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氟化钠(NaF)介导睾丸支持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进行分组:0μg/ml NaF(对照组)、6μg/ml NaF组、12μg/ml NaF组、24μg/ml NaF组、N-乙酰半胱氨酸(2 mmol/L NAC)组、6μg/ml NaF+2 mmol/L NAC组、12μg/ml NaF+2 mmol/L NAC组和24μg/ml NaF+2 mmol/L NAC组,各组以相应药物孵育24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生长活性;荧光探针法分析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PERK和CHOP的表达。结果 2 mmol/L NAC有效提高了细胞存活率(P0.01);NAC明显抑制了NaF介导的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与NaF组相比,各NAC组的R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NaF诱导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PERK和CHOP表达明显上调,经2mmol/L NAC处理后,其有效拮抗了GRP78、PERK和CHOP蛋白表达的上调(P0.01)。结论 ROS激活了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而NAC通过减少ROS的产生,拮抗了NaF介导的睾丸支持细胞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的大气颗粒物PM_(2.5)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毒性和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0、2.5、5、10、25、50、100、250、500mg/L)的PM_(2.5)处理HBE细胞,分别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用活性氧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HBE细胞后,观察PM_(2.5)所致HBE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以不同质量浓度的PM_(2.5)处理HBE细胞24h,25、50mg/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500mg/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以不同质量浓度PM_(2.5)处理HBE细胞6h,细胞内ROS生成水平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2=0.792,P0.01)。HBE细胞经3mmol/L NAC预处理和25mg/L PM_(2.5)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不同质量浓度的PM_(2.5)对HBE细胞增殖有双向刺激作用;PM_(2.5)可诱导HBE细胞内ROS增加,而适度的氧化应激可以促进HBE细胞增殖加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不同剂量亚砷酸钠暴露不同时间对诱导人永生化角质形成(HaCaT)细胞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以及低剂量亚砷酸钠预处理HaCaT细胞对诱导ROS水平改变的时间效应.方法 设未预处理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对照)、0.15、0.6、2.5、10 μmol/L的亚砷酸钠染毒8、24、72 h]和预处理8h组(加入0.15μmol/L亚砷酸钠预处理8h后,加入10 μmol/L亚砷酸钠染毒8h)及预处理24 h组(加入0.15 μmol/L亚砷酸钠预处理24 h后,加入10 μmol/L亚砷酸钠染毒8h).利用2’,7’-二乙酰二氯荧光素(DCFH-DA)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亚砷酸钠染毒8h和0.6、2.5、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24 h及0.6、2.5 μmol/L亚砷酸钠染毒72 h后HaCaT细胞内ROS水平均较高,而0.15、1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72 h后HaCaT细胞内ROS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砷酸钠染毒8h时,HaCaT细胞内ROS水平达到峰值;之后,低剂量(0.15、0.6 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HaCaT细胞内ROS水平于24 h下降,72 h有所回升,而高剂量(≥2.5 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HaCaT细胞内ROS水平则呈持续下降.预处理8h组HaCaT细胞内ROS水平高于预处理24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0 μmol/L亚砷酸钠染毒未预处理HaCaT细胞8h组比较,预处理8h组HaCaT细胞内ROS水平较高,预处理24 h组HaCaT细胞内ROS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CaT细胞急性暴露于亚砷酸钠后能够引起HaCaT细胞内ROS产生增加,而不同剂量亚砷酸钠暴露诱导HaCaT细胞ROS水平的改变与暴露时间密切相关,且低剂量亚砷酸钠暴露对HaCaT细胞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可能取决于其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细胞内谷胱甘肽对砷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对砷致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HaCaT细胞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和丁硫氨酸亚矾胺(L-buthionine-[S'R]-sulfoximine,BSO)预处理后,加入亚砷酸钠(sodium arsenite,NaAsO2)继续作用,用Alamarblue摄入法检测细胞活力,每组4个复孔.结果单独用NaAsO2作用细胞24h后,0.001~10.000 μmol/L组Alamarblue还原率增高(P<0.05),大于10.000μmol/L时Alamar blue还原率下降(P<0.01);用NAC预处理24h后再加入NaAsO2,15 μmol/L组Alamarblue还原率比NaAsO2单独作用增加(P<0.05);用BSO预处理24 h后再加入NaAsO2,15 μmol/L组的Alamarblue还原率均下降(P<0.05).结论低浓度NaAsO2刺激细胞增殖,高浓度具有细胞毒性;NAC可减轻砷的细胞毒性,而BSO则加重其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处理HCT-116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金雀异黄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0~100μmol/L的金雀异黄素处理细胞24 h后引起G2/M期阻滞,凋亡峰Sub-G1所占细胞比例从(1.63±0.44)%增至(8.33±1.51)%(P0.01),早期凋亡细胞从(1.93±0.32)%增至(7.25±0.86)%(P0.01)。透射电镜下细胞出现凋亡特征性改变。100μmol/L金雀异黄素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在2 h时增至处理前的1.81倍,(15.53±1.55)%vs(8.57±0.35)%,P0.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在1 h时迅速下降了87.8%,(0.82±0.02)%vs(6.70±0.21)%,P0.01。结论金雀异黄素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细胞增殖,引起G2/M期细胞阻滞并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升高细胞内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过氯酸铵(AP)及碘化钾(KI)联合作用对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3-1)氧化应激及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thy-ori3-1细胞,不同浓度AP(0、5、10、20、40mmol/L)及KI(5mmol/L)联合染毒后培养24h,CCK8法检测nthy-ori3-1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情况,同时测定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AP抑制nthy-ori3-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各组细胞内ROS生成量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出现降低趋势,除5mmol/L AP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与KI联合染毒剂量组细胞内ROS生成量比单纯高剂量AP染毒(40mmol/L)细胞内ROS生成量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剂量AP染毒(40mmol/L)甲状腺细胞,MDA生成量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染毒剂量组细胞内CAT活力比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和KI联合作用可致nthy-ori3-1细胞出现氧化应激,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碘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AP对甲状腺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西红花酸对Aβ25-35诱导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SD大鼠海马神经元,分为对照组、0.1μM西红花酸组、10μmol/L Aβ25-35组、0.01 μM西红花酸+10μmol/L Aβ25-35组、0.1μM西红花酸+10μmol/L Aβ25-35组、1μM西红花酸+10μmol/L Aβ25-35组;MTT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情况;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10μmol/L Aβ25-35显著降低细胞的活性和升高海马神经元ROS水平(P<0.01);不同浓度西红花酸(0.01、0.1和1μM)预处理后,细胞活性分别比0A25-35组提高了39.2%、56.1%和7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培养10天和25天海马神经元的ROS水平与Aβ25-35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 <0.01).结论 西红花酸对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Aβ25-35引起的海马神经元ROS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抑制亚砷酸钠诱导H9C2细胞凋亡和自噬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亚砷酸钠诱导H9C2细胞构建凋亡和自噬模型。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改变.双氯荧光素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P53、Bcl-2、Bax及LC3的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ERK1/2蛋白及ERK1/2蛋白总量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μM亚砷酸钠处理的H9C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加.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自噬标志蛋白LC3-Ⅱ与LC3-Ⅰ比值明显增大(P0.01)。1 mM NAC预处理后显著减少H9C2细胞内ROS的生成和促凋亡蛋白P53和Bax的表达,诱导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同时降低自噬相关蛋白LC3-Ⅱ与LC3-Ⅰ的比值。亚砷酸钠处理诱导ERK1/2蛋白磷酸化(P0.01),而NAC和亚砷酸钠共处理抑制了ERK1/2蛋白的磷酸化。结论:亚砷酸钠降低H9C2细胞的存活率,增加细胞内ROS的生成,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NAC通过降低H9C2细胞内的ROS水平和抑制ERK1/2蛋白的磷酸化拮抗亚砷酸钠诱导的细胞凋亡和自噬。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氯化镉(cadmium chloride, CdCl2)诱导的睾丸间质细胞毒性中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CdCl2(0、5和10μmol/L)染毒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24 h。CCK-8法检测CdCl2对TM3细胞活性的影响;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凋亡小体;DCFH-DA探针法检测TM3细胞ROS水平;1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 NAC)预处理1 h后用10μmol/L CdCl2染毒TM3细胞24 h,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促凋亡蛋白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RT-qPCR检测细胞内抗凋亡基因Bcl-2以及促凋亡基因Caspase-9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CdCl2染毒细胞24 h后,TM3细胞活力降低且凋亡小体数量增加。10μmol/L CdC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氰化钠(sodium cyanide,NaCN)所致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取SD大鼠66只,按每组6只随机分成11组:第1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腹腔注射NS 10 ml/kg;第2~6组,系按染毒后5个不同时相节点先后处死的NaCN染毒组,均于左侧腹腔注射NS 10 ml/kg,20 min后于右侧腹腔注射NaCN 3.2 mg/kg(亚致死剂量)染毒;第7~11组,系5个也按与上述相同时相节点先后处死的NAC保护组,相同染毒,只是在染毒前20 min先于左侧腹腔注射NAC 250 mg/kg.分别于染毒后5、15、30、60、90 min 5个不同时相节点处死各组,并分离大脑皮质,用比色法测定皮质线粒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黄嘌呤氧化酶(XOD)、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 -K -ATPase)、钙镁腺苷三磷酸酶(Ca2 -Mg2 -ATPase)5种酶活性.②再另制备16只大鼠的离体大脑皮质线粒体,分别悬浸于PBS缓冲液(PBS对照组)、0.1 mmol/LNAC(NAC对照组)、0.1 mmol/L NaCN(NaCN甲组)、1 mmol/L NaCN(NaCN乙组)、0.1 mmol/LNAC 0.1 mmol/L NaCN(NAC甲组)、0.1 mmol/L NAC 1 mmol/L NaCN(NAC乙组)6种液体15 min并离心后,按Veitch和Dunkley等方法分别测定其线粒体复合酶Ⅰ~Ⅳ的活性.[结果]①与NaCN染毒组比较,NAC保护组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内GSH-Px,SOD,Na -K -ATPase、Ca2 -Mg2 -ATPase活性明显增高,XOD活性显著下降(P<0.01).②NAC组无明显逆转NaCN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Ⅳ活性的抑制,但可部分逆转呼吸链复合酶Ⅰ活性的剧增(P<0.01)和复合酶Ⅱ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NAC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促进氧化抗氧化平衡,保护线粒体功能,从而对抗氰化物中毒所致大脑皮质线粒体损伤,发挥其对氰化物中毒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锰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终浓度(300、600、900μmol/L)的MnCl2分别处理PC12细胞24、48、72 h,用噻唑蓝(MTT)法检测PC12细胞毒性.MnCl2组予600μmol/L MnCl2处理72 h;tBHQ组予40 μmol/L tBHQ处理细胞84h;tBHQ+MnCl2组予40μmol/L tBHQ预处理12h后,600 μmol/LMnCl2处理72 h,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MnCl2处理剂量为300 μmol/L时用Annexin V-FITC/PI法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00、600、900μmol/LMnCl2处理24、48、72h,细胞增殖相对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00、600、900 μmol/L MnCl2处理组各组间相互比较,有剂量一效应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600 μmol/L MnCl2组抑制PC12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及MnCl2组比较,tBHQ组和tBHQ+MnCl2组的细胞出现增殖效应,细胞增殖相对比为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μmol/L MnCl2处理组PC1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HQ+MnCl2组细胞凋亡率低于300μmol/L MnCl2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抑制率61%.结论 锰可抑制PC12细胞增殖作用,可诱导细胞凋亡;tBHQ可减弱锰抑制PC12细胞的增殖作用并可削弱锰致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溴氰菊酯(DM)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方法 对培养的PC12细胞分别进行处理:(1)终浓度为0、10和100 μmol/L的DM分别处理PC12细胞1、6和12 h(两因素析凶设计);(2)终浓度为0、10和100;μmol/L的DM分别处理PC12细胞1、6、24h或24、48 h;(3)PC12细胞分别在终浓度为10mmol/L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2 h、终浓度为500 μmol/L的DL-甲硫氨酸磺酰亚胺(BSO)及终浓度为40 μmol/L的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预处理16 h,再给予10 μmol/LDM作用6ho所有处理结束时,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酯(DCFH-DA)探针法测定细胞ROS含量.结果 DM诱导ROS生成呈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10 μmol/L DM处理组PC12细胞增加ROS的DCF荧光强度,是溶剂对照组的2.2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分别用NAC、BSO及tBHQ预先处理PC12细胞均能明显降低DM所增加的ROS,分别是DM组的22%、6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能诱导PC12细胞ROS生成增高,胞内巯基水平和抗氧化功能降低可能是ROS生成增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碘过量对人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0(对照)、1、10、50mmol/L的碘化钾(KI)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thy-ori 3-1细胞24h后,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LDH漏出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细胞周期构成比及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50 mmol/L碘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LDH漏出率明显上升(P<0.05).各剂量组之间ROS产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 mmol/L碘染毒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P<0.05),但S期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且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碘能降低甲状腺细胞存活率,增加LDH漏出率,细胞G0/G1期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碘对甲状腺的损伤作用可能与碘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处理SH-SY5Y细胞或原代海马神经元建立AD细胞模型,探讨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PCA)对Aβ损伤后的神经细胞的保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筛选Aβ25-35损伤SH-SY5Y细胞的浓度,并筛选PCA作用于Aβ25-35损伤的SH-SY5Y细胞的适宜浓度。通过DCFH-DA染色和JC-1染色探究PCA对Aβ25-35损伤的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Aβ25-35损伤SH-SY5Y细胞适宜的造模条件为10μmol/L处理24 h;800μmol/L的PCA对Aβ25-35损伤的SH-SY5Y细胞保护效果最佳(P<0.001)。Aβ25-35处理导致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01)而线粒体膜电位有降低趋势(P=0.287);PCA干预后,原代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0、2.5、5、10和20μmol/L的Na2SeO3以及加有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的Na2SeO3(10μmol/L)处理HepG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10和20μmol/LNa2SeO3作用于HepG21h即引起ROS增加,12h后HepG2细胞活性降低,24h后细胞早期凋亡以及晚期凋亡/坏死率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抗氧化剂NAC有效抑制了ROS的增加,并增加了细胞活性,降低了细胞凋亡率,与未加NAC的Na2SeO3组(10μmol/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使HepG2细胞活性下降,促进了细胞凋亡,ROS的增加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烹调油烟中大气细颗粒物PM2.5(FPCOF)对人肺癌上皮细胞(A-549细胞)抗炎因子IL-10分泌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FPCOF对细胞进行染毒,于12 h、24 h和36 h后用MTT法测细胞存活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染毒24 h和36 h的细胞上清中IL-10的浓度。结果 :(1)FPCOF作用于A-549细胞24 h和36 h后,细胞存活率随染毒浓度升高而降低,100μg/ml PM2.5+10 mmol/L NAC组存活率高于100μg/ml PM2.5染毒组。(2)FPCOF对A-549细胞作用24 h后,对抗炎因子IL-10的影响不明显;作用36 h后均可见IL-10水平增高,100μg/ml PM2.5+10mmol/L NAC组IL-10浓度低于100μg/ml PM2.5染毒组。提示FPCOF促进A-549细胞中抗炎因子IL-10分泌,其表达要迟于FPCOF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抗氧化剂NAC对A-549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丙烯酰胺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研究姜黄素对丙烯酰胺(AA)所致人肝癌HepG2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AA(0、2.5、5.0、10.0和20.0mmol/L)与HepG2细胞温育1h,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姜黄素(0.63、1.25和2.50μg/ml)37℃预处理HepG2细胞1h后,再与不同浓度的AA(0、10和20mmol/L)温育1h,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2',7'-二氢二氯荧光比色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2.5、5.0、10.0和20.0mmol/LAA组的彗尾DNA含量、彗星尾长及彗星尾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姜黄素保护组的彗尾DNA含量、彗星尾长及彗星尾矩均比相同浓度AA处理组降低,2.50μg/ml姜黄素保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AA(10和20mmol/L)作用于HepG2细胞1h后,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2.50μg/ml姜黄素预处理组ROS水平显著低于单独AA处理组(P<0.01)。结论姜黄素对AA所致HepG2细胞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砷对HaCaT毒作用及N-乙酰半胱氨酸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亚砷酸钠(sodiumarsenite ,NaAsO2 )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的毒性作用及N 乙酰半胱氨酸(N acetylcysteine ,NAC)对砷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NaAsO2 单独作用于HaCaT细胞2 4h或用NAC预处理后,加入NaAsO2 继续作用2 4h ,用AlamarBlue还原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1μmol/L的NaAsO2 单独作用于细胞2 4h后,AlamarBlue还原率增高(P <0 . 0 5 ) ,10 μmol/L以上的NaAsO2 则使AlamarBlue还原率显著下降(P <0 . 0 1) ;用NAC预处理2 4h后再加入NaAsO2 ,2 0 μmol/L组AlamarBlue还原率与NaAsO2 单独作用相比显著增加(P<0 .0 5 )。结论 低浓度NaAsO2 刺激细胞增殖,高浓度具有细胞毒性;NAC可减轻砷的细胞毒性,细胞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砷的细胞毒性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致HepG2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0、2·5、5、10、20μmol/L的Na2SeO3、及分别加有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的Na2SeO3(10μmol/L)处理HepG2。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以及用彗星实验检测细胞的DNA损伤。结果5、10、20μmol/L Na2SeO3作用于HepG21h即引起ROS增加,12h后即导致细胞HepG2活性下降,24h后DNA损伤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氧化剂GSH和NAC有效抑制了ROS升高,并增强了细胞活性,减弱了细胞DNA损伤,与未加GSH和NAC的Na2SeO3组(10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S的产生可能是亚硒酸钠造成HepG2DNA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乙酸铅染毒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致氧化应激与DNA氧化损伤情况。
方法 分别用浓度为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和80 μmol/L的乙酸铅染毒人外周血淋巴细胞6 h、12 h、24 h, 应用2', 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染色分析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染毒后细胞内活性氧类(ROS)水平, 高度水溶性四唑盐(WST-1)法检测染毒后细胞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检测染毒后细胞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 并对ROS、T-SOD、8-OHdG三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乙酸铅染毒6 h后, 各染毒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R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0 μmol/L染毒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SOD和8-OHd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40 μmol/L和80 μmol/L染毒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SOD和8-OHd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乙酸铅染毒12 h和24 h后, 各染毒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ROS、T-SOD和8-OHd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相关性分析显示, 细胞内ROS含量与T-SOD活性呈负相关(r6 h=-0.865、r12 h=-0.890、r24 h=-0.801, P < 0.01), 与8-OHdG含量呈正相关(r6 h=0.840、r12 h=0.829、r24 h=0.866, P < 0.01)。
结论 乙酸铅染毒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后会诱导细胞ROS生成, 抑制细胞内抗氧化酶SOD活性, 造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氧化应激状态增强和DNA氧化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