环DNA的水平,对比治疗前后的差异及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67例SCLC患者Ct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CLC患者各组Ct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晚则Ct值减少,其中广泛期SCLC患者Ct值明显降低。结论血浆循环DNA水平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治疗疗效具有相关性,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肺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方法,检测NSCLC标本40例、癌旁肺组织15例、正常肺组织20例中Egfl7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分析Egfl7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SCLC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Egfl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F=91.22,q=7.49~18.86,P〈0.05)。Egfl7表达水平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5.172,P〈0.05)。Egfl7蛋白高表达病人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组(P=0.048)。结论 Egfl7可作为评估NSCLC转移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并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IP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前列腺增生和39例前列腺癌组织中VIP和VEGF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VIP和VEGF表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差异有显著性(χ^2=8.255、11.520,P〈0.01)。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前列腺癌组织中VIP和VEGF的表达差异有差异性(χ^2=6.184~8.143,P〈0.05),且VIP和VEGF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r=0.368-0.418,P〈0.01)。VIP和VEGF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χ2=9.920,r=0.498,P〈0.01)。结论 VIP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发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其的影响,探讨CSE对Th17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及Th17/Treg的平衡关系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0例(A组),COPD稳定期患者20例(B组),吸烟肺功能正常者20例(C组),不吸烟肺功能正常者20例(D组)。抽取空腹静脉血制备单个核细胞悬液(PBMC),将每个试验对象的PBMC分为空白对照组和CSE干预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试验对象对照组和干预组CD4+Th17细胞及CD4+Treg细胞各占CD4+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IL-17的浓度。结果 Th17/CD4+T细胞百分比对照组A组(5.33±0.66)高于B组(2.99±0.50)、C组(2.09±0.68)、D组(1.19±0.48)(P<0.001),CSE干预组较对照组升高(P<0.001);Treg/CD4+T细胞百分比对照组C组(5.88±0.52)高于D组(3.35±0.30)、B组(2.25±0.30)、A组(1.58±0.39)(P<0.001),CSE干预组较对照组升高(P<0.001);CD4+Th17细胞百分比对照组与CSE干预组差值A、B组高于C、D组(P<0.001),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6),C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3);CD4+Treg细胞百分比对照组与CSE干预组差值C、D组高于B组、A组(P<0.001),C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外周血IL-17水平A组(145.22±5.50)高于B组(94.99±3.19)、C组(59.77±5.09)、D组(50.84±5.85)(P<0.001);COPD组血浆中IL-17的水平与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A=0.524,rB=0.462);与FEV1/FVC值呈负相关(rA=-0.456,rB=-0.567);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A=-0.503,rB=-0.445)。结论 Th17与Treg比例的失衡可能是COPD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外周血IL-17水平与FEV1/FVC值、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