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采用玻璃体切除异物取出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术、眼内异物取出术、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内充填术等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13例13眼。六联手术2例,五联手术3例,四联手术4例,三联手术3例,二联手术1例。随访观察3月~3年。结果:13只眼球内异物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无一例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复杂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采用适宜的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比较好的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挽救绝大部分患者的视功能。玻璃体切除异物取出术等联合手术是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眼球穿通伤伴眼内异物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效果。方法对30例30眼感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割术,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和皮质内固醇治疗。结果30例患眼术后炎症控制,眼球保留,除4例术前无光感外,其余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行玻璃体切割术及合理用药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伤性眼内炎的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外伤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临床观察。结果 30例患者25眼视力均有所提高,3例眼球萎缩,2例眼内容剜除术。结论治疗外伤性眼内炎最有效的方法是玻璃体切除术,及时诊断、治疗是挽救眼球和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2月~2003年8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外伤性眼内炎病人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炎症得到控制,17例术后视力不变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眼球萎缩,无1例眼球摘除。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手术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5.
李建强  张秋玲  黄扬 《吉林医学》2013,34(22):4499-4500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手术。结果:共治疗575例(636眼),术后观察(平均1~3个月):视力提高477例(占75.0%),视力无变化113例(占17.8%),视力下降46例(占7.2%)。结论:闭合式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可有效降低术后再出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在治疗眼内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2003年10月间,在本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患者28例28眼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术前诊断明确,并行CT及B型超声检查,辅助间接检眼镜进行异物定位。结果眼内异物取出率28/28(100%),术后视力提高率27/28(96.4%)。1例因眼内炎症而导致术后视力为光感。1例患者因术后发生PVR而导致视网膜脱离,经二次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硅油填充,目前视网膜状态安定,复位良好。结论通过玻璃体手术有利于更好的取出眼内异物和提高术后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玻璃体切割术对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7例(17眼)眼内炎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大多数患者同时晶体切除),术中结合庆大霉素玻璃体腔灌注。结果 2例因视网膜坏死术中即行眼内容物剜出术,植入义眼胎。其余15例随访1周至6月,视力在0.04-0.06 8例,0.1-0.2 5例,0.5-1.0 2例。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能迅速有效地治疗眼内炎,促进病情恢复,避免视网膜脓疡、玻璃体机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甚至严重的全眼球炎的发生。玻璃体切割治疗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是最佳治疗方案,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的关键,与患者病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荣蓉 《基层医学论坛》2004,8(7):640-640
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术是90年代初开展起来的先进的眼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浑浊的新技术。此项手术具有难度大、眼内操作时间长、组织损伤重等特点,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了术者熟练的技术外,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配合治疗以及护士的精心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将笔者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静  闵腊英  黎晴  李虹  肖莉根 《大家健康》2016,(10):231-232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37例(137眼)重度化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手术的患者实施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体位安置和出院宣教等。结果:通过实施上述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病人依从性较好,积极配合治疗,及时避免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正确及时的护理指导在玻璃体手术治疗重度化脓性眼内炎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病人的护理.方法 对6例(6眼)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病人,在玻璃体切割术后加强观察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6例(6眼)患者在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例患者眼压高,经积极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结论 玻璃体切割手术和术后的观察、护理、治疗,在治疗眼内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8例(61日艮)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病人行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并根据病情相应处理视网膜病变,选择眼内激光及眼内填充物。结果:随访3~13mo,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改善46眼(75%),12眼(20%)不变,3眼(5%)视力减退。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手术及光凝、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玻璃体切除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手术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26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PDR的临床资料,术中眼内填充物的选择、手术技巧,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其中≥0.1者由术前3眼增加到术后的17眼,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1例24眼,术后视力无变化1例1眼,视力无光感1例1眼。术后眼压升高7眼,硅油填充22眼,C3F8填充4眼,8眼补充眼内激光光凝。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PDR的有效方法,可使大多数患眼视功能改善,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后极部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内异物是导致中青年人视力下降或致盲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处理眼内异物可以较好地挽救患者的视力.眼内后极部异物取除是眼科疑难手术之一,以往多采用后路法或方格定位法取出异物,但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多.随着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开展,眼内后极部异物取出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减少.我院自2001~2004年应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后极部异物28例(28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致病原因、诊断治疗经过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确诊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31例,对其致病因素以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外源性及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均变现为起病急、眼痛伴随视力急剧下降、房水和玻璃体炎性浑浊。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致病因素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28例眼内炎均行玻璃体切除术,3例真菌性眼内炎行眼球内容物剜除术。术前术后视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致病因素,及早查找病原菌。玻璃体腔注药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感染性眼内炎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眼内异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和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内异物的效果和手术相关因素.方法对20例(20眼)眼内异物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异物摘除治疗,并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眼中摘除异物18例,异物摘除率为90%,术后视力提高14眼(70%),视力不变4只眼(20%),视力下降2只眼(10%).并发症主要为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内异物为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提高异物的摘除率,并同时治疗眼内多组织的损伤,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的视力、手术结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方法:20眼眼内异物(15眼磁性异物,5眼非磁性异物),做了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和眼内异物摘除,3眼视网膜脱离做了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8眼外伤性白内障同时做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20眼均一次取出异物。术后视力提高16眼(80%);不变3眼(15%);仅1眼(5%)视力减退;最佳矫正视力0.8~0.7。结论: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异物是一安全、有效的手术。在有选择的眼穿通伤合并眼内异物病例中,联合白内障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免做两次手术,其主要优点是可以一次手术就较快地恢复视力,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费用。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常用的手术方法。眼内硅油填充有利于提高视网膜复位率,改善视力预后,但也常带来许多并发症,如术后眼压升高。2002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院诊治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短期内眼压升高者18例18眼,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的手术方法及其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 32例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异物取出,术中根据眼部情况实施相应的辅助手术,如晶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巩膜外环扎、契内注气和硅油等。对术前和术后视力进行比较。结果 眼内异物取出成功率为100%,术后视力明显提高,视力0.05~0.4的由术前3例增加到术后13例,0.5以上的由术前2例增加到术后5例。结论 联合玻璃体切割术不仅能准  相似文献   

19.
眼内炎通常是指细菌或真菌引起玻璃体的感染性炎症,常见于眼外伤或内眼手术引起的外源性细菌性眼内炎,眼内炎可严重损害眼球组织及视功能。并发症多。由于眼对感染的抵抗力差,其结构易受炎性反应的损害,而常规药物进入眼内浓度低,效果差,玻璃体切割术的开展,为严重眼内炎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自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早期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炎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作者采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国外兴起的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方法,治疗以前认为是不治之症的复杂视网膜脱离,取得一定成果。本研究所进行的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不仅是玻璃体切除,还包括视网膜剥离、限内排液、气/液交换、油/液交换、眼内填充等眼内操作,它克服了以前外填压术以外路进行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