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0-13
目的 了解佳木斯市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抗病毒治疗(HAART)生存率,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集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HIV/AIDS HAART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986例HIV/AIDS HAART患者,其中死于HIV/AIDS相关疾病48例(占2.42%),HIV/AIDS HAART的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44%、97.84%、97.47%、96.2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血感染HIV(HR=3.125)、开始治疗时年龄30~(HR=4.518)、开始治疗时年龄50~(HR=15.897)、有漏服药(HR=5.647)的HIV/AIDS HAART患者死亡的危险较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HR=0.264)、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HR=0.183)的HIV/AIDS HAART患者死亡的危险较小。结论2009年6月至2019年7月佳木斯市HIV/AIDS HAART患者生存率较高,经血感染、HAART时年龄较大、有漏服药是HIV/AIDS HAART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是HIV/AIDS HAART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用流式细胞仪研究HIV/AIDS患者HAART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接受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情况对其重要性进行了评价。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0例HIV/AIDS患者开始HAART治疗前后的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治疗观察时间6个月,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结果60例CD4计数平均增加133个/μl;CD4/CD8比值平均增加0.06。提示绝大多数HIV/AIDS患者对HAART治疗效果是敏感的,HAART能够有效促进免疫重建,减轻症状,延长生命,数据显示治疗时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在100或以上者,抗病毒治疗的成功率高些。结论:治疗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可能早治疗,促进和加快免疫重建,尤其对老年人更应选择有利时机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为全省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海省2013—2015年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27名HIV/AID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7例HIV/AIDS患者的平均开始治疗年龄为(37.6±10.8)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水平为(321.2±108.4)个/μL;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与进入治疗时点相比,其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增加了52.2个/μL、75.8个/μL、75.3个/μL和76.5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500个/μL的患者从0例增至37例,占患者总数的29.1%;CD4~+T淋巴细胞数分为≤200个/μL、201~350个/μL和350个/μL三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分别增加了80.7个/μL、84.7个/μL和65.8个/μL,不同组患者HAART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均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海省目前的HAART治疗效果明显,同时提高HIV/AIDS患者的依从性,并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缓疾病进程,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高效逆转录抗病毒(HAART)治疗前后CD4+、CD8+细胞计数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7例HIV/AIDS患者进行治疗前后CD4+、CD8+检测,观察其治疗前后CD4+、CD8+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HAART治疗后,在选取的177例HIV/AIDS患者中,CD4+、CD8+细胞计数均较抗病毒治疗前有上升的趋势,治疗前后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HIV/AIDS患者在持续HAART治疗后,CD4+、CD8+细胞计数将会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其可更好地提高HIV/AIDS患者的免疫力,在延长患者生命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昱 《中外医疗》2016,(34):22-24
目的:了解福建地区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HIV/AIDS)患者口腔病损状况,为我国HIV/AIDS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1月_2015年12月经福建省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HIV/AIDS患者160例为调查对象,由专业人员采集病史,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并将详细记录的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感染口腔表征协作中心制定的艾滋病口腔表征分类及诊断标准相比较。同时记录CD4+T细胞计数及HAART半年后的CD4+T细胞计数。结果160例HIV/AIDS患者,年龄范围为23~68岁,其中男93例,女67例。有32例患者出现了口腔病损,其类型依照患病率的高低依次是:白色念珠菌病11例,单纯疱疹7例,口腔溃疡6例,AIDS相关性牙周病变4例,卡波济肉瘤3例和乳头状瘤2例。入组HIV/AIDS患者使用HAART法进行治疗6个月后,口腔病损明显减轻,且大多数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提高。结论 HIV/AIDS患者常伴有口腔表征,并且部分口腔表征出现较早。口腔念珠菌病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 HAART治疗后这些口腔病损减轻。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艾滋病 (AIDS)的死因结构 ,改善防治对策 ,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我院收治的1 5例AIDS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1 5例艾滋病死亡患者潜伏期 ( 8.0 0± 5 .72 )年 ,平均死亡时间 ( 2 .4 2±7.2 4 )月 ,CD4 + 计数 ( 31± 2 5 )个 /mm3 ,病毒载量 ( 4 6 70 0± 76 30 )copy/mm3 ,可同时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肺结核、口腔和食管念珠菌感染等很少导致死亡 ,而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如结核性、隐球菌性脑膜炎和HIV性脑病 )或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则预后极差 ,为临床常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7.
蒙江明 《广西医学》2010,32(10):1167-1169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TB)、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混合感染对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CD4的影响,以提高艾滋病合并混合感染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43例HIV/TB、11例HIV/TB/HBV、11例HIV/TB/HCV、5例HIV/TB/HBV/HCV及44例HIV患者,进行HAART,比较治疗前、后的CD4计数的变化;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CD4增加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经HAART后各感染组CD4计数不同程度增加,呈向上趋势,治疗后的第6个月CD4达到相对高值,并可维持12个月;治疗后12个月比3、9个月治疗效果更好;各感染组之间CD4计数变化情况无差别。结论各感染组患者经HAART后,CD4计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各组间之间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的影响 ,动态观察HIV/HCV重叠感染组和单独HIV感染组患者接受HAART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病毒载量的变化。发现 :重叠感染组与单独感染组比较 ,治疗前、治疗后 3、6个月的免疫功能、病毒载量均无明显差异(P >0 .0 5 ) ;但是免疫功能动态变化情况差异显著 (P =0 .0 1 7) :重叠感染组CD4 + 上升 ( 4 7.87± 48.42 )个 /μL ,单独感染组上升 ( 1 46.1 2± 88.2 9)个 /μL。提示 :接受正规HAART治疗后 ,重叠感染HCV的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重建滞后于单独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AIDS/TB)以及普通AIDS病人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3个月的免疫重建问题。方法 AIDS/TB双重感染患者80例,未合并结核的AIDS患者118例,比较分析HAART治疗后3个月内的临床症状、CD4+T细胞计数。结果在接受HAART后3个月,绝大部分患者CD4+T细胞计数均显著上升,并且普通组比双感染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重建综合征(IRIS)发生率双感染组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HAART可使患者的免疫重建,AIDS/TB在HAART过程中发生IRIS的风险性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接受HAART的HIV/AIDS患者70例,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12个月的CD4~+淋巴细胞计数、空腹血脂水平,比较不同分组患者血脂水平及变化趋势。结果 HAART 6个月后,随着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升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1)均较基线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ART 12个月后,随着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继续升高,TC、TG、HDL-C、ApoA1、ApoB较基线水平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AART后TC、TG异常的比例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HIV/AIDS患者的HDL-C均较低,部分患者为低HDL-C血症,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上升,表现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ART可引起血脂代谢异常,使得患者罹患高脂血症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T细胞第二信号受体-CD28分子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的异常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表面CD28分子的表达,对278例未接受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对其中59例接受规律HAART的患者于开始治疗前,治疗后第1、3、6、9、12月末进行随访。以56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结果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表面CD28分子表达显著下调(P<0.001),且CD28分子表达比例与其CD4 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84,P<0.001),与血浆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300,P<0.001)。给予HAART1个月后CD4 T细胞的CD28表达比例中位数由75%快速恢复至90%(P<0.001)。HAART期间6个时间点的CD28表达比例中位数与病毒载量中位数呈负相关(r=-0.829,P=0.042),与CD4 T细胞计数中位数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表面CD28分子表达明显减少,HAART可有效重建CD4 T细胞功能亚群(CD4 CD28 T)的数量,HAART后CD28表达上调可能与病毒载量的控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艾滋病病毒 (HIV) /艾滋病 (AIDS)患者结核菌素 (PPD)试验反应状况及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的联系 ,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 40例HIV /AIDS患者和 2 0 2例健康者做结核菌素试验 ,并对HIV/AIDS患者做CD4、CD8细胞计数测定 ,对HIV/AIDS患者分组服药 ,观察胸部病变及结核发生情况。结果 :HIV/AIDS患者与健康者PPD阳性率分别为 12 .5 %、2 8.2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4.3 3P <0 .0 5 )。当CD4细胞计数下降时 ,PPD反应减弱。CD4<2 0 0个 /mm3 时PPD均无反应 ( 0× 0 )。病例服药组经化学药物预防治疗后其肺部病变异常率及结核的发病率小于病例对照组。结论 :HIV/AIDS患者PPD阳性率显著低于健康者。CD4细胞数下降可能是艾滋病并发结核的主要原因。对HIV/AIDS患者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和治疗结核有效 ,同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失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HIV/AIDS患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6月-2018年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Excel的RAND随机函数生成的随机数字由小到大进行排序,选取排序前200例的HAART失访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在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随机选取的20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传播途径、基线疾病分期、目前疾病分期、最近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领药、婚姻状况、子女人数、地区、药物不良反应等12项因素与失访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接受HAART 12个月内失访85例,占总失访人数的42.5%,24个月内失访123例,占总失访人数的61.5%。将12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为传播途径、最近1次CD4+T淋巴细胞、药物不良反应,其调整的OR值及OR95%CI分别为6.26(2.99~13.10)、8.68(4.32~17.45)、10.52(2.77~40.00)。结论 HIV/AIDS患者HAART 失访大部分发生在开始治疗的2年内,对出现HAART有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及时处理或更换治疗方案,强化对注射吸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提升不理想HIV/AIDS感染者的个体指导和警示教育,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减少失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滋病(HIV/AIDS)初治患者接受国产药为主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为规范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32例初治HIV/AIDS患者提供国产药为主的HAART并进行定期随访,分析随访3年来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耐药情况.结果 232例患者接受HAART后24、36个月HIV-1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的百分比分别为94.8%、85.3%.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均值(160.1±80)个/mL,接受HAART治疗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增高,对0、3、6、9、12、18、24、30、36个月来所检测到的CD4+T淋巴计数进行检验P〈0.01.常见的毒副反应是肝功能损害、外周神经炎、外周脂肪分布异常、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皮疹.9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临床耐药.结论 HIV/AIDS初治患者经国产药为主的抗病毒治疗后虽然毒副反应较大,但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效果好,临床耐药低.  相似文献   

15.
HAART疗法联合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索高效抗逆录病毒治疗(HAART)的有效性和中医药减毒增效,改善艾滋病(AIDS)患者的症状和预后。方法:30例患者依次入院顺序均采用HAART常规治疗,疗程6个月以上,辅以中草药每日1剂口服。结果:好转28例,好转率为93.3%,死亡2例,死亡率为6.7%;6个月CD4细胞计数平均增加68个/μl;生存28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HAART疗法能有效促进免疫重建,延长生命;中草药治疗能起到减毒增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两者协同治疗优势互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博韦泰(ABT)联合核苷类(2NRTI)和整合酶(INSTI)抗病毒治疗(ART)方案治疗初治重症艾滋病(AIDS)患者30例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接受两组不同ABT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患者疗效有无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住院并接受ABT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6周的初治重症AID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A组为使用ABT+2个核苷类(2NRTI)+整合酶(INSTI)方案治疗的患者18例,B组为ABT+2NRTI方案治疗的患者12例; A组ABT使用方法为320 mg每周1次,B组ABT使用方法为320 mg第1天、2天、3天、8天及以后每周1次。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男性为主,平均年龄(47. 23±15. 21)岁,基线HIV RNA(5. 33±0. 62) Log10copies/ml,基线CD4 56个/μL(14. 5~132个/μl),CD8 381. 5个/μl(223. 75~834. 75个/μl),CD4/CD8 0. 13(0. 05~0. 29)。疗效分析显示:ART 2周30例患者检测HIV RNA(2. 93±0. 88) Log10copies/ml,较基线下降(2. 41±0. 86) Log10copies/ml(P <0. 01);治疗6周,26例患者检测HIV RNA(2. 38±1. 05) Log10copies/ml,较基线下降(2. 97±1. 18) Log10copies/ml(P <0. 01),病毒较基线下降A组优于B组(P <0. 05); CD4较基线平均增长(112. 63±97. 65)个/μl,CD8平均增长(434. 90±512. 57)个/μl,CD4/CD8平均增长(0. 07±0. 15)。两组基线水平及治疗后免疫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0例患者均未发现有注射位点反应及与ABT直接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初治重症AIDS患者使用ABT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案可在短期内快速降低HIV RNA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At the end of 2005, 650 000 people liv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 (HIV-1) in China, of whom 75 000 were AIDS patients. Many AIDS patients received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supported by the “China CARES” program but the immune responses of HAART were seldom report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HAART on the activation and coreceptor expression of T lymphocytes in Chinese HIV/AIDS patients and evaluated its effect on immune reconstitution. Methods Seventeen HIV/AIDS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three-color-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activation of HLA-DR CD38 and the coreceptor CCR5, CXCR4 expression on T lymphocytes in whole blood samples taken from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3- or 6-month HAART.Results The activation percents of CD4(+), CD8(+) T lymphocy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before therapy than the normal controls (HLA-DR/CD4: 40.47±18.85 vs 11.54±4.10; CD38/CD4: 81.34±10.86 vs 53.34±11.44; HLA-DR/CD8: 63.94±12.71 vs 25.67±9.18; CD38/CD8: 86.56±11.41 vs 58.84±6.16, all P&lt;0.01). After 6-month 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the activation of T lymphocytes in HIV/AIDS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HLA-DR/CD4: 28.31±13.48; CD38/CD4: 69.88±12.64; HLA-DR/CD8: 46.56±18.64; CD38/CD8: 70.17±14.54, all P&lt;0.01 compared with the pre-treatment values). Before the treatment, CCR5 expression on CD8(+) T lymphocytes was up-regulated while CXCR4 expression on CD8(+) T lymphocytes downregulated in HIV/AIDS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s (CD8/CCR5: 70.91±10.03 vs 52.70±7.68; CD8/CXCR4: 24.14±11.08 vs 50.05±11.68, all P&lt;0.01). After 6-month HAART, CCR5 expression on CD8(+) T lymphocyt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56.35±12.96, P&lt;0.01), while CXCR4 expression on CD8(+) T lymphocytes increased (36.95±9.96, P&lt;0.05) compared with the pre-treatment and the normal controls. A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activation markers, CCR5 and the CD4(+) T lymphocyte counts after HAART (P&lt;0.05).Conclusions Reduced activation of T lymphocytes and a normalization of coreceptor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in Chinese HIV/AIDS patients after HAART. Immunity can be restored in HIV/AIDS patients receiving HAAR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对晚期艾滋病进行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初步体会.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住院的晚期艾滋病(AIDS)患者6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均少于1000/mm3,CD4 T淋巴细胞少于50/mm3,其中5例患者还检测了血浆HIV RNA,均超过104拷贝/ml.在综合治疗并发症的同时接受HAART,双汰芝(每片含齐多夫定300 mg 拉米夫定150 mg)1片每日2次,施多宁(依菲韦林)600 mg,每日1次,疗程至少2年以上,治疗期间至少每3个月随访1次,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6例患者,2例于治疗6周内死于严重机会性感染,4例治疗至今,疗程已超过2年以上,均取得显著疗效,达到并发症消失,外周血淋巴细胞恢复正常,CD4 T淋巴细胞均升至150/mm3以上,血浆HIV RNA在检测线以下,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最常见,有4例出现,另有贫血2例、睡眠障碍2列、一过性ALT增高1例、一过性低黄疸1例,除1例贫血较严重者被迫更改治疗方案,其他均可耐受.结论 晚期AIDS患者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可以耐受HAART,并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以克力芝(LPV/r)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例因不同原因而改为克力芝为基础,联合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HAART)的成人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2个月,记录基线、3月、6月、12月时血脂、血糖、体重变化,观察基线、用药后6月、12月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变化。结果基线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患者占21.05%(4/19),用药后6月、12月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的患者分别占73.68%(14/19)和84.21%(16/19),显著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中位CD4+T细胞计数为185个/mm~3,而用药后6月、12月后中位CD4~+T细胞计数依次为328个/mm~3和396个/mm~3,明显高于用药前(P0.05);3月、6月、12月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血糖和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除此之外,3例患者报告了4项不良反应,予对症处理后仍坚持服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以克力芝(LPV/r)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对HIV/AIDS患者有效果,可为HIV/AIDS患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艾灸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CDC确认的HIV/AIDS患者20例,辨证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同时配合艾灸治疗,疗程24个月,观察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疗前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408.65±162.54) mm-3,治疗后12个月、24个月分别为(462.10±220.07) mm-3 (p≥0.05)和(522.85±260.50)mm-3(P<0.05),CD4 +T淋巴细胞计数有所增加,疗后24个月时CD4计数显著增加.结论:中医辨证论治配合艾灸对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稳定和恢复作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